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明朝航海技術遠超西方,1525年卻頒佈聲明:建兩桅以上船皆屬死罪

1402年,通過“靖難之役”奪取皇位的明成祖朱棣也許是為了宣揚國威,也許是因為沒有找到在靖難之役中死去的建文帝的屍體而深感不安(當時,明朝有不少史書記載建文帝可能逃往國外),也許是為了鞏固邊疆……總之,他這些“也許”中的任何一條,都給他帶來了被後世中國人乃至全世界永遠銘記的不滅功勳:從1406年起,他派遣自己信賴的太監鄭和先後七次遠航,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最知名的海上遠征,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因為這重重的一筆,中國才不至於在近代航海史上留下零記錄。

明朝航海技術遠超西方,1525年卻頒佈聲明:建兩桅以上船皆屬死罪

有資料顯示,當時鄭和率領的是一支浩浩蕩蕩的混合艦隊,最大的長44丈多,寬18丈,還裝有指南針。每艘船能裝載上千人,載貨近千噸(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也不過載重528噸〕。後來的歷史學家在評價時都紛紛指出:明代中國的航海技術是世界領先的。據說,當時許多外國商人寧願搭乘中國的船,卻不願意乘坐他們本國的船隻。

明朝航海技術遠超西方,1525年卻頒佈聲明:建兩桅以上船皆屬死罪

在這七次的遠航中,他們橫渡印度洋,抵達非洲東海岸、紅海和麥加,沿途到過37個國家,幾乎繞地球航行了一半,並留下一張重要的《鄭和航行圖》。

明朝航海技術遠超西方,1525年卻頒佈聲明:建兩桅以上船皆屬死罪

鄭和到過馬六甲海峽,併到達了印度洋沿岸的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據說,當鄭和來到某些國家時,發現當地的人們居然還在用樹葉吃飯,他們對鄭和帶來的精美的瓷碗讚歎不已。在非洲,鄭和的故事被當地人傳得神乎其神,人們甚至把他當作天神下凡。他給非洲人帶去了足夠建選幾座寺廟的瓷器和其他物品,並從非洲帶回了中國人沒有見過的斑馬、長頸鹿、鴕鳥等,讓當時的中國人大開眼界。據說,每次鄭和返航時,都會引起全國性的轟動,大家紛紛跑來觀看,那場面,比過年都熱鬧。

明朝航海技術遠超西方,1525年卻頒佈聲明:建兩桅以上船皆屬死罪

鄭和到達非洲東海岸的部分國家的時間比達·伽馬早了80年。此後,當傲慢的葡萄牙人在東非海面炫耀他們的“大船”時,當地人卻不以為然。他們覺得很詫異,經過詢問才知道: 80年前,他們就見過來自中國的更大的船。

明朝航海技術遠超西方,1525年卻頒佈聲明:建兩桅以上船皆屬死罪

從鄭和下西洋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當時的明朝,中國已經完全具備航海的條件,中國的航海技術比後來的西方國家有過之而無不及。只可惜,在腐朽的封建統治下,由海上探險發展起來的宦官集團與士大夫階層的利益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明朝航海技術遠超西方,1525年卻頒佈聲明:建兩桅以上船皆屬死罪

在士大夫階層佔了明顯上風的情況下,1525年,中國頒佈了一份皇家聲明;凡建造兩桅以上的航船,皆屬死罪,並下令燒燬所有的船。從此,中國就這樣默默地退出了世界航海舞臺,失去了本應屬於自己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