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75岁老人被送进养老院,用亲身经历告诉身边人:生男生女真不一样

养儿养老,这是很多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很多人认为,等自己年老,儿子会照顾陪伴自己,为自己养老送终,而女儿是嫁到别人家的,不能为自己养老。

也正是这种观念,重男轻女的老旧思想依然存在。但是,现实是很多家庭的儿子,并没有担负起为父母养老的责任,成了喂不熟的“白眼狼”。

75岁老人被送进养老院,用亲身经历告诉身边人:生男生女真不一样

案例

75岁的游大爷,已经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却被自己的儿子送到养老院,不管不顾。游大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身边人:生男生女真的不一样。

原来,游大爷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由于游大爷重男轻女思想严重,认为儿子是传宗接代的,女儿是要嫁出去的。所以游大爷从小就偏心儿子,对女儿们十分不上心。

游大爷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由于家里的偏心,为了供儿子上大学,游大爷让两个女儿上完高中就去打工赚钱,减轻家里负担。而且,后来儿子在大城市定居、结婚,游大爷给了儿子自己多年的积蓄,还叫女儿们帮忙补贴。

75岁老人被送进养老院,用亲身经历告诉身边人:生男生女真不一样

后来,儿子有了孩子,游大爷夫妻俩想去儿子那里住,帮忙照顾孩子,但是儿媳妇嫌弃游大爷夫妻俩不爱干净,生活习惯太粗糙,游大爷夫妻俩待了半个月就回老家了。

结果,后来游大爷身体不好,也没有什么积蓄,想去儿子那里生活,儿子却拒绝了,让游大爷夫妻俩送进了养老院。在养老院的待了快一年,儿子都没有去探望老人家,没想到两个女儿,反而频频过来探望。

如今,游大爷说起自己的晚年,总是眼中含泪,他用亲身经历告诉身边人:生男生女真的不一样。养儿不一定能养老,女儿反而更贴心。

75岁老人被送进养老院,用亲身经历告诉身边人:生男生女真不一样

分析:

其实,性别不是孝顺与否的判断方式。孩子有没有感恩之心,这和父母有没有给予正确的教育关联很大。懂得教育的父母,孩子会懂得感恩和体谅父母,教育失败,孩子就可能毫无感恩之心,变成白眼狼。

75岁老人被送进养老院,用亲身经历告诉身边人:生男生女真不一样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教育孩子?

1. 重视学习

学习,不仅仅是学校里的知识,还有各种生活体验、内在修养的积淀。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习,家长重视学习,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爱,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让孩子在学习中提高智商和情商,学会独立,懂得为人处世,懂得感恩。

2. 做好榜样

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深刻影响孩子。父母的人生观、修养、格局如何,孩子会依葫芦画瓢地学习。父母优秀,孩子也会学习优秀的特征。父母生活习惯良好、孝顺照顾长辈,孩子也会拥有良好品质。因此,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正确引导孩子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发生的,不能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

3. 一视同仁

很多家庭,不止有一个孩子,那么父母对待孩子就要注意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给孩子同等的爱,平等地教育孩子。父母不可以重男轻女,需要一视同仁,该批评的时候,要公平对待,该表扬的时候,要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75岁老人被送进养老院,用亲身经历告诉身边人:生男生女真不一样

偏心的父母,被偏心的孩子容易骄纵,而被忽视的孩子,内心感受到不公平,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又怎么能要求孩子长大后毫无芥蒂地孝顺父母呢?

孩子刚来到世上,是一张白纸,后天的教育尤其重要。孩子的三观如何,道德修养如何,都受到父母教育的影响。所以,想要孩子成为懂得感恩的人,更优秀的人,父母的教育方式尤为重要。

育儿问题小八教,家庭教育要学好,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小八育儿堂,帮你解决育儿小麻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