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隴南社火遊藝系列:花燈輝映說臘花(34)

在黑社火盛行的年代,城鄉普遍都要鬧社火。

一旦到了晚上,不分城鎮還是僻遠山鄉,緊鑼密鼓牛角號不絕於耳,隨處都可欣賞到一年初始的人間燈火奇觀。漆黑的夜色下,頂風冒雪看社火,實在是最快樂不過的幸事:遠眺花燈沿山道迤邐出行,彷彿是銀河從天而降,讓人倍覺身心暖流湧動;近觀表演場眾多古樸與華美的花燈輝映交織,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給人以獨特而強烈的視覺震撼。

這花燈,看似普通,其實非同尋常,它代表著村民家家戶戶每個人的祝福與企盼,是維護地緣體觀念下村民凝聚力的集合展示,是聯繫外界增進情誼的橋樑和紐帶,也是大地藝術中傳遞情感、人神同樂的獨特的無聲語言。觀看黑社火,不論遠近,首先是觀燈,其次是觀賞各類節目。

統觀西漢水流域社火,單拿花燈來說,高低大小,八卦長方,造型奇妙鮮活,種類不拘一格。社火之燈火,雖各有各的名稱,各派各的用場,但一律籠統稱之為蠟花,當然還有稱其為臘花的。蠟花者,人們在載歌載舞時,以花燈為道具,內點蠟燭,故得其名;臘花者,認為多在臘月排練社火,學術界也有不少人這樣認為。“蠟”、“臘”有別,但筆者持“蠟花”觀點。

蠟花主要可分兩大類型:一類是高燈,一類是手提燈。高燈,又稱掌燈、掌燈子、高腳燈,長柄上置蠟臺設鬥,四面用白紙糊底,剪紙圖飾,上插五彩斑斕的各種花草,造型大氣美觀,舉於右手。手提燈,又稱花盆、手燈子、挑燈子,以竹木為框架,外糊彩紙,內設燈臺,造型多樣,花草、剪紙裝飾,小巧玲瓏,別緻華美,上置鐵絲小鈕環,用短小竹棍挑提。此外,還有專為舞龍而特製的龍燈牌,和一些五花八門專供照明用的私家燈。

蠟花,除進行劇烈、武樂社火表演者外,人人都有一盞(把)。過去,男子撐高燈,婦女挑手燈;現在,婦女一般也改撐高燈,手提燈反而日趨減少,甚至被一些社火隊徹底淘汰。

傳統社火多屬晚上表演,對蠟花的需求量最大,主要用於場地照明和營造表演氣氛。蠟花的多寡優劣,直接影響到一個社火隊的整體聲譽。在鄉村,首先要比出燈的數量,比如途中擺燈、走花場、圓莊時,燈火越多越有氣魄。故此,一旦鬧起社火,不分尊卑貴賤,不分男女老幼,家家戶戶都要出燈;只要能撐燈挑燈的,一家有多少人,就出多少盞燈。因為旨在祀神娛人,誰也不敢違拗逆行,或說三道四,惹犯眾怒。即使一些年輕人腹誹不信古俗,但有家庭、氏族長者坐陣,只好忍氣吞聲順從。不過,如今鬧社火多在白天,祀神性質減弱,重點在於娛人,除不點燭亮燈之外,其外在形式仍未走出傳統藩籬。

隴南社火遊藝系列:花燈輝映說臘花(3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