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人類進化為什麼要把體毛進化掉?

lotea


事實上人類只有手心腳心等少量皮膚一根毛也沒有,頭頂、陰部、肛門等處仍遺留有粗長的毛髮,其餘地方也多少有一些細短的毛髮,人類的毛髮其實比黑猩猩還多。

一般來看,人類全身不像動物那樣遺留有大量的粗長毛髮,只剩下細短的汗毛,但是人類最終卻演化為這樣的外部特徵,這種特徵雖然不是很利於保暖,但是對現代人類來說,確實比較適合運動的,利於人類獲取豐富的食物,自然選擇使得人類向更好的運動能力方面演化,也就是說對人類來說獲取食物(也就是能量)是要高於保暖的需求。就保暖這一項生理性能而言,粗長的毛髮可以隔絕外部寒冷的環境,降低生物體表的空氣流動速率,以此來減少熱量的損失,保存身體所需的能量。但保暖除了毛髮可以有很多的替代品,在人類演化史中,想出的辦法就是鑽進溫暖的山洞、利用火焰取暖,或者將捕獵獲得的動物皮毛做成衣服,這些辦法可以在獲取人類遺骸化石的山洞、地下洞穴等地方看出端倪。而缺少食物(嚴格來說是能量),所有的生物都無法生存,因為所有的生命活動都需要能量。

儘管人類的大部分毛髮變得細短稀疏,但是卻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稀疏,人體表面存在著大約500萬根細短的毛,這個數目比一些靈長類動物還多,而且人類細短的毛髮也不是沒有了保暖的作用,立毛肌可以將汗毛豎起,以此來降低體表空氣的流動速率,也能起到一些減緩熱量損失的能力。而這樣的毛髮特徵對人類來說是便於散熱的,和人類起源的非洲溫暖環境有關,配上發達的汗腺,人類有很強的長途奔襲的能力,是人類獲取食物的最簡單直接的途徑,採用一定策略將獵物追得累癱,就能相對容易地獲取食物。也就是說在演化歷程中,毛髮的重要性遠遠低於運動能力的變化,於是在演化過程中,“裸猿”逐漸成為人類的主流,而且由於環境的不同而有較少的差別。反映在亞歐非等地的人類身上,就是皮膚表面毛髮的長短和濃密係數的差別,歐美人相對來說毛髮更發達一些。

這一進化結果也不是人類選擇的結果,而是相較於保暖,能量的獲取更重要,現代人類身體構造的優點更利於人類生存,於是這種性狀進化為人類的主流,造就了現代缺少粗長毛髮的人類。而遺留的毛髮具有防曬、增加摩擦、防止蚊蟲叮咬等重要作用。


來看世界呀


其實,生物的演化沒有方向,只是在演化的過程中,有極個別的個體在進化的過程中,由於基因突變變得沒有體毛,而恰巧在當時沒有體毛能夠生存的更好,因此這個基因就在後代子孫中擴散,最終被人類保存了下來。

但是,現在世界上有200只猩猩因為各種原因,也沒有了體毛。但它們和人類不同,它們面臨著滅絕的危險,科學家估計,這種猩猩因為大多數近親交配,所以對種族的繁衍很不利。

為什麼同樣是沒有體毛,人類就可以在演化的道路上更適應環境,而猩猩則面臨滅絕呢?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

人類是什麼時候沒有體毛?

由於研究人類的進化,主要依靠的是化石信息,因此剛開始科學家並不知道人類是從哪個時期褪去體毛的。

後來科學家們從蝨子身上找到了答案,蝨子一共分為3種,頭蝨、體蝨、陰蝨。

頭蝨就是寄生在頭髮上的蝨子;體蝨就是寄生在體毛中的蝨子;陰蝨則是寄居在人的陰部

由於蝨子是寄生蟲,離開人體後活不過24小時,而且蝨子無法爬過沒有毛的皮膚,因此當人類褪去體毛後,寄居在頭髮和陰毛上的蝨子會在各自的小圈子裡演化,經過多代單獨演化後,兩個種群就會出現明顯的基因差異。

科學家們利用基因分子鐘的方式,測量了這兩種蝨子基因分化時間,發現大概在114萬年陰蝨與頭蝨開始分家,這也意味著人類在114萬年前開始褪去體毛。

褪去體毛的假說

關於為什麼褪去體毛,目前主流學說是散熱說。

我們知道,在南方古猿時期,人類的祖先就已經可以長時間行走(但主要還是在樹上生活),到了直立人時期,人類已經從樹上轉移到了樹下。而且,當時非洲的環境為熱帶草原氣候,植被較少,陽光可以直射到人體表面。

20世紀70年代時,有科學家研究過,在高溫環境下(40攝氏度),有著濃密體毛的原始人,連續奔跑10-20分鐘就會出現中暑與死亡,這顯然不利於人類捕獵。

我們知道,人類的奔跑速度並不快,不僅比不過老虎或者豹子,連獵物兔子與麋鹿也追不上。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體毛變得越來越少的個體就凸顯出自己的長跑優勢來,也更加容易獲得異性的喜歡,當一個基因被自然選擇所青睞時,這種基因就更有可能在種群中擴散出來,於是人類漸漸地都褪去了體毛。

褪去體毛帶給人類最顯著的好處就是長跑,人類也因為這個技能,在遠古時代時可以長時間追蹤獵物,最終把獵物累的精疲力盡而被人類捕獲。

但為什麼黑猩猩褪去體毛後仍然沒有展示出長跑天賦呢?其實長跑能力除了體毛外,還和行走方式、心臟等多種條件有關,並不是單一因素決定的。

演化中,為什麼保留了頭髮

其實,人類在褪去體毛時,有兩個地方和其他哺乳動物不同,首先大多數動物都沒有頭髮,而人類卻相反;再者大多數哺乳動物臉上都有毛,但人類沒有。

我們來一個個的看一下。

  • 人類在演化中,為什麼要保留頭髮

其實,無論是保留頭髮,還是褪去體毛,都和當時的溫度有關。我們知道,非洲位於赤道附近,溫度非常炎熱。如果太陽長時間直射到人體表面,那麼

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對人體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幸好,早期人類有毛髮可以遮擋紫外線,但是當人體逐漸褪去體毛後,紫外線又可以直射到人體表面。

和褪去體毛一樣,這時有一些個體基因突變長出了頭髮,由於頭髮剛好位於頭頂,可以遮擋紫外線,因此這些基因突變的個體就在繁衍時取得了進一步優勢,有頭髮的基因也被保留在後代子孫的基因之中。而動物之所以沒有頭髮,是因為它們是四肢行走,並且全身都有毛髮,因此那些有頭髮的基因突變不會在生殖競爭中取得優勢,所以這個特徵沒有在種群中保留下來。

  • 人類在演化中,為什麼臉上也沒有體毛

其實你去觀察自然界的哺乳動物,你會發現它們臉上大多都有毛,而人體沒有,這是為什麼呢?關於這個問題,有很多科學家提出了有意思的假說,其中一位來自波士頓的神經生物學家,提出了一個假說:表情假說。

這位科學家說,人臉上褪去體毛後,有利於讓別人更能分辨出你的情緒,從而能判斷出你對這件事的好惡,這樣有利於團體合作。

不過目前沒有被主流承認。

看完人體為什麼會沒有體毛後,你有沒有發現,不管什麼特徵的演化在剛開始都是個體基因的變異,只是這些變異在生殖競爭中取得了優勢,因此才被保留下來。至於當時的種群之所以會選擇這個基因的意義,其實都是後人的猜測而已。

事實上,如果當時不是剛好這個基因出現,可能也會有另外一個基因出現,那時人類或許會走向另一條演化之路。


鍾銘聊科學


說實話,我們並沒有將體毛退化掉。你可能難以相信:你的體毛數量比黑猩猩的還要多,只是猩猩體毛粗壯,你的比較細小而已。

人類選擇褪去濃重的體毛,原因是為了更有效地散熱。要知道,人類沒有尖牙利爪,速度又慢,唯一拿得出手的天然優勢就是耐力。最早的現代人依靠不凡的耐力、節能的奔跑方式和超高的散熱效率,往往能追得有蹄類獵物筋疲力竭,放棄抵抗,甚至體溫過高臟器衰竭而亡。直到今天,一些非洲原始部落仍在使用這種狩獵方法。比如著名的布須曼人↓


夜間或冬季的寒冷可以靠遮蓋身體來解決,長時間奔跑產生的致命高體溫卻不那麼容易避免。濃密的體毛顯然不利於快速降低體溫,所以人類進化出了發達的汗腺和裸露的皮膚,讓自己在長距離的追逐戰中佔盡了優勢。


純野生科學家


根據用進廢退原理,人類活動對身體的某些方面長期過度使用,就會加大某方面的功能進化,而長期不用的方面則逐漸趨於退化。人類在沒有發明衣服以前,免不了要受寒冷刺激,刺激有助於毛髮生長禦寒。自從發明衣服以後,衣服調節了體溫,使人類不再受寒冷刺激,毛髮有無已經不重要了,長期得不到刺激的毛囊可能因此而萎縮,毛髮因之越來越短。人類的體毛實際上並沒有消失,而是在不斷的向細短方向變化中,未來有可能全部消失,但是,這種猜測只代表個人看法,像人的腋毛、眉毛、陰毛看視也沒什麼用處,而它們確總是長的不長不短正好合適,這種存在好像只有美觀意義,對此,用上述用進廢退原理也解釋不了。


理想無限延伸


這個命題是錯誤的,人是無毛的動物,古人早已說過人是五蟲之首,蜾蟲,即元蟲蚯蚓同類,無毛的,皮膚光滑的。直立及學會用火成人,另一個條件是擁有十成人。


ss123451


人類的體毛比大多數哺乳動物都更短小,這是由於在進化的過程中,體毛較少的祖先獲得了生存優勢。

體毛的作用

體毛是附著在皮膚上面的絲狀的蛋白質,是哺乳動物的特徵之一。許多哺乳動物都有各種不同的體毛,人類也不例外。人類並非沒有體毛,大部分皮膚下都有毛囊,會生長細小的柔毛,只有腳底、口唇、乳頭、手掌等部位沒有體毛。

體毛對哺乳動物來說異常重要。首先是保護作用:體毛能夠起到保溼作用,能夠避免皮膚被陽光曬傷,在叢林穿梭時還能避免劃傷,還可以抵禦蒼蠅和蚊子的侵擾。其次,體毛具有偽裝功能:獵豹的豹紋裝簡直就是天生的迷彩服,老虎的斑紋體毛與陽光在叢林中的光影相似,樹懶的體毛上長有植物,目的是融入樹林的綠色背景之中。再次,體毛還能夠表達情感:家裡的貓乖巧的時候,體毛是如此柔順,而生氣時,體毛會倒豎;狗在打架前脖子上的體毛會立起;獅子的鬃毛也有類似的威懾作用。

正是由於體毛的作用如此重要,所以,90%的哺乳動物都有體毛,大部分沒有體毛的種類都生活在地下或水裡。

人類皮膚為什麼比大多數哺乳動物光滑

基因分析結果顯示,人類的祖先大概在120萬年前脫去了厚重的體毛,由於體毛變化無法留下化石記錄,因此科學家只能推測體毛褪去的原因,提出了以下幾個假說:

  • 寄生蟲假說。體毛中容易滋生寄生蟲,許多有毛的動物都會死於寄生蟲引發的疾病,人類裸露的皮膚有助於避免寄生蟲的侵害,讓寄生蟲無處可藏。

  • 水猿假說。大約800萬年前,人類祖先生活的地方海平面升高,棲息地被淹沒,老祖先們不得不進入海里生活,並頑強地生存了下去。大約400萬年前,海平面下降,人類祖先又回到了陸地。但是400萬年的水中生活讓我們的老祖先身體發生了一些變化——體毛脫落,皮下長出了一層脂肪用於儲存能量。

  • 奔跑假說。漂亮的皮毛和厚厚的脂肪都有一個相同的作用,阻止熱量散失,但是如果需要長距離奔跑時,皮毛和脂肪是減分項,它們會影響身體散熱,導致體溫過高,從而影響大腦和其它器官的工作。人類的長跑能力在自然界是頂尖的,為了保證在奔跑過程中體溫不會過熱,人類脫去了長毛,汗腺也更加發達,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長距離追逐獵物。

總之,人類體毛的退化有很多原因,目前也在激烈的爭論之中,個人比較看好最後一個奔跑假說。


瘋狂知識點


德斯蒙德·莫利斯在1967年的著作《裸猿》中對於這一問題有詳細論述,除此以外,對於人類很多的行為都有獨特而令人信服的見解,推薦給大家,比什麼文藝小說有意思多了。

脫去體毛是幼態持續機制(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行)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儘管如此,我們物種的所有成年人確實還有不少的體毛——事實上比我們最近的親戚黑猩猩的體毛還多,與其說我們脫去了全部的毛髮,不如說我們長出了短小的汗毛。(順便說明一下,並非所有的人種都留有汗毛,黑人就實實在在顯而易見地失去了汗毛)

但是用幼態持續機制去解釋,只能給體毛何以脫落提出一個線索,它不能說明,裸體無毛作為一個種的屬性有何價值,它對有助於裸猿在敵對的環境中生存有何價值。那麼,裸露的皮膚有何生存價值呢?

一個解釋是,狩獵猿放棄遊蕩的生活而走向定居時,其居所為大量的寄生蟲困擾。夜復一夜地在同一窩穴裡睡覺,被認為給許多寄生蟲提供了異常豐富的繁殖場所。於是蝨子、蟎、跳蚤和臭蟲大量繁殖,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對狩獵猿的生存構成了嚴重的威脅。通過甩掉他身上的毛衣,這個定居窩穴的物種才能更好地對付寄生蟲構成的威脅。這個觀點大概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它很難說有重大意義。

很少有其它固定居所的哺乳類——定居的哺乳類數以百計——採取了脫毛裸體這一步。然而,如果別的原因使脫毛這一進化過程得以發展,那麼消滅皮膚寄生蟲就容易多了;今天多毛的靈長目動物,還面臨著這一任務,捕捉寄生蟲仍然消耗了它們大量的時間。

另一個觀點的思路與第一個觀點相似。它認為,裸猿的進食習性汙穢骯髒,體表的毛衣因此要很快粘結成團,汙穢不堪。這又是一種致病的威脅。有人指出,兀鷹取食時把頭頸全都扎進血淋淋的獵物屍體之中,因此其頭頸部的羽毛就掉光了;由此可以類推,狩獵猿的全身,也可能因其進食習性汙染毛髮而使毛髮掉光。但是,狩獵猿首先學會的必然是用東西清理毛髮,而後才能學會製造捕殺的工具和剝掉獸皮的工具;後者難以首先發展起來。就連野生的黑猩猩遇到解便困難時,也學會了偶而之間用樹葉當手紙搞清潔衛生的。

有人提出了另一種說法。它認為,由於學會用火而導致體毛的脫落。據說,狩獵猿只有晚上才感到冷,一旦他能坐在營火邊享福,他就可以捨棄體毛,使他能更好對付白天太陽照射的熱量。

還有一種獨闢蹊徑的理論認為,原始的居住在原野上的猿類變成狩獵猿之前,經過了一個長期水生猿的進化階段。根據這一設想,他進入熱帶海濱去覓食。他在那兒能找到相當豐富的甲殼類動物和其它海生動物,那兒的食物來源和原野上的食物來源相比要更加豐富、更有吸引力。起初,他僅僅在巖邊的水坑裡和淺灘中試探,後來他慢慢遊向較深的水域去潛水找食物。據說,在此過程中,他與其它進入水中生活的哺乳類一樣,將會失去體毛。

只有他的頭,因為游水時伸出水面,所以才保住了“毛衣”,以防太陽直射。後來,等到他的工具(初始製造的工具是用來砸開貝殼的)發達到一定的程度後,他就會離開養育他的海濱搖籃,進入原野,終至進化為狩獵猿的。據信,這一理論說明,我們今日何以在水中能象游魚那樣自如,而我們現存的最近的親屬黑猩猩在水中真象是秤砣落水。它還能解釋我們流線型的身體和直立行走的姿態。直立行走的姿態大概是踩水進入深水區所形成的。它能說明我們身上汗毛奇怪走向的軌跡。仔細觀察表明,我們背上汗毛的走向與其它猿類的情況不同。我們的汗毛成對角線走向,向後面偏中間方向指向脊柱。此一走向正是游泳時水流過背部時的方向。

它說明,假如背上的毛先發生走向變化,繼後才脫落的話這個走向的變化正是為了減少游水時的阻力。同時又有人指出,我們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點,在所有的靈長目之中,唯獨我們才有一層較厚的皮下脂肪。這被說成是與鯨魚或海豹的脂肪對應的東西,是補償和防止能量消耗的裝置。他們強調指出,沒有人提出任何其它的理論來解釋我們這一解剖特徵。甚至連我們的手掌感覺非常敏銳這一特徵,都被用來支持這個水生進化理論。

一隻相當粗糙的手可以握住棍子和石頭,這畢竟是事實;可是在水中摸食物卻需要一隻感覺細膩而敏銳的手。也許,從樹上走下地生活的猿類,最初就是在水中取食而進化出了一雙異常靈敏的手,然後又把它們傳給後起的狩獵猿的。最後,這位學者指出他們在尋找人類進化中最重要的缺失的一環時,四處碰壁、一無所獲;它毫不留情、一針見血地指出說,如果專家學者們不辭辛苦,到100萬年前的非洲海岸邊去搜尋,就可能找到於自己有利的那個缺失的一環。可惜,這一研究尚未開展。然而,儘管水生論有許多吸引人的間接證據,可是它缺乏紮紮實實的支持。

它能幹淨利落地解釋許多特徵,可是它反過來要求人們接受人類進化中一個假設的重大階段,我們迄今尚無任何直接證據去支持這一假設。即使最終證明此一假設證據確鑿,它也不會和現在已被普遍接受的人類進化圖景相沖突,現在的理論認為狩獵猿是由陸居猿進化而來的。它只能說明,陸居猿接受了一場相當隆重的洗禮儀式。

另一個論點的思路完全不同。它認為,體毛脫落不是適應自然環境的反應,而是一種社會因素所造成的傾向。換言之,它的產生不是一種機械裝置,而是作為一種物種標記。一些靈長自身上有裸露部分;在有些情況下,它們似乎是種屬的標記,使同類能據此識別同類,亦能使猴或猿據此識別其它種屬的靈長目。狩獵猿體毛脫落被認為僅是自然選擇機制任意選中的特徵,它只是偶然成為這個物種的種屬標記。當然赤條條裸露的軀體使裸猿很容易被識別出來,這是不能否認的。但是,要達到同一個目的,還有大量的並不那麼急劇變化的方式可供選擇,而且還可以不犧牲一層保溫的毛衣。

與此思路相同的還有另一種意見。它把體毛脫落描繪成性信號的延伸。據稱,雄性哺乳類總的來說比雌性毛多;裸猿拓展了兩性在這方面的差別,因而其雌性對雄性的吸引力越來越大。脫毛的傾向亦影響雄性,但是影響程度較輕,他們留下特殊的毛髮與雌性形成鮮明的對照,比如鬍子。上述意見能圓滿解釋裸體的性別差異。但是,它遇到同樣的一個問題:體毛脫落後其保溫功能也隨之失去,為了外表更富於性感而犧牲保暖機制,這個代價不低;即使有皮下脂肪作為保溫的部分補償手段,這個代價也太高。

這個意見還有一種略加改頭換面的翻版:與其說是裸體的外表更富於性刺激,不如說是裸體在撫摸時更富於性刺激。可以認為,由於裸露的皮膚在性接觸中對感官的刺激,雌雄兩性對性刺激都會變得高度敏感。在配偶關係趨於固定的進化過程中的物種,裸體的刺激會使性活動更加興奮;由於加強了性交的報償,配偶關係就得到加強。

也許,對裸體最常見的解釋是,它是作為一種散熱的手段而進化出來的。狩獵猿走出陰涼的森林,他經受的高溫是前所未有的。據信,他脫毛衣是防止身體過熱。從表面上看,這一假設頗有道理,因為我們今日在炎熱的夏日裡的確要脫去夾克衫,但是它經不起仔細的推敲。首先,原野上生活的動物(與我們的軀體大小相差不多的動物)中,除了裸猿之外,沒有一種脫去了體毛。假如事情如此簡單,我們就能指望見到裸體的獅子和豺狗。事實剛好相反,它們都遍身長著短毛,且相當濃密。裸露的皮膚暴露在空氣中,當然可以增加散熱的機會,但是它也增加了吸熱的機會,而且在直射的陽光下皮膚有灼傷的危險;皮膚灼傷的危險,每一位行日光浴的人都是知道的。

有人在沙漠中做過試驗,結果證明:穿輕薄的衣服可以減少水份散發,因而減少熱量散失;但同時人從外界吸收的熱量也可以因此而大大減少,比完全裸體所吸收的熱量要少55%。在高溫氣候中,阿拉伯人喜愛的那種質地厚、款式肥的長袍,比輕薄服裝的防護效果還好。它既可以減少進入身體的熱量,又可以容許罩在長抱裡的空氣流通,有助於汗液揮發而起到降溫的作用。顯而易見,情況比乍看之下複雜得多。體毛是否脫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環境溫度的水平和太陽直射的程度。即使假定氣候有利脫去體毛,換言之,即使氣候相當熱,但是又不至於酷熱難當,我們仍須解釋裸猿與其它原野上的食肉獸,何以會皮膚顯著不同。

我們有一個辦法對此做出解釋,它也許會對我們變成裸猿的整個問題做出一個最佳的解答:

狩獵猿和他的競爭對手食肉獸之間的基本差別是,他的體質不適於迅如閃電的衝刺,亦不能使他與獵物比耐力,他追蹤獵物的速度不能與食肉獸相比。然而,他恰恰又必須具有追蹤獵物的速度與耐力。他成了好獵手,因為他的腦子更發達,這使他用上了更巧妙的策略,製造出更致命的武器。儘管如此,狩獵活動仍然對他的體質構成了很大的壓力。追蹤獵物至關重要,他再苦再累也得忍受。但是,在追蹤的過程中,他一定會覺得熱不可支。

因此就產生了強大的自然選擇壓力,迫使其減少體溫過高的傾向,任何微小的降溫機制都有助於這個自然選擇,即使它意味著其它方面會作出一些犧牲。毫無疑問,這是毛猿轉化為裸猿的關鍵因素。加上幼態持續機制的推動,再加上前述的體毛脫落的次要好處,這個論斷應當是站得住腳的主張。

由於體毛脫落、體表汗腺增加,可以達到相當有效的降溫目的——不是為了適應原有那種每分鐘不停進食的生活;而是為了適應追捕獵物狂奔猛跑的生活——其結果是,體表蓋上一層汗液的薄膜,他那暴露在空氣中的、勞累的肢體和軀幹都蓋著一層汗水,揮發的汗液就使體溫不致開得太高了。








矩陣鏈


題目有錯吧。假設進化論正確,到底是人類進化把體毛減少了,還是猴類把體毛進化多了呢?


堅毅的劍麻


女人一身毛男人不喜歡,男人一身毛女人不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