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白居易生活22年的符離新八景是哪八景

趙汗青

符離位於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因北有離山,地產符草而得名,歷史上有好幾座符離城,符離縣始建於秦朝,唐宋時期的符離縣和宿州州縣同城,全名宿州符離郡,符離縣就是宿州治所。我們現在所說的古符離在今符離鎮區南六里的古符離村,曾為睢南郡、僑置睢州、竹邑縣治所,唐朝時期,白居易青少年時期在符離居住,符離是白居易的第二故鄉,白居易在符離時期前後22年,曾愛上了符離村姑陳湘靈,可惜門不當戶不對,被白母拒絕,為了陳湘靈,白居易直到37歲才娶妻。在歷史上很多名人都是符離人,如秦代葛嬰,唐朝文人劉翕習、賈握中、賈沅犀、張仲素、張美退等“符離五子”和著名演員楊在葆就是符離人。

古符離村的東菜園莊,在濉河與沱河三岔口交匯處,有一片高宅地,此地就是白居易的家——“東林草堂”。這是一片鳥飛有聲,落葉有響的雅客“淨土”,適合文人居住,白居易選擇居住之地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性而決策的。“東林草堂”現在正在規劃設計恢復重建中,此為符離村新八景第一景。

“濉河”,是秦漢以來宿州至徐州古驛道的必經之地,老宿州八景之一的——“符離曉渡”即在於此。每當清晨,曉渡彼岸金雞啼鳴,濉河之上鳥語花香,橋上橋下車舟喧囂。夕陽西下時,勾勒一幅最美的漁舟唱晚圖。隨著津浦鐵路和206國道改道建通車後,“符離曉渡”雖被廢之,但今遺址尤存。此為符離村新八景第二景。

符離村境內唐河上有一座老橋,就是歷史上的名橋“九孔橋”。九孔橋古樸典雅,整體結構全靠是石頭為原料,橋面由石板鏨,錯落有致平鋪而成,整個橋涵由九個橋拱組成,因此得名“九孔橋”。陽光映照下,九孔在水面上泛著金光,此為符離村新八景第三景“九孔映日”。

符離村境內有一條引河,“東林草堂”遺址前的引河兩岸有兩千多畝紫薇花。紫薇,比起眾多的世間之花,算不上第一眼驚豔,但在這夏日,迎著酷暑和烈日斂豔,開得燦爛美麗,欣欣向榮,令人驚歎。在高溫來襲,酷熱炙烤大地,萬物都變得垂頭喪氣的日子,這看似秀麗的紫薇卻爆發了蓬勃的生命力,極致怒放,全無頹敗之色,反而豔勢不減,有一種愈熱愈美麗的勁頭。難怪白居易那句“獨佔芳菲當夏景,不將顏色託春風”,此語道盡紫薇異於群芳的本質。此為符離村新八景第四景“紫薇花開”。

明代弘治版《宿州志》載:符離有漢唐風格建築古城老街,是宿州歷史上第一座磚木結構城。多年來,古城老街經歷了多次兵禍,卻沒有被毀,仍然保持了歷史的原貌。後來,由於歷史原目城門、城牆以及城內的文廟、城隍廟、孔廟相繼被拆,但是古城老街的格局還在。符離村有老人說:“記得古老的老街房頂上瓦片漆黑,裸露的木紋粗糙不平,仿若年邁的老人筋脈凸凹的皮膚,支撐房屋的柱子和房梁已有朽痕,甚至歪斜。還有老人說,記憶中半街房屋的瓦片是青色的,鋪面的木板細膩光滑,富貴人家還有雕花。如今,當地政府正在規劃設計重建老街。此為符離村新八景第五景“老街印像”。

符離村境內有條月河,彎如月牙,在金色的秋陽裡默默流淌,楊柳輕撫,碧波無語。沉默,月河的碧波在沉默裡修行!月河說:世界如此的熱鬧,誰為我的心找一個居所,安放寧靜與祥和。其實,寧靜與祥和就在碧光裡閃著金波。此為符離村新八景第六景“月河碧波”。

白居易有詩道:

我與二三子,策名在京師。官小無職事,閒於為客時。

沉沉道觀中,心賞期在茲。到門車馬回,入院巾杖隨。

清和四月初,樹木正華滋。風清新葉影,鳥戀殘花枝。

向夕天又晴,東南餘霞披。置酒西廊下,待月杯行遲。

須臾金魄生,若與吾徒期。光華一照耀,殿角相參差。

終夜清景前,笑歌不知疲。長安名利地,此興幾人知。

這首詩是不是白居易在符離時所寫?尚未考證。但清光緒版《宿州志》載:月河岸邊符離村境內有古觀名禹王廟,是紀念大禹而建。轉眼,千年已逝,紫薇花落,一切歸於平靜。白居易和陳湘靈被世俗偏見而分開,他們是多麼渴望心靈迴歸到最純真的狀態,將日子過得慢一點,再慢一點,繁華盡處,尋一處山谷,建一處木製小屋,鋪一青石小路,種一片十里桃林,兩人晨鐘暮鼓,安之若素。

目前,符離村委會正在規劃設計恢復重建這座千年前的古觀“禹王廟”。此為符離村新八景第七景“晨鐘暮鼓”。

一年四季,無論颳風下雨,符離村境內的唐河河床裡,或隔三米,或差五米,密密麻麻都是釣魚人。遠遠望去,蔚為壯觀。垂釣之際,在靜逸環境中,手持釣竿,口含零食,與自然景色相對,自身此境,可滌盡繁瑣,發人深省,追究人生意味。此為符離村新八景第八景“唐河垂釣”。

符離村境內國道、高速、鐵路、高鐵穿通而過,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極大方便村民生活工作。如今,在市扶貧工作隊和村支部一班人帶領下,正積極打造一個主題:“白居易”;兩個配角:“陳湘靈、‘符離五子’”;三個名勝:“‘東林草堂’、‘符離曉渡’、‘九孔橋’”;四條河流:“濉河、引河、月河、唐河”;五穀豐登:優質“麥子、大豆、玉米、花生、紅薯”。積極建設生態鄉村,村容村貌新穎別緻,整體環境優美,四面河水碧波漣漪,河道美化公園,東林草堂綠植成海。符離村的人們勤勞善良,始終保持團結、淳樸高尚的民風,安居樂業,工農業經濟騰飛,共創“千年符離、居易故里”美好家園。

趙汗青,名先傑,配字汗青,安徽宿州人,祖藉淮北;資深媒體人、旅美作家、文史學家,博士,1992年入安徽經濟報工作;2006年入美國麓鹿出版社工作;2014年任中國新聞雜誌社副總編輯、天下時報網總編輯。

已出版20萬字長篇軍事歷史小說《垓下之戰》等九部。

宿州市黨史研究員、宿州市僑聯常委、垓下研究會學術顧問。

白居易生活22年的符離新八景是哪八景


白居易生活22年的符離新八景是哪八景


白居易生活22年的符離新八景是哪八景


白居易生活22年的符離新八景是哪八景


白居易生活22年的符離新八景是哪八景


白居易生活22年的符離新八景是哪八景


白居易生活22年的符離新八景是哪八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