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蒙古境內有一座山,中國軍隊每來一次,就預示著中原王朝即將盛世

蒙古境內有一座山,中國軍隊每來一次,就預示著中原王朝即將盛世

問大家一個問題:中國古代兵家畢生的最高追求是什麼?筆者認為最高的追求是“封狼居胥”。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命令衛青、霍去病各率騎兵五萬,分別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機殲滅匈奴主力。霍去病向北進軍兩千多里,直接與匈奴左賢王部交戰,殲敵七萬多人,並乘勝追殺到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並在這裡舉行了祭天封禮,“濟弓閭、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

蒙古境內有一座山,中國軍隊每來一次,就預示著中原王朝即將盛世

從此之後,“封狼居胥”成為了歷代兵家的畢生追求目標,“此生不封狼居胥,終愧我輩是男兒”。某種程度上,能實現“封狼居胥”意味著中原王朝即將來到了最為鼎盛的時期。霍去病“封狼居胥”後,這座山就與中原王朝結下了不解之緣。

唐朝,一個強盛的王朝,但剛開始也遭到了突厥的多次襲擾。於是,“封狼居胥”成為了唐朝熱血男兒嚮往的聖地,李靖、李績兩人破突厥的輕騎快馬在它山腳下馳過;侯君集滅掉吐谷渾的大軍在這裡紮營。正是狼胥山如此出名,在唐朝的詩歌裡也多次出現,“狼胥山前秋風緊,黃沙漠漠起塞聲”、 “何問狼居胥,執戟夜急行”。

蒙古境內有一座山,中國軍隊每來一次,就預示著中原王朝即將盛世

明朝建立後,中原王朝的軍隊再次來到這裡。作為“天子守國門”的代表人物,明成祖朱棣一生五次攻打蒙古,分別是:永樂八年徵韃靼,永樂十二年徵瓦剌,永樂二十年徵韃靼,永樂二十一年徵韃靼,永樂二十二年徵韃靼。期間,朱棣追擊蒙古敗軍來到狼居胥山下,並在此殺青牛白馬祭告天地,然後勒石記功凱旋班師回朝。

蒙古境內有一座山,中國軍隊每來一次,就預示著中原王朝即將盛世

明朝滅亡,清朝建立,康熙帝在攻打葛爾丹時在此來到了狼居胥山。史書《清史稿》中有著詳細的記載,“邊地磽瘠,多留一日,即多一日之擾,爾等誠意,已知之矣。夏四月辛亥,上次狼居胥山。”彷彿冥冥中自有安排,每當中國軍隊來到此地,就意味著中原王朝即將來到盛世。

參考資料:《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史記·匈奴列傳》、《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