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杜甫:詩之聖者

杜甫:詩之聖者

國學大師錢穆在點評李白與杜甫時,認為杜甫在文學成就上高於李白。因為在錢先生看來,文學應該具有社會能效,承載政治功能。從這點上說,李白身上似乎缺少一些家國情懷,完全是個江湖浪子。而杜甫恰恰是個“體制”內的人,他身上有著強烈的儒家印記。有意思的是,毛主席偏偏更愛李白,他不喜杜甫的原因正是錢先生推崇杜甫的原因,毛主席覺得杜詩政治意味太強。我想,李白的狂放豪氣和主席很對脾氣,得到主席讚賞,理所當然。

舉這兩個例子,想告訴大家,對文學的理解是多元的,學習語文,學習文學,我們完全不必遵照課本或是老師的講授,不論文學是否應該承擔政治功能,在每個人心中,文學有它自己的魅力。至於我,從單純的詩人的角度講,我推崇李白,當然,若是以文學家的標準來看,我更崇敬杜甫。我在一開始講述文學史時,就希望找尋文學所傳達的精神,即“文以載道”,我反對那些無病呻吟或是完全為金錢所俘虜的文字,優秀的、高尚的文學應該以關注人、改變人為目的,我希望文學能沿著這樣的道路發展。

接著說杜甫。我們對杜甫也都很熟悉,語文教材除了李白的作品,所選的唐詩最多的就是杜甫的。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什麼是現實主義呢?很多人學李白和杜甫時總這樣問。簡而言之,李白所代表的浪漫主義發源自屈原的《楚辭》,這類作品想象大膽,感情強烈;而杜甫的現實主義源頭正是《詩經》,所反映的多是社會面貌,更注重真實細節的描寫。所以我們讀杜甫的作品時,你會更多的看到社會生活和精神狀態,比較接地氣,而李白就是飄飄然的感覺了。

杜甫被稱作“詩聖”,這個稱號了不得,“聖”這個字在中國可以說代表著一種至高,統治階級最高權力的象徵叫“聖上”;孫悟空代表民間的反抗,自封“齊天大聖”,你看都有個“聖”字。那麼還有像孔子,中國的“文聖”;關羽,“武聖”;王羲之被稱為“書聖”、還有“畫聖”吳道子,甚至司馬相如被稱為“情聖”。那麼成為“聖”,首先一個要素便是一個人在某個領域,他的成就、貢獻一定是別人難以企及的,另外就是在民間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所以我們看杜甫,從詩歌創作角度說,他的律詩可稱古今第一,簡直是登峰造極了。第二點就是他的詩歌幾乎就是唐朝歷史的濃縮,詩歌大部分內容都是反映下層勞動人民疾苦的,是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過去列寧說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其實杜甫也是大唐“由盛轉衰的鏡子”。

大家讀杜甫的詩歌,我們總能感受到詩裡的仁愛精神和憂國憂民的思想。杜甫詩歌主題非常廣泛,但是一直都繞不開一種悲天憫人的情緒,這就是出於杜甫的大愛。前段時間網上有很多惡搞杜甫的段子和漫畫,我看了很心痛,杜甫一生在為人民說話,但是今天大家拿他去開玩笑,不管是惡意還是真的只是開玩笑,都是不應該的。杜甫可以說是唐代詩人乃至整個中國文學群體的一座豐碑,他是用苦難的文字記錄苦難的生活,構建苦難的文學浮屠。我們今天很多人在惡搞杜甫,在遺忘魯迅,這兩個人在日本和韓國卻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我們民族的精神財富,卻被送去給外人,這是很值得我們反思的。

所以今天學習杜甫的詩,很有必要。因為他的身上凝聚著一個民族的道德信仰和精神內核。

我因此選擇一首他的代表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這首詩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落魄的杜甫,很可憐,很無力。西風烈烈,捲起屋頂上幾層茅草,南村頑皮的孩子欺負杜甫年邁,抱著茅草跑進竹林。詩歌先寫茅草被風捲走的事情,這其實是一個引子,作者順著這個引子再交待家裡日子的艱苦。“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一下雨屋內沒有一點幹處,雨水像麻線一樣落下不斷絕。自從安史之亂,作者就很少安睡,漫漫長夜屋子都是溼的,怎麼能捱到天亮呢?作者交待家裡的情況不是為了訴苦,緊接著杜甫表達了自己的理想:希望得到千萬間寬大的房間。也不是為了自己,“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能夠庇護天下貧苦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到了那時,“我”自己凍死也心甘情願。杜甫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中,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有著和他相似命運的文人。這樣的胸懷,幾人能有?

杜甫:詩之聖者

透過這首詩,我們能感到杜甫的樸實和崇高。一個偉大的文學家,他的筆下一定都是一種廣泛性的情緒,一定是把自己的生命和別人融為一體的。他因為別人痛苦而痛苦,因為別人幸福而幸福。他可以體悟群體性的悲傷,體悟到群體性的喜悅。就像范仲淹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才是文人崇高的境地。

遺憾的是,杜甫沒有等到“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那天,這位偉大的詩人最後死在一條飄搖的小船上,似乎隱喻著他和那個他一生摯愛的大唐的命運。風雨飄搖的故事裡,杜甫留給我們更多的是流不完的淚水和滄桑的面容,但這面容可敬,這是偉大的苦難。

我們再來看一首《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這是杜甫非常有名的“三吏三別”其中之一,寫的很口語化,又很震撼。這是漢語的獨特魅力,也是杜甫用情之深,我覺得這首詩也給今天的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寫作範本,“情”是寫作第一要義,語到極致是平常。

《石壕吏》是杜甫以一個旁觀者的眼光去敘述事件,整首詩寫的很冷靜,作者沒有跳出來發表評論,就是把一個悲劇敘述給大家。這種寫法很高明,其中的滋味,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體會,而不是把自己的感情強行灌輸給讀者。從這點上說,學習寫文章,杜甫是個很好的老師。李白太難學了,他的生命情緒常人達不到,我們還是腳踏實地一些。

言歸正傳,《石壕吏》作於安史之亂時期,一開始講到作者逃難途中投宿石壕村,到了夜裡,官差來徵兵,但是杜甫用了“捉人”這個詞,說明是強徵。這家主人呢,老翁翻牆跑了,老婦出門應對。“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官差叫喊的很兇,甚至可能夾雜著謾罵,老婦悲傷的哭泣,在訴苦了,說什麼呢?“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老婦的三個兒子去鄴城參軍,其中一個兒子寫信回來,說另外兩個兒子都戰死了。讀到這裡,我們已經觸到了心底柔軟的情緒了,中國人常說白髮人送黑髮人最是悲痛,眼前老婦一下子失去了兩個兒子,這簡直要了老婦的命。但是這個老婦也非常有境界,她知道報效國家的使命,她沒有埋怨說自己怎麼這麼命苦,而是說“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活著的人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遠不會復生了。這一句有安慰,有辛酸,有無奈,更有生命的蒼涼。“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接著說,家裡沒有什麼人了,只有一個還在吃奶的孫子和孩子的母親,但是母親連一件完整的裙子都沒有。這時老婦做了決定:“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我”雖然年紀大了,但是請允許“我”連夜趕到軍營,現在到河陽去應徵,還能來得及為部隊準備早餐。

接下來鏡頭跳轉,“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夜深了,說話聲漸漸消失,隱約聽見斷斷續續的哭聲。天亮後作者繼續趕路,只與返回家中的老翁道別。

杜甫:詩之聖者

整首詩完了,讓人從始至終都懷著一種深深的無可奈何,《石壕吏》只是冰山一角,是當時社會的縮影。杜甫有官職,逃難路上偶爾求得方便,尚且也是困苦潦倒,更何況窮苦的百姓。杜甫於詩中沒有半個字的評論,卻把一個黑暗的社會面貌擱在讀者面前,字字帶血,充滿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這首詩不但有悲憫,更有對戰爭的痛恨。我不太贊同教科書上總說《石壕吏》也反映了對封建社會的控訴,我們的語文教育總在左右學生的思想。我剛才就說了,杜甫用平靜的敘述寫下所見,至於讀者怎麼看這件事,留給讀者。官差徵兵的嘴臉杜甫有所刻畫,但是徵兵為了什麼呢?平定安史之亂,我覺得這裡面有一個對戰爭的矛盾反思,戰爭自然帶來無窮災難,但結束戰爭必定也要依靠戰爭手段。老婦要求去軍營幫忙,有無奈,有掩蓋老伴的原因,也有為國盡一份力的意思,畢竟她兩個兒子也是為國捐軀,百姓也希望早日平定叛亂。我覺得不能簡單地用一個“鬧革命”式的思維去看待這首詩,百姓希望結束戰爭,希望一家團聚,逃避兵役,希望活命,可是人人逃避兵役,國家又怎麼辦呢?政府徵兵,百姓深明大義,在時代的陰霾下普通人能作什麼反抗呢?即便杜甫也無法制止石壕吏捉人,我覺得這才是這首詩悲劇的根源,也是最讓人感到無力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