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阻击疫情(上)丨四川生态环境系统全力出动共克时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全省生态环境系统高度重视,在省生态环境厅党组的统一部署下积极行动,主动配合相关部门,重点围绕涉疫医疗废物处置、社会零散防护废物处置和涉疫医院及医疗废物处置企业周边环境应急监测等方面采取务实措施,协同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效。


成都市

1月26日上午,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军主持召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第二次专题会议,重点对疗废物安全处置和环境实时监测监控、系统内部疫情排查防控、值班值守及信息报送等作了安排部署,要求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不断完善环境保障联动机制;

26日中午,张军在市智慧治理中心同市经信局、市卫健委、市城管委沟通协调医疗废物和废弃口罩的处置工作,废弃口罩的收集处置由城管委负责;医疗废物的转运处置由专业医废处置企业负责,市卫健委加强运输过程和处置过程的监管,生态环境部门对涉及医院暂存点进行环境监管并对医废处置中心驻点监管。

26日下午,张军率队赴龙泉驿区督导检查瀚洋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现场查看了医废焚烧设备的运行情况,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要求企业做好员工个人防护工作的同时做好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置,防止疫情扩散。同日上午,副局长易波陪同敬静副市长调研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二期装修改造工程现场情况,下午,易波参加刘玉泉副市长和敬静副市长召开的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二期装修改造工程专题会议,针对工程环保手续办理情况做了详细汇报。

1月20日-25日,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共处置医疗废物316.49吨,接收并处置新型肺炎感染医废144.7公斤。


攀枝花

目前,攀枝花市生态环境系统已取消年假,人员归位,全力落实疫情防控工作。1月24日成立了肺炎疫情领导小组,制定了应急预案,防控工作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职责、细化措施、落实到人。25日晚召开专题会议对省厅当天的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和部署。

1、规范医疗废物处置。严格落实“三个专人负责”。对攀枝花市的医疗废物处置企业中节能公司开展监督检查、实施驻点监管,重点检查收集转运情况及无害化处理是否到位。1月20日至27日,该公司共收集处置医疗废物23.05344吨,确保了应收尽收。

2、狠抓社会零散医疗废物处置。主动协调市城管部门加快零散医疗废物收集设施的布点、设置。协调中节能公司安排2辆专用运输车用于转运。

3、

开展环境监测。密切关注医院周边空气质量变化,目前未发现异常。同时,做好医院排放废水的监管并落实应急监测的各项准备工作。

截至目前,已组织城管、卫健等部门召开2次协调会议。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共享相关信息;对攀枝花市10家医院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开展联合执法检查20次,从检查情况看,被检查单位均制定并落实了管理制度;做好一线工作人员防护、防止发生二次感染,做好应急物资的调配和储备。


泸州市

泸州市生态环境局组建完善应对肺炎疫情领导小组和7个督导组,印发《关于做好肺炎疫情应对工作的通知》和《应急预案》,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先后召开5次会议,及时传达上级党委政府和省厅有关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严守政治纪律。今天上午,郭庆副市长带队赴医废处置单位绿行公司开展现场督导,督促企业及时、规范、安全处置。

同时,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卫健委组织2家医废处置单位召开专题工作会,印发《关于做好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通知》,要求企业全力服从,加强在线监控设施运维管理,严格落实过程管控责任,1月23日以来,共处置疫情医废32.7公斤;制定《肺炎疫情应急环境监测方案(试行)》,加强对水、大气自动监测站的运行维护,密切关注区域环境空气、水环境质量状况;邀请卫健系统专家对2家医废处置单位和全系统干部职工开展肺炎疫情卫生防护培训,同时,要求相关科室和直属单位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和日报告制度,切实履职尽责。

另外,协助起草《关于肺炎疫情期间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工作的紧急通知》,协调绿行公司予以处置,目前共设置废弃口罩收集点521个,配套运输车辆35台。


绵阳市

1月22日,绵阳市生态环境局即刻成立环境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具体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先后召开领导小组会议3次并在26日召开全市系统视频会,印发总体应急预案、环境监测方案、加强医废环境管理工作通知等文件5个,对环境应急工作进行系统安排部署。

一是单独收集。强化与卫健部门衔接,对医疗机构产生的医废开展分类收集、单独存储,在前期使用黄色标志的基础上,更换为红色区分疫情医废。

二是规范处置。对医废处置单位应急预案开展备案审查,26日会同住建部门组织4家医废处置单位再次召开专题会,进一步确保医废运输、处置的科学化、规范化。同时,落实具有资质的市环卫处作为后备力量随时参与处置。

三是强化监管。23日起,市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分别带队对医废处置单位开展指导检查3次,并落实专人蹲点检查,累计出动32人次,每天开展现场监管。截至1月26日,全市共收集处置医废53.19吨,其中疫情医废361.75千克,做到日产日收、日产日销。

针对零散医废,会同住建(城管)部门共同开展社会零散医用防护废弃物处置,新增红色专用垃圾桶2162个,实行单独收集、运输、处置。自26日起,每天出动人员巡查垃圾集中点,累计检查点位17个,并及时反馈整改。

另外,安排专人对大气、水、污水处理厂、医疗机构等相关自动在线监测数据进行校核,对3家重点污水处理厂、医院污水处理站开展执法检查1次,并落实异常数据监督性监测人员在岗待命。目前,全市环境质量稳定。


眉山市

眉山市对涉疫医疗废物在定点医院实行“四个单独”,即单独收集、单独包装、单独暂存、单独建账;对涉疫医疗废物转运实行“三个落实”,即落实专用车辆、落实专人蹲守、落实专员押运员;并坚持做到日收日清,每天安排市局领导带队现场督导。自1月20日以来,累积收运、处置全市医疗废物共计27.6吨,其中疫情医疗废物0.0221吨。

1月26日,市卫健委、市住建局联合下发通知。对疫情期间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等工作进行明确安排,并确保1月27日前完成全市近30000个容器设置工作。市生态环境局官微同步实时跟进宣传报道。

另外,建立市县(区)联动应急监测指挥联络体系,1月26日起,对全市两家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和接收新型肺炎病人医院周边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每天上报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在线监测数据,水、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数据。


南充市

南充市已明确阆中市时代安全处置公司为当前处置疫情医疗废物的定点企业,南充洁源环保服务有限公司作为预备处置企业待命。对疫情医疗废物处置实行台账管理,已产生的190.24公斤疫情医疗废物均得到安全有效处置。

社会零散医用防护废弃物则从“设置专用容器、引导规范投放、及时清运消杀、强化规范处置、做好作业防护”五个方面做好处置。目前,南充市收集的社会零散医用防护废弃物统一由阆中市时代安全处置公司处置,处理能力不足后,由卫生健康系统指导消毒后由中航工业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置。

在医院及处置企业周边环境监测方面,市局组成3个工作组,重点对阆中时代安全处置有限公司焚烧炉排放的废气和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区)、南充市中心医院嘉陵分院周边空气环境和外排废水进行监测和数据报送。6县(市)自行组织对定点医院废水和废气进行监测,我局组成3个指导组开展业务指导;对监测力量薄弱的西充、营山2县由市本级监测力量支撑。根据监测显示,目前南充定点医院及处置企业周边环境无异常。


雅安市

雅安市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环境应急预案。领导小组下设“医废和零散特殊有害垃圾专项监管工作组”“应急工作监测组”和“突发事件现场处置组”,组长分别由三位分管领导担任。召开领导小组会议3次,专项工作会议4次。各县(区)局共计召开专题会16次,下发通知10个。落实专人蹲守医废中心、垃圾焚烧厂。按照市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安排,从1月26日起,所有干部职工取消休假,到岗到位。

目前,专项监管工作组召集相关企业2次安排部署工作。由蹲守人员对医疗废物和零散特殊有害垃圾的处置进行监督,完善相关台账。25日以来,会同卫生部门检查医院69家,医废暂存储运点44个,医废处理企业1家,运输医废10车次,收集医废5.42043吨,其中疫情医疗废物252.03kg。出动总人数181人次,47车次。

同时,积极配合住建、综合执法、环卫以及雨城区政府加强对废弃口罩、其他医用防护垃圾处置监管。全市目前已设置丢弃口罩收集点位213个。

另外,明确市监测中心站、支队、县(区)局具体任务,组织开展应急监测。目前,全市医院及处置企业周边环境监测数据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