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為什麼淪落到掏鳥窩、捉老鼠最終還被餓死?

國史春秋


中國歷史上死於非命的國君大有人在,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庸弱荒淫。但凡事都有例外,一代雄主趙武靈王便是便是其中之一,雖然是一代霸主,但卻難逃悲慘的結局。



胡服騎射、雄心勃勃

趙武靈王本名趙雍,公元前326年,其父趙肅侯去世後,趙雍繼位為君。這一年的趙武靈王年僅15歲。

得知趙肅侯去世,魏、楚、秦、燕、齊等五國想著趁火打劫,各自派遣了一萬士兵準備以弔唁為名瓜分趙國。趙武靈王看清形勢後,與韓國、宋國結盟,並且重金賄賂南方越國攻打楚國,五國見年幼的趙武靈王頗有雄才大略,而且國內已經做好了應對的準備,於是紛紛撤兵,僅以禮官入趙國弔唁,趙武靈王也因此挽救了趙國的命運。



雖然五國並沒有吞併趙國,但當時的趙國國疲民弱是不爭的事實。而且更悲催的是趙國還處於四戰之地,夾在燕國、韓國之間,還與秦國接壤。當然最慘的情況是要面對林胡、匈奴、樓煩等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

看到這種情況後,趙武靈王非常清楚,如果國家軍事力量弱小,亡國便近在眼前。於是懷有雄心壯志的趙雍在穩定國內形勢後開始為趙國的未來做打算。



一次胡人入侵,趙武靈王親自觀察雙方的作戰情況,他發現胡人身穿窄袖短襖,作戰時用騎兵、弓箭非常靈活機動,簡直就是來去如風。於是下定決心改革,讓趙國士兵穿胡服、學騎射。

在趙武靈王的改革之下,趙國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逐漸的在強鄰環肆的四戰之地崛起。之後趙武靈王率領著這支騎兵屢次挫敗北方遊牧民族,不僅開闢了北方上千裡的領土,而且還逼迫林胡王貢獻了大量優質的馬匹。




傳位失誤、終遭慘死

消除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後,趙武靈王重整雄心,開始著手消滅臨近的中山國。

當時,趙武靈王為了將全部的精力放在攻打中山國上,所以準備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讓兒子負責內政,自己則負責帶兵出征。

趙武靈王有兩任王后,第一任王后是韓國國君的女兒,生育了嫡長子公子章。但韓王后不幸早逝,所以趙武靈王又迎娶了一位夢中女神相似的美女吳娃。



吳娃天生麗質,而且溫柔可人,很快便得到了趙武靈王的寵愛。後來吳娃也為趙武靈王生育了一個兒子,名叫公子何。

本來太子是公子章,但耐不住美人的軟磨硬泡,趙武靈王心裡的天平逐漸倒向了公子何。終於在吳娃病逝之前的懇求下,趙武靈王廢黜了公子章,改立了公子何也王太子。

公元299年,趙武靈王攻打中山國到了緊要的關頭,而且北方遊牧民族也和中山國聯合,意欲反叛趙國。於是趙武靈王傳位於公子何,將內政交給他,並且將自己深為倚重的大臣肥義交給了他。



趙武靈王退位後自稱“主父”,開始帶兵征戰,很快便攻下了中山國,並且收服了北方遊牧民族樓煩。

平定了四周之後,趙武靈王開始重新重視內政。但僅僅三年的時間,公子何已經適應了“王”的生活,將權力牢牢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此時的他不僅不願意把到手的權力交出去,而且還在不斷地蠶食趙武靈王手中的權力,就連大臣肥義也倒向了公子何。

此時,趙武靈王又看到了備受打擊的嫡長子公子章,心生憐憫,想著將趙國一分為二,將代地賜給公子章。但此舉遭到公子何的反對。

趙武靈王的建議被拒後,暗示公子章要有所行動,並且以巡視自己的陵寢為由,將兩個兒子叫到了自己的沙丘宮。



公子章和公子何來到沙丘宮之後,公子章假借趙武靈王之命召見公子何。公子何本來想去,結果肥義感覺形勢不對,主動請纓前往。最終肥義被殺,公子何於是起兵圍沙丘宮,殺死了公子章。

公子章被殺後,公子何命人喊話,所有的宮人只要出宮便不殺,於是宮中所有的人紛紛出逃,只留下了趙武靈王一人在偌大的宮殿之中。

為了不揹負弒父的名聲,公子何命人只圍不殺,最終一代雄主趙武靈王被兒子困在沙丘宮三個月後被活活餓死。


我是越關


趙武靈王被圍困在沙丘宮長達三個月,這麼久的時間裡幹了些啥?他掘鼠掏鳥窩都沒有人管,這說明他在沙丘宮中愛幹啥就幹啥,只要不出宮門,就沒人管得了!


於是就可以大膽地推測一下,他為什麼不可以挖個地洞,逃出去呢?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除非他真的不想活了。

趙武靈王被困於沙丘宮,剛五十上下吧?以他常年驅弛的身體條件,他能勝任這項工作;以他的居住條件,他應該有些刀劍槍矛這類硬工具;沙丘宮是座行宮,不是一座軍事堡壘,所以結構上不是非常堅固;沙丘宮在當時的規模比較大,能有鳥窩,那樹林就多,有樹林就有陰暗,是行宮就有屋室,這樣一來,總有個隱蔽的地方可以挖洞。


但趙武靈王沒挖洞,在某種意義上就不準備逃走了。很可能是他不想再活下去了,看淡了風雲變幻,戰火紛紛,爭權奪利。尤其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君父被臣子囚禁而親生兒子(昔日最忠愛的)趙何不聞不問,欲置其父死而無憂患)。如此一來,趙武靈王若被放出來,一個廢王也就等於一個囚徒。還不如不出去而受辱悲哀地死去。

以趙武靈王的智力和材力,沙丘宮困不住他。惟一的就是,他不想活了。他活下來就是一太堆麻煩。麻煩一出,內部一亂,必為其他國家所乘。趙國就有危險了。


趙武靈王與齊恆公,齊王建都是被餓死的。趙武靈王被自己最鍾愛的兒子斷水斷糧,活活掙扎了三個月,不走不逃,他這種行為向後人展示出趙何的陰暗歹毒。這比齊恆公(兒子們爭位去了,顧不過來),齊王建(秦始皇放逐於松林裡餓死)更悲涼更無情。

趙武靈王活著時,秦昭王不動。不是不動,是秦昭王看在趙武靈王的昔日的恩情上不動粗。趙武靈王一死。秦昭王找麻煩來了,想用十六城交換和氏璧。從此,秦昭王及其後人一直把趙國當成第一號敵人對待。到趙孝成王時的長平之戰。趙國就耗盡了趙武靈王創造擴大的所有財力,幾至於數次滅國。

趙武靈王判斷錯誤,軍政不可分而偏要分開造成軍政對立,引起朝廷混亂;立幼廢長又除惡不盡;囿於婦人之心,而引起兄弟殘殺;大禍已成,竟然置身事外,當然就是成者為王,敗者不死則亡了 。


而失敗被困後,趙武靈王餓死也不逃亡,原因就在於他的心已經死了。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異議請聯繫刪除)


劉一千五


在春秋戰國時代,禮法講究傳位於嫡長子,廢長立幼是取亂之道。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一時雄傑,可惜英雄難過美人關。趙武靈王很早就立了自己的大兒子趙章為太子。公元前310年,他出遊大陵時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少女鼓琴而歌:“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這趙武靈王就睡不著了,第二天和自己大臣說這件事,趙武靈王手下大成有一名大臣叫吳廣,他就覺得趙武靈王描繪的妹子和自己女兒很像,就把自己的女兒獻給趙武靈王。自古君王多薄性,一代新人換舊人,得到夢中美女的趙武靈王大喜,給她賜名吳娃,廢掉了原來的王后韓姬,立吳娃為後,還生下來一個孩子,起名趙何,深得趙武靈王的喜愛。公元前301年,吳娃去世,趙武靈王對亡妻的感情也轉嫁到趙何身上,不但廢掉原來的太子趙章,立趙何為太子,還在兩年以後宣佈退位,自稱是“主父”,直接把王位傳於趙何,這就是後世的趙惠文王。當時趙武靈王正值壯年,雖然退位當了“主父”,但是還是主管軍事,籌備進攻秦國。而趙惠文王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本來事情到這就結束了,好死不死的,趙武靈王覺的自己對以前的廢太子趙章有愧,先封趙章為安陽君,第二年又要封趙章為代王,把趙國一分為二,二王並立。這趙惠文王不幹啊,我已經是大王了 ,憑啥分一半領土給哥哥,而趙章見父親支持自己,有恃無恐,先下手為強,禍起蕭牆,沙丘之變就此開始。

趙章假借主父名義招趙惠文王前來,暗中埋伏刀斧手,趙惠文王要去,被大臣肥義阻止,肥義為保趙惠文王,自己隻身前往,趙何見趙惠文王不來,就殺掉肥義,率軍直接進攻趙惠文王的宮殿。趙惠文王已經做好準備,趙章大敗,逃入主父宮中,主父見到自己兒子,也是心軟,就打算庇護趙章,但是此時大勢已去,趙惠文王派人進宮強行殺掉了趙章。趙惠文王怨恨主父支持趙章,卻不敢承擔弒君殺父的罪名,就把所有的宮殿侍從全部驅趕出主父的宮殿,然後將主父的宮殿團團圍住,斷水斷糧。可憐主父欲出不能,欲食不得,在宮中自生自滅,甚至靠掏鳥蛋維持生命。3個月後,趙惠文王派人再次進入宮殿的時候,偌大的宮殿只剩下一具形容枯槁的屍體。

武靈遺恨滿沙丘,趙氏英明於此休。

年來月去春寂寞,故宮雀鼠尚含羞。


狗哥說奇葩


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使得趙國日益強盛,稱霸於天下,是當之無愧是一代雄主。但卻死得窩囊,走投無路之下竟以鳥獸充飢,最終還是免不了被活活餓死的下場。如此反差,未免讓人唏噓。

他之所以會有如此下場,全來自他廢長立幼的錯誤決斷。以致兄弟相殘,而他則身不由己,被捲入這場漩渦之中,成為了陪葬品。



廢長立幼,埋下禍根

從古至今,千百年來,都講就個長幼有序,尤其是在古代君王立嗣一事上。三國時期的曹操喜愛曹植,想立他為世子,為此去詢問賈詡意見,便有了這麼一段經典的對話:

詡曰:“正有所思,故不能即答耳。”操曰:“何所思?”詡對曰:“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

曹操聽後哈哈大笑,便立長子曹丕為世子。為什麼呢?因為袁紹跟劉表都是選擇了次子當繼承人,結果導致了種種矛盾禍端的產生,以致家族基業毀於一旦。



可是趙武靈王卻犯了這個嚴重的錯誤,他立了次子趙何為王。如此一來長子趙章自然不服,可趙武靈王非但沒察覺到隱患的存在,反而憐憫趙章,還派了田不禮去輔佐他。殊不知如此正給了他發動叛亂的資本。

趙章政變被殺 主父慘遭牽連

趙何繼位之後,武靈王就自稱主父。二人同遊沙丘,分別住在兩處宮殿。而這時候,趙章的奪權行動也正式開始了,可旋即便以失敗告終。

詐以主父令召王。肥義先入,殺之。高信即與王戰。公子成與李兌自國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難,殺公子章及田不禮,滅其黨賊而定王室。

趙章雖然伏誅了,可公子成和李兌在平亂的過程中卻犯了大忌。趙章失敗之後,逃到了主父那裡,被他收留。平叛大軍為了圍殺趙章,將主父的宮殿都給圍起來了。如此行為,正犯了以下犯上之罪,該當滅族。



所以殺了公孫章之後,公子成跟李兌害怕會被主父追究,一番商量之後,乾脆一不做二不休,連主父一起殺掉:

乃遂圍主父。令宮中人“後出者夷”,宮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鷇而食之,三月餘而餓死沙丘宮。

一代雄主被重重包圍,進退無路,終於餓死在沙丘宮內。



Ad說

趙武靈王在位期間,吞滅中山國,大敗林胡、樓煩二族,虎視天下何雄哉。

可惜這樣一個幹練雄姿之主,最後卻在立嗣一事上犯了糊塗,以致落得個悽慘下場,實在是可悲可嘆。

談古今歷史,看天下英雄。我是Ad哥哥 ,期待你的關注。

Ad哥哥


趙武靈王(約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嬴姓,趙氏(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故當稱為趙雍,不叫嬴雍),名雍,戰國中後期趙國君主。

本是一個很有做為的君主,可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出了點情況,沒有尊守立長不立賢的原則。二十七年(前299),趙武靈王將王位傳給次子趙何,為惠文王,以老將肥義為相國輔佐。

他呢想出了主父的頭銜,自號主父。主父的大兒子叫趙章,是主父的夫人韓氏所生,本已立為太子。

武靈王是個多情的種子,十六年(前310)因在夢中夢見一個會演奏樂器的女子,他的屬下進獻了一個絕色美女孟姚,趙武靈王對孟姚寵幸有佳,立為惠後。

孟姚

惠後生了一個兒子,取名何,武靈王立馬把以前的太子章給廢了,立何為太子。趙章對此是一百二十個不樂意啊。一直等待機會。

惠文王四年(前295),主父與惠文王到沙丘(今河北鉅鹿東南)遊玩。

趙章心想機會來了,就和他的臣相田不禮率眾作亂,假稱主父之命召惠文王。老將肥義替惠文王擋了一刀,在惠文王進見之前入室,被殺,惠文王一看形勢不對,溜了。

趙惠文王回到他自己的行宮,立刻命令集結軍隊,交由高信帶領,向趙章發動反攻。公子成和李兌在邯鄲聞知政變,也率領軍隊趕來,還調集四周各縣的地方部隊前來護駕。

趙惠文王

趙章的黨羽很快被打散,只剩下他和田不禮帶著一些人還堅守在主父行宮。眼看行宮的大門就要被撞開,趙章情急之下,竟然衝進趙武靈王的寢宮,一把抱住趙武靈王的大腿,號啕大哭起來。

“你這是怎麼啦?”趙武靈王問道。

“父親!”趙章帶著哭腔喊道,“大王要殺我,大王要殺我!”

“不會吧?”趙武靈王神色木然地說,“剛剛不是你叫田不禮帶人包圍了這裡嗎?是你想殺你弟弟吧?”

“啊!不是,不是這樣。”趙章一個勁否認。

“你這又是何苦呢?其實我已經跟相國商量,要把趙國的一半劃給你,讓你在代地稱王,可你……”趙武靈王說著,臉上露出一絲苦笑。

“父親!”趙章只是大哭,“您一定要救我,不要讓大王殺了我,我是您的兒子啊!”

“可是,如果你得手了的話,你會不會殺你弟弟呢?只怕連我這把老骨頭都不會放過吧!”

趙章聽到這話,抬起頭來看著趙武靈王,搖頭說道:“怎麼可能?我怎麼可能對您下手?我只是想要回原本屬於我的東西,我才是趙國的太子,我又沒犯什麼錯,父親您為什麼就要剝奪我的地位,讓弟弟後來居上呢?”

趙武靈王默然不語。

這時,門外傳來田不禮臨死前的一聲慘叫。公子成和李兌帶著人走進來,看到趙武靈王在這兒,趕緊退後幾步,說:“安陽君叛亂,下臣特意趕來救駕。”

趙章嚇得渾身發抖。

趙武靈王思索了片刻,問道:“叛黨都剿滅了嗎?”

公子成說:“都剿滅了……除了安陽君。”

趙武靈王說:“那就好。安陽君該怎麼處理,由我親自來決定。你們先退下吧。”

公子成作了個揖,就想退出。可李兌暗中踩住他的腳,不讓他走。公子成驀然省悟,說道:“請主父將安陽君交給下臣。”

趙武靈王說:“你說什麼?”

公子成說:“主父早已經將國政交給大王處理,下臣要將安陽君帶到大王面前,接受大王的審判。”

趙武靈王氣不打一處來:“我如果不交呢?”

公子成說:“那我們就在外面等著。”說著他揮揮手,帶人退出了寢宮。

《史記》記載,趙章最終在趙武靈王的行宮中被殺。此後公子成被封為相國,號稱安平君。李兌也不錯,被封為司寇,相當於今天的司法部長。

至於趙武靈王,他的結局只能用“悲慘”二字來形容。趙章被殺之後,公子成和李兌商量:“因為安陽君的緣故,我們包圍了主父。按照趙國的法律,這是要滿門抄斬的。”兩個人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將主父行宮徹底包圍起來。而且將宮女和內侍全部趕走,只剩趙武靈王一個人待在宮裡,想出又出不來,又得不到食物,只好掏鳥巢裡的雛鳥出來生吃。

這樣圍了三個月之久,再派人進去打探的時候,趙武靈王已經不知道餓死多久了。

趙武靈王這個人,歷史上評價很高,關鍵是胡服騎射這件事很讓人佩服。本來,中原的戰爭一直是車陣和正面衝擊戰。春秋戰國,隨著鐵製兵器的出現,殺傷力大增。戰場也從平衍的中原擴大到北方的山林和南方的河網地區,車戰愈來愈不適應,於是步兵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增大。

但步兵運動慢,殺傷力也不強。趙武靈王向北方的胡人學習,改甲兵為騎兵,變車戰為運動戰,在兵制改革中先著一鞭,使趙國的軍事實力大為增強,滅中山,降林胡、樓煩,擴地千里,成為秦國向東發展的最大障礙。

真正的改革,從來就不是畏首畏尾地試探,而是大刀闊斧地向舊制度、舊習俗挑戰。如果拘泥於什麼祖宗之法不可變,什麼邪路不可走,那就不用談改革。要知道,歷史是在不斷進步,觀念也是在不斷變化的。我們現在見了官老爺不用下跪,還可以時不時對政府發發牢騷,在一百多年前的人看來,已經是走在邪路上了。

趙武靈王一生東征西討,武功赫赫,把趙國打造成了一個足與齊、秦抗衡的強國,卻在處理家務事上優柔寡斷,毫無章法,以至於父子二人都不得好死。

用司馬遷的話說:“豈不痛乎!”


樓蘭都護


趙武靈王因為胡服騎射而把趙國帶向了歷史的巔峰時期,當時的趙國成為了唯一一個可以和秦國相匹敵的強國。

你看趙武靈王就是這樣的一代英主,誰想到在他壯年的時候,他卻幹了一件十分雷人的事情,正是這件事導致了他最後慘死的結局。

那麼,趙武靈王到底幹了一件什麼事呢?

原來在趙武靈王,應該幹出一番事業的壯年之齡,他卻選擇了退位,來輔佐幼君。這本就是讓人感到十分意外的事情,更加讓人意外的是,他並不是讓自己的長子來繼承自己的國君位置,而是選擇了自己的幼子。

之所以選擇幼子趙何來繼承自己的王位,是因為趙武靈王寵愛趙何的母親。按道理說趙武靈王應該是趙國最有作為的一代君王了,他對中國的歷史,肯定是很熟悉的了。

他肯定知道若是繼承人選擇不好,肯定會出現差錯,甚至會亡國的。

很顯然趙武靈王並沒有在意這件事,他很任性的,把自己的小兒子趙何推上了趙王的王位,當時的趙何年齡僅只有十歲,可以說還是一個娃娃。

當然了這時候趙武靈王讓宰相肥義來輔佐趙何,當初趙武靈王做這樣的決定的時候,朝中的大臣都是反對他的。

一是,反對他不應該這麼早退位,二是反對他把王位傳給了次子趙何,而非是已經成年的長子趙章。

這樣就造成了趙章心裡的極度不平衡。

按理說趙章是長子還被立為過太子,他應該是王位的合法繼承人,可是,就是因為自己的父親,喜歡一個女人,這個喜歡的女人,給他生了一個兒子,他就讓他喜歡的女人生的孩子當了趙國的繼承人。

這本身就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儘管趙章對這一決定十分的不滿,但是,他也是無可奈何。

有一次趙武靈王看到自己的長子趙章跪拜在自己的次子趙何的面前,他心裡感覺十分的不是滋味,說白了就是他為趙章的命運感到不平。

所以,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決定把趙國一分為二,讓自己的小兒子趙何當趙王,讓自己的大兒子趙章當代王。

本來這時候趙武靈王已經退位了,把王位傳給人家趙何了,他就不應該干預這樣的事情了,但是,他覺得自己還是實際上趙國的老大,自己隨時都有可能把王權給爭奪過來。

可是,趙武靈王不知道的是,一場謀殺正在向他襲擊而來。

之所以會有這次謀殺的機會,還是趙武靈王給兒子製造的,當時趙武靈王要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趙何和趙章兩個人去遊覽沙丘宮。

趙章覺得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把自己的弟弟趙何給幹掉,這樣的話整個趙國就是自己的了。

所以,他就想在晚上發動政變,讓趙何來自己這裡,然後在對他動手。

可是,趙章的這個計劃被趙何的宰相肥義給識破了。當趙章叫趙何去他那裡的時候,肥義沒有讓趙何去,而是自己去了,他要看看趙章到底要幹什麼?

所以,趙章就把宰相肥義給殺了。

很顯然趙章已經謀反了,本來趙章想帶著自己的人馬,殺到趙何居住的地方,把趙何給殺掉的。

可是,就在這個緊要關頭,公子成帶著士兵來護駕了,因此,趙章兵敗,他就逃到了父親趙武靈王居住的沙丘宮。

正是在這裡趙武靈王丟掉了性命,因為趙武靈王袒護自己的長子趙章,一開始他並不想把趙章給交出去,事實上他是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把趙章給交出來的。

趙章被交出來之後,就被殺掉了。

公子成等人一想,自己逼迫趙武靈王交出自己的兒子,還殺了他的兒子,若是把趙武靈王給放出來,日後他重新掌權的話,肯定會滅了自己的族的。

他們越想越害怕,所以,索性一不幹二不休,就把趙武靈王給殺了吧。

所以,他們就派兵把沙丘宮給圍了個水洩不通。並且把除了趙武靈王之外的人,全部給放了出來。

就這樣沙丘宮裡就剩下趙武靈王一個人了,沙丘宮裡並沒有什麼吃的東西,趙武靈王只能掏鳥窩、抓老鼠、吃樹皮度日了。就這樣他堅持了三個月,沙丘宮裡實在是沒有什麼吃的了,所以,最終他被活活餓死在了沙丘宮中。


漢史趣聞


公元前295年,沙丘一座離宮宮門反鎖,宮內悄無人跡,宮外卻刀劍林立、戒備森嚴。這時,一個高大健碩的中年男子爬到了宮牆上,向守衛宮外的人苦苦哀求,許諾自己從此降為平民,再不問國事,聲音異常懇切、悽慘。守衛宮外的士兵聞言,不禁動容,有的甚至掉下了眼淚。可是,這也是人們所能給予他的全部同情,沒有人會為他打開宮門,更沒有人為他提供活下去的水和食物。三個月後,當宮門終於打開,中年男子早已餓死,皮肉都被鼠蟻啃光,唯餘一具枯骨。

這個死狀慘烈的人,就是戰國時期赫赫有名的一代雄主——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趙雍(約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嬴姓,趙氏,名雍,趙肅侯之子(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故當稱為趙雍,不叫嬴雍),戰國中後期趙國君主,政治家、改革家。

根據《東周列國志》記載,趙武靈王“身長八尺四寸,龍顏鳥喙,廣鬢虯髯,面黑有光。胸開三尺,氣雄萬夫,志吞四海。”何謂“龍顏鳥喙”?我們當然不用理會,這不過是古代史書描寫君王面有異相,絕非凡夫俗子的常用技法。不過,趙武靈王應該是個身材高大、體格健壯,且氣宇軒昂的大丈夫沒問題。

三家分晉後,趙武靈王是趙國的第六任國君,也是第一任王。戰國,是一個群雄並立、弱肉強食的時代。此時的趙國也算強大,卻危機四伏,北有燕國,東北有東胡,西方有林胡、樓煩、秦和韓,中山國更在其心腹之間。

在趙武靈王的時代,戰車還是國與國之間戰爭的主力軍。不過,戰車笨重,只有在平坦之地才能發揮作用。一旦遇到靈活的騎兵部隊,或者被敵人在地上挖了壕溝,戰車便威力盡失。所以,為了打造一支強大的軍隊,趙武靈王力排眾議,堅決主張胡服騎射。整個國家國民無分貴賤,革帶皮靴、窄袖左衽,廢車乘馬、日逐騎射。

改革的功效非常明顯,胡服騎射後的趙國滅亡中山國,征服樓煩、林胡,將自己的領土擴張了兩倍。

躊躇滿志的趙武靈王將征服的目光投向了西方的秦國。於是,在四十一歲那年,他將王位傳給了幼子趙何,自稱“主父”,並親自深入秦國考察其山川地形、關隘守備。為了瞭解秦王及其官員,他甚至冒充特使訪秦,差點被秦王捉住。

不難看出,趙武靈王是一個極具膽識和魄力的君王,完全有能力成就一番更為偉大的事業。然而,就在把王位傳給兒子五年之後,趙武靈王便慘死沙丘宮,慘死在自己的仁慈和人性中無法割捨的舐犢情深上。

話說趙武靈王與王后育有長子趙章,立為太子。然而,趙章十五歲時,趙武靈王又將美女吳娃納入宮中,並生下幼子趙何。也就在這個時候,王后去世,吳娃成為了王后。趙武靈王因為疼愛少妻幼子,竟廢掉了趙章的太子之位,改立趙何為太子,並在前299年將王位傳給了趙何。

趙武靈王的想法在今天的我們看來,無疑很傻很天真。他覺得幼子登基為王,可以早早歷練如何治國平天下;自己則以“主父”的身份在其身邊好生調教,併為兒子和王國征戰四方、克敵服遠。趙武靈王的舐犢之情,真摯而懇切。

然而,一日朝會,趙武靈王看見長子趙章向幼子朝拜時,神情落寞而頹廢,憐憫之情油然而生。於是,他又有了一個更傻更天真的想法:將趙國一分為二,將代郡封給趙章,讓他建立代國。這樣,自己兩個兒子,哪一個都不吃虧。

多情的趙武靈王大概還不懂得,在中國似的權力角逐較量中,任何人性化的東西都是多餘的,甚至是必須被徹底棄絕的。他當然不知道,在中國以後的歷史中,凡是建立功勳夠大,被後世之人歌功頌德最多的,恰恰都那些能夠心狠手辣對付至親骨肉之徒。

漢高祖劉邦在逃命時,可以毫不猶豫地把妻兒不顧死活地推下車駕,只為自己能逃得更快些;漢武帝劉徹為了權力,可以誅妻滅子、殺女屠孫;唐太宗李世民如果不在玄武門對自己的哥哥、弟弟痛下殺手肯定成不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

當趙武靈王將父親的身份凌駕在君王身份之上時,他的命運就已經註定。

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帶著兩個兒子到沙丘離宮度假。趙章率先發動政變,欲殺死弟弟趙何。然而政變失敗,他於是逃到父親趙武靈王的離宮。當趙何的部下前來捉拿趙章,趙武靈王依舊不肯磨滅自己人性中那一抹慈愛,不肯交出兒子讓其赴死。最後,趙章被殺,一代雄主趙武靈王被困絕離宮之中,活活餓死。


茶酒使講古


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同他錯誤的二元政治體系有很大的關係。趙武靈王晚年的時候,將王位傳為了趙惠文王,讓趙惠文王主管趙國的政治,趙武靈王自稱主父,主管趙國的軍事出徵。趙武靈王的這個做法,看似能夠減輕自己的負擔,實際上卻導致了趙國出現兩個國王的尷尬局面。兩國國王不可避免的會發生矛盾,慢慢的兒子開始討厭父親,父親也開始討厭兒子,就這樣趙國最終爆發了沙丘之亂。沙丘之亂過後,本身強大的趙國,國力大大受損,在同秦國的戰爭中逐漸走下坡路。

沙丘之亂的爆發,同趙武靈王的小老婆吳娃有很大的關係。趙武靈王晚年的時候,寵愛自己的小老婆吳娃,在吳娃臨死的時候,請求趙武靈王立自己的兒子作為繼承人。看著吳娃馬上就要離世,趙武靈王悲痛萬分,答應了將吳娃的兒子趙何立為繼承人。廢長立幼是古代王朝的大忌,秦朝和隋朝都因此滅亡。趙武靈王時期嫡長子繼承製度影響力尚在,趙武靈王為了一己私慾,立了小兒子作為繼承人,給趙國埋下了內亂的種子。

趙武靈王禪位之後,趙惠文王逐漸的拉攏了自己的勢力,對於這個凌駕於自己頭上的父親,趙惠文王也開始不滿起來。與此同時,趙武靈王在禪位之前一向是一言九鼎,自從兒子繼位之後,大臣們不再像以前那麼聽話。慢慢的趙武靈王開始懷念自己的大兒子公子章,公子章更加聽話,也更加的孝順,後悔不已的趙武靈王想要幫助公子章奪取皇位。剛好趙武靈王和趙惠文王一起到了沙丘,公子章趁機帶領軍隊去攻擊趙惠文王,雙方在沙丘大戰一場,公子章戰敗逃走。

公子章逃到了趙武靈王的住處,被趙惠文王的士兵抓走殺害。殺害了哥哥之後,趙惠文王想要一勞永逸的除掉父親,於是他讓人包圍了趙武靈王的皇宮,不允許趙武靈王出來,又不給趙武靈王食物,最後將趙武靈王活活餓死。《史記》記載這一段的時候,說趙惠文王不知道父親的情況,筆者認為趙惠文王不僅是知道,而且還是幕後主使。趙武靈王從被困,到最後被餓死,經歷了四十多天,趙惠文王怎麼可能不知道父親的情況,分明是他謀害父親,又不想揹負殺父的名聲,才刻意指使手下這樣做的。


史海泛舟擺渡人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代雄主趙武靈王功成於自己的膽識和遠見,也自毀於自己的盲目樂觀和自信,可以說趙武靈王是一代明君,同時也是一代昏君。


【一】功成於自己的膽識和遠見。在趙武靈王即位之處,趙國在整個六國中是處於弱勢的,一方面受到中原大國的欺辱,另外一方面又受到林胡、樓煩等遊牧民族的騷擾,甚至臨境小小的中山國也時常進犯趙國。如果趙國一直這樣下去,滅國是遲早的事,而且只會不提不會延後。

趙武靈王即為後,面對如此孱弱的國家實際,以及外部面臨的發展形勢,趙武靈王膽識和遠見開始展露出來。

1. 在趙國遭受遊牧民族騷擾。外族入侵的過程中,趙武靈王發現趙國之所以打不過,或者說消滅不掉遊牧民族,一方面是因為士兵的戰鬥力弱,另外一方面也與遊牧民族騎兵的素質有關,騎兵速度快、箭法準,再加上游牧民族民風彪悍,趙國士兵根本不是對手。趙武靈王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吸收了經驗教訓,認識到趙國部隊的弱勢和不足。


2. 吸收經驗開始反思。認識到趙國的不足,那就大膽的去改正。於是趙武靈王開始提出“胡服騎射”的大計劃,但中原國度歷來是瞧不起遊牧民族的,認為他們是落後、低於自己的,所以這個計劃遭到很多大臣們的反對,竟然讓我們漢民族,穿上胡人的衣服,還得向他們學習,簡直是恥辱,但是趙武靈王通過各種方式、關係,說服了大臣,得以推進此計劃。


3. 實施胡服騎射。趙武靈王開始引進胡人來教導趙國軍隊戰術戰略技能。穿上胡人的衣服這只是為了和胡人之間拉近距離,要想超越他們,將胡人騎射的技能學到手才是關鍵,所以趙武靈王大膽啟用胡人作為軍隊的教官,教授騎馬射箭等戰鬥技能,逐漸提升了趙國軍隊的戰鬥力。而穿胡人的衣服又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使得邊境實現了平穩和諧相處。

“胡服騎射”讓趙國實力大增,趙武靈王率將士攻擊匈奴,佔領今內蒙古南部黃河兩岸之地,建立雲中、九原兩郡。又在陰山築長城以抵禦胡人,前296年又吞併了中山國。

影視劇中的趙武靈王


【二】自毀於滿目樂觀和自信。在取得一系列的勝利後,趙國變得強大,但趙武靈王沉醉於自己的盲目樂觀和自信之中,最終導致悲劇。

1. 改立太子。因為寵幸吳娃,在其去世前答應她立公子何為太子,於是,趙武靈王將之前太子公子章廢除,改立公子何為太子。


趙惠文王

2. 提前退位做主父,讓位給公子何。趙武靈王希望自己和兒子分別負責國內的政治和軍事,自己可以專注與對外軍事戰爭,其實是想構建二元政治,但是其違背了政權構建的基本規律,歷來都是國無二君。

3. 獨享收回權力。公子何也就是趙惠文王很快進入角色,但是趙武靈王看見身材高大的公子章伏地拜見自己的弟弟趙惠文王的時候,因為公子章為趙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於是趙武靈王有開始轉移感情了,想分權給公子章,實際上也就是自己收回權力。

【三】沙丘政變。有了將權力分一部分給大兒子公子章的想法後,於是付諸行動,但是自己的主張被肥義拒絕了,趙武靈王將此事告知公子章後,公子章很憤怒,趙武靈王也十分憤怒,至此,他與趙惠文王之間的關係已經變了味道。為了從中調和,趙武靈王以到沙丘選擇墓室為由,帶著哥倆一起,而公子章心中一直氣憤不過,於是約定在沙丘發動政變,將趙惠文王剷除,但是政變最終失敗,公子章逃入趙武靈王居住的宮殿,趙惠文王派人攻入斬殺,而後清除趙武靈王宮殿內的所有人,只留下趙武靈王自己,並派兵包圍起來,下令不允許往裡面送任何生活補給。

就這樣,趙惠文王對自己父親的宮殿斷水斷糧三個月,而趙武靈王在裡面一開始還能有存糧和水,但是逐漸裡面的糧食沒了,他甚至將裡面能吃的都吃了,甚至是老鼠,還有掏鳥窩,最終什麼吃的都沒有,再加上沒有水,趙武靈王就這樣被自己的兒子活活的餓死在裡面。



戰國騎兵哪家強?胡服騎射武靈王。

趙武靈王年輕時可了不得,拳打中山、樓煩,腳踢魏國、齊國,把秦國整的也是閉聲閉氣。

趙武靈王為啥這麼強?

胡服騎射,那就是戰國七雄裡,最早的機械化部隊。機械化對戰純步兵,那就是吊打。別國的步兵和戰車一下子遇上新戰術不會玩了——戰車追不上,步兵跑不掉,只能捱打唄。

總之,趙武靈王在當時是絕對的大V,把趙國的威風揮灑到了極致。

話說,花無百日紅,趙武靈王卻是老年痴呆提前犯了。才到中年油膩大叔的年紀,就準備進養老院了——四十來歲就要讓位給兒子。

讓位就讓位唄,他就是不按套路來。

本來兩個兒子都好好的,大兒子趙章做太子,小兒子趙何也沒非分之想。壞就壞在趙武靈王耳根子軟。

第二任老婆,美女吳娃臨死前說:“讓我兒子趙何,繼承王位好不好嘛?嗯哼—不然我就死不瞑目。”

趙武靈王說:“好、好、好,怪嚇人的,你趕緊死吧,我答應還不行嗎。”

於是乎,小兒子趙何就成為新任趙王(趙惠文王),趙武靈王升級為“主父”(太上皇)。

做了太上皇的趙武靈王,突然又覺得,對不住大兒子趙章。於是,趙武靈王一拍腦袋,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妙招。

什麼妙招?把趙國割成兩塊兒,兩兒子不就都能做王啦?“寡人真是天才,耶!”

這事跟新任趙王和眾大臣一商議,大夥沒吐他一臉就不錯了,當然沒門。

好吧,既然沒門,趙武靈王就想著開扇窗——鼓勵大兒子趙章造反,來強的。

造反能成嗎?大臣們一個個都支持趙惠文王,打敗了趙章。

趙章趕緊逃難,到了趙武靈王的“沙丘宮”。

趙惠文王來要人,趙武靈王就是不給。幾個大臣就給趙惠文王支招了:“直接把老不死的一塊兒收拾”。

接下來,趙章被強拖出來砍死。至於老頭子,殺爹這名聲不太好,就讓他自己玩吧。

什麼叫自己玩?把沙丘宮一圍,也不給吃喝。

老頭子趙武靈王想求饒,喊破喉嚨也沒人理。總不能餓死吧,那就掏鳥窩吧,打地鼠吧,有啥吃啥。

就這樣扛著三個多月,能吃的吃了,不能吃的也吃了。趙武靈王再也找不到吃的,一代英主就這樣變身餓死鬼。

趙武靈王一死,秦國也開始普及騎兵,秦國從此踩著趙國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