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家和,就会有财富、有好子孙


家和,就会有财富、有好子孙


人人都渴望享受天伦之乐,那家庭的气氛要怎么经营才能和乐?所谓“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有财富、有好子孙,人世间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一个和乐的家,它感召因缘,不管是婚姻,不管是事业,它就能感召好的。所以“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感召的原理很重要,是吧?每天吵吵闹闹,会感来很好的事业合作伙伴?会感来好因缘吗?这也很困难。


怎么达到家庭的和顺?中国很多词语就给我们启示,“和平”、“和爱”、“和敬”、“和谦”、“谦和”,这些字都放在一起,是有道理的。怎么达到和呢?平等对待就和睦相处,对人不平等,人就埋怨了。怎么和睦呢?中国字很有味道。就好像一个国家,对待不同种族、不同宗教都平等,它就和睦。不平等,纷争就要起来。俗语讲不平则鸣,不公平就有人要埋怨、要抗议。


明朝郑濂,他家族够大了,超过一千人。有个故事叫“郑濂碎梨”,他是大家长,带着一千多人的大家族,却很和乐,个中的学问我们要去体会。现在小家庭三个人、四个人还常常吵,人家一千多人都能和。皇上看到他家族这么大能和谐,也很佩服,赏了他两颗水梨,可能也顺便考考他,“我看你两颗水梨怎么分。”一般心胸不够宽阔的,赶快偷偷摸摸回到家,把自己亲生的孩子叫到房间来,然后守在门口:“你们赶快吃,不要被看到。”但是郑濂回到家非常从容,交代下去,把两个最大的水缸搬出来,里面装满水,两颗水梨一边放一个,把水梨击碎,梨汁就渗到水缸里,然后一千多人每人喝一碗,很公平。我们想一想,跟郑濂关系比较远的亲戚会非常感动,“长者待我们都是一样的。”那自己最亲的孩子呢?更让他学到,处在团体当中,不能去分别,都要一样地关爱、照顾,甚至愈亲的人要愈严格,因为关系密切,少给他,他不会跟你断交、断绝关系。但是同时也教他,当别人有需要的时候,要舍己为人,要有这种宽广的胸怀。所以这是平等对待,郑濂是好榜样。


“和爱”,用爱心,尤其家人、亲戚有困难的时候,不能排斥、舍弃他们,要给他们温暖,这样家族就和乐。“和敬”,恭敬,不能傲慢,不能因为学历、相貌、收入、地位,就瞧不起家人,这很要不得。要恭敬、尊重他们,感恩他们。要谦虚,“和谦”,谦虚就给人一种祥和之气,推崇别人、肯定别人。这是怎么来和顺。


《弟子规》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跟“家门和顺”有很大、直接的关系:“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忿、怨就化掉了。细细想想,一般家庭产生矛盾冲突好像都跟财物、言语有关。落实好这两句,离“家门和顺”就不远了


家和,就会有财富、有好子孙


选自《朱子治家格言讲记》(蔡礼旭著,中国古代士大夫的治家之经!)

家和,就会有财富、有好子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