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农村俗语:“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新大风歌


很多人说到了点子上,但也有个别的人说这是封建迷信,本来我是不愿意较真的,但总是有些人曲解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

如果想要分析这句农村俗语的真实涵义,那就必须回到那个年代,然后套入当时的人文环境才能得到真实的意思。古代距离我们太远,就以60、70年代为背景,我们来分析下。

60年的中国百废待兴,虽然没有易子而食的地方,但还是有很多人家吃不上饭。而且那个年代超生严重,60~80年代这20年,中国的人口急剧增长,这也导致了生活必需品的紧张。再加上教育、文化、医疗、交通、信息交互等方面的落后,很多农村人家甚至连糊窗户的塑料布都没有,用房不遮风、门不挡雨来形容也不为过。

而在这种环境下,因为超生,每家每户都有多个或更多个的孩子,一旦孩子有病了就会找当地的赤脚医生看,如果能看好这孩子就是命大。如果看不好,这个孩子也就夭折了。

而当时的社会环境,大人都吃不好,更别说小孩子了,有些大人都营养不了,又哪有奶水来喂养孩子?那个年代的很多人家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全靠玉米面糊养活的,那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

但我国的地域幅员辽阔,很多地方四季分明,像当时的南方还好一些,起码有些大自然的馈赠;但在北方地区,四季太过分明,很多地区一到了冬天别说吃的东西,就是连生活的柴火都不是很充足,遇到大雪封山就连门都出不去。

当时的农村,一个是老人、一个是孩子,最怕的就是这种冬天,老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孩子的体质弱,一旦遇到这种寒天,是很可能被冻死的。所而“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这句话就是单指小孩子出生的月份,把“6~8月”出生的孩子定性为有福气的人。

可能很多人就认为这是迷信,但这真的是迷信么?全中国的地域气候,接受大自然馈赠最多的年份就是6~8月,山上、天上、水里、地里有吃不完的粮食和食物,如果孩子赶上这个时间节点出生,可以说比其他时间节点要幸福很多,起码不会立马夭折。

也能熬过最艰难的几个月,从而使自己能够活下来;而“腊月、正月”出生的孩子就没有这么好运了,食物不充足、天气又非常寒冷,大人都食不果腹,更何况小孩子了,所以出生在这几个月分的孩子夭折几率是最大的, 就被民间人称之为“无福气之人”。

很多人把这句话想的复杂了,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当时的农村人是比较质朴的,对于“福”的定义也是比较简单, 有饭吃、有钱拿,能活下去就是最大的福气了。


新农志


我一生关注过很多俗话,比如十羊九不全,横死在外不进家,少口病死不进坟等等,其时并无实际道理。就拿我家来说吧,我二弟是二十九岁那年得白血病死的,他死后我父亲也是不想让他进祖坟,是我坚持把我弟弟直接排入了老坟,我的女儿们头几年还给她叔父立了个碑,时隔二十年后,我又给他娶了一个死媳妇。再说我自己吧,我是六二年腊二十五出生,前半生是经历过各种辛酸。但现在却非常幸福,在村里大部分人都说我现在有福气。大家不要迷信老辈子那些奇谈怪论,有句话说的很好,邪不压正,一个人只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事,福气自然而然的就会降临。谢谢关注。


大器晚成aa


无稽之谈,封建迷信思想在做怪,什么正月剪头死舅舅,腊月羊靠倒墙等等歪理邪说,我属羊还是腊月羊,不错相当不错,很幸福,一直顺风顺水,我观察属相和月份都自认不错的也还不如我那,这又怎么解释,我能解释,心态心数要端正,要勤劳动,多动脑,只有靠勤劳双手成能创造幸福生活,尊重科学,尊重社会才是根本。


拥有你的天地


农村俗语:"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就是说在阴历六月和八月出生的孩子一般都很有福气,而在腊月出生的孩子就没有福气。

实际上这句话之所以在现代并不被人们接受,但是却依然从古流传至今的原因是,这句话在古代的时候是适用的,并且也有一定的道理。

这要如何解释呢?

第一,古人经常会相信一些生辰之说:"有福之人六八月",他们往往认为在6月到8月出生的孩子是一种好福气的象征。

其实对于我国古代人民来说是如此,因为在以农耕为生的社会,农民们都是靠天吃饭。而6月到8月正好是丰收的好季节,所以就算是遇上一些洪灾或者火灾之类的,孩子也不会因此而受饿。

二、那么“无福之人正腊月”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腊月一般都是比较寒冷的,所谓寒冬腊月,这个时候地里粮食都在休眠,对于农民来说是没有收成的时期,大人小孩容易饿着。

北方的冬季寒风刺骨,若是没有取暖冬季是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冬季对于新出生娇弱的婴儿来说无疑是不能承受的季节。

腊月大人们都忙着准备过年,又没时间带孩子。在季节来说,农村人会认为这个时候的孩子是没有福气的,是有一定道理的。

很显然现在这句俗语不太适合现在这个社会,现代社会人们不用为生存条件担忧,无论孩子在哪个月出生都不会有这种说法了。

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古代相比要胜出很多,很少再为温饱所担忧,都不会饿着。生存条件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冬暖夏凉,根本不用担忧太冷或太热了。

我觉得腊月出生也不错,慢慢地天气就热起来了,衣服越穿越少,一天天快活地长大,活泼又可爱,很好带的。

孩子的出生带来了整个家庭的福气,都是家里的宝贝,受到了大人们的庞爱。所以现在不管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小孩子,都是有福之人!你说是吗?

我觉得腊月出生也不错哎,你家孩子是几月份出生的?期待你的分享!





飞扬视角


很多人觉得农村里的一些俗话是不值得相信的。其实那些能流传很久的俗话都是有社会实践总结出来的,只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体会不到那俗话的本身意思了而已。

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这话说的是人的出生有没有福气。有福之人腊月死,无福之人六月亡。这话说的是人走得有没有福气。不同时间段的生和死,会有不同的福气。


1:有福之人六八月。

六七月份,刚好是夏天收获的季节。在六七月份的时候,刚收完庄稼,农村里粮食充足。宝妈坐月子的时候可以吃的饱,身体好,有足够的营养汁水来9喂养小孩。这样,小孩在刚出生的阶段得到了很好的营养补给,才可以健康成长。毕竟吃得好,不容易生病。

而且,从天气来说,六八月份时,是我国比较热的季节。小孩子,刚从母亲肚子出来,和外界环境的温度差异越小,越利于婴儿早期过度适应环境的能力。

所以,在古代这种缺衣短食的年代里,六月出生的小孩,明显比其他月份出生的小孩幸福点,死掉的概率会低很多。这就是叫有福气了。

2:无福之人正腊月。

腊月,大家都知道,大雪纷飞,天气寒冷。在古代,普通人家过冬天时,可不像现在这样有暖气的,那时候连烧炭取暖都是有钱人才会做的事。

而普通人家,甚至是穷人,连保暖的衣服都很缺少。本身小孩子出生在寒冷天气里,离开母体后,开始是很不适应外部温差巨大变化的,遇到一户穷人家,连给小孩保暖都做不到,那这小孩就受罪了,甚至会夭折。

还有吃的问题。因为秋天收了粮食后,要等到明年夏天才可以再收。这个漫长的时间里,穷人家庭几乎都是省着粮食过冬的。这就造成了,宝妈吃不好,而给孩子的营养就不好了。

在古代的冬天出生,天气寒冷,无法有足够衣服保温,又没有吃到有营养的汁水,那小孩就招罪了,不夭折就算命大了,更别说福气不福气了。

3:往生者就不同了。一般每年的六月份都是农忙时候,家有老人走了的,因为农忙天气炎热的原因。家属都会草草下葬。而冬天就不同了,冬天是农闲,而且天气寒冷不容易发臭。家属们就会挑个好日子,叫上亲戚来风光送葬。

现在社会不同了,吃得好,穿得暖,还有暖气,小孩子啥时候出生都是有福气的。而现在推行火葬,老人啥时候走,都是一样的。


村哥小凡


农村俗语:“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感谢题主的提问,下面我来为大家解答。

农民在从事生产生活中总会总结一些言简意赅的话语,让人一听就明白。因为毕竟是农民文化水平有限,所以总结的道理也是让人一听就知道什么意思。比如“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这句俗语从表面意思上就是有福气的人是农历6月至8月份出生而没有福气的人,则是腊月出生,为什么会总结这句俗语呢,下面我为大家分析一下。


我们知道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自古就是农耕社会,在以前人们都是从事农业的生产,没有别的技能,而从事农业生产的都知道,在6月到8月份都是丰收的季节,那是,包括花果蔬菜,多数都是在6月份到8月份收获,所以说在6月份到8月份出生的人是有福气的,因为在丰收的季节吃的东西不用发愁,会衣食无忧的,所以说出生的时间选的对的是有福之人,另外6~8月份天气还不是太热比较宜人,相比较天气炎热的话是比较有利于生活生长的月份,因为那时电空调并没有应用广泛。


“无无福之人正腊月”又是什么意思呢?大家都知道腊月正是天寒地冻之时,万物萧条更没有生机,而在此时出生的人不仅要面临环境的问题,还要面临生活的问题,因为以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都知道农业产出比较低,而每当接近年关,粮食总是不够吃的。一家人将面临挨饿,所以在这时候出生的人,是挑选的时间不对,当一家人都即将面临挨饿时,即使家里新增人口,也很难有很好的生活和照顾,所以说腊月出生的人是无福之人。

总结,当时的俗语,有些只是在当时比较实用,放在现在这个社会不一定适用,因为科学技术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以前的生产劳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了,所以说别管俗语谚语,一定不能死掰硬套,要活学活用适应时代的发展。


我家生活在农村


“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这句俗语老话放到现在好像没有那么准称了,有道是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这句话放在过去应该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如今可能就要选择性听听了,为啥呢?因为这“六八月”和“正腊月”跟有没有福没什么关系。


过去老话说“有福之人六八月”意思是六月八月出生的人可以说是很有福气的人,所谓有福气当然就是吃得饱穿的暖,现在温饱不是什么问题,可过去就不一样了,能吃个半饱就不错了,六八月出生的孩子还是比较有福气的,六月瓜果蔬菜多,这个时候出生有的是东西吃,不至于饿死。八月份正值金秋,也是很多粮食收获的季节,所以说在夏秋季节出生的有福气,有东西吃。

“无福之人正腊月”就是说在腊月正月出生的孩子一般都没有福气,为啥呢,冬腊月很冷,要啥吃的没啥吃的,家里穷的那出生不就饿死了。有人说正月里应该吃的多呀,家家准备很多吃的过大年,不应该福气不好,这样说似乎也有点道理,但是冬季大雪封门,总之是日子不太好过,家里到年底的时候又很忙活,忙着打扫卫生大扫除、炸货,这个时候添人就是添乱,所以有的人觉得正腊月出生的为无福之人。



其实换做现在,正月腊月出生可是家中的一大喜事,过大年又添人,绝对算得上是大喜事一件了。而且现在根本就不存在吃不饱穿不暖这种情况,还讨论几月出生好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到2020年我们就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了,实现了小康,最起码的温饱是不用愁了,那还考虑什么几月出生这个问题呢。

除了温饱这方面的考虑,在农村还有种说法就是“男逢八骑骡子跨马”,意思就是这个月份出生的男孩都是骑马做官的,过去只有状元郎能骑着大马很威风的上这上那,所以能骑马的都是官儿爷,因此老人们就说六月出生的男子非富即贵,至于到底为什么是六月,而不是三月或者五月,就不得而知了。总之我觉得几月出生跟命运好坏没什么直接关系,特别讲究的人家就是在意生辰八字,那也是个人喜好,别人都不好说什么。


灵子


这句话从字面意思的理解应该是说出生在农历六月~八月是属于有福之人,而正腊月出生的是无福之人。在现代社会看来这句话颇具迷信色彩,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社会道理的。我们都知道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农业生产在人民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民以食为天,农历六月八月正是收货季节,粮食进仓,瓜果成熟,认为出生于这个时间段的人有福是觉得这个时候出生的孩子相对不容易缺衣少食,即便是粮食收成不好这个时候也比较容易在大自然获取其他食物等生存资源,并且六八月万物生长,天地灵气充裕,所以出生于此时的人也如这天地万物一般,充满生机活力被认为有福。而冬季气候寒冷,万物凋零,此时的出生环境相对严峻,对小孩子生存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孩子是个考验,加上已经停止了农业活动,如果刚好碰到没有存粮是很难熬的,古时封建社会,农户又需要交租,结账,临近年底过年关,从年关一词就不难看出物质匮乏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了,所以才说这个时候出生无福,家庭养育压力大。新中国推翻了三座大山,劳苦大众摆脱了束缚,社会主义建设越来越好,改革开放更让人民越来越富裕,广大人民不再为物质条件担忧,所以这句话也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三农辉哥


农村俗语是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说有福之六月生,小孩出生后不受寒冷之苦,风霜之浸,因为出生于六月,他们刚能沉受这时的温度,这就是六月出生小孩之福。

现在这种说法讲不通,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冬天有暖气,有电暖室内温度和夏天差不多,所以随着时代发展任何事物都在变化着。











张斌锋


农村俗语经过千百年的演变,最终形成了简单的语句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但有些俗语放在现在感觉怪怪的,甚至有些人觉得是封建迷信,但是放在过去的时代却有着现实的意义。比如“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这句俗语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首选我们要知道,在过去在古代,人们的生产方式主要是农耕社会,人们吃饭要靠“老天赏赐”,气候好了收成多一些,气候不好的年岁则饭都吃不饱。所以以前的人们,生存问题应该是首要考虑的事儿,而且过去养育子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1)有福之人六八月。

每年的六八月是什么光景,我想大家都明白,每年六月到八月这段时间,天气温暖,人们不用为受冻担心,而且这段时间物产丰富,粮食、蔬菜、瓜果都比较丰富。因此这个时候生孩子,母亲不用挨冻受饿,奶水比较多,自然也不用担心孩子没有奶水吃受冻,因此六八月出生的人少遭了很多罪,可不就是大大的福气吗。

(2)无福之人正腊月。

这句话也好理解,腊月到正月这段时间是什么,寒冬腊月,正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也是“数九天”里最冷的三九四九所在日子,这样的气候下,不仅人体受不了,连瓜果蔬菜也少。而且古代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往往到了年关前后家中存粮本就不多,气候又寒冷,缺衣少粮,母亲没有足够的营养,奶水少,小孩子也就要受饿。若寒舍简陋,四处漏风,那就更难过了。再加上古代缺医少药,生病不容易看,所以说过去出生在正腊月的孩子,要遭罪,忍受寒冷饥饿,也容易生病,因此才会说“无福之人正腊月”。

(3)总结。

“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这句话看似简单,却反映了古代人们生活的现状,也对过去人们的生活起到一定的指导价值。但是放在现在,显然我们并不需要担心这些问题。

现在社会发展很快,不管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人们再也不用为吃不饱穿不暖犯愁,也不用为生病了找不到医生,拿不上药操心。至于孩子生在六八月,还是正腊月,也并不在人们的考虑范围之内。所以这句俗语放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确实没什么科学道理,具有一定的时代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