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一盏茶中,是何时开始有了禅味?中日“茶禅一味”的个中差异

茶禅一味”在今天,广为人知,哪怕你并非茶道中人,也耳熟能详。但若寻根究底,茶禅之味,到底是哪一味?

是苦味?是清味?是无味?抑或空味?还是……

则恐怕就会出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形。

这是北宋当初悟创此语的园悟克勤禅师不能料及的,连他耗费20年心力所编辑的“禅门第一书”之《碧岩录》里,也没有相关片语。

一盏茶中,是何时开始有了禅味?中日“茶禅一味”的个中差异

图:茶禅一味

虽未曾明言,但依个人臆解,盏中茶味,可能况如禅意般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方符合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

那么,一盏茶中,是怎么开始有了氤氲禅味的呢?

本文试从茶以实际功能进入僧人生活开始,后成为日常习惯,进而与佛教禅理相融合,最终“茶禅一味”,茶成为佛理与心灵沟通的桥梁,这样的历史过程来讲述两者渊源。

一、 茶与僧人结缘伊始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最初之发现,并不是作为饮品,而是作为中药。

茶经》上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而茶由药转化为饮品,时间无考,但史籍资料可以确定的是,西汉时,茶叶已经成为商品,并有煮茶方法和相关茶具了。

而佛教一般被认为自汉代传入我国,僧人与茶之结缘,最早的记载来自于唐房玄龄《晋书.艺术传》:


单道开,敦煌人也。……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荼苏一二升而已。自云能疗目疾,就疗者颇验。

这条记载也为陆羽的《茶经.七之事》所记载,但仔细辨析,单道开的事迹,似乎更近乎道家。

陆羽在《茶经》中也还载:


释道该说《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元嘉中过江,遇沈台真,请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

以上后则释法瑶,应该是关于僧人饮茶的最明确,无争议记载了。

一盏茶中,是何时开始有了禅味?中日“茶禅一味”的个中差异

图:茶经和陆羽

唐代封寅的《封氏闻见记》,对于僧人饮茶的原因,则有了更进一步的说明:


南人好饮之,北方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寝,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上述记载表明,僧人饮茶与禅教大兴和不寐提神有关。

佛教本来戒律就多,禅宗修禅更是要求研习者专心精进,不能瞌睡。

此外,又有传自印度的沙门风俗“过午不食”,这难免会使得僧人于禅修中易发困倦,而茶叶专有的提神效果,则这时就派上了大用。

所以后来转相效仿,寺院饮茶兴盛,乃至后来每天,还安排出了专门的饮茶时间。

不仅汉族寺院饮茶如此,藏地的密宗佛教僧侣,也有固定的饮茶时间。

据《西藏社会状况》一书记载,藏地寺院的日常生活,早晨从五点到七点,全寺喇嘛就会到磋钦大殿念经吃早茶……到九点或十点,每个扎仓的喇嘛,又会各集于扎仓大殿内诵经吃午茶,时间大致3-4个小时之多。

​到了午后三四点钟左右,每个康村的喇嘛,各集于自己所属的康村殿中诵经吃茶。

一盏茶中,是何时开始有了禅味?中日“茶禅一味”的个中差异

图:喇嘛饮茶

可见,饮茶能提神不倦而利于修行,这是禅茶结缘的起点。

二、 饮茶习俗演化为禅门文化

饮茶在中唐时期,开始成为僧人习俗。而随着唐代的禅门兴盛,饮茶风气不仅浸入民间,引领了民间的饮茶风气,而且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禅茶文化风景。

唐代元稹有首很有意思的宝塔诗《一至七字诗.茶》,就说明了茶、僧人和诗歌之间的文化关系。

一盏茶中,是何时开始有了禅味?中日“茶禅一味”的个中差异

图:《一至七字诗.茶》

这首诗里也反映,茶因与诗人、诗歌结合,也开始上升为一种高级脱俗,具有文化品位的饮料。

外人看待禅茶若此,而饮茶的禅门,自然也少不了脱俗的诗人。

在唐代诗人中,就有这样一位爱茶脱俗的诗僧。他不仅爱茶,还与作为晚辈的茶圣陆羽,倾心相交40多年。由此我们很容易猜想,陆羽的《茶经》,应该也得到了他的影响和指点。

他就是唐代诗僧-皎然,其才华璀璨,文采斐然,仅《全唐诗》收录其个人诗作,就达500多首。这就是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人中,也是并不多见的。

他在一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道出了僧人饮茶的三般境界,同时也首次提出了真正形而上意味的“茶道”概念。

一盏茶中,是何时开始有了禅味?中日“茶禅一味”的个中差异

图: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在皎然笔下,饮茶相对于世人饮酒自欺,无疑体现着更为“清高”、脱俗的精神追求。

同时,僧人饮茶由茶能提神、涤昏寐的功能性追求,上升到了“清神”和“破烦恼”进而“得道”的更高境界。

这也使得僧人饮茶所得之“道”,才成为了真正精神意义上的参天大道。禅茶的层次境界和文化意味,也大为提升。

后来禅门总结为茶有“三德”:


一是坐禅可通夜不眠;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三是为“不发”,即可以抑制性欲,令人平心静气。

这和皎然的“茶道”一起,使得饮茶在宋代,已经正式成为“和尚家风”。所谓“

和尚家风”,出自宋代普济的《五灯会元》: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

而在宋代道原的《景德传灯录》里,所记载的和尚每日生活,哪又何止三碗了事?《景德传灯录》卷二六“温州瑞鹿寺本先禅师”条下说:


晨朝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佛前礼拜了,和尚主事处问讯。和尚主事处问讯了,僧堂里行益。僧堂里行益了,上堂吃粥。上堂吃粥了,归下处打睡。归下处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东事西事了,斋时僧堂里行益。斋时僧堂里行益了,上堂吃饭。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东事、西事了,黄昏唱礼。

这时,禅僧生活已经处处离不了茶,茶饮几乎已经成为寺院清规。

一盏茶中,是何时开始有了禅味?中日“茶禅一味”的个中差异

图:茶禅意境

而在宋代伊始,许多寺院中,开始专设茶僧,辟有茶堂,设置茶鼓,甚至在寺院里,专门形成了一套庄严肃穆的普茶仪式,成为禅寺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就禅茶仪式影响力而言,全国以杭州余杭径山寺茶宴和四川永兴寺食规最蔚为大观。

三、 “禅茶一味”的精神交集

僧人饮茶,开始是饮茶除烦,之后发展成“和尚家风”,而在此过程中,又不自觉会将茶与禅宗理念、佛教戒律、世界、人生等认识观念融为一体,进而形成茶、禅之精神交集的“禅茶一味”。

这个过程是自然发生的,也许并没有先后过程,这也符合禅宗思想意识“顿悟”的特点。

另方面,“禅茶一味”者,不在于单纯的茶味品禅或以禅喻茶,更重要在于“因茶悟禅、因禅悟心、以心证道、达乎涅槃”。

茶能悟禅的途径,通常是茶性、茶味、茶品、茶缘、茶情、茶心、茶境,僧人再由此中,感悟茶所蕴含着的禅理、禅味。

禅味者,因饮者、悟者的不同,境界、冷暖、高下自然也会显现不同。如赵州禅师的法语“吃茶去”,就最能典型代表茶禅精神。

据《指月录》记载:


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 曰:‘曾到’,师曰:‘吃茶去’。 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一盏茶中,是何时开始有了禅味?中日“茶禅一味”的个中差异

图:赵州禅师吃茶去

笔者粗浅理解,僧人认为饮茶能够平心静气、利于由感悟茶理直通禅境,至于更高深的解释,也就见仁见智,自品自味了。

四、“禅茶一味”中日间的差异

禅茶一味”当初克勤禅师颖悟后,书此四字真诀,再赠送日本弟子,现被收藏于日本奈良的大德寺。这直接开启了后世日本茶道之大兴。

坦而言之,今日之“禅茶一味”,更加得力于日本茶道的极力推崇。而日本则将茶味和禅理,一一融合在诸项繁复、严谨、无比精致的茶道仪式之中,冈仓天心甚至称日本茶道为“唯美的宗教”。

一盏茶中,是何时开始有了禅味?中日“茶禅一味”的个中差异

图:日本茶道

相对于仪式,茶的味道和功效,反而不再重要,甚至被忽略了。对比日本茶道的上下一致性,而在中国,茶文化至少呈现出了“民间茶”、“文人茶”、“寺院茶”等三种不同文化形态。

一盏茶中,是何时开始有了禅味?中日“茶禅一味”的个中差异

图:日本茶道用具

某种意义上说,日本茶道是先由茶精神而建立一种世界观,进而极力尊崇;而在中国,茶则先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其次才上升至不同的精神境界。

五、结语

小小一杯茶,与佛教交融,竟能包融若许滋味。

僧人最初用茶净心除烦,再进而悟道。了解了上述历程,我们再来理解禅茶之味,也许并不在于明确最终是哪一滋味,而在于饮茶人在对茶与禅理的次第理解。

由茶进而证道的过程中,因茶叶与心灵间的激荡、交融不同,而层次各异,有味到无味,再到有味的这个过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