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你的陪伴一文不值

或許有很多媽媽們都有過跟我一樣的經歷:我在廚房做飯,孩子在看電視,孩兒他爸邊打遊戲邊陪兒子…………

媽媽,你快看,大怪獸出來啊!

兒子驚訝的跑到廚房大聲喊叫。

是啊!好大的怪獸啊,好恐怖耶!

我一邊拿著勺子,兒子一邊拉著我的圍裙去看可愛的小怪獸,兒子眯著小眼,學著怪獸的樣子張牙舞爪的揮著手臂,孩兒他爸悶著頭趴在沙發上打遊戲,頭很重抬不起來……

你的陪伴一文不值

我嘴裡像喝了汽油一樣,火能燒著他的手機。但是,我還得陪著兒子開心的笑,完了繼續回去做飯,讓那個人繼續象徵性的看娃。

媽媽,這個不好看,我要換節目

找爸爸去

爸爸,這個不好看,爸爸,你在哪呢?爸爸…………

媽媽,不好看,媽媽給我換一個……

2分鐘翻到了兒子喜歡的節目,孩兒他爸躲在衛生間抽菸玩兒遊戲…………

你知道你需要幹嘛嗎?好好陪兒子!

他都3歲了,我要看他到多大?他到100我還得看著?

除了把到嘴邊的狠話變成三觀不合的無奈,再也沒有什麼能形容當時的心情。

你的陪伴一文不值

是我錯了嗎?難道爸爸陪3歲的兒子看動畫片很幼稚、很無聊、很沒有必要嗎?說句難聽的話,命都可以給孩子,時間給不了是為什麼呢?

如此狠的話,我不能說,或許有點小題大做,或許他認為他呆在那兒就已經算是很好的陪伴了,但我想說,這種陪伴——一文不值!

每晚我都會給兒子講故事,他每次都會用小手指著讓我讀,一個字一個字指的時候讀的很好,有一次我用手指直接滑動,他就不開心了,說這樣不行,非得一個字一個字的指著才行,他雖然還不會說你不認真這句話,但是他懂,他分的出你用沒用心。

他最喜歡聽《狼來了》的故事,剛開始我按照書上的內容去講,有一次在關掉燈後講這個故事,少講了兩個字,小傢伙就立刻發現了錯誤,直接糾正了我,這麼小的人兒,很認真,你陪的好不好他都記在心裡。

你的陪伴一文不值

每個孩子都很聰明,你陪伴的認真程度,他心裡比你還清楚。

真正的陪伴是能感受孩子細微的幸福和不開心,是能陪孩子一起幼稚、一起打怪、一起幻想,是能參與到他的行為中去,而單純的出現算是陪伴,只是一文不值!

你的陪伴一文不值

陪伴是有質量的,高質量的陪伴會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愛,低質量的陪伴只會讓孩子漸漸疏遠你。

為什麼家長與青春期的孩子之間總會有隔閡呢?溝通不了、三觀不合、動不動就離家出走甚至悲劇的不斷髮生。

你的陪伴一文不值

多少離家出走的孩子都在說:

媽媽根本不懂我,不知道我喜歡什麼,不懂我的愛好,根本就不瞭解我!

我媽只會讓我學習學習,她從來不知道我喜歡音樂,從來不問我的感受,我也不會告訴她我的心事。

我受夠了家裡的氣氛,受夠了整天都是學習學習,受夠了興趣愛好有什麼用這些話!

我們每天和孩子生活中一起,而真正高質量的陪伴做到了幾成?

孩子在談論音樂時,你是否有傾聽?孩子在幻想成為畫家時,你是否替他規劃成長路徑?孩子在考試失利時,你是否幫他建立信息,給與鼓勵?我們的陪伴用心了嗎?我們的陪伴是孩子想要的嗎?

《小歡喜》中,英子的媽媽為了英子高考,辭職在家陪著她,而這種“監視性”陪伴,不僅沒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使兩個人都陷入到痛苦中。

你的陪伴一文不值
你的陪伴一文不值

如此監視般的陪伴,算什麼呢?沒有起到好的作用——一文不值!

陪伴不該成為枷鎖,孩子不需要一個一味指責的父母,不需要一個沒有理解的家。好的陪伴是能打開內心,互相理解,能真正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孩子細微的情緒變化,給與理解、給與正向的鼓勵、給與真正的愛。

為什麼親密關係總會給我們帶來很大傷害?面對親密關係怎樣的陪伴才會讓彼此間的關係更和諧?

一、彼此尊重

尊重在任何關係中,都是一種屏障,有了充分的尊重,就不會做出不自知的“侵犯行為”;有了尊重便給了愛付出的機會,能看到對方真在需要的愛到底是什麼;有了尊重萬事都好商量,不會使彼此都處於固定思維的死衚衕裡走不出來。

二、彼此理解

每個人心底的夢想都是一顆珍貴的種子,彼此理解才能澆灌出幸福的花朵。當我們彼此理解時,夢想會變得更加可愛,當我們互相理解時生活也因彼此的夢想變得更加幸福。

三、彼此支撐

每個人心中都有痛,除了硬扛,親人間彼此的支撐就是我們的精神支柱,給與我們力量,使我們渡過難關。兩顆彼此支撐的心,再大的困難也能扛過去。

武漢考生王希來在高考中取得了675分的好成績。

跟傳統的學霸不同,王希來不只一門心思讀書,他還有自己熱愛的興趣:打遊戲。

作為一名資深玩家,王希來追一款手遊很久了,眼看到了高三這樣的緊要關頭,他不得不放下游戲。

可是他心愛的遊戲賬號就這樣“涼”了嗎?

王希來捨不得,他和媽媽商量,拜託媽媽幫他代練。

不會打遊戲的媽媽,不負囑託,每天拿著兒子的遊戲賬號練級。

最終,遊戲沒有耽誤,王希來如願以償在高考中取得了滿意的成績,媽媽也從遊戲菜鳥變成了高手。

“一句“媽媽真棒“,是一顆被理解的心發出的由衷讚賞和感激。

媽媽是理解兒子的:她沒有生硬地否定兒子的愛好,剝奪他的快樂,而是想他所想,愛他所愛,和兒子一起想辦法。

父母理解孩子,孩子也會將愛回饋給父母。

你的陪伴一文不值

陪伴——最長情的告白!尊重、理解、支撐就是最好的陪伴,讓我們付出的感情永遠成為彼此心中最具支撐力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