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懷孕三個月以後有必要每個月產檢一次嗎?

無為1618


有些人認為懷孕三個月後,胎兒已經相對穩定了,以為不產檢也可以。但其實孕中期、晚期的產檢更是重要,因為排查胎兒缺陷,先天性的疾病,孕媽身體素質等都是在三個月之後。孕三月到8月可以每個月產檢一次,孕9月之後,每個星期都要產檢一次。

懷孕三個月以後有必要每個月產檢一次嗎?

女性在懷孕期間就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要特別關愛呵護,所以孕檢當然也是十分重要的。懷孕的不同時期身體都會發生不同的變化,每一個時期身體的指標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階段進行孕檢是很有必要的。

孕早期需要確定懷孕的週數、妊娠的位置,並推算出預產期的時間。

孕檢的項目是比較多的,所以不可避免會繁瑣一些,但這都是為了避免出現漏診誤診的情況,畢竟孕期還是比較特殊的。

一般來說,在整個孕期的40周內,從懷孕12周開始一直到28周以前,孕婦應該每一個月接受一次檢查。從28周開始到36周則每兩週檢查一次。而36周以後一直到分娩應該每一週檢查一次。其中這四項檢查不可缺少:

孕期四項篩查不可缺少

  • NT

採用的是B超的方式可以篩查胎兒很多方面的畸形,其中就包含唐氏綜合徵,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不需要空腹,但是對胎兒位置要求比較嚴格,很多寶媽需要做幾次才能做完。

  • 唐篩

通過化驗孕婦的血液,並結合孕婦的年齡,體重,孕周等方面來判斷胎兒患先天愚型、神經管缺陷的危險係數。

  • 四維彩超

能檢查到胎兒外表是否畸形,四維彩超為3D立體,可以清楚的觀察到胎兒發育的是否健康,四維彩超還有另一個功能,那就是可以給腹中的寶寶拍寫真相片,通過四維彩超,可以看到宮內胎兒,打哈欠、伸懶腰、吮手指等好看的動作,檢查胎兒的發育情況,篩查先天疾病,這是最主要的。

  • 糖篩

孕媽媽做糖篩檢查,判斷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在沒有控制的情況下,無論對孕媽媽還是胎寶寶,都可能產生諸多不良影響。

孕媽媽除了以上四項,其他的也是很重要的。如果輕視了孕檢的重要性,在本身檢查情況不穩定的情況下沒有定期接受孕檢,還是比較不利的。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凌晨媽媽育兒


懷孕3個月以後真的有必要每個月產檢一次嗎?

答案當然是有必要,而且不是每個月產檢一次,還可能是多次!

按照正常產檢程序,12-28周每4周產檢一次,28-36周每2周產檢一次,36周之後每週一次產檢,而且如果產檢過程中有高危因素孕婦,還需酌情增加產檢項目。

為什麼要做這麼多產檢?

從自身因素來說,誰都不願意生一個不健康的孩子,而孕檢就像一個個關卡,只有順利過關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屏蔽掉不健康胎兒,誕下健康寶寶,給家庭帶來歡樂,對寶寶負責;

從大環境因素來說,如今環境汙染,食品安全等太多安全隱患存在,制畸因素太多,只有按時產檢,才能儘早發現,儘早改善或終止妊娠,省下更多時間和精力重新孕育一個健康寶寶;

28周進入圍產期後,除了關注胎兒自身發育外,產檢還能及時觀察到胎膜早破、胎位異常、疤痕子宮、胎盤早剝、臍帶脫落等產科本身問題,確保母子安危;

36周後隨著胎兒逐漸佔滿子宮,胎動減少,每週一次胎心監護能及時觀察到胎兒狀況,如果出現胎兒窘迫,臍帶纏繞等危及胎兒的情況,還可以提早進行干預,提早分娩,這時期因為醫學技術的成熟,胎兒提早分娩的存活率也非常高。

因此,產檢是為了更好查看胎兒和孕婦健康,早發現,早治療,早改善,在最大程度上讓胎兒和孕婦順利度過妊娠期,為了對自身和胎兒負責,孕媽們可別因為嫌麻煩就不產檢,最後附上孕檢時間表~

我是小皮育兒經,一個關注孕產育兒知識百科的一孩之媽,感謝你的閱讀,如果你有更好建議,歡迎留言一起探討,方便的話加個關注哦,謝謝~

小皮育兒經


懷孕12周後建檔,之後每月定期產檢一次,28周到36周需每兩週檢查一次,36周往後就要每週產檢一次。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d54300036d24c7bb5a32\

寶媽燕子的成長記


當然有必要了,有些孕婦孩子胎死腹中都不知道,一個月檢查一次,聽聽胎心,量量血壓,瞭解自己和胎兒的情況,因為孕婦容易出現貧血低血糖的情況,情況嚴重會危及大小兩個人的生命,所以孕期要配合醫生做好檢查。


哎呀媽媽呀i


有必要,最好還是聽醫生的話,這是對孩子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畢竟懷胎十月 一朝分娩,一旦出現問題,後悔都來不及了~~~同事有個鄰居,因為沒聽醫生的話,孕晚期沒有一週檢查一次,導致胎死腹中~~~


果冉媽媽加油


當然!懷胎十月快生了提前幾個小時胎死腹中的都有,可能覺得產檢心疼錢,可是孩子和你的健康比金錢可貴,沒出問題還好,除了意外後悔真的來不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