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君子不器”的六種解讀,史上眾說紛紜,如何解讀才合孔子心意?

“君子不器”是《論語》中的名句,歷史上對此句的內涵紛爭不絕。爭論的核心落在“器”字的內涵上,孔子說的“器”到底指什麼,有幾種不同解釋。大部分學者從訓詁考據的角度去還原“器”,從而推論出孔子本來的意思。本文將歸納這類觀點,在此基礎上用一種新的思路去詮釋這句話。因為自古以來,我國的先賢們就提出了“以意逆志”(孟子)、“得魚忘筌”(莊子)的詮釋理念,主張解讀聖賢的言語,要“得神忘形”。從根本的精神上還原,而不是侷限在字詞表層意思的牢籠中。否則,儘管“言為心聲”,我們所得的言也並非心本身,只是作者思想的痕跡。

筆者據此提出新的詮釋思路——考據為基,參求為輔,心解為用。

“器”是什麼?

,最早見於金文,是個象形字。從字形上看,是一隻狗守著眾多器皿,表示器皿很貴重,需要看守。(《説文解字》: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

“君子不器”的六種解讀,史上眾說紛紜,如何解讀才合孔子心意?

器字的演變

可見器的原意是器皿。由此引伸出多種意思:

一、貴重/有價值:從金文象形上看,器皿最初是稀缺的,最先用於祭祀,所以是祭器,因此需要看守。因此引伸出“貴重”之意。如孔子說子貢是“瑚璉之器”,瑚、璉都是宗廟禮器。所以引申為貴重之人才、治國安邦之人才。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公冶長》)

“君子不器”的六種解讀,史上眾說紛紜,如何解讀才合孔子心意?

二、工具/東西: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稀缺的器皿變的多起來,不僅用於祭祀,也用於生活。各種不同用途的器皿越來越多,幫助人們提高生產生活的效率。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

“君子不器”的六種解讀,史上眾說紛紜,如何解讀才合孔子心意?

三、有形的/物質的/有邊界的:最初的器是“皿”,也就是容器,陶罐一類的東西。因為陶罐具有邊界,才可以承裝水這樣無形的東西。因此,器又引伸出有形的意思。

《周易·繫辭上》:“ 形乃謂之器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

“君子不器”的六種解讀,史上眾說紛紜,如何解讀才合孔子心意?

四、格局/氣量:因為器皿是用來承裝東西的,所以有大小之分。如小的叫杯,大的叫罐,再大叫缸,更大的還有鼎。因此有容量的區別,這個意思轉移到形容人,就有氣量、氣度、格局的意思。如孔子評價管仲時說他“器小”,也就是格局不足。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站,管氏亦有反站。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八佾》)

“君子不器”的六種解讀,史上眾說紛紜,如何解讀才合孔子心意?

詮釋孔子的思路

一、考據訓詁為基礎和下限

如果完全按照我們自己的認知去解讀孔子,沒有依據,則會流於望文生義和穿鑿附會,不免變成“六經注我”。所以,語言文字的訓詁,孔子其人其事蹟之考據,都是解讀的基礎和底線。因此我們回到文字最初的甲骨文和金文的原始意義去研究是必要的,同時優先以孔子自身著作內的文獻相互參引辯證也是必要的,最後以同時代以及不同時代的相關文獻資料去參證也是必要的。

“君子不器”的六種解讀,史上眾說紛紜,如何解讀才合孔子心意?

二、透過文字表象,以思想所指為落點

有了訓詁考據作為基礎和下限,但我們不能止步於此。為什麼?孔子之所以寫這四個字,而不是連篇累牘的去具體講一個道理,是有其用意的。古人著書立說的一大精髓就是“言有盡而意無窮”,所以沒有標點符號和斷句,並不見得是古人不知道停頓和區分段落。筆者認為正好相反,沒有句讀,對書寫者的表達能力和知識素養要求更高,因此天然的要求書寫者在遣詞造句的時候避免歧義的發生,使得句子從被創造的初始就自帶區分的特徵。反之,用這種方法可以讓句子包含開放式結構,當作者想傳遞一個多維度的意義的時候,構造出自帶多意屬性的詞句,相比把話說死,對閱讀者更具有啟發性。

“君子不器”的六種解讀,史上眾說紛紜,如何解讀才合孔子心意?

因此,孟子提出“以意逆志”的詮釋方法:

“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孟子·萬章上》

莊子提出“得魚忘筌”的詮釋方法:

“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莊子·外物》

孟子所說的“志”,莊子所說的“意”,就是作者本人的“意志”,即作者內心希望傳遞的思想。

三、結合時代特徵,重新詮釋思想

聖人已逝,思想不滅。我們今天的時代離孔子已經很遙遠。在前兩步,我們已經探求了孔子的言語字面意思,又參求了孔子的思想所指,最後一步是要把這個思想結合當下的時代進行詮釋。這樣就可以說得通,讓今天的人聽得懂。秦時明月,就是今天的明月;古人的煩惱,就是今人的煩惱;聖人的憂慮,就是我們的憂慮。所不同的,只是因時代的變遷,言語字詞的流轉變化。為了避免“君子不是東西,君子不是器皿”之類刻舟求劍式的、生硬的還原孔子本意,我們要把之前得到的原材料加工解讀為今天能被理解的觀點。

君子不器的詮釋

在此,我們將“器”的本意、引申義,再次結合時代進行引申和化用,用我們的時代去理解:

第一種理解:

由“器:有形的/物質的”進一步引申,器代表物質生活、慾望。而不器則是精神追求。

君子不器:人應當有精神追求,而不僅僅關注物質生活。

過度的思戀財色權名,心浮氣躁,無定心,無常行,不斷切換軌道,重啟爐灶,愈求而愈不得。


不去思戀物質回報,做好自己,踏實付出,富足平安不求自得。


“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孟子·告子上》

“彼富我仁,彼爵我義……君子固不為君相所牢籠,人定勝天,志一動氣,君子亦不受造化陶鑄”——《孟子·公孫丑下》

第二種理解:

由“器:工具/東西”進一步引申,器代表人的異化、物化。而不器則是人格的獨立。

君子不器:人應當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而不是被驅使的機器和工具。

越恐懼越依賴,越依賴越離不開,越離不開越要被驅使,被驅使的人生如同別人的工具。


不如直面困難,衝出舒適區,磨難過後,海闊天空,自己方是自己,一個獨立的人。


“聖人不從事於務”——《莊子·齊物論》

第三種理解:

由“器:有邊界的”進一步引申,器代表人的侷限、故步自封

。而不器則是超越和變通。

君子不器:人應當靈活變通,而不閉塞。

世界很大,人心卻自我設限。限制一設,百處受阻,百事不可為。


心若得解放,百事可為,百業可成,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毋固”——《論語·子罕篇》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通於一而萬事畢”——《莊子·天地》

第四種理解:

由“器:格局/氣量”進一步引申,器代表人的心胸和見識。而不器則是胸懷天地萬物。

君子不器:人應當心量廣大無所不包,而不狹隘短淺。

心胸狹窄,凡事都是受害者心態。則事事受害,處處受阻,好運也會錯過,好人也將遠去。


心地寬廣,把一切視作考驗磨練。則正己化人,壞事變好事,壞人也變好。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華嚴經》

第五種理解:

由“器:貴重/有價值”進一步引申,器代表人的自我價值。而不器則是不自滿。

君子不器:人應當不斷進步,不要滿足於現狀。

沾沾自喜,滿足現狀,則懶於進取,哪怕天賦再高,最後難成大才。


勤學好問,踏實踐行,知行合一,永無止息,哪怕天賦不足,最後也脫胎換骨。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道德經》

第六種理解:

由“器:貴重/有價值”,進一步引申,器代表人的身份地位。而不器則是不自貴而賤人。

君子不器:人應當謙遜,不要看高自己低看別人。

越不自信,越需要通過比較獲取優勢感,最後終將被別人的優勢所碾壓。


相信自己與萬事萬物平等,這是真自信,千軍萬馬也無法奪走這種自信。


“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楞嚴經》

結語

當語言從聲帶振動而出,又落在紙張上成為文字,就如同嬰兒離開母體。從此以後,這個孩子會自己成長。言與意,如同母與子。孩子未必完全和母親長的一樣,但血液和基因毫無疑問來自母親。

而對於經典的闡釋,如同對待母親和孩子的關係,母親是毫無疑問的源頭,但孩子有自由生長的權利。因此,經典在流傳的過程中,在時代的解讀中,透出嶄新的內涵,甚至可能是原作者可能都未考慮到的,也並非不合理。相信每個母親關心的都是孩子是否健康、善良和智慧,並不那麼在意是不是和自己長的一模一樣。

“君子不器”的六種解讀,史上眾說紛紜,如何解讀才合孔子心意?

《陰符》三百字,《道德》五千言,為何在歷史上綻放出奪目的光芒?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們的書寫都是抽象而多意的,從而能夠啟發後人不斷從中挖掘出新的內涵,這正是聖賢著書立說的初衷。所謂”道,可道,非常道也“,這種開放式的書寫,反而成全了”道“,避免了”道“被僵化的文字所禁錮。

孔子老師不愧為萬古一聖賢,言極簡而意無窮。用一個”器“字,就傳遞了無盡的智慧和啟示。由此,我們今天追溯字詞源頭本意,經史同參探求心意,與時代結合進行引申和發揚,重新闡釋”君子不器“的七種詮釋,或許孔子老師在世聽見了,也會認可和贊同。

道不在言語,在於心傳。


一鍋雖小煮天地,破迷顯正立真宗

諸子真言做寶鏡,離幻返真赴丹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