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 潮汕話中的比喻你知多少?

本文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學習、交流,非商業盈利用途。

潮汕話中的比喻你知多少?

潮汕話屬於閩南語系,詞彙豐富多彩,尤其在比喻語方面,潮汕話顯得更詼諧風趣,例如:甜過蜜糖、苦過目藥、輕過虻 蚊 粕、重過戲囊、整 淡 過溪水、鹹過滷膽、生過綠豆、熟過豆醬、滑過琉璃、粗過磨缽、硬過鐵、殿 堅 過石、臭過狗屎、暗過雲宮等等。這些比喻語,如果用普通話來說,只能用上“好像、彷彿、似、如”等字眼,如“甜過蜜糖”,普通話便說成“好像蜜糖一樣甜”,“像蜜糖似的”,表明本體與喻體十分相似。而潮人則善用“過”字,即表明本體對比喻體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實,如果仔細品味一下,很多本體並沒有超過喻體,只是潮人善於運用誇張、形容的說法,使其說話更形象化和更幽默風趣。如說這塊木板“輕過虻粕” 虻粕是蚊子的乾屍 ,這裡用虻粕比喻木板的重量,顯然本體沒有超過喻體,只是運用極度誇張和搞笑的方法來形容這塊木板很輕。

潮汕話中的比喻你知多少?

潮汕話中的比喻語十分豐富,不勝枚舉。從總體來看,它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通俗常用,流傳廣泛。由於它簡煉易記,比喻確切,朗朗上口,故無論男女老少,無論識字與否,均能運用自如,常常在人們的談話中脫口而出。

潮汕話中的比喻你知多少?

如市場上那些賣橘子的小販見到顧客開口便說:“這橘子甜過蜜糖,快來買呀 ”人們下餐館吃到劣質苦瓜時便不滿意地說:“哎呀!這苦瓜苦過目藥。”業主在驗收住房裝飾工程時,發現牆壁粉刷得很粗糙,立即對工程負責人說:“你看,這牆壁粗過磨缽,要返工。”像這樣的比喻語,說得多麼自然,多麼生動,多麼有趣。二是同一個意思擁有多個比喻語。一些比喻語因地域不同說法也不同,複雜多變,如形容一個人遇事無判決力,心慌意亂,不知如何是好,就有“戇過知事”、“戇過水虻”、“戇過阿網伊阿母”等說法;又如形容一個人身體強壯,就有“雄過蛟龍”、“雄過水牛”、“雄過北風”等說法,因而難怪很多外地人感嘆潮汕話真難學。三是具有經典性。一些比喻語猶如漢語中的成語一樣,有它的源頭出處,如“險過刮紫菜”、“梟過鱟母”來自海邊漁民的生產實踐;“重過戲囊”、“靜過老三正”出自潮劇軼事;“俏過王莽”、“脾氣孬過丁盛發”則來自歷史人物故事。

潮汕話中的比喻你知多少?

這些比喻語是潮汕先民的生活寫照,富有潮汕文化內涵和韻味,的確令人回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