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僅憑一張嘴就讓劉邦入主關中,還說服70餘城投降,韓信嫉妒不已

韓信作為姜子牙、白起之後又一代崛起的“戰神”,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劉邦評價曰:“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

僅憑一張嘴就讓劉邦入主關中,還說服70餘城投降,韓信嫉妒不已

韓信一生功績之卓著,世所罕見,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兵書,並著有兵法三篇 。

但是如同韓信這般的千古難出的絕世豪傑,也有嫉妒的存在,而且更是不惜將其害死;這個被韓信害死的人就是劉邦麾下第一說客酈食其了,酈食其少年家境貧寒,好讀書,只得當了一名看管里門的下賤小吏。

僅憑一張嘴就讓劉邦入主關中,還說服70餘城投降,韓信嫉妒不已

但是儘管如此,縣中的賢士和豪強卻不敢隨便役使他,縣裡的人們都稱他為“狂生”。酈食其自負才能卓絕,素有雄心抱負,察覺天下必有大亂,欲尋一明主以效忠;後來,陳勝、項梁起義,酈食其隱匿不出,靜觀時局發展。

後來劉邦兵臨陳留,訪求當地豪傑,酈食其察覺劉邦就是自己的明主,於是跟隨劉邦,先是用計攻克陳留,得到大批軍糧,劉邦封食其為廣野君。酈食其又薦舉他的弟弟酈商,讓他帶領幾千人跟隨劉邦到西南攻城略地。而酈食其自己常常擔任說客,以使臣的身份奔走於諸侯之間。

僅憑一張嘴就讓劉邦入主關中,還說服70餘城投降,韓信嫉妒不已

劉邦兵臨武關,酈食其勸秦將歸降,不戰而下武關,劉邦攻入咸陽,秦朝滅亡。在楚漢兩軍相持苦戰難解難分情勢被動的局面下,他建議漢王奪取滎陽,佔據敖倉,獲得鞏固的據點和糧食補給,為日後逆轉形勢反敗為勝奠定了基礎。

又出使齊國,勸齊王田廣歸漢,齊王乃放棄戰備,以七十餘城降漢。韓信聽說酈食其沒費吹灰之力,坐在車上跑了一趟,憑三寸不爛之舌便取得了齊國七十餘座城池,心中很不服氣,就乘夜幕的掩護,帶兵越過平原偷偷地襲擊齊國。

僅憑一張嘴就讓劉邦入主關中,還說服70餘城投降,韓信嫉妒不已

齊王田廣聽說漢兵已到,認為是酈食其出賣了自己,便對酈食其說:“如果你能阻止漢軍進攻的話,我讓你活著,若不然的話,我就要烹殺了你!”

酈食其說:“幹大事業的人不拘小節,有大德的人也不怕別人責備。老子不會替你再去遊說韓信!”這樣,齊王便烹殺了酈食其,帶兵向東逃跑而去。

僅憑一張嘴就讓劉邦入主關中,還說服70餘城投降,韓信嫉妒不已

按照酈食其的發展情況發展下去,那其他將領幾乎就不要打仗,天下就被酈食其的一張嘴給拿下了;連韓信都嫉妒不已,不惜借刀殺人讓齊王田廣將酈食其給殺了;其實這也是劉邦內心痛恨韓信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在劉邦心中,韓信的地位遠不及酈食其。

僅憑一張嘴就讓劉邦入主關中,還說服70餘城投降,韓信嫉妒不已

酈食其以其三寸之舌遊說列國,為劉邦的“統一戰線”做了重大貢獻,尤其是在楚漢戰爭後期,遊說了齊國歸順,劉邦平定英布後,分封時很掛念酈食其,想封其子酈疥為侯,雖然酈疥多次領兵打仗,但軍功未至於封侯,最後劉邦仍破例封酈疥為高粱侯。

僅憑一張嘴就讓劉邦入主關中,還說服70餘城投降,韓信嫉妒不已

在漢朝的開國謀士中,酈食其穩健不如蕭何,戰略眼光不如張良,機智不如陳平。但他縱酒使氣,疏闊狂放,跟劉邦很對脾氣,很可能是劉邦最喜歡的一個。

他不僅富於謀略,而且敢作敢為,勇於冒險,以非凡的政治遠見和卓越的軍事見解,為劉邦成就大業做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酈食其為劉邦出謀劃策,遊說四方,為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他的名字卻往往不為後人所熟知。

僅憑一張嘴就讓劉邦入主關中,還說服70餘城投降,韓信嫉妒不已

如果酈食其沒有死的話,很有可能漢初三傑就要變成漢初四傑了,人無完人,酈食其也沒必要非得和蕭何、張良、陳平他們的長處,但是論口才、膽識和綜合能力,可能酈食其應該排得上劉邦麾下第一了吧,難怪韓信都要妒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