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孩子在学校被人打了,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

令狐师兄


孩子在小学经常被同学欺负,家长应该怎么办?

在日剧《LEGAL HIGH》中有一集,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男孩子被全班的同学欺负,老师也包庇同学欺负他,最后在同学的逼迫下从楼上跳下了下去(可能是自己跳的),摔断了腿。

这个孩子是单亲家庭,性格比较孤僻,班里从一个人欺负他,到全班一起欺负他,如果不欺负他,好像就是背叛了整个班级。

为什么孩子会有一种“被欺负”的气质呢?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心智上跟其他同学有差距

有些孩子在心智上,发育的没有别的小朋友快,所以有时候会呆呆的,这样的孩子会被同学嘲笑。

甚至,在孩子刚上学的时候,老师就会对他“特殊对待”,会让其他孩子有样学样,对孩子很不好。

\t\t\t解决方法:父母可以邀请几个性格比较好、热心的家长来家里做客。然后让孩子跟几个小朋友先熟悉起来,等孩子们玩的比较好了,在班里会帮孩子说话,就不会被全体欺负。

而且父母也可以找老师做个孩子擅长的活动,让孩子参与进来,并且被老师表扬的时候,会让孩子更容易融入集体。

2、没有被尊重过

有些孩子在家的时候,就没有被父母尊重过,他不知道被尊重的感觉,在被欺负的时候就会逆来顺受,久而久之就会被贴上“好欺负”、“傻”的标签。

一旦被贴上标签,事情就不好处理了。

\t\t\t解决方法:如果孩子是这种情况,父母就要纠正自己的教育方式了,教会孩子自尊自爱,比让孩子早上一年学、逼孩子学更多东西更重要。

3、性格比较软,不敢反抗

有些孩子就是性格比较软,当被欺负的时候,会害怕被打,也会害怕打架之后的后果。

在中学的时候,常常看到180的男孩子给160的孩子当跟班,被打也不敢还手,

\t\t\t解决方法:这一点需要父母教会孩子在什么时候该强硬一点、勇敢一点,这种特性就需要父亲多给予陪伴了。

也可以让孩子知道如果被打反抗,父母也不会责怪他,甚至是他坚强的后盾。

4、身材娇小,身体不好

这个是比较典型了。

解决方法:在面对力量上的悬殊时,父母可以教孩子一些防身技巧,或者可以帮孩子报一些兴趣班,增强体质。

但是在力量上有悬殊的时候,父母也要注重教育孩子面对欺凌事件,一定要懂得反抗!

当然,所有的这些情况,都是在跟老师和欺负别人的孩子家长沟通过后,父母要做的。

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懂得自尊自爱,教会孩子反抗的勇气,这些真的特别重要!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福林妈咪,每天为您推荐落地实用的育儿知识,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福林妈咪


校园的欺凌事件,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教育热点。交往安全虽然只是少数孩子的烦恼、困扰甚至梦魇,但它的确存在,也确实是校园里的重大不安定、不安全因素。而且因为它的隐蔽性,往往让校方和老师在事后才能够发觉和介入,因而具有很明显的伤害力。

校园欺凌,主要是指在同学的交往中,一方用语言或者行为对另一方造成恐惧和巨大心理压力的现象。在这里,实施欺凌的一方,可能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被欺凌的一方,往往是一个人,偶尔也会有几个人的情况。

山东省2016年,针对9000余名城乡中小学生的专项调查显示,这些学生自认为受到欺凌的比例为14.9%,这可真不是一个小数字。

在小学校园里的欺凌现象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语言欺凌,辱骂、威胁、中伤、讥笑和起恶意的绰号等都属于语言欺凌。第二种是关系欺凌,就是拉帮结派、建立小团体、排斥孤立别人。关系欺凌在女孩子中更常见。第三种就是最显性可见的身体欺凌,其中也包括通过威胁身体伤害而实施的钱财敲诈。

“我的孩子会有可能是校园欺凌的对象吗?”在时不时被校园欺凌事件刷屏的时候,这可能是每一位父母心头的担忧。何以解开这样的忧虑?在孩子进入了学校之后,再提出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几近无解。在孩子6岁以前,父母如何认识自我、如何与人相处、是否擅于融入团队、如何应对矛盾冲突……孩子都已经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教孩子,无外乎就是做自己。万一孩子受到了校园欺凌,你希望他如何做?即使你没有机会实际地演示给他看,但是,当你和他一起分享故事、讨论新闻、旁观事件的时候,也应该有意识地传递给他你的态度和教导。或者你其实不经意,但孩子已然记取。

预防和面对校园欺凌的发生,家长现在可以做的几件事是:① 敦促孩子积极参与班级学习和各种活动,不要自我边缘化;② 帮助孩子交到好朋友,一个不嫌少,几个不嫌多;一年级的孩子交朋友,分分合合很自然,还要教给孩子交朋友的方法,让孩子一直有好朋友;③ 和其他家长保持联系,有意识地从别人家的孩子谈论中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动态;④ 如果发现孩子有被欺凌的可能,告诉孩子避开或结伴前往洗手间、楼梯间或其他校内外空旷少人的地方;⑤ 留意孩子的反常举动和表现,譬如忽然开始在学校不上洗手间,或者为了避免去洗手间而不喝水,或者上学放学特意避开某一段路;又譬如身上忽然出现一些无法解释的伤痕,学习成绩下降,饮食习惯改变,经常表示自己不舒服或者假装不舒服;⑥ 留意孩子的异常情绪,情绪的明显或者持续改变都意味着孩子的心境和周遭环境的遭遇;⑦ 留意孩子的求救信号,如果孩子鼓起勇气,告诉你他在学校的遭遇,请一定静心聆听。欺凌无小事,切不可以为是孩子间的玩笑打闹而忽略。如果没有把握给孩子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单独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师沟通。同理,也不要强化孩子的“被欺凌者”角色,就事论事,预防先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