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家庭教育中,孩子最怕什么?

__满脸阴霾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话一点也不错,孩子身上的毛病首先父母自省自己身上有没有这些毛病。和孩子沟通练字和学习习惯问题时,他突然冒出一句我小时候你为什么不逼我把。正是这句话让我深刻的自省一番。让自己自律为孩子做个榜样。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怕不被尊重不被信任。家长唠叨该提醒的提醒他去做,但不要替他去做。孩子年龄虽小不要伤害他的自尊心,不要当众羞辱打骂责怪他,早上饭前睡觉前不要唠叨他。但这并不是不让他承受挫折,挫折教育也是不可少的。家庭教育关系到孩子的人品。还有父母尽量减少在孩子面前吵架,如果是3、4岁的小朋友不听话,不要恐吓。好了先分享到这里了,有点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爱臭美的小苗苗


在家得不到温暖,休息,自由。

中国教育已经完成弯道超车,该正规行驶了。

家庭教育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就是个天大笑话,有多少家庭一生都在为生存奔波?家庭也跟不上学校教学思路。

学校心智思维引导是有能力扼杀轻生叛逆霸凌和社会不良风气。

中国教育改革应该以重视心智思维培养为主,系统化的知识为辅助的教育方式教学!

一个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和一个接受九年义务心智思维培养为主,灌输知识为辅教育出懂事开窍的孩子你们喜欢哪一个?

有阅历、脑子和认知的孩子,才是家长想要的。孩子懂事开窍有利于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有助于自主学习。家庭其乐融融是社会、家庭和谐幸福的基础!

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人才,积极进取促进社会进步。让人们寻找活着的意义。教育培养是为了让未来人看到未来。跨越宇宙,寻找终极答案。让本该我们能看到的,或看不到的。让未来人看到。让未来人看到终极答案,再去寻找他们的生活方向。

进入主页看看我对教育改革的提问,看看是否能呼吁,不要让我一个人战斗,心态会变的,谢谢!


年轻人没有错


犹太人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培育他的信心,如果你恨一个人就毁掉他的信心。由此可见信心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家庭教育中父母尤其要重视培育孩子的信心,说教、指责、抱怨都会潜移默化的毁掉孩子的信心。

很多父母会说,不是我想指责他,是他真的不行。问题来了,这个世界上那些成功的人难道就没有失败犯错的时候吗?答案是否定的,只要是个人就会犯错,重要的不是犯错,重要的是他在努力成长。这个就需要父母有极大的心量包容孩子的错误。换句话说,你有多信任他,他就会成为谁。


家庭关系说


家庭教育中,孩子最怕什么?

我是妹呢,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最怕的是父母的冷暴力跟爱比较。

  • 冷暴力
冷暴力是暴力的一种,其表现形式多为通过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

孩子最怕的就是爸爸妈妈对自己漠不关心的态度。孩子做得好,受不到爸爸妈妈一丁点的表扬,孩子做得不好,爸爸妈妈也没有要惩戒的意思。甚至是孩子故意制造麻烦想引起爸爸妈妈的关注,爸爸妈妈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孩子心理上缺爱,精神上不知所措,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这种冷淡的态度会让孩子很崩溃,是爸爸妈妈对自己不满意?还是从出生就开始不喜欢自己?没有任何表态,却又从行动上折磨孩子。孩子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做什么能让爸爸妈妈满意?

所以我觉得家庭教育上的“冷暴力”,就是对孩子心理跟精神上的摧残,孩子最怕父母的冷暴力。


  • 爱比较
爱比较就是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家孩子做比较,抬高别人,贬低自己,而不考虑各自的家庭因素,自身条件。

孩子最怕被比较。有些父母总爱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刺激自己家的孩子,拿别人的优势来训斥自家孩子,贬低自家孩子。比如父母常说“你看看xx,她多聪明,得了多少奖,再看看你”“那个谁,多才多艺,你怎么就烂泥扶不上墙”还有很多很多父母爱拿别人来跟孩子做比较的话语,都是很让人伤自尊的。在父母眼里可能说这些话是想刺激孩子,让孩子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却不知道用“比较”来刺激孩子是多么愚蠢的做法。抬高别人,贬低自己孩子,不仅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还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被父母“比较”多了,孩子反而觉得自己就是差就是没有别人好,就是烂泥扶不上墙,不管怎么做,怎么努力,在父母你们眼中还是不及他人,那努力干什么?

我的一个叔叔,经常听见他在家族聚餐的时候说他的儿子怎样怎样,谁家儿子又是买房买车,又是一年回报了父母多少钱。嫌弃自家儿子屁本事没有,一年到头不见一分钱回来。把别人的儿子夸上了天,把自己的儿子踩得一文不值,他儿子自然是不乐意听见这些,跟他爸的感情也是很不好,吵架一触即发。叔叔只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秀,却不知道人家父母花了多少钱培养教育,人家孩子做生意,买房,家里帮衬了多少,背景雄厚,人家自然做什么都比普通人容易一些。而自己给过孩子什么?孩子打拼自己又帮助支持了什么?拿自己孩子跟别人做比较的同时,是不是忘记了自己也跟人家的父母没法比较?

所以,我觉得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也怕父母“爱比较”,挫败了孩子的上进心,自尊心跟自信心。

在家庭教育中,希望大家都不要使用“冷暴力”跟“比较”,我现在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相信我能够做好自己,也有信心做好一位好母亲,杜绝“冷暴力”“爱比较”,给孩子正确的家庭教育。


妹呢育语


家庭教育中,最怕的就是:夫妻之间教育的分歧和隔代育儿所带来的矛盾。

我在孩子的教育中,一直要求必须有规则感。我们要让孩子自由成长,但自由的底限是规则。遵守社会规则,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有的界限。


但孩子的爸爸总不能做好表率:

你说孩子吃饭不准看电视,他说看10分钟能有好大的影响;

景点买票他要带孩子插队,因为前方插队的人太多了;

电动车明文规定不能载人,他载着孩子跑得非快……

这些问题严重吗?不严重,因为插队、电动车载人、吃饭看电视的人很多。但是对于孩子习惯的养成呢,对于他遵守社会规则的教育呢?我想这个影响应该是深远的。

如果说这些问题来自于你的另一半那还好说,因为你可以和他吼、和他讲道理。但如果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呢?

我家孩子的爷爷相对来说是一个很开明的人(除了大男子主义相当严重,不在这里评价),但奶奶就不是了。老人对孩子的宠溺,经常令我的教育寸步难行。

你叫孩子写作业,她会阻拦:那谁谁谁没读书也在挣大钱,就你一天把孩子逼这么紧;

你叫孩子去洗碗,她会阻拦:娃儿这么小,碗打碎了扎到手了可怎么办;

你叫孩子去锻炼,她会阻拦:跑起好费劲啊,衣服都汗湿了,坐下来好好休息……

奶奶出手了,你该怎么做?告诉她不要管这些?

可能奶奶立马就开始大哭大闹,说你嫌她管多了,说她眼不见心不烦要离开这个家。更有甚者去给愚孝的儿子告状,说这个儿媳妇对她不够尊重。家庭矛盾就这样一步步的升级了。

站在孩子的立场,当然是谁的决定对他有利他听谁的。你给孩子定好的规则在此时受到了挑战,对方却认为你就是多此一举、无病呻吟。

在每个家庭中,教育分歧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一家人达成共识:明确规则在前,宠爱在后,才是真正的爱孩子,也才更大程度地减少家庭矛盾,给孩子一片健康的天空。


Linda家庭育儿


孩子最怕父母以下几点,应该避免:

1、恐吓

最常见的就是,你要是这样,我就不要你了!你要是这样我就不管你了,你自已在这呆着吧!

2、孤独

父母陪伴孩子身边的时间太短了,总是在玩手机,工作,看电视等,忽略与孩子的陪伴与互动!


嘚吧嘚讲


家庭教育中应该最害怕的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应该是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父母可以一整天拿着手机低着头在那看,却要求孩子去干这干那。过马路时不管红绿灯直接往前冲,却还教导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闺女结婚硬是要个浮夸的彩礼,到了儿子娶媳妇却嫌对方要的彩礼多!类似的情景比比皆是,在此就不一一例举。



被残坑害的下一代

湖北那边有个个很不好的习惯:打麻将-赌博。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农村人手头也阔绰了,几局麻将下来输个百儿八百块钱也不心疼了。这种坏的风气直接影响了下一代,刚识字的小不点都会玩。初中生高中生那更不用说,玩钱的也不少。

表嫂是河南那边嫁过来的,结婚时的她才刚开始学会打麻将。这下就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从此以后打麻将上瘾了,逢年过节回家一天不打麻将手就痒,出门工作了每天下班后也是会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搓几盘。

有一年我回家过年,某天大家一起去我姨家玩。当时他的大儿子刚上小学三年级,二儿子出生没多久。我们前脚刚踏进家门,迈后脚时就听到:自摸,糊了!大侄子在屋里玩手机,没多久牌桌上就传来:xx你寒假作业做了没?怎么一直玩?快点去做作业!中午吃饭时,先吃完饭的小孩子们趁着空隙就去玩麻将,等大人们吃完饭又该腾地方。陆续吃完饭的大人们走了出来又要开始披荆斩棘,表嫂对着正在玩麻将占了地的大侄子说:“小孩子玩什么麻将,一边玩去。”大侄子不乐意坚持玩,表嫂就急了,直接过去拎耳朵。大侄子泪眼婆娑的跑出去了。后面传的:来来来,吃完饭的先上场,后面来的再换…

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

什么样的父母就教育出什么样的小孩。端着父母的架子却不干父母该干的事耽误的是孩子的未来。有时候断送孩子未来的不是别人就是自己!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李玫瑾教授说:“任何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你看不惯的行为习惯,或者发现孩子已经养成的缺点,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从自身寻找原因!

妈妈:不许玩游戏了!儿子:我爸怎么一直玩你也不说?妈妈:看的什么动画片,不许看了,做作业去!儿子:是不是你要开始看那连续剧了?妈妈:儿子,以后娶了媳妇可别忘了娘?儿子:妈,好几年过年没去奶奶家了吧?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句话绝不是学校里老师经常教导学生用的,而更应该是天下父母应该实行的!


家有素萌宝


家庭教育中,孩子最怕的不是父母的言行、甚至是打骂。最怕的是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甚至是被父母忽略

爱和责任是一个人活下去的动力和希望。而孩子在成长中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他才是幸福的,他的生命才会有力量。

有爱则无敌于天下。


家长成长社


孩子最怕家长永无修止的唠叨,它像一把杀手剪,会摧毁孩子的内心。使孩子厌弃呆在家里,想到外面放松和寻找自由。这是很危险的,孩子极容易走入歧途或被坏人利用。家首先应该是孩子温暖的港湾。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朋友或伙伴,这样孩子才可以和父母吐露心声,父母才可以有地放矢的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