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如果你曾流连于街头的报刊亭,寻觅那些曾相伴走过美好岁月的文学杂志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如果你面对书店中琳琅满目的新书,深感茫然,不知哪一本真正能回应生命中的疑难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如果手机里每日接收的海量信息令你感到窒息,期盼更有重量、能够呼吸的文字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如果你已很久没接触当代华语文学,却依然相信有位同代人的声音是为你而发——

那么,我想与你聊一聊,关于文学,关于世界,也关于我

我出生于1993年,将满二十七周岁。

这是我出生的地方: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人民文学出版社,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专业文学出版机构,新中国文学出版从这里起步。

我的家人给了我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华文学选刊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1993年创刊号封面

许多前辈为我的诞生送上美好的祝福: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1993年创刊号名家寄语

二十多年来,伴随当代文学的发展一路走过,我始终没有忘记这样的期待:做一本“曲高和众、异彩纷呈”的文学杂志。

一路上有喜悦有收获,也有暂时的低落。

2019年,我选择重新出发,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出现在众人面前。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2019年新刊封面合影

为了对读者的承诺:“从潮流中发现经典,立体呈现当代汉语写作的高度与活力”,

我每月遍览全国各地最新出版的文学期刊——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从浩如烟海的文学新书中,挑选最具阅读价值的作品——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也在海量网络信息中,搜寻值得用纸质刊物传播的文字——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在资讯爆炸、意见纷纭的时代,人们似乎对文学的评价标准莫衷一是,但我依然确信,可以描摹出“好文学”的轮廓:

立足于文学的恒常,又敏感于生活的流变;

不故作高蹈之姿,但也不放弃仰望;

贴近常情、常识与常态,却不沉迷于庸常本身;

能帮助我们理解当下,可并非止步此时此刻,

而是进一步追问精神的来处与去向;

惟其如此,方能在我们遭遇生命中的困局与纷扰时,

提供情感上的慰藉与心智上的支撑。

2019年,我努力以开放的视野、精严的尺度,向读者推荐这样的当代汉语写作。

这一年,我选载过这些享誉文坛的大家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分享了这些文坛中坚力量的新作: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关注过这些备受瞩目的新锐: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也跨界推荐过科幻、奇幻、推理文学作者与艺术家、学者的作品: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2019年,我希望以丰富的栏目,呈现当代汉语写作的不同侧面。

除了具有现实主义品格或锋锐气质的小说,也关注不同形态的非虚构作品: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急景凋年烟花冷——张爱玲母亲黄逸梵晚景钩沉》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翟永明《毕竟流行去》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袁凌《寂静的孩子》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新中国文学记忆”专题

和大家一起“大家”,重走经典之旅: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

张翎《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有一种力量叫罹病》

2期“读大家”栏目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纳博科夫

叶兆言《生于1899年——纳博科夫与他的同龄人》

6期“读大家”栏目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马一浮

孙郁《马一浮:古调独弹》,1期“读大家”栏目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鲁迅

郜元宝《鲁迅为何没多写小说》,9期“读大家”栏目

与名家深度对话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金庸

金庸、张英《侠是一种很崇高的道德》,3期“对话”栏目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徐怀中

徐怀中、傅逸尘《战争叙事的“超验主义”审美新向度》

11期“对话”栏目

随着作家的脚步,行走天涯: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阿来《以一本诗作旅行指南》,1期“行走”栏目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龚曙光《欲望花园》,7期“行走”栏目

欣赏文化名人的精神肖像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宽堂先生冯其庸

王祥夫《宽堂先生》,3期“肖像”栏目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胡竹峰《人物卷子五题》,10期“肖像”栏目

也希望将文学的视野延伸到音乐、电影、绘画、书法等不同艺术领域: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李皖《二〇一三至二〇一七年中国流行音乐概览》

7、8期“艺见”栏目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止庵《画见六则》,11期“艺见”栏目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米芾《新恩帖》

朱以撒《书意六谭》,3期“艺见”栏目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冰与火之歌官方地图集》

施畅《地图术:从幻想文学到故事世界》,10期“艺见”栏目

我理想中的文学杂志,不仅刊载作品,同时也应是有价值观的文学媒体。

2019年每期杂志开篇的“聚焦”栏目,纵览文坛全局,及时追踪热点,发掘文学话题: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请回答,2018:年度文学阅读印象与私人推荐”专题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专题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刘慈欣宇宙:与更广大的世界遭遇”专题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人工智能与未来文学”专题

我也尝试引爆话题,成为事件,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活动,召唤文学的万有引力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2019年《中华文学选刊》推出“当代青年作家问卷调查”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与BIBF合作策划“万有引力”主题小说展与系列沙龙

2019年,二十六岁的我,用这样的方式,重新定义一本文学杂志,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0年,二十七岁的我,想继续借助文学的力量,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在这样的路途上,也希望能

有你相伴!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中华文学选刊

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

1993年创刊

跨越文体、类型、媒介、代际、地域的综合性文学选刊

从生长中的现场,发现当代汉语写作的高度与活力

欢迎订阅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

以更丰富的内容服务读者

每月1日出版,定价20元

邮发代号82-497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我,二十七岁,想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2019年第1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