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鏡頭下:80年代的洛陽城,沒有堵車,沒有高房價

洛陽,一座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城

近年來無論在經濟、文化方面都迅速發展

但是,隨之而來的是房價飛漲、物價上漲,

工資雖然也在不斷上漲,但速度太可憐了,

突然,就懷念了起80年代的洛陽城!

鏡頭下:80年代的洛陽城,沒有堵車,沒有高房價

中原又稱中土、中州、華夏,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當與外族對應時,中原又泛指中國。

鏡頭下:80年代的洛陽城,沒有堵車,沒有高房價

洛陽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均誕生於此。

鏡頭下:80年代的洛陽城,沒有堵車,沒有高房價

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正統王朝相繼在洛陽建都,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稱。

鏡頭下:80年代的洛陽城,沒有堵車,沒有高房價

民國元年(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署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19縣。

民國9年(1920年),直係軍閥吳佩孚盤踞洛陽,在洛陽設置了兩湖巡閱使公署和陸軍第三師司令部。民國12年(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設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

鏡頭下:80年代的洛陽城,沒有堵車,沒有高房價

七七事變”後,華北大部分地區淪陷,洛陽成為北方抗日前哨,國軍第一戰區長官司令部駐洛陽。

鏡頭下:80年代的洛陽城,沒有堵車,沒有高房價

河南洛陽街景·1984年

鏡頭下:80年代的洛陽城,沒有堵車,沒有高房價

民國27年(1939年)秋,河南省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國府恢復開封河南省會建置。

鏡頭下:80年代的洛陽城,沒有堵車,沒有高房價

1948年,洛陽解放。1954年,洛陽市為河南省直市。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

鏡頭下:80年代的洛陽城,沒有堵車,沒有高房價

鏡頭下:80年代的洛陽城,沒有堵車,沒有高房價

以前的洛陽站

鏡頭下:80年代的洛陽城,沒有堵車,沒有高房價

20世紀70年代的廣州市場百貨商店

鏡頭下:80年代的洛陽城,沒有堵車,沒有高房價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龍門石窟

洛陽還會馬不停蹄的發展,

發展的意義就是得到一些失去一些,

但終究是進步的,

期待更好的洛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