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浅析“七分实三分意”的元代绘画,较宋朝的“和与不同”之处

元代算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另类的朝代,本身是由游牧民族(蒙古族)建立。蒙古建元以后,又与历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采取的策略一模一样,不约而同地走向汉化的道路。

同样是选择汉化,元代的统治者所面临的局面要空前的复杂,因为它是兼杂宋朝的汉族文化、辽朝灭亡后留下的契丹文化、金朝的女真文化、西夏的党项文化,使得元代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时期。

浅析“七分实三分意”的元代绘画,较宋朝的“和与不同”之处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粮田与牧场纵横交错,农民与牧民杂乱而居”的社会现状催动下,使得元代的绘画艺术发生深刻变得变化。这种变化是建立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产生政权迭代,进而带来绘画艺术上的“大裂变”。

之所以要称元朝是绘画领域的“大裂变”时期,主要它是由外力的作用下,使得绘画领域不得不进行自我革命,一方面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不想变,一方面“物是人非”的社会场景又使得它不得不变。所以,元代的绘画艺术与宋朝相比,可以概括为“和而不同”。

浅析“七分实三分意”的元代绘画,较宋朝的“和与不同”之处

元·黄公望《丹崖玉树图》

元代的逸气与宋代的静气,是遥隔时空的“和声”

宋朝文风盛行、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乃至尚有今人思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宋朝社会在繁华喧嚣的盛世影响下,加上理学的兴起,文人更加崇尚“涵养精气,修养本心”,追求一种恬然自得的生活意境,

比如苏轼谪居时期所作《枯木怪石图》“一棵枯树,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没有飞鸟走兽的打扰,此中乐趣唯有作者知晓。另外,宋徽宗赵佶《听琴图》“一棵树下,三人环坐,抚琴者纵情演奏,听琴者陶醉其中”,如此淡然而已。

浅析“七分实三分意”的元代绘画,较宋朝的“和与不同”之处

北宋·赵佶《听琴图》

到元代时期,可以说文人仍然没有脱离宋朝“静气”的创作理念,以一种超凡脱俗的飘逸感,将这份“静气”很好地传承下来。观者欣赏元代绘画时,咋看是写实画,再看又带有三分写意。以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为例,整幅画卷以浙江的富春江作为创作体裁,采用淡雅用墨的技法,将山川、树木、河流勾勒排布的十分工整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富山春居图》是典型的写实画。

妙的是,黄公望的细节处理上采取“垂直的皴法”,这种垂直的皴法处理方式,让画中的构件(山、水、林)呈现由上而下的流线形式,让原本山水写实画增加一层“自然扭曲”的抽象感,由此造成元代绘画作品呈现一种“似实似意”的灵气。

浅析“七分实三分意”的元代绘画,较宋朝的“和与不同”之处

元·黄公望《富山春居图》

这种抽象感与西方印象派完全不同,元代的“垂直的皴法”给人一种心灵上的静谧和空灵,不像印象派是一种视觉冲击引发的暴躁感。同为元四家吴镇的《秋江渔隐图》和王蒙的《夏山高隐图》都曾将“垂直的皴法”或多或少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共同构成元代绘画与宋朝遥隔时空的“和声”。

“为时而绘,为事而作”带来元宋绘画的三大不同

唐朝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白居易名作《与元九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诚然如此,一个真正的文人士大夫的情怀思绪必然要与所处的“时”、所经的“事”息息相关,元代经过时空的剧变后,文人士大夫承载着更多的自身与世界的思考,造就出元代绘画领域较宋朝有着三大不同。

① 绘画“技法”的侧重程度不同

宋朝注重文治的国策,使得有宋数百年文风靡靡,人心安逸。由此导致宋朝的绘画理论更加透彻自如,文人可以采取更加宽广的表现形式来尝试挖掘更多的绘画原理,不必太拘泥“技法”的润色,尽情地表达情趣即可。

浅析“七分实三分意”的元代绘画,较宋朝的“和与不同”之处

元·王蒙《青卞隐居图》

元代则不同,元代的文人不具备宋朝文人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得他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只能诉求于“技法”,这些所谓的“技法”承担着掩盖创作想法的功能。“非我族人,其心必异”,不愿意与“异族”共舞的想法,全部掩盖在“技法”之下。比如王蒙《青卞隐居图》,作品构件布局显得零散不堪,造型方面歪七扭八,如此随意乖戾的作品,实则是异族入侵后,由于民族融合带来社会场景杂乱无章的内心写照。

所以,绘画经过宋元两代,文人对“技法”的侧重程度发生本末上的置换。

② 绘画创作的初心不同

绘画名家陈传席先生在《中国山水画史》中说,元初,国势平稳,人们已从不知存亡何时的紧张状态中摆脱出来,人心又恢复生态和弹性,重新展向自然。

陈传席先生的观点很有道理,但又不完全正确。元代文人一直没有完全地从山河存亡的情结中摆脱出来,他们崇尚自然的心境和绘画表现形式完全出于一种“无奈”。

宋朝文人绘画一方面是源自兴趣,另一方面是由于朝廷的推动。宋朝时期,专门设立宫廷画院,帮助绘画爱好者实现自身价值,比如《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王希孟,便是宋徽宗亲自培养出的一代画师。朝廷鼓励文人从事文艺创作,连君王都亲自从事或是指点,如此一来绘画领域会形成一种“上下”之间的回应流动。

浅析“七分实三分意”的元代绘画,较宋朝的“和与不同”之处

元·倪瓒《渔庄秋霁图》

元代的文人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元朝本是一个汉化的“残次品”,是历代游牧民族唯一一个没有完成汉化,便在浩荡的农民起义中倒塌的封建王朝。元代享国98年,举行16次科举考试,录取进士1200人。如此规模之小科举考试,文人再无晋升渠道可言。

出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理想,加上元朝的统治者“不事农桑,转营游牧,不喜诗书,专好涉猎”,造成下层知识分子与上层朝廷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互动共鸣,绝大部分文人转变发展方向,有的从事元曲创作,有的投身绘画领域。这是元代文人绘画创作初心不同宋朝之处。

③ 宋元绘画材料的不同

宋朝是绢帛画发展到巅峰的时期,无论是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还是南宋·马远《踏歌图》,亦或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是以绢帛为材质进行绘画创作。用绢帛绘制人物画的效果非常好,甚至说是人物山水画的最佳选择,它可以勾勒出清晰的笔痕,也可以在轮廓的基础上进行渲染,是写实绘画创作的首选。

浅析“七分实三分意”的元代绘画,较宋朝的“和与不同”之处

南宋·马远《踏歌图》

绢帛画之所以能够盛行宋朝,与时代的繁荣有着深厚的关联。《踏歌图》以写实表现风俗,将盛世之下拄着拐杖的白胡子老汉,那种颐养天年,悠然自得的画面描绘的栩栩如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自然不用多说,完全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繁荣的纪录片,这些都是文人以自己的视角来看待社会的写照,对盛世的一种歌颂。

元代的文人本身内心中对社会抱着一种抵触的情绪,这种汉族受异族统治的情结是所有文人都无法跨越的坎。元代文人看来,即便是社会经济再发达稳定,也绝不可以作写实画,如此无异于为入侵民族歌功颂德,这一点是所有文人士大夫所不齿的行为。

浅析“七分实三分意”的元代绘画,较宋朝的“和与不同”之处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所以,宣纸作为绘画材料应运而生,它既符合绘画的写意朦胧,又可以巧妙地避开为朝廷服务的要求。

最后,总结来看元代绘画较宋代绘画的“和而不同”,不仅仅是一种绘画艺术形式上的变革,它有着更加深远的内涵,一方面是元代画家对宋代以来绘画领域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元代画家以独有的“时代风格”来表现传统文人士大夫阶层与统治阶层的“和而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