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兒日記2020-01-08《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 (一)


皓兒日記2020-01-08《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 (一)

第一章 生活的意義

人的一生並不僅僅只是經歷事物本身,更為重要的是,體驗這些事物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意義。

我們接觸事物時往往都是以自身立場作為立足點對其加以衡量的,無論事物本身有多簡單。

我們通常會以自己賦予現實的意義作為標準來感受現實。

所以我們感受到的是現實被我們賦予的意義,而不是現實本身,或者說我們感受到的是自己對現實的理解。

現代人生活在這樣一種錯覺之下:他似乎很明白自己的追求,但事實上他追求的,不過是別人期望他去追求的東西罷了。

對於任何一種生活意義,只要有人持相同的意見,它就不是一無是處。世界上一切的生活意義都是在這兩個極端之間變化的。

大多數人都把愛的問題看成主要是被愛的問題,而不是看成主動去愛和愛的能力的問題。於是,愛的問題就是如何能被愛,如何變得可愛。

真正的意義,只有在與他人產生聯繫的時候才切實地存在,個人所認為的“意義”,實際上是虛幻縹緲的。

因此,我們所有的行為及想要達到的某些目的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對他人的意義才是我們唯一的意義。

不能自發地作為,不能表達一個人真正的感覺與想法,以及因此而必須做作虛偽,這些都是感到自卑與懦弱的根本致因。

懂得奉獻和合作的人是隨處可見的。他們懂得怎樣讓自己的生活充滿意義,不斷努力培養自己的愛情,並努力對社會產生興趣。

有些人會這樣告誡他的孩子:“我小的時候經受了那麼多痛苦,我都挺過來了,你們為什麼做不到?”

而這種人也可能會這樣認為:“我小時候經歷了那麼多坎坷,因此,現在的所作所為都是可以被理解的。”

一般來說,這樣的人會把小時候的經驗都付諸於行動,倘若這種對於經驗的解釋沒有改變,他們便不會改變自己的行為。可見,個體心理學摒棄了決定論。

我們的意念是被經驗賦予我們的“生活意義”所決定的:當我們將某一舊有經驗作為將來生活的基礎時,或許就已經走上了錯誤的道路。

“生活意義”取決於我們所處的環境,我們則以個人賦予環境的意義決定自己。

忒修斯悖論之於我們。

從廣義上講,出生只是生的開始。個人的整個一生不是別的而是自己不斷誕生的過程。

作為一個母親,最重要的就是贏得孩子的信任,然後將這種信任無限地擴大到孩子生活環境的每一處細節。

如果這一步失敗了,並沒有獲得孩子的興趣、情感以及合作,那麼這個孩子就很難對社會產生興趣,同時也不容易對其他夥伴產生友好的感覺。

其實,每個人自身都具有對他人產生興趣的能力,只是,這些能力需要他人的引導、發掘,是需要磨鍊的;反之,其發展過程就會產生阻礙。

父愛應該使孩子對自身的力量和能力產生越來越大的自信心,最後能使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從而能夠脫離父親的權威。

要想清楚地瞭解一個人賦予自己的生活什麼樣的意義,最好的途徑就是記憶。

每一段記憶都可以代表某一件令人回味的往事,無論這一段記憶是多麼短暫。

一個人之所以會回想一件事,是因為這件事在他生命中所佔的位置至關重要。

這種記憶會暗示他:“這件事物是你應該避免的。”“這件事是你所期待的。”“創造你的生活吧!”我們必須承認,每一段記憶都是具有紀念意義的。

想和一個人在一起,並不等於對他感興趣。

我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應該採取推諉、埋怨或者博取他人同情、自認為丟人、自責等消極態度,而是應該不斷地努力。

我們應該這樣認為: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一定要開拓新的生活,我們有能力這樣做,同時,這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具有開創性的工作非我莫屬!如果每一個獨立的個體,都能採取合作的形式來面對生活,那麼,人類社會必定會不斷的進步。

第二章 心靈與肉體

我們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想要獲得一種安全感、想要一種穩固的地位。這樣的安全感是指:我們已經克服了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在我們所處的環境中,我們已經擁有了最終的勝利。

通過悲哀的方式來達到產生優越感目標的人,不會因為成功達到目標而感覺快樂,他只會在遭遇不幸的時候才能獲得對快樂的感知。

男女之間突如其發的奇蹟般的親密之所以容易發生,往往是同性的吸引力和性結合密切相關或者恰恰是由此而引起的。但這種類型的愛情就其本質來說不可能持久。

人的存在不同於所有其它的有機體,它處於一種經常的、不可避免的不平衡狀態中。人的生命不可能以重複他的同類的生活方式來度過,他必須主動去生活。

皓兒日記2020-01-08《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 (一)

獲取詳細資料:

1、首先點頭像進入主頁。2、然後關注。3、最後點發消息即可。


第三章 自卑感和優越感

倘若告訴一個人,他在受到自卑情結的侵害,這樣只會讓他更加自卑,而不是想方設法去克服這種情緒。

因此,我們必須對症下藥,找到在他生活模式中令他沮喪的環節,然後在那一點上不斷給他勇氣。

一些人將教師作為自己的職業目標,然而,我們也清楚,教師之間也是存在差異的。

如果一個教師缺乏社會責任感,他之所以將教師作為職業目標,很可能就是想通過統治比他弱小的人而獲得安全感和優越感,這正好符合他的心理習慣。

而擁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會真心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平等地對待學生。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教師之間,不僅在能力和興趣這兩個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他們的心態對其外在的行為舉止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一個人總會不斷調整他的行為來適應被具體化了的目標。

在這些條件的限制下,一個人會不斷靠近他的目標,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情況,他都會想方設法實現他的“生活意義”和他爭取優越感的“終極目標”

就連無神論者也會希望自己能夠掌控神

雖然人人都有諸如飢、渴、性等某些需求,但是,引起人性格差異的那些衝動,如愛恨、貪求權力、渴望臣服及沉溺於或恐懼感官享樂等,都是社會進程的產物。

只有那些制定了明確目標,時時提醒自己“我不能讓他了解我的內心想法,我要堅強一些”的人,才能夠避免愛情的發生,他們往往會遠離愛情或者拒絕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