05.27 讓擔當有為者有位

為政之要,莫先於得人。用什麼人、不用什麼人,是對幹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勵和鞭策。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關鍵是要讓擔當有為者有位、消極無為者失位,形成鮮明的導向,使廣大幹部知所趨赴、有所敬畏。(2018年5月25日人民日報)

當前,隨著經濟建設進入新常態,改革進入深水區,各種矛盾更加錯綜複雜,硬骨頭有增無減。面對困難,一些黨員幹部打起了“退堂鼓”,做工作缺乏擔當精神,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信奉“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做人原則,損害了黨和人民的利益,影響了黨群關係、幹群關係。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肩負著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新的使命需要擔當者,需要實幹家,需要有為的能人。選拔重用“想為、能為、敢為、勤為、善為”的幹部,讓擔當有為者有位,是社會發展的和時代的要求。

讓擔當有為者有位,方能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擔當有為者在困難面前敢於攻堅克難、迎難而上,在責任和風險面前不扯皮、不推諉,勇於承擔責任,在利益面前先人後己,先公後私,首先考慮的是集體利益,是黨和人民群眾的利益。如果黨員幹部都能如此,就能做到聚精會神抓建設,殫精竭慮謀發展,恪盡職守、正視困難,不畏條件艱苦、不怕矛盾突出,奮力實現新時代的各項新任務、新目標。

讓擔當有為者有位,方能堅持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導向。讓擔當有為者有位,能充分調動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有利於完善幹部選人用人機制,減少或避免幹部不作為的現象,把那些忠誠、乾淨、敢於擔當的幹部,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幹部用起來,讓擔當有為者有“用武之地”。

讓擔當有為者有位,方能使奮鬥成為時代的主流。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成功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面對問題和困難,我們要有勇於擔當、敢於負責、踏實苦幹的作風,要以一種強烈的責任使命感,捨我其誰的勇氣,遇到問題敢抓敢管,敢於克難攻關,“挽起袖子加油幹”,用兢兢業業的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交出真抓實幹的精彩答卷。

讓擔當有為者有位,就要主動擔負起為敢於擔當者擔當的責任,做幹事創業者的堅強後盾,把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後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在工作中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給銳意改革、勇於創新、敢於擔當實幹的幹部創建的良好的幹事創業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