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父母教育孩子的观点不一样,经常吵架,也争不出谁对谁错,应该怎么处理?

美羊羊遇到大灰狼


首先孩子4岁刚回到父母身边,这时父母先做的我觉得应该是和孩子进一步培养感情,多陪伴、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耐心了解孩子的想法和爱好,跟孩子将感情培养好,教育才更有效。


关于教育观点问题,两个人意见不一致也很正常,但是要注意原则性问题方向必须一致,比如孩子说谎肯定是不对的、孩子不好好吃饭也是不应该的、孩子和小朋友打架说脏话也是一定要制止的,也就是有关孩子品德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问题,父母的方向一定要一致。

至于教育方式,父母两人多沟通,也多与其他宝爸宝妈交流,同时呢要结合孩子特点。像您家宝宝,4岁刚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想必感情纽带还没那么牢固,这样的话采用强硬的方式教育,有可能会让孩子更加容易逆反,对父母产生惧怕、逃避,所以爱的教育可能更好。但是切忌不要因为感觉亏欠而产生溺爱,原则性的问题一定得坚持,爱的教育不管用,要适当强硬。如下建议供您参考:

1、别在孩子面前产生争执

再大的分歧也不能当着孩子面争执,否则很容易让孩子混乱,不知该怎样才是对的。教育孩子之前,夫妻二人先私下解决好争执,“求同存异”,在孩子面前主要一个人实施教育,另外一人配合。我家侄女犯了错,通常都是妈妈来教育,一家人沉默不语,教育完了,跟孩子该怎么玩就怎么玩。孩子得到的信息很明确,这样做就是不对。

不要妈妈说“该睡了”,爸爸说“睡这么早干嘛,再玩会儿”,这样孩子的睡眠习惯肯定是容易紊乱的。可以这样,妈妈说“该睡觉了哦”,爸爸可以讲“对啊,到睡觉时间了,爸爸讲一个故事,马上就睡哦”。

孩子在幼儿园打架了,妈妈训斥不该打架,爸爸一旁说“男孩子就该多打架”。看孩子该听谁呢,是要继续打还是不要?所以这时可以这样配合,爸爸“妈妈说得对,打架是不对的。但是如果别人主动欺负你,一定要告诉他‘你打人不对’,然后主动告诉老师和爸爸妈妈,要保护自己不被伤害”。

2、大原则一致,小事情可以轮流做主

上面说了涉及孩子品德教育、生活习惯养成的父母方向一定要一致。

但是诸如周末去哪里玩,今天给孩子做什么饭,孩子是买个坦克还是汽车,这样的小事夫妻之间可以各做一次主。非原则事情双方多让步,也可以增强夫妻感情的。

3、教育问题,尊重孩子

至于说孩子上什么兴趣班,培养什么特长,除了父母意愿,更重要的还是要尊重孩子喜好。这样的问题不妨多和孩子交流喜好什么,并且平时注意观察孩子对哪些方面比较擅长。兴趣班都有试听课,试听后看看孩子反应和反馈,这样大概就有个方向。

至于幼儿园啊、小学啊,就多方打探,综合评估每个学校好坏,然后夫妻再商量好哪个更适宜。


总之呢,分歧问题还是靠两个人多心平气和地沟通的,吵架会让夫妻之间分歧越来越大,事情更不易解决。对待孩子一致原则应该是:把他当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尊重孩子,别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孩子。

以上希望对您有用。


儿童健管师蒋桂雪


双方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但是发展到经常吵架对孩子的伤害就比较大了。

吵架背后的真实原因是,都试图去说服对方接纳自己的观点。

亲密关系中,如果总想去改变对方,关系会变得越来越疏离。只有改变自己,用你的行为去影响对方,才能让亲密关系变得更好。

在一般家庭来说,家庭教育都会以谁为主,另一半为辅,我家就以我为主,先生为辅。当出现分歧时,个人是这样做的:

1.对事不对人,自我提醒。

在就教育问题沟通时,心理会一直提醒自己,出现观点不同的时,要冷趋,不要指责,否定对方,现在是解决问题,不要带着情绪。

往往出现争吵时,把解决问题转化到了情绪问题,逐渐忘记了沟通的初衷。当双方无法说服对方时,肾上腺素飙升,情绪就会失控,沟通跑偏,会指责、抱怨对方,从而产生争吵。


2.不让对话产生语言暴力。

当感受到对话中有点火苗时,请暂停三秒。说一句“我想我们的对话已经偏离孩子教育的话题了”,让彼此都冷静一下。

然后,赞扬对方:我知道,你的目的也是为孩子好,其中那些观点我暂时不认同。让对方感受到你真诚的沟通和对他的尊重。

不要有语言攻击、指责、试图控制对方接纳自己的观点。

3.摒弃负面情绪,认识真倾听。

特别在家庭中,对方有过一次的教育失败,沟通开始很容易怀疑对方观点的正确性,甚至带着抵触情绪。

我偶尔都会刚听一半就开始提出异议,先生会说:“别急,听我把话说完”。这句话也成了我沟通的警示语。让我有了更多耐心去倾听先生的每一句话,从而让沟通变得通畅。


在倾听时,保持一颗好奇心,捕捉到对方观点不同之处,并用谦虚的语气进行询问,有何道理。

总之,在沟通时,要用一种接纳的心态去倾听对方的观点,即使不认同,也不要去批评,强烈反对,而是持保留意见,并且寻找相关书籍让对方看,让他自己从正确的知识中开始变化。

夫妻双方都是为孩子好,如果双方意见不同时,跳出非此及彼,可以去问问孩子的感受,毕竟孩子才是主角,尊重孩子的选择。只有达成教育一致,才真正对孩子有益。祝好!


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巧妙妈育儿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发生争执是很正常的现象。每个人由于知识水平、生活经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对问题的看法肯定会不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同样如此。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看待这个问题。

第一,父母虽然会因为教育孩子发生争执,但他们都非常爱孩子,都会把孩子看做这个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提供自认为最好的教育。不论如何争吵,以上是他们的共同点,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

第二,有不同的意见,应该心平气和地交流、商讨,争吵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特别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因为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还会有损父母的形象,削弱教育效果。

第三,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切记不可想当然,或者沿用上一辈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做到科学育儿。两个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以科学育儿为前提,父母的认识将会趋于一致,争执将会有所减少。



人性方程式


这简单,当然是谁带的时候谁教,互不冲突,不要觉得这样有问题。孩子接受多样化教育更有利于成长。以上竟限3岁前,因为朕现在就这么多经验。最后附上调皮小公主艳照。[呲牙][呲牙][呲牙]





悠闲的秋刀鱼


父母教育孩子观点不同,这是比较常见的事情,因为父母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不同,性格不同,总的来说,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应该保持“求同存异”的原则。

1.一定要明白,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并不是不吵架,而是很少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对孩子来说,父母态度一致,会让她觉得很有安全感,不用为了思考听从谁的命令而纠结。

2.夫妻双方,有什么不同的观点,一定要私下里沟通协商,切不要在对方教育孩子的时候,横加指责,挑剔嫌弃,这样并无益于孩子的成长。

希望你们能好好商量,毕竟对孩子好的心思,都是一样的。



雨泽说沟通


有一点很重要,父妻关系是优先于亲子关系。

首先,夫妻关系像磐石,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每次发生争执前,想想这一点。

其次,争执、吵架是永远没法得出合理的结论的。暴力沟通的开始,只会以暴力收场。

再次,讨论的时候,请说出事实——你的感受——你的需求——需要对方的帮助

一方在说话时,请另一方保持克制。

多想想你们的第三种选择有哪些。


迷茫的怪盗文


最好不要和女人吵架,没一个好的结果


许涛77


这没法处理,在家庭里教育孩子一定一个为主,一个为辅。相辅相成,松弛有度,才能让孩子在严厉,平和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另外夫妻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意见不合私下商量,孩子面前一定是和谐的夫妻关系。


xiaobydian


这个估计双方也沟通过就是谁也不退让吧,呵呵,这种就是一山有二虎吧,两个能人呗。两人都爱孩子,都对孩子尽心尽职,总好过对孩子不闻不问的父母。

其实这个就像职场上同一销售部门分2个团队一样的,各自负责自己的客户。其实照顾孩子很辛苦的,衣食住行,找小朋友玩,锻炼身体,早睡觉,营养健康,生病护理,读绘本,带出去游乐场玩,到大自然去玩,等等,项目太多了。爸爸妈妈分分工嘛,各自负责几项,在各自领域里自己做主吧,慢慢的就可以看出来孩子喜欢样的,哪种方式更促进孩子的发展了,相信家长也会自动调节的。

这样的爸爸妈妈呢也是很要面子的,不好正面直接说他们错的,但是他们自己也会按照实际情况做些调整的。同时也学习相当育儿知识,互相交流交流,相信你们的孩子会很荣幸有这么负责的爸妈的。


宝妈分享育儿知识


建议是父母统一教育理念,可以一齐去学习关于养育孩子的课程,不必争一时之长短,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分清问题的本质,看看那种方式更适合。

父母的争吵对孩子伤害更大,因为孩子会自我归因,认为是自己的问题。

我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圣诞节那天的家庭聚餐,二姐家1岁8个月的孩子,突然吐了,本来孩子没什么的,后来她爸妈在相互怀疑、责怪对方给孩子吃了不应该吃的东西,吵了起来,孩子就被吓哭了!

本来真的是很小的事情,孩子吐了,观察没什么,该清理的清理干净,这件事就解决了。而父母非要争个是非对错,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把夫妻关系变得紧张,孩子也受到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