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不會說話的人,認真讀

相信大家身邊肯定會有這樣的人:

有的人長得一表人才,說話卻讓人不順心;有的人明明是知識分子,卻喜歡誇誇其談、胡說八道;有的人雖然家境貧窮,但言語中散發著自信;有的人雖然沒讀過什麼書,但說話謙恭有禮;......有的人說話充滿著個人主義,就算是自己做錯了,也打死不認;有的人明明是你的朋友,但喜歡在背後說你的隱私;......

不會說話的人,認真讀

當今社會,無論你多麼有錢有勢,多麼聰明有才能,都要學會管理自己的言語,不然只會淪為不值得交往的人。

學會管理自己的言語

孔子名言:“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無多言,無多事。多言多敗,多事多害”——就是用來告誡後人,做人要謹言慎行,不驕不躁,寧可顯得笨拙一些,切忌自以為是誇誇其詞,喜形於色,溢於言表。

學會管理好自己的言語,不僅可以避免很多的誤會和錯誤的產生,也能提升你的人格修養。當然,這是一件非常考驗人的事情,因為我們首先要知道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

在職場中,很多人會由於“說錯話”而惹怒了上司或同事,引起很多不必要的衝突;在生活中,有的人因為“話太多”,讓別人覺得是在搬弄是非,所以遭到報復;還有的人講話完全不懂為親人讓步、為朋友讓步、為合作伙伴讓步,讓人覺得此人缺乏胸襟......

當然,也有人話很多,也能把話說得滴水不漏。這就是一種修養、一種水平的反映,象徵著一個人為人處世的高明。

不會說話的人,認真讀

會“說”,是一種能力

那麼,到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說話”呢?對著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況,你應該要有不同的說話方式:

生氣的時候,不要亂說

當我們在憤怒的時候,特別容易被憤怒衝昏了頭腦,說出一些尖酸刻薄的話來“出言傷人”。然後很多人也會為此惹上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過後陷入了深深的後悔之中。

要知道,在生氣的時候亂說話是非常愚蠢的行為,因為那時候我們的腦子已經被憤怒衝昏了,容易做出過火的事情。所以請記住,生氣的時候儘量不要說話,因為一個能控制住自己不良情緒的人,比一個能拿下一座城的人更強大。

不會說話的人,認真讀

急事,慢慢說

遇到急事,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沉下心來思考以及整理言語,然後不急不躁地把事情說清楚。這樣不僅可以給聽者留下穩重的印象,還能增加他人對你的信任度。

沒把握辦好的事,謹慎地說

我特別討厭一種人,明明沒什麼辦事能力,卻把自己說得很厲害,什麼都可以搞定的樣子。結果到了最後,什麼都沒做成,還要讓別人給他“擦屁股”。這種人,一般會給同時/朋友留下很不好的現象,認為你是一個虛偽,淨會吹牛皮的人。

相反,如果你實在想去幫忙完成這件事情,但是又沒有足夠的把握,就應該誠懇地把實際情況講出來。這樣反而會讓別人覺得你是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再來就算事情最後沒有完成好也可以及時調整。

夫妻兩個人的事,商量著說

夫妻之間,最怕就是個人主義者,對方不聽自己的就發飆;還有什麼事情都不問對方意見,或者不重視對方的意見,然後遇到事情又互相指責的了。要維持長久的夫妻感情,首先要學會溝通與上了,才會產生“共情”的效果,進而促進彼此之間的情感。

不會說話的人,認真讀

孩子的事,開導著說

跟孩子說話,切忌那種以“你必須聽我的”口吻講話,而是應該跟他們用朋友的交談方式對話。尤其是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應該採用溫和又堅定的態度進行開導,可以既可以讓孩子對你有好感,又能起到說服的作用。

不“說”,是一門藝術

比起學說話,學會閉嘴更是一門深奧的哲學。因此,我們花了兩年時間學說話,卻要花餘生的時間來學會閉嘴。

傷害別人的事,不能說

做人要心存善良,所以無論有意無意,都不應該輕易用言語去傷害別人,特別是你的身邊人。這樣的話,大家才會覺得你是一個可靠的人,有助於提升你的人緣好感度。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在日常生活/職場中,最受人嫌的就是無事生非的人。因此,請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隨便臆測或胡說沒有的事,才是一個成熟、有修養的人。

長輩的事,多聽少說

跟年長的人相處,往往也需要一些言語技術。首先,長輩們習慣性多話,可能會跟你講到自己的一些情況,這時候作為晚輩,聽聽就好,不要發表太多的評論。不然如果你講太多,他們會覺得你不是一個懂得尊敬長輩、謙虛好學的人。

不會說話的人,認真讀

朋友的事,小心地說

人與人之間交往,都要遵守一定的“原則”。所以,不要把朋友的大小秘密到處去說,也不要輕易評論和傳播別人的事,才能給與你深交的人帶來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