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高学历、高工资的优秀青年缘何沦为大龄剩女

高学历、高工资的优秀青年缘何沦为大龄剩女

我有个朋友叫朱芳,他做了47年婚介,是个资深的男媒婆。他在婚介工作中发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现象。

相亲报名的女性中有许多硕士、博士,报名的男性却多是本科、大专。不少女性为了增加自己相亲的成功率,还需要在档案上“瞒报”收入,有的姑娘月入3万,但是在资料上只写1万。即使是这样,资料里月入过万的男性也只占很少比例。

朱芳说的情况,其实是大龄剩女问题的一个真实缩影。北京市婚介行业协会会长周珏珉透露,据婚介行业协会最新统计:

北京市单身男女比例在1:4左右,剩女数量是剩男的4倍,其中30-35岁的女性居多。这数据意味着,至少四分之三的剩女嫁不出去。

何为剩女呢?剩女一词含有贬义,指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又还未结婚的女性(后面简称“三高”女性)。

高学历、高工资的优秀青年缘何沦为大龄剩女

为什么这些优秀的女性会止步于婚姻的殿堂之外、饱受非议呢?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存在的根本原因,内因决定外因。我们先从这些“三高”女性自身的特征中寻找她们“被剩”的原因。

不可否认,这些大城市的剩女是优秀的,她们坚强独立、有上进心,并且事业有成。而恰好是这种优秀,埋下了“被剩”的祸根。

高学历、高工资的优秀青年缘何沦为大龄剩女

首先,由于她们从小刻苦努力、认真学习,因而在学期间无暇于恋爱和婚姻;又天资聪颖,因而取得了名校高等学历,这份光辉使得一些在学历上不够自信的男士望而却步。

其次,由于有了良好的学历和出色的能力,剩女们往往能够找到不错的工作、获得丰厚的薪水,而这份不错的工作又会捆绑住这些剩女,她们很难从工作中脱身出来,拓展自己的朋友圈,没有结识心仪男士的机会。

最后,由于剩女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秀,本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心理不断挑剔,她们的高要求将绝大多数男性排除在择偶对象之外,总也找不到满意的伴侣。

当然,剩女问题的存在也有不可忽视的外部原因,与历史传统和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

就历史传统来说,中国人的婚姻观是高嫁低娶,男性往往会选择比自己条件差一些的女性作为结婚对象,从而掌握在婚姻中的主导地位。

就像田忌赛马的故事,一等男找二等女,二等男找了三等女,一等女和三等男无人问津。

高学历、高工资的优秀青年缘何沦为大龄剩女

就社会大环境而言,人的社会化时期延长,女性大学毕业时已是24岁左右,如果想要继续申造、读研读博就已30岁,等工作稳定后再恋爱结婚,就成为了大龄女青年。

加之,家庭会牵扯女性过多的精力,许多公司更青睐于单身女性,鼓励女性追求事业,用优厚的工资等条件将剩女的目标锁定在事业上,婚姻不再是她们生活的必需品,客观上降低了“三高”女性对婚姻的渴望。

剩女问题已然成为一种社会热点问题,影响千千万万个人终身幸福、千千万万家庭正常生活。“剩女”不结婚确实是个人自由。

但不可否认的是,“剩女”现象将会引发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比如婚姻市场秩序破坏、家庭建构失衡、母亲素质降低、劳动力短缺、空巢老人增加等等,对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产生负面的影响。

高学历、高工资的优秀青年缘何沦为大龄剩女

“剩女”是一种暂时的失调,需要加以引导和调节的是现有的性别模式和家庭婚姻模式,而不是将“剩女”视为异类。

就剩女而言,她们需要制定合理的择偶标准,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兼顾感情,适当拓展朋友圈,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婚姻。当然,社会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去除剩女的歧视标签,提倡正确的婚恋观。

高学历、高工资的优秀青年缘何沦为大龄剩女

此外,各位姑娘如果不想变成剩女,就需要在学习和进入社会的同时完成恋爱结婚程序,建议姑娘们可以选择在本科、研究生期间恋爱结婚,以免陷入剩女的尴尬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