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漢武帝一世英名,為何死後慘遭暴晒?

阿斌的生活VLOG



漢武帝一點也不英明。他剛愎自用,昏庸殘暴,好大喜功。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重立漢文帝時已經廢除的誹謗之法,夷族連坐之法,告奸之法。張湯立法,是中國法治史,乃至華夏文明史上一次巨大的倒退。

漢武帝與張湯謀劃發行白鹿皮幣。與顏異商議。顏異認為不妥。並未罵天子。法家酷吏張湯認為顏異欲罵天子,不言而入腹。便以腹誹罪處死顏回十世孫,儒家大師顏異。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杜周,羅織罪名,製造冤獄。把群臣屠戮殆盡。

漢武帝指使法家酷吏江充、太監蘇文。以巫蠱之禍誣陷太子。致使太子劉據、衛皇后、陽石公主被滅門。皇族被屠戮殆盡。

漢武帝傾盡天下之財尋仙求長生,指使餓殍遍野,民不聊生。


楊朱學派


漢武帝用了53年時間,終於將自己的茂陵修建成功,並裝滿了奇珍異寶。但這些珍寶也引起了盜墓者的覬覦,漢武帝的屍體遭遇可想而知。漢代曾有呂后屍體被侮辱的記載,漢武帝是遺體,應該也好不到哪裡去。



漢武帝繼位的第二年,就開始為自己修建陵寢,前後共計五十三年,最終才修建完畢。這期間,天下賦稅的三分之一,都被漢武帝用來修建陵寢以及購買陪葬寶物,最後到漢武帝下葬的時候,龐大的地宮之中已經被各種奇珍異寶堆滿了,再也放不下其他東西(不復容物),可見其陪葬品之豐。

究竟漢武帝的陪葬品中有什麼,現在我們已經不知其詳,但相關的記載卻透漏出些許端倪。一個是金縷玉匣。據說漢武帝入殮之時,其所穿金縷玉衣如同一個匣子,上面皆鏤空出蛟龍、飛鳳、魚鱗的形狀,全長1.88米,大小玉片就有將近2500片,全部用金線穿在一起,比起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價值高出許多,世人稱之為“蛟龍玉匣”。

二是部分陪葬品。據說漢武帝駕崩後,霍光主導朝政,不僅把很多的金銀財寶給漢武帝陪葬,還把眾多的鳥、獸、鱉、牛、馬、虎、豹等活著的動物也送進了茂陵。


漢武帝生前,曾經遷徙天下富戶到茂陵附近,一邊打擊這些豪強,一邊讓他們為自己守陵。但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茂陵這個地下寶庫,就成功地引起了賊的惦記。

歷史記載,茂陵曾數次被盜。

茂陵第一次被盜,是在被盜是在漢昭帝始元三年,距離漢武帝之死僅僅三年。當時有人在扶風買到了兩件寶物,分別是一隻玉箱和一把玉仗,這都是漢武帝生前最喜歡的珍寶,死後也跟著他埋入了地宮。兩件寶物的面世,意味著已經有盜墓賊進入了茂陵。

茂陵第二次被盜,是又過了二十年後的漢宣帝元康二年。這一年有個名為李友的底層官員,在上黨抱犢山(山西長治)採藥的時候,在山石的縫隙裡,發現了一個金箱子,裡面有各種書籍三十卷。後來經過朝廷考證,這些經書都是漢武帝平常喜歡讀的書,死後也被陪葬進了茂陵。這同樣證明有人進入了茂陵。


茂陵第三次被盜是在公元25年9月,赤眉軍分為十三營,共三十萬人,攻入長安後為了解決軍費問題,開始對漢陵墓大肆挖掘,其中就包括茂陵。據說他們打開茂陵地宮後,蜂擁而入去搬漢武帝的陪葬品,結果連續搬了幾十天,地宮中的陪葬品也僅搬走了一小半。

茂陵第四次被盜發生在東漢末年。據說董卓派呂布去挖漢武帝的陵墓,給他的孫女找藥方。董卓的孫女名為董白,天生是個啞巴,董卓聽說茂陵裡面有專門治療啞病的藥方,所以派董卓去盜墓。但這只是個傳說,董卓盜墓的目的,估計還是各種令人垂涎的寶物。

茂陵第五次被盜是在唐朝末年。黃巢起義後,也到處挖墳掘墓,在此期間茂陵再次遭了毒手,又有大批的寶物被盜。

但需要說明的是,上述這些盜墓行為中,並沒有關於漢武帝遺體的記載,但我們可以從其他方面進行分析,得出漢武帝遺體必遭損毀的結論。

首先,在西漢還沒有滅亡時發生的兩次盜墓,漢武帝的遺體不可能受到損害,畢竟其威嚴仍在,而且天下的主人還姓劉,盜墓者偷點東西還說得過去,如果侮辱了漢武帝的遺體,可能他們還沒這個膽量。



其次,在當年赤眉軍攻打長安時,不僅一把火燒了皇宮,更“發掘諸陵,取其寶物”。更過分的是,在他們挖掘呂后陵寢時,發現呂后的屍體栩栩如生,居然邪念大發侮辱了屍體。以赤眉軍這個德行,漢武帝的屍體也難免被棄之荒野。

最後,即便漢武帝的屍體逃過了赤眉軍的毒手,呂布和黃巢也不是什麼好貨色,不可能在盜墓之後還恭恭敬敬地掩埋漢武帝的屍體,最大可能就是同樣是棄之不顧。

所以,漢武帝的遺體很可能已經不知所蹤了。


李飛叨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漢武帝是一代雄才大略的皇帝,可惜他生前風光、死後的墓葬卻被挖空,而董卓並不是為了金銀珠寶,而是在尋找製藥的秘方。


董卓是為了自己孫女,因為自己的孫女是啞巴,以為漢武帝陵墓有仙丹妙藥可以治癒她孫女,董卓這個孫女,名叫董白。此女長得花容月貌,且生性乖巧,甚得董卓喜愛,被視為掌上明珠。

董卓從小就是一個喜歡練武,力氣很大的人。然後趁著黃金起義開始了他稱王的征途。後來皇宮裡面發生政變,整個皇宮群龍無首,這個時候董卓就想著奪取政權了。


董卓漸漸掌握了大權,不過董卓這個人,生性狠辣,燒殺搶掠什麼事情都做過,這也為後來暴曬漢武帝的屍體埋下了伏筆。

董卓的孫女白,此女長得花容月貌,且生性乖巧,甚得董卓喜愛,被視為掌上明珠。但可惜的是,這董白是個啞巴。


為此,董卓十分憂慮,曾廣延天下名醫為之醫治,均未見效。後來,董卓聽手下大臣說,漢武帝劉徹一生敬神尋仙,熬煉仙藥,其陵中也許會有專治啞巴的靈丹妙藥。便令呂布去尋找。

不過可惜的是搬空了金銀珠寶也還是沒有找到要,但是找到了一張紙,上面寫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董卓也不明白什不意思,大臣們戰戰兢兢不敢說,董卓十分生氣,有個大臣說,千里草合起來是董,十日卜合起來是卓,這是在咒您不得生。

董卓的暴躁型格完全不能容忍這種說法,想要撕碎那捲紙,但那娟紙十分堅韌不好撕,董卓更加生氣,把大臣們罵了一通,並令人把漢武帝的屍體翻出來暴曬。


江水趣談


漢武帝劉徹在位時,是大漢帝國的鼎盛時期,大漢帝國以統一、繁榮、強大的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好大喜功的漢武帝有感於自己的豐功偉業,要求自己的陵墓像自己的名字一樣永載史冊,至少不能比秦始皇的陵墓差。

建元二年,漢武帝開始大張旗鼓地興建自己的陵墓,直到公元前87年死後下葬,為了不打擾他長眠,才算“草草”竣工。

這座陵墓,名為茂陵。前前後後一共修了五十多年,規模宏大,建築宏偉,墓內殉葬品極為豪華豐厚,史稱“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藏之”。相傳漢武帝的金鏤玉衣、玉箱、玉杖等一併埋在墓中。當時在陵園內還建有祭祀的便殿、寢殿,以及宮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並派有5000人在此管理陵園,負責澆樹、灑掃等差事。

而且在茂陵東南營建了茂陵縣城,許多文武大臣、名門豪富為表忠心遷居於此,最多時,人口曾達到27萬多人。

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衛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禪等人的墓葬。它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在某些人眼裡,這根本不是一座陵墓,而是一座寶藏,因此,吸引了無數盜墓者的注意。

在此後的歲月裡,漢武帝的茂陵便一直飽受蹂躪、不得消停。

據說,在漢武帝下葬後的第4個年頭,陵墓就被盜墓賊光顧,長安集市上有人在販賣他的陪葬品。

到了新朝末年,農民起義軍之一的赤眉軍將茂陵挖開一個大口子,搬走了寶藏的近一半。

東漢末年,董卓命令呂布掘開茂陵,盜取珍寶無數。這個時候,出現了一件事,有人發現在一塊絹布上有12個大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合起來就是一個“董”字,十日卜合起來是一個“卓”字,這分明就是在詛咒董卓,於是,暴怒的董卓命人將漢武帝屍體扔到荒郊野嶺暴曬。

漢武帝畢竟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所以,極有可能是當時有人不滿董卓的所作所為,因此趁亂放了這條絹布,試圖對董卓發動精神攻擊。

再到後來,唐末黃巢、民國軍閥孫連仲都曾進入茂陵大肆破壞。

由此看來,漢武帝屍體遭到暴曬,與他的英明神武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只是因為陵墓裡的財寶引來太多盜墓賊。而恰逢其中有一次,後人借他的陵墓發揮,詛咒董卓,而董卓素質堪憂,沒有職業精神,作為一個盜墓賊,幹下盜人祖墳的無恥之事,還不允許別人發發牢騷,說他兩句都不行,從而連累到漢武帝被暴屍。


清漣吻鯨


漢武帝一世英名和他死後慘遭暴曬並沒有任何關係。當然如果有的話,就是太英明瞭,把國家治理的太好了,以至於有足夠的資本和財富為自己修建陵墓,以至於遭受死後沉屍荒野。

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有的帝王,漢武帝在位期間不僅國力達到全盛,就連疆域也進一步擴大,對匈奴的追擊,對邊疆的鞏固,讓西漢有了和平發展的穩定環境。而對內推行多項改革,重用賢臣,使經濟得到恢復。以至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為人們推崇的對象。

但是像所有帝王一樣,漢武帝也有自己的毛病,或許是功勳太多,或許是能力太強,這些開疆擴土的帝王們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長生不老,而自己的王國能夠萬歲安寧。所以,求仙訪道,妄想長生成為他們的共同願望。而在死後將自己的王朝帶到另一個世界,在往生享受人間的富貴成為他們最終的選擇。

漢武帝在位期間就開始為自己修建陵墓,為的就是像始皇帝一樣長生不老,統治永存。可惜的是,在他死後陵墓還沒修好,最終不得不草草下葬。但是仍舊有大量的財寶陪葬,而他的茂陵也成為了後世盜墓的終極目的。

終於在東漢時期,奸臣董卓又一次盜墓之時發現了一個讖語。說什麼“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這句話合起來就是董卓不得好死的意思吧,顯然,漢武帝陵墓的修建者並沒有這個先見之明或者預言能力。這分明是不滿董卓暴政的人提前做好的手腳,跟陳勝在魚肚裡藏紙條大概一個意思。但是董卓當時是不知道這個原因的,估計也不想知道,於是大腦之下下令把漢武帝屍體扔出棺外,最終落個暴屍的結局。


上觀英超


漢武帝劉徹死後被暴屍源於盜墓,實屬偶然,和他生前是否英明神武沒有任何關係。再進一步說,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實屬活該:他糟蹋了一輩子錢,死了也不放過,像陵寢這種死人住的地方他都能花五十多年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去修建,《晉書·索綝傳》雲:“漢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一供宗廟,一供賓客,一充山陵。”而且裡面“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藏之”,甚至“不復容物”。這種情況下不被賊惦記才怪,所以,從公元前84年(漢昭帝始元三年)開始,公元25年(漢光武帝建武二年)赤眉軍、公元190年(漢獻帝初平元年)董卓和881年(唐僖宗中和元年)黃巢,先後光顧茂陵,其中董卓更是因為一紙讖言連劉徹的屍體都扔了出來,題目中的所謂屍體被暴曬可能就是指的這一次。

在這一點上,劉徹一點都不寂寞,歷朝歷代的皇帝陵寢幾乎都沒逃得過盜墓賊的魔爪。除了盜墓筆記裡面的那種小毛賊,最著名的當屬曹操,他為了籌集軍餉,設立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專門負責盜墓取財,以為軍用。另外一個就是東陵大盜孫殿英,把“我大清”的祖宗十八代都掘了個精光。

在這一點上,最明智也最讓人佩服的的有兩個人,一個是成吉思汗,直接讓人找不到。另一個是後周太祖郭威,這是一個聲名不顯的偉大帝王,不僅在位時勤儉節約、體恤民力,死後更如生前。在他臨終前,專門囑咐養子柴榮(後周武帝)一定要薄葬:“陵所務從儉素,應緣山陵役力人匠,並須和僱,不計近遠,不得差配百姓。陵寢不須用石柱,費人功,只以磚代之。用瓦棺紙衣……切不得傷他人命。勿修下宮,不要守陵宮人,亦不得用石人石獸。隻立一石記子,鐫字雲:大周天子臨晏駕,與嗣帝約,緣平生好儉素,只令著瓦棺紙衣葬。若違此言陰靈不相助。”不僅境界上甩劉徹幾條街,而且死後更是得到安寧。




彼岸歷史


漢武帝死後慘遭暴曬,與他生前一世英名沒啥關係,他死後的一切遭遇完全不受他生前的影響,因為這都是沒想到會發生的事兒。


漢武帝的陵墓被稱為茂陵,豪華程度堪稱當時之最,前前後後一共修了五十多年,規模非常的宏大,墓內所放的陪葬品也是非常的多,且豪華,史稱“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近乎收藏”。如此多的陪葬品,當時就安排了差不多幾千人來管理此陵園,不亞於一個正常的宮殿。


如此多的陪葬品,放在古代,特別是在漢末,多路諸侯紛紛崛起的時期,這無疑不是一個陵墓,而成為了一個寶藏庫,吸引了無數的盜墓者的注意。

據說東漢末年董卓就安排過人去挖掘茂陵,也傳說從茂陵裡挖出過一塊絹布,上面寫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古時候,文人們喜歡斷字啊,總喜歡琢磨下這是個什麼意思,果然沒讓人失望,最後斷出來了這“千里草”就是“董”字,這“十日卜”就是“卓”字(不得不佩服古時候文人這方面的才能啊),這連起來就是在詛咒董卓啊,董卓知道後非常生氣啊,一怒之下,就讓人將漢武帝的屍體給扔了出來。這才搞出了漢武帝的屍體參操暴曬的原因。


其實,東漢末年,不僅僅是董卓去挖掘過茂陵,曹操也幹過這事兒,畢竟當年各路諸侯崛起,養兵需要銀子,銀子怎麼來?挖掘皇陵就是一大來路,畢竟當時的漢朝早就是個傀儡了,自己都活不下去了,還顧得了祖宗們的皇陵,所以,曹操為了籌集銀子,也幹過盜墓的事情。


只不過曹操比董卓像個人,知道拿銀子歸拿銀子,不去將屍體給扔出來。我估計也正是因為曹操經歷了這些,所以,曹操在自己去世時,要求曹丕對他進行薄葬,薄葬就是一切喪事從簡,陵墓裡也別放什麼金銀珠寶了,我估計曹操也是怕盜墓則去光顧他的陵墓,不過再怎麼宣傳薄葬,曹操的墓還是被光顧了。


回到漢武帝這邊,所以,漢武帝死後被暴曬,純粹時偶然,他算不到,所以,更與他生前的一世英名毫無關係。


寒舍閱獨


個人分析漢武帝死後遭受暴曬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 漢武帝生前功績卓著,國家富裕他變效仿起了秦始皇給自己做生後事,就是修建了奢華的陵墓!這為他死後遭暴曬做了引子~

二 他不但效仿曾經的皇帝修陵墓還有一個皇帝們都向往的,就是修仙長生不老,這個又為他遭暴曬做了鋪墊~

三 恰巧挖他墳墓的董卓有個女兒,而且這個女兒還是個啞巴,董卓很寵愛這個女兒,一心想治好女兒的病,想到了求仙的漢武帝陵墓奇珍異寶,珍奇藥房肯定能治好女兒,所以派人把陵墓搜了個邊,包括他的屍體

四 翻遍了漢武帝的屍體也沒找到靈丹妙藥,而是找到一張紙,上面寫了詛咒董卓的話,董卓一氣之下就命人把他的屍體拉出來暴曬了

以上就是他死後為什麼會被暴曬,總結一下就是皇帝的通病,有功績也有暴行,讓後人對其有了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就有了行動,所以才引出了後面的下場。


晟Mrs


前世欠的債,後世一定要還的,不管是誰,不論怎樣牛逼惡毒霸道,傷害太重,殺伐太重,欠命太多,天必找,算其帳。


東來閣公爺


我們知道,漢武帝劉徹,堪稱千古一帝,在一定程度講甚至可以跟秦始皇相媲美。在它的執政期間看來擊敗匈奴,遠征大宛。降服西域。收復越南,吞併高麗。等一件件波瀾壯闊的壯舉。

為什麼漢武帝一生雄才大略,指點江山。為什麼在他死後卻受到了董卓如此令人髮指的待遇?

在漢武帝死後。他的陵墓遭到了很多人的挖掘破壞,各路摸金校尉以及一起義軍瘋狂地對漢武帝陵墓的寶藏進行盜取,幾萬個人搬了幾個月,也沒有把其中的寶藏搬完。真正的浩劫是在東漢末年,鄙視劉姓,皇權旁落。董卓老賊粉墨登場。據說他有因為一塊白布,竟然把漢武帝的屍體拉出來暴曬。

根據史料記載,在漢武帝劉徹僅僅20多歲的時候就開始動用勞工幾萬人大興土木的修建自己的茂陵。直到他公元前87年死的時候,整整修築了50多年。茂陵的規模雖然比不上秦始皇陵,但是也是遠高於一般的帝王的。史料記載基內有“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yì)藏之”

當時為了更好的管理和祭祀甚至直接在茂陵的邊上,新建了一個縣城我的文武百官文人墨客都前來居住。僅僅負責茂陵管理的人就多達5000多人。

到了300年後的董卓時期,為了獲取漢武帝陵墓的寶藏。董卓更是直接命令呂布在,光天化日之下,對茂陵進行大規模盜掘。

正在呂布帶著大隊士兵,大肆毀壞文物尋找寶藏的時候。一個士兵突然發現一張絹紙,欣喜若狂地把它交給呂布。你不拿過來一看,發現上面端端正正地寫著12個大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呂布乃是一介匹夫。看到這12個字,但卻不明白他到底什麼意思。於是他以為上面寫著長生不老的藥方。便興沖沖的把它交給董卓。董卓一看氣不打,一出來,當場把紙撕了個粉碎。原來這千里草,合起來是一個‘董’字,十日卜合起來,是一個‘卓’字,這句話是詛咒董卓不得好死。

董卓可謂是怒髮衝冠,幾乎要氣暈過去。於是他下令,把漢武帝的屍體從棺材裡拉出來,放在外面暴曬。

可憐漢武帝一世英名。死後竟然遭到這般荒唐的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