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俗话说:“小人得志”,刘邦建立大汉朝后,诛杀异姓王算不算小人?

趣谈汉史


导言:

何为“小人得志”?小人得志是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了权势。这句话是出自南朝何承天的《为谢晦檄京邑》,那刘邦建立大汉朝后,诛杀异姓王算不算小人呢?

当然不算,刘邦诛杀异姓王,是因为有项羽前车之鉴,所以刘邦不得而已杀之。


前车之鉴

秦末,二世的统治已近于崩溃。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消耗着秦军的有生兵力,从起初的陈胜、吴广,到后期的项羽、刘邦,分封异姓或同姓诸侯王一直是当时采取的,也可以说是唯一的政治权衡策略。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很多,地方势力强大,项羽作为义军的盟主,自然会想到依地分封这一点。在接下来的与秦战斗中,项羽分封出大半的天下,诸侯们却仍然有不满情绪。有人曾评论说,项羽封王,乃是一次重新洗牌,打击了“破秦无功”的各地故王势力,即天下发难时,假立诸侯後以伐秦。然身披坚执锐首事,暴露於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项羽这种分配方式,违背了各地昔日君臣名分,而致天下再次大乱。九江王英布、燕王臧荼、横山王吴芮等都是项羽的老部下,却在楚汉之争时反叛,合并围攻,项羽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留下霸王别姬的美名。


权宜之计--分封异姓王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在楚汉之争时,他任用张良、萧何等谋臣,将项羽的左膀右臂(黔布、臧荼)策反,使之不能来援助被困的楚军,韩信统兵打败项羽仅剩力量,以一己之力,结束战争,助力刘邦称帝。西汉建立过程中,刘邦根据战斗形势需要,出于策略考虑,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

《汉书》记载:昔高祖定天下,功臣异性而王者八国。张耳、吴芮、彭越、英布、卢绾、臧荼与两韩信,皆徽一时之全变,以诈力成功,咸得裂士,南面称孤。

由此可见,汉初八王除卢绾之外,其余七王已在刘邦称帝前被汉立为诸侯王,来吸收兵力,对抗项羽,以多敌寡。借分封为策略最为明显的事例是韩王信之立,刘邦看重他的身份,由此派他去安抚韩地军民,防止生乱。


为巩固统治--削弱或诛杀异姓王

刘邦既然可以不受传统意识和规范的约束,根据政治上的需要来进行分封,当然也可以用同样的原因来削弱那些曾经受封的诸侯王。项羽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刘邦在皇位如履薄冰。韩信功高盖主,刘邦自愧不如,此时的他就像当时的楚怀王熊心一样,项羽连破三秦,声望达到顶峰,自持功高的他毫不犹豫地杀害了楚怀王,自立西楚霸王。

刘邦内心也起了嘀咕,韩信是否也会效仿项羽,夺取皇位。其他诸侯王呢,英布和臧荼原是项羽最重要的部将,被一些小利益就策反了,今后会不会也被某些心怀不轨之人利用,来威胁自己的统治,都是有可能的,刘邦不得已、也不得不开始杀那些曾经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异姓诸侯王。

加强君主专制是古代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秦始皇时期,就已经不再采用分封制,君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项羽和刘邦所采取的分封,在我认为可以认定为类似于军事同盟的分封,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这种分封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意义和标准不同,不存在血缘关系,只看是否具有利用价值。


总结

刘邦出身卑微,在起义前一直是一个泼皮无赖的形象,这种视角让我们对刘邦的认识带有一些偏见,项羽的光辉与刘邦的狡诈、韩信的能干与刘邦的妒才、张良的谋略与刘邦的为之奈何等等,都是我们的单方面看法,刘邦作为开国皇帝,自然要为自己的后代来考虑,比如如何保证刘姓子弟能够世代继承皇位,同姓诸侯王还无法拱卫王室,更何况是那些嗜杀成性,野心极大的异姓诸侯王。

因此刘邦很果断,也很犹豫,他才能并不出众,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小人。


阿康同学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曾经呢,二叔看过一部电影,电影里边有这么一句话,那就是“当你成功之后,你曾经的黑暗将会淹没在无线的光辉里”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刘邦诛杀异姓王,确实有点欠妥,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是和你从沛县和你一起出生入死,经历过多少磨难,才有的今天,你怎么说杀就杀呢?然而用世俗眼光看的人,皆为凡人,他们不懂帝王之心,要知道刘邦是穷人,一个市井小混混,逐步成为帝王的,其中经历过多少的磨难,没人知道,帝王之位来之不易,若要重新来,按照世俗眼光的套路走,没准帝王之位就是项羽的了?

至于这些异姓王,手中或多或少都是掌握着兵权的,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韩信,当初刘邦被项羽逼的没法,让韩信携数十万军队从齐地驰援,本来嘛,君臣之间的关系,让你驰援你就驰援,但是此时的韩信,却在节骨眼上要刘邦封他的王,虽然韩信拿下齐地,立这么大的功劳,要一个爵位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的时机不对,此时的刘邦已经是火烧眉毛了,你来这么一出,这不由得让刘邦产生了警觉,毕竟是人性嘛,有第一次就有下一次,所以在刘邦建立汉帝国之后,开始了他的屠王计划,韩信成了第一个,当然这些都是萧何和毒王陈平使然。

我们再站在圣人的角度上来分析,刘邦这货干的是人事儿吗?你说你一个帝王,怎么说要给人们立个榜样嘛!还是二叔的那一句话,不要站在圣人的角度上却品足一个人,因为这样做,你看谁都不顺眼。


北派说书人


不算!!!在我看来,正因为刘邦不惜背上屠杀功臣的骂名也要铲除功臣的举动,刘邦不仅不是小人,而且可以以英雄相称。毕竟,对于一个成功且成熟的政治人物而言,个人道德品质的高低与荣辱是非并不足以成为他行事的羁绊。

一:郡国并行制的巨大隐患

公元前202年,击灭项羽的刘邦在定陶县登基称帝,建立大汉王朝。嗣后,根据诸将在逐鹿之战中的功勋贡献。纷纷裂地分茅,封王拜相,如此一来,偌大个大汉王朝却也成了个不伦不类的东西,整体形势大致可以概括为:郡国并行。但所谓的郡国并行制却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政治格局,因为,相对于直接归属中央统领的郡县而言,各个诸侯国与中央的关系却是相当的微妙:

首先,就名义上而言,各诸侯王与刘邦是君臣关系,但就实际权势上而言,他们更愿意将自己定位为刘邦的同盟者。所以,即便是已经贵为天子的刘邦也很难轻易指使他们,八大异姓诸侯国,虽然都在汉朝的版图之内,却无异于“国中之国”。

其次,就当时被分封的八大诸侯王而言,他们的封地综合几乎占据了汉王朝近一半的版图面积。且彼此之间地势交错,形势复杂。此时刚刚受封,国势卑弱自然还受制于中央政府,可一旦承平日久,随着人口的繁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诸侯国与中央政府的亲密度会逐渐衰弱。谁又能保证不会发生像春秋初期那样“同室操戈”的事情呢,届时,对于中央政权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

再次,在八大异姓诸侯王中,除了封国狭小,势力卑弱的长沙国,其他诸如韩信、彭越、英布、韩王韩信等,大抵都是武勇轻剽,悍不畏死且有足智多谋,文武兼资的角色。话说,凭借刘邦的威势或许还能对其形成威压,迫使其不甘有所异动,一旦仁弱的太子刘盈继位,谁又能保证这些野心勃勃、青春正盛的异姓诸侯王不会有所图谋呢。

就此而言,严峻的客观现实时刻威胁着刚刚建立且根基未固的大汉王朝,届时,一旦天下风云变色,一姓之生死尚且是小事,只怕刚刚安靖的天下又将烽烟四起,兵燹遍地了。虽说,自古王朝,无论兴亡,受苦的大抵都是百姓。但对于天下苍生而言,如果有的选的话,他们肯定会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二:诸侯是祸乱之源,郡县才是弥乱之基

对于亲身经历过战国乱世和亡秦之战、逐鹿之战的刘邦而言,混乱动荡的乱世到底意味着什么,他自然是一清二楚的。所以,在大汉王朝建立之后,如何才能弥祸端于未萌就成了他日思夜想、寝食难安的事情。

“诸侯乃是祸乱之源,郡县才是弥乱之基。”而作为亲眼见识过“七雄纷争”和“诸侯叛楚”事件的一代雄主,对于诸侯王所代表的祸害的认知自然也是较他人而高出一筹的。据此,如何剪除隐患也就成了建国之后的首要大事,而这就是为何他在刚刚平定项羽之后,甚至顾不上庆贺、修整就迫不及待的驰入韩信营帐,剥夺其率军统兵之权,并将其迁离地势兴盛,民丰物阜的三齐之地的原因。

只可惜,人终究是时代的产物,限于自幼生长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限制,高瞻远瞩的刘邦虽然看到了诸侯国所代表的隐患,却还是没看清春秋战乱极乱之世的根源正在于那万恶的分封制,所以,英明神武的刘邦终究没能逃脱宗法社会的渐染和钳制。在千辛万苦、费尽心机的剪除异姓诸侯王之后,又覆辙重蹈的将宗族子弟安排到诸侯王的位置上。进而给自己子孙和大汉帝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隐患,并最终酿成了“七国之乱”的巨大灾难。

三: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诚然,刘邦刈除异姓诸侯王的举动自然主要还是为了维系王朝政权的稳定和刘氏江山的万世一系,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在刘邦这种有意识的举动背后所蕴含的巨大的社会效益。

正是在这种大乱方歇,天下尚未解兵且各路诸侯王又实力卑弱,单打独斗尚不足以与中央抗衡的时候,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尽快解决这些潜在的隐患和危机,进而为天下百姓开创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太平盛世。试问,若不是刘邦的心狠手辣。又哪里来所谓的“文景之治”?

固然,在刘邦除灭异姓诸侯王之后,天下还存在着大量的宗室诸侯王,但这个时候的宗室诸侯,终究还是血脉密切的同支近情,断然不至于有刚刚封王就揭竿而起的胆量,更何况此时再经祸乱的诸侯国却是也折腾不起大的风浪,这种就像西周初年的社会清醒一样,别无二致。

所以,在我看来,如果抛开刘邦因屠杀功臣而对其个人品行造成的恶劣影响不说,单就他“诛杀异姓诸侯王”事件本身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而言,刘邦不仅不能算是小人,还是有功于天下国家的英雄豪杰。

我是狐笔春秋,欢迎大家批评指教,谢谢


狐笔春秋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一度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实行中央集权统治。然而,刘邦建立西汉之后,迫于当时的天下形势,汲取了秦国灭亡的教训后,采用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郡国制”,先后分封“七国八王”,其中除长沙王吴芮一脉得以延续外,大多没有好下场。那么刘邦诛杀这些异姓王,是否属于小人行径呢?我们不妨逐个分析一番。

【注:以被诛灭时间为序】

燕王臧荼:谋反被杀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臧荼本是燕王韩广麾下将领,后随项羽西入关中灭秦,因功被封为燕王,韩广则被改封为辽东王。之后,韩广不愿迁王辽东,遂与臧荼发生火并,臧荼杀死韩广后吞并辽东之地,遂盘踞于东北。

楚汉争霸之际,刘邦派韩信开辟北方战场,韩信攻灭赵代之地后,臧荼遂被韩信劝降,就此倒向刘邦一方,并在垓下之战后拥立刘邦称帝。由于臧荼地处东北,一直以来势力相对独立,而刘邦对其也鞭长莫及,因而称帝后保留其封国。

然而就在刘邦称帝建国当年,“十月,燕王臧荼反,攻下代地。高祖自将击之,得燕王臧荼”(《史记·高祖本纪》)。可见,燕王臧荼在同年十月便起兵反叛,并攻占了赵地,但随即便被刘邦剿灭。

韩王韩信:勾结匈奴谋反,叛逃匈奴后死于汉将柴武之手

韩王信本是韩襄王庶出孙子,早在刘邦率兵西入关中时便已经投奔刘邦,后在楚汉争霸时被刘邦封为韩王,长期率领韩地军队跟随刘邦。然而在荥阳对峙期间,即汉高祖三年(前204年),楚军攻破荥阳后,韩信曾一度投降楚军,但随后又逃走重新投归刘邦,刘邦再度立其为韩王。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春,刘邦建立西汉之后,依旧封其为韩王,建都颍川。次年春,刘邦认为颍川战略位置太过重要,于是命韩王信将封国迁往太原以北地区,从而成为抵御匈奴的塞王,建都晋阳(后韩信以晋阳距离边境太远为由迁都马邑)。

由于匈奴常年南侵,韩王信不敌之下便多次派使向匈奴求和,刘邦怀疑其私通匈奴后曾派人予以责备,韩王信担心被杀于是与匈奴约定共同攻打汉朝,公然起兵反叛,不仅将国度马邑献给匈奴,并与匈奴合兵南下攻打太原。

汉高祖七年(前202年)冬,刘邦亲率大军平叛,在铜鞮击败韩王信的军队,并将其部将王喜斩杀,韩王信逃奔匈奴,但之后刘邦因轻敌冒进惨遭“白登之围”。后来,韩王信仍然多次与匈奴合兵南下,最终在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被汉将柴武斩杀。

齐王(楚王)韩信:因与赵相陈豨勾结,被吕后、萧何诱杀

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虽然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却也因成皋之战中临危不救和请封齐王而不被刘邦所信任,先后两次被刘邦夺取兵权。刘邦称帝建国之后,并未允许其返回齐地,而是将其改封为楚王。

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有人告发韩信谋反,依据便是其私自容留项羽麾下大将钟离眜。随后,刘邦根据陈平的计策,以外出巡视为借口,要各地诸侯到陈地相会,韩信于是杀了钟离眜前去拜见,结果被擒,遂被废为淮阴侯,迁居长安。

汉十年(前197年),赵相陈豨起兵反叛,刘邦亲自率兵前去平叛。按照《史记·淮阴侯列传》的记载,韩信与陈稀相互勾结,意图在长安城作为内应,但却被一个家臣的弟弟告发,吕后和萧何随后将韩信诱至长乐宫的钟室杀死,并夷三族。

韩信最终被杀,我认为与刘邦应该没有关系,因为迁居长安的韩信事实上对刘邦的威胁已经不大。而且,吕后杀死韩信之时,刘邦正在率兵平叛,很难说与其有关。而且关于韩信谋反之事,虽然《史记》言之凿凿,但我始终有所怀疑。

赵王张敖:赵相贯高谋刺刘邦,事败之后被废为宣平侯

张敖乃是初代赵王张耳之子。项羽分封天下时,曾封张耳为赵王,但不久便被陈馀击败,逃至刘邦处,后随韩信开辟北方战线,攻灭赵代之后被刘邦封为赵王,刘邦建国之后封国得以保存。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张耳病逝,其子张敖继承王位,并娶刘邦长女鲁元公主为妻。

汉高祖七年(前200年),遭遇“白登之围”后,汉高祖刘邦返回长安途中路过赵国,赵王张敖执子婿礼甚恭,但刚刚遭遇战败的刘邦心情显然不好,因此便责骂了张敖几句,结果却惹怒了赵相贯高与赵午等人,贯高等人便意图谋刺刘邦。

汉高祖八年(前199年),刘邦从东垣返回再度路过赵国,贯高等人便在柏人县馆舍的夹壁墙中隐藏武士,想要截杀刘邦,结果刘邦心中警醒并未留宿。次年,贯高等人的所作所为被其仇人得知,于是密报刘邦,结果张敖、贯高等人被捕后押往长安,但贯高等人却坚称此事张敖不知,而是自己等人所为。

鉴于张敖并不知情,因此刘邦最终将其予以释放,之后又因鲁元公主的缘故,又将张敖封为宣平候。汉高后六年(前182年),张敖病逝,终年59岁。

梁王彭越:因谋反而被废,因吕后劝说而被杀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彭越在魏地起兵,后率兵归顺刘邦,被拜为魏相,封建成侯。楚汉争霸之际,彭越长期活跃在敌后战场,对项羽的补给线造成了极大威胁,进而迫使项羽与刘邦鸿沟议和后撤兵。

彭越虽然隶属于刘邦,但因其长期在外作战,势力其实相对较为独立,垓下之战前刘邦曾令其率兵合攻项羽,但他却按兵不动,直到刘邦许诺分封土地,并且在看到项羽大势已去之后,这才出兵相助。西汉建国之后,刘邦依诺分封其为梁王。

汉十年(前197年),陈豨在代地发动叛乱,汉高祖刘邦亲自率兵讨伐,在到达邯郸之后,刘邦令彭越出兵相助,但彭越却推脱自己有病,只让手下将领率领少量兵马前去。刘邦一怒之下派人前去责备,彭越部将扈辄则劝说其起兵造反。

后来,彭越的太仆因得罪彭越而向刘邦告发,说彭越和扈辄阴谋反叛,刘邦派使者袭击梁地,彭越被抓获后废为庶人,流放蜀地青衣县。彭越在前往属地途中遇到吕后,请吕后代自己向刘邦求情,结果吕后让彭越的门客再度告发其阴谋反叛,彭越就此被杀,并被灭族,国除。

淮南王英布:惊惧之下起兵反叛,兵败之后被内侄吴回诱杀

英布因犯罪而被处以黥刑,故也称黥布。其本为骊山刑徒,秦末天下大乱时起兵叛乱,并迎娶了吴芮的女儿,后与吴芮一起投入项梁麾下。项梁死后英布成为项羽麾下将领,并被项羽封为九江王,但之后因项羽诛杀义帝熊心而离心离德,彭城之战后被汉使随何劝降,转投刘邦。

英布反叛之后,项羽派兵攻打,英布战败之后逃往刘邦处。垓下之战前,英布返回九江之地,并与刘贾策反楚大司马周殷,率兵自九江至垓下合击项羽。刘邦立国之后,英布被封为淮南王。汉十一年(前196年),吕后杀死彭越之后,将其剁成肉酱分别赏赐各地诸侯,英布见后极为惊惧,开始暗中秘密部署、集结军队,准备谋反。

后来,英布怀疑自己的爱妾与中大夫贲赫有染,贲赫逃至长安后,告发英布密谋造反。刘邦派人试探英布,英布以为自己事发,于是杀死贲赫全家后起兵反叛,刘邦亲自率兵讨伐,英布作战不利,只得和一百多残兵逃至长江以南。

此时的长沙王吴回乃是吴芮之孙、吴臣之子,因英布是吴芮的女婿,因此吴回也就是英布的内侄。得知英布战败之后,吴回派人诱骗英布,谎称和英布一同逃亡,英布于是被骗至番阳,最终被杀死在民宅之中。

燕王卢绾:养匪自重事发后逃往匈奴,最终死于匈奴

卢绾乃是刘邦的同乡好友,早在刘邦当泗水亭长时,便常常伴随其左右,刘邦起兵后长期追随作战、屡立战功。燕王臧荼谋反被杀之后,由于燕地实在遥远,又夹在各诸侯之间,因此刘邦改封卢绾为燕王,意图加强燕地与中央朝廷的联系。

陈豨叛乱之后,刘邦在亲率大军平叛的同时,令燕王卢绾率兵自东北攻打陈豨,陈豨于是向匈奴求援,而卢绾则派张胜出使匈奴杜绝陈豨的援兵。当时,臧荼的儿子臧衍也在匈奴,便对张胜说,“陈豨被消灭了以后,下一个就该轮到燕了,您和您的主上马上就会成为别人的俎上鱼肉”,劝说张胜应该养匪自重,只有如此燕国才能长存。

卢绾起初怀疑张胜勾结匈奴谋反,还曾上书刘邦请求族灭张胜,然而当张胜从匈奴返回说了臧衍的理论后,卢绾警醒之下又为张胜开脱,并要其做自己和匈奴之间的联络人。与此同时,卢绾派人联系陈豨,使其逃至燕地附近,进而造成双方“连兵勿决”的假象。

后来,陈豨的降将把此事告诉了刘邦,刘邦于是派人召见卢绾,卢绾却称病不往。刘邦又派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调查卢绾下人,卢绾恐惧之下闭门谢客。之后,刘邦又从匈奴降人那里得到了确切消息,于是在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派兵攻打燕国,但不久后刘邦便驾崩了,而燕王卢绾则就此逃亡匈奴,被匈奴封为胡庐王,次年死于匈奴,终年63岁。


刘邦分封异姓王本就是迫于形势,再加上这些异姓王不仅占据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而且军事、经济、政治全部自主,俨然便是国中之国,已经对汉帝国造成了极大威胁。如上所述,虽然汉初的“七国八王”除了吴芮一脉外下场大多不好,但也不难看出,这些异姓王各有“取死之道”。


香茗史馆


表面来看,功臣帮助刘邦建立了西汉,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刘邦建立西汉登基为帝后诛杀功臣确实为不义之举,看上去很像小人得志。

但是,当你真正走进那段历史,仔细的读了那段历史后你会发现,看待任何事物包括历史都不能只看表面,只靠道听途说来判断是非。刘邦是西汉帝国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农民之子,更是汉族的大功臣。



很多人只知道,刘邦一生参与了灭秦之战和楚汉战争,但却少有人知道他也曾为汉族为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很大的贡献。或许通过历史的记载,和现代影视的演绎,我们会觉得刘邦这个人有一些痞性,但他绝不是小人。

什么叫小人,通常所谓小人指的是那些人格卑鄙,也就是道德品质极差的人。刘邦很明显不是那样的人,他知人善任,能听得进去意见,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才鞍前马后的效忠于他。



刘邦建立西汉后,的确有不少功臣名将被其诛杀。但刘邦杀死那些功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却鲜有人问。刘邦对待部下还是比较宽和的,这也就造成了那些西汉开国功臣的恃宠而骄。

那些被诛杀的功臣,起初的确是对刘邦忠心耿耿的,但是西汉建立后,他们待在自己的封地里安享富贵,视野和心胸难免会变得狭窄,再加上身边几个小人的挑唆,于是后来都有了造反之意。有的想了想,有的筹划了一下,有的真的就反了。



功臣造反,刘邦自然是要镇压的。于是乎就有了功臣被杀的悲剧。后来刘邦为了防患于未然,有的只是筹划了一下的功臣,如韩信也被杀了。刘邦的确杀了不少大功臣,但他不是小人。长远来看,从大局来看,刘邦杀功臣也是为了西汉的稳定,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为了西汉百姓的幸福生活。

从秦末到西汉初期,百姓深陷兵荒马乱之苦,战争已经让人民水深火热太久了,好不容易西汉统一天下安定了,该让人民休养生息了。


猫爷历史观


其实呢,刘邦还有他的子孙,我对他们的评价呢,基本上就是三分英雄气,七分没脸皮!

刘邦是不是一个英雄,从他后半生继承皇帝位子以后看他做的那些事情,他确实是个英雄,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是为什么刘邦再后来就懂得了西楚霸王项羽为何不堕过江东?在当时和英布作战的时候,英布一只弓箭射中了刘邦的胸脯!本来按照以前刘邦的设定,那赶紧抛弃部队,逃回自己老家治病去自己的姓名是很重要的,但这个时候刘邦居然站出来,并且像是并宣布他只是射中我的脚趾头,带着之后指挥自己的军队不停地向敌人发动猛攻,一直支撑到战争结束,刘邦也是因为这个事情得了重病,后来死掉的,但是这回我们不得不说刘邦在守护自己权利的时候有了那么一点英雄气概!

其实怎么讲呢,刘邦是肯定有英雄气概的!这个人他能够得到西楚霸王项羽的认可,在《鸿门宴》上项羽没有杀他就已经说明了问题!对于刘邦来讲,他这一辈子能够获得这么大的江山,自己身边有这么多能人异士,也是因为自己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按照韩信对于刘邦的评价就是您会用人,但实际上会用人和能够招揽人才,这是两码事情,刘邦能够做到后者证明他身上有一种气息,能够吸引这些人去投奔他,难道是无赖吗?不是。肯定是英雄气!

但是呢,刘邦确实也是个无赖!刘邦本身呢,在沛县的时候就是一个无赖的混混头子,一天到晚纠集一帮酒肉之徒,天天闹事情!这个呢,历史上面也有,大家也都知道这是事实,并且刘邦这个人在跟项羽作战的时候,为了保密可以说什么事情都敢干,他逃命逃不掉了,把自己车上的儿女往地上一扔!项羽拿他父亲威胁他的时候,他说能不能分我一杯羹?总之在楚汉争霸的时候,刘邦总是能体现出自己的无赖,而且在平常的时候无赖更加多一些!

所以对于刘邦的评价很多人就会单方面的断,章琦说刘邦这个人就是一个小人,就是一个无赖,但事实上人是有多面性的,你自己也可能无法察觉你自己的另外一面,而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讲,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刘邦就是具有两个面!一个呢是小人得志的嘴脸,也就是在自己登基大典之前问自己的父亲说现在我打得天下,我拿的产业多呢,还是我二哥拿的产业多呢?另外一个呢就是英雄气概,在面对自己强劲的竞争对手九江王英布!他能够站出来面对对手,(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并且把他给彻底击败,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为了自己的万世江山而奋斗,这个就是英雄气概!

所以刘邦他这两个面,就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刘邦,这个才是真正的刘邦能够夺取天下,光靠无奈这是不可能的!只有能屈能伸,该怂的时候得怂,该干的时候得干!这样才能成就大事,总体来讲这得归结到一点,那就是战略观察能力!

也就是说一件事情放在面前,你要知道你是该去冒险还是不该去冒险,对于刘邦来讲一件事情放在面前自己的事应该显得无赖一点儿呢,还是应该显得英雄一点儿!他就必须得做出选择!所以同一件事情,我们必须得谨慎一些,不能够直接评判他到底是不是小人得志!

诛杀异姓王,这一点,这是刘邦自己打下的江山,当时在楚汉相争最紧要的阶段是谁在正面战场上死扛住了西楚霸王项羽的进攻,让其他的异性诸侯王能够拿到优势夺取地盘就是刘邦,刘邦在正面战场就是一个打不烂,捏不烂的一个面团!他为了生存展现出自己的无奈本身无可厚非,而在这之后面对这些异姓王的挑战!刘邦表示我多想的江山我得为他负责,我得把它传给我的子孙后代,所以是个爷们儿就必须得站出来!

可能图中有几个冤枉,比如说韩信!但是,你站在刘邦的角度,你也不会选择放过他!本身能力突出,军队指挥能力突出!就已经很恐怖了,此时,他还敢收留西楚霸王项羽的部将钟离昧!不管这个事情到底是证明他有一心的,还是他重情义,总之两个选项都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所以刘邦不是小人!你如果就事论事说起他那些无奈的事情,那他确实是小人得志,可诛杀异姓王,这一点他确实没有!


漩涡鸣人yy


在历史上,开国皇帝杀功臣的案例几乎在每个朝代都会上演一遍,但为什么只有刘邦会被形容为小人得志呢?在我看来,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战争,项羽为西楚霸王,无论在哪方面都比刘邦有优势从争霸中胜出,但最后却是刘邦建立了汉王朝。

大家都一致认为这归功于刘邦身边的一群功臣,但在刘邦成功称帝后,却用了七年时间清除异姓王,这难道不是过河拆桥的小人吗?

小人得志?还是年少得志?

在我看来,刘邦不算是过河拆桥的小人,在汉王朝建立之前,刘邦只是一位小小的亭长,而且那个时间段起兵的也不止刘邦这一支军队。

但他一路招兵买马,吸引人才为他办事,这是他作为一位领导者的谋略。

这是建立王朝之初,每个帝王都会做的事情,跟随者做的事情就是想方设法让自己所在的军队能够异军突起,而刘邦真的做到了,这也算是众望所归。

角色改变,行为改变

从一个起义军老大变成王朝的统治者,虽然都是一位领导者,但所管辖的范围却有所变化。作为一位起义军的老大,他只要保证手底下的人忠心耿耿地为他效力,实现登基称帝的目标就行了。

狡兔死走狗烹

作为一位王朝的统治者,管辖的是整个天下,他要做的事情是能在皇位世世代代传下去,确保江山永固,所以刘邦只能做出每个开国皇帝都会做的事情,那就是杀功臣。

不仅是功臣,如何处理战俘也是一门学问?

当年秦始皇命令赵佗率领五十万大军攻打南越地区,强制规定:“就算朝廷有难,也不得班师回朝!”而这五十万士兵大部分都是统一六国时期的旧部。你品,细细的品。

在刘邦的眼里,或许就是,他们既然能把我拥上这个皇位,自然也能把我拉下来。

没有什么小人得志,只是在什么位置上做什么事。

刘邦坐上皇位后,起初将功臣封为异姓王,被封王拥有自己的行政权、财政权、还有自己的军队,异姓王的封地加起来的总面积比国家直接管辖的郡县还要多,换成任何一位帝王,都不能安心睡好觉吧,而且并非所有的功臣最后都只有死路一条。

飞鸟尽,良弓藏

像张良、萧何在获得爵位之后,懂得明哲保身,在皇帝面前懂得收敛自己,最终得以保住性命。所以那些被除掉的异姓王,只能说是不聪明,不知道如何作为一个臣子。


正一品贵妃


“小人得志”是指道德品质低劣的人得到了权势和地位,刘邦可绝不是道德品质低下的人,刘邦是一代帝王,他是西汉的开国皇帝,他是奋起反抗暴秦的勇士,并且他作为皇帝努力休养生息,开边拓土,使得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当然,很多朋友对刘邦诛杀异姓诸侯王的事情很有诟病,那么咱们就来聊聊“刘邦那些事儿”吧。

一、刘邦的成功是团队协作的典范,成功必须不是一个人的行为,但是组建团队的领头羊必须只能是一个人。

刘邦集团能够在楚汉战争中击败项羽,除了天时地利之外,主要靠的就是其身后几大优秀的团队在辅助。

刘邦集团的成功可以说是千百年来团队协作的典范,刘邦能够从秦末数量众多的起义者中脱颖而出,是绝对离不开支持他的团队的,如果说西汉的建立是刘邦个人的行为,那就“大错特错了”。

当然,能够作为团队的领头羊,刘邦的个人能力也是极为突出,对于这件事刘邦自己也说过,《史记》中明确的记载着:“......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最大的能力就能知人善任,不过光会知人善任也不行,即便你再会用人,手下人不听话这也不行,所以除了知人善任外,还要有着过人的组织能力和抗击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一点刘邦要胜于其团队的所有人。

一个团队的领头羊可以不是这个团队中工作能力最强的,但是一定是这个团队最有粘合力的人,起兵之初,萧何等刘邦的同乡在其乡间的社会地位都要高于刘邦,而且这些人也都有各自擅长的能力,可是他们都不敢冒风险去领头反抗暴秦,他们都推举刘邦作为首领,这其中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给自己留后路,万一反抗失败,刘邦是罪魁祸首;第二、刘邦是敢于担当的人物。所以这就注定了他们只能成为刘邦的臣属,而刘邦在起兵这一天就注定是他们团队的核心了。

二、刘邦团队的主要构成

刘邦的团队是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在不断增加新的成员,最初起兵之时,主要是以刘邦的同乡为主,这些人有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等,而在这一过程中又有来自沛地之外的有志之士前来投靠,比如张良、陈平、韩信等人,等到了楚汉争霸时期,刘邦又以利益为饵,笼络了一部分项羽曾经的部下以及项羽分封的诸侯王,如英布等。

可以说从始至终,刘邦最忠心的团队就是沛县的班底以及后续途中来投奔的这批人马了,在这些人中刘邦除了杀了韩信之外,一个都没杀,连被封为异姓王的卢绾都没有赶尽杀绝(卢绾是刘邦的老班底成员,为了制衡才出任的异姓王),又怎么能说刘邦是小人呢?刘邦知恩图报,给与了这些功臣极高的地位和权势,并且没有像朱元璋一般对功臣们大肆屠戮。

最终替刘邦安天下的还是沛县这帮老班底以及陈平等人,如果说刘邦真的对不起这些从始至终就跟着他的老兄弟们,那么这些人在刘邦死后早就乱了汉室的天下了,还替他收拾烂摊子图个啥呢?

三、刘邦分封异姓诸侯王,其实是当时的局势所迫

分封制并非始自西汉,而是在我国商周时期就已经存在了,秦灭六国,废分封兴郡县一改前朝之政,这是制度的进步,是时代的进步,可是又有些操之过急了,所以才会引发天下大乱。

刘邦在建立西汉王朝后,大肆分封异姓诸侯王其实也是有历史的原因的,因为刘邦本身就是项羽所封的众多诸侯王之一,这是有时代烙印的,况且刘邦所封的异姓诸侯王,大多也都是项羽时期的旧部,在楚汉争霸时期项羽所封之王中在刘邦改封之后仍然存在的是英布、张耳、吴芮、臧荼,而韩信也是楚汉战争时期己封王的人,只不过是刘邦封的,而韩王信、彭越都是刘邦许以承诺天下大定之后要封的人,只有卢绾是接班的罢了。

既然刘邦要封他们为王,自然就有封的道理,主要原因就是因当时局势和政治军事上的需要,项羽分封的赏罚不均令各王心生不快,而刘邦此时进行了恰逢时机的利益分配,使得项羽团队产生分化倒戈。

而刘邦的性格更是有着底层百姓的侠义风骨,所以既然说了的话就必须算数,西汉开国后一定要履行诺言,这是刘邦性格所致,同样出于为了西汉王朝的稳固,刘邦也必须这么办。

四、诛杀异姓诸侯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秦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尽管二世而亡,但是其“大一统”的思想已经在天下人心中扎根,包括刘邦在内,同样不希望天下继续四分五裂,一统是趋势,是华夏发展的大势所趋。

西汉建国之初,除了几个异姓王的威胁之外,北面还有袭扰西汉王朝百年的匈奴政权,匈奴骑兵虎视眈眈,一直觊觎中原肥沃的土地和财富,西汉外部最大的敌人就是匈奴,在经历了长期战乱之后的中原大地,可以说万里江山“十室九空”,人口大规模减少,生产废置,此时的西汉王朝是百废俱兴,如果内部在继续动乱,那么西汉王朝面临的下场就和秦朝一样,甚至都到不了二世就亡国了,所以,出于此,刘邦必须要铲除异姓王这些不利于国家发展的羁绊。

总结:

汉初立国也是“内忧外患”,所以说,刘邦在不同时期做出不同的举措没有问题,绝对不是小人得志,异姓诸侯王皆有异心,从和刘邦结盟开始就不是真心实意听从刘邦指令的,他们都有各自的需求,当需求满足了他们是盟友,当需求满足不了的时候他们就是敌人。

至于韩信,虽然才高八斗,但是不会做人,并且也不是一个忠臣,楚汉战争时期韩信要挟刘邦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刘邦杀韩信也不是单纯的忌惮他的兵权和实力,也有一定的报复心理在里面。

异姓王和刘邦之间的关系就是在楚汉战争时期的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他们都各取所需,所以谈不上什么忠心不忠心,有的只是利益而已,分封他们也不是自刘邦开始,项羽就已经这么做了,无论何时受封,都是因为利益的需要所致,受封者是个人需求,而赐封者就是政治军事需求了,所以说,刘邦除掉他们也是一样的道理,谈不上刘邦是小人,相反,刘邦真心是个好皇帝,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若要和朱元璋相比,刘邦要强太多了!



鸿涵先生


刘邦建汉后,先后诛杀了楚王韩信(后贬为淮阴候),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等异姓王。到公元前196年,除长沙王外,其余异姓王全部被消灭。刘邦之所以诛杀异姓王,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分封异姓王并非刘邦本意,只是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以下两个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在公元前203年,刘邦被困荥阳。情急之中,刘邦向韩信求救。令刘邦感到气愤的是,等来的不是韩信的救兵,而是讨要齐王称号的使者。迫不得已,刘邦只得册封韩信为齐王,韩信这才出兵。

2)公元前202年,刘邦率二十万大军追杀项羽。同时刘邦向韩信,彭越发出命令,命令其在固陵会师,合击项羽。然而,韩信,彭越等人再次违背将令。致使刘邦孤军深入,险遭项羽毒手。在张良的点拔下,刘邦将北方大遍土地封给韩信,彭越等人。要求得到满足的彭越,韩信,这才出兵。韩信等人的所作所为,为自己被杀埋下了伏笔。

二,吸取了项羽的教训。

推翻秦朝以后,项羽分封天下为十九国,自任西楚霸王。项羽分封诸侯不到几天,各路诸侯纷纷反叛。刘邦正是利用这种机会脱颖而出,最后称帝的。做为历史的见证者,做为封建帝王的刘邦,当然不会永许这种事情的发生,更不会允许异姓王的存再。

三,消灭异姓王是他的既定国策。

在楚汉之争中,刘邦需要借助各路诸侯的力量来打败项羽。为调动各路诸侯的积极性,刘邦打出了平分天下的口号,给各路诸侯封王。这些王便被称为异姓王。各异姓王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土地。当各项羽消灭后,共同的敌人不复存再,原来的异姓王瞬间成为了新生政权的威胁,成为了刘邦加强中央集权的绊脚石,因而刘邦不得不采取果断措施,将其除去。除去异姓王之后,刘邦定下了"非刘氏不王,非功臣不侯"。的盟誓。可见刘邦对异姓王的防备之深,或许刘邦早就定下了对付异姓王的策略。

异姓王的消灭,不完全是刘邦卸磨杀驴的缘故,更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无奈之举


老罗说世界


开国帝王诛杀功臣,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确保自己的安全;其二、缓和社会的矛盾。诛杀功臣虽然对功臣有所不公,但是对天下百姓公,因此刘邦诛杀异姓王不算是小人,那叫帝王之术。功臣一般拥兵自重,有造反的可能,功臣一旦造反,不仅威胁帝王安全,还会导致天下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所以杀数十名功臣,保数百万百姓,是十分划算的事情。

刘邦建立汉朝后,采用郡国并行制度,也就是郡县制跟诸侯制并存。汉初的诸侯跟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相比,虽然权力被大副度削减,但依然是一方诸侯,有造反的资本。刘邦考虑到周王朝分封诸侯的弊端,因此下定决心消灭异姓诸侯王,将异姓诸侯变成刘姓诸侯,再将刘姓诸侯转变成一般勋贵,进而实现完全的郡县制。韩信、彭越、英布三位名将,皆是威震天下的诸侯,刘邦不杀他们,就难保天下不改姓。

帝王的眼光跟常人不一样,常人讲情义,讲哥们义气,帝王则考虑天下百姓的安危,帝国的长治久安。刘邦诛了异姓诸侯王,站在异姓诸侯王的位置看,确实对他们个人不公平,但是站在历史进步的角度看,他们有必亡的理由。刘邦当了皇帝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消灭异姓诸侯王,这些异姓诸侯国被灭后,大部分土地归中央直管,少部分土地分封给了刘姓子弟。后来汉朝的七国之乱表明,诸侯制已经不适合时代的要求,诸侯的存在就是战乱的根源。

秦朝建立后,丞相王绾要求郡国并行,史书记载为“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李斯则要求全国通行郡县制,史书记载“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最终秦始皇曰认为诸侯制是天下动荡的根源,必除之。“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鬬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