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口罩来了!南宁多个药店陆续到货,全区下达口罩生产计划450万只

关于口罩和消毒液的话题,在南宁人的微信群和朋友圈热度不减。令人高兴的是,1月30日,南宁市内的一心医药、朝阳大药房、桂中大药房、友和古城大药房等药店开始限量供应口罩和消毒液。

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她1月29日晚上看到一心医药发布消息称,“明日14时起,一心医药、朝阳大药房共8家指定门店可购买酒精与消毒液”。

口罩来了!南宁多个药店陆续到货,全区下达口罩生产计划450万只

  30日13时左右,她提前赶到园湖路上的朝阳大药房,顺利买到了一瓶乙醇消毒液。当天15时许,记者赶到该门店时,乙醇消毒液已经没货了。

  店员告诉记者,市民购买热情非常高涨,很多人提前两个小时来排队,所以乙醇消毒液开卖半个小时就售罄了。

  不过,没多久,多个药店的会员微信群陆续传出好消息。“桃源路的桂中大药房也有口罩!”“康全药业乙醇消毒液到货!”“一杆秤大药房也有酒精到货!”“友和古城大药房有口罩卖啦!”

口罩来了!南宁多个药店陆续到货,全区下达口罩生产计划450万只

  当天17时许,记者来到友和古城大药房古城店看到,店内左右两边都有人在排队,数十位市民在等着购买口罩。“1.2元/个,每人限购3个。”每个人大概排队10分钟左右就能买到。

随后,记者来到建政路的康全药业门店,看到店内多位市民在排队购买乙醇消毒液。每人限购一瓶,每瓶500毫升,8.5元/瓶。

  有市民表示,当天下午他也在广园路的一家药店买到了口罩,“虽然现在能买到的量不多,但不用排长队了”。

  一位家住仙葫片区的市民表示,他当天也从仙葫开泰路的老百姓大药房获悉,该药店31日早上开始供应口罩。

口罩来了!南宁多个药店陆续到货,全区下达口罩生产计划450万只

  康全药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到货的乙醇消毒液有几千瓶,是之前公司订购的。

  几家药房的工作人员则表示,接下来公司的口罩、乙醇消毒液应该会陆续到货,一到货就会拿到门店供应给市民。

口罩等物品会陆续到货,请大家不要着急

广西计划生产450万只口罩相信能一定程度地缓解“口罩荒”


  1月30日下午,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广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截至1月29日24时,我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8例,均以输入性病例为主,目前确诊病例数排在全国第15位,贵港、来宾、崇左3个市未发现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累计确诊78例,排全国第15位

  我区确诊的78例病例中,南宁15例、柳州10例、桂林18例、梧州4例、北海15例、防城港5例、玉林2例、百色2例、河池5例、钦州1例、贺州1例。重症病例5例,其中防城港1例、柳州1例、桂林3例。危重病例2例,均在桂林。无死亡病例,累计治愈2例,现有疑似病例111例。

  1月29日0至24时,广西新增确诊病例数20例,显著高于之前每日报告的病例数。这20例里面,有14例是主动监测发现,6例在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发现。

  目前,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已分两批发布紧急通知,向社会公布了34名确诊病例的交通行程轨迹。目前,确诊病例均已隔离治疗,活动场所也由专业人员进行彻底的消杀处理。密切接触者也进行了严格医学观察,每天由专业人员上门测量体温。

  医疗用品:极度短缺局面获初步改善

  针对口罩、酒精等医疗用品短缺的现状,广西建立了医疗物资调配机制,督导医疗企业生产运行。自治区工信、药监、应急等部门动员、督促涉医企业复产、扩产,全区下达口罩生产计划450万只,已经产出并正在消毒的口罩有20万只,30日可完成消毒,将分配、分发给全区各地。

  医用口罩、手持式红外线测湿仪、酒精等群众需求量较大的防护类、消毒类物资,今天起将陆续在全区市场投放,医疗物资极度紧缺的局面将得到初步改善。但医院救治用的部分物资如N95口罩、防护服等仍较为紧缺。

  生活物资:供应总体充足,价格基本稳定

  近日,广西部分城市的超市短时出现叶菜空柜的现象,生活物资的市场保障供应备受市民关注。

  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粟坚介绍,上述情况主要是流通企业节日人手不足、补货不及时造成。广西是全国重要的秋冬菜供应基地,2019年底全区秋冬菜种植1435.6万亩,产量达2201万吨。全区粮食储备和企业库存203.49万吨,可以满足全区8个月的市场供应。

  从监测情况来看,截至29日,全区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下一步,自治区商务厅将根据市场的供需情况进行及时调控,同时投放一批储备猪肉,及时启动生活必需品应急预案。

  粟坚表示,对于捏造、散布涨价信息,造成市场恐慌,趁机提价、串通涨价及其他违反价格法律法规的行为,有关部门将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


口罩来了!南宁多个药店陆续到货,全区下达口罩生产计划450万只

来源丨南国早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