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閒語戲說曹魏九謀士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三國是說不盡的英雄,道不盡的故事。曹魏能三分天下有其二,成為三國中實力最強大的一方,在於其網天下英才用之,曹魏陣營是猛將如雲 謀臣如雨。今天,我們就來閒語戲說一下曹魏陣營的那些頂級謀,此一家之言,只是我個人心中的曹魏九謀士。

王佐之才——荀彧

志在天下,以匡扶漢室為已任。荀彧作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被稱為“王佐之才”。他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處理軍國事務,被敬稱為“荀令君”。他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荀彧在戰略方面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等;戰術方面,他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政治方面,荀彧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後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為其所忌,調離中樞,在壽春憂鬱成病而亡(一說服毒自盡)。死後被追諡為敬侯,後又被追贈太尉。

閒語戲說曹魏九謀士

荀彧

毒士——賈詡

奇謀百出,算無遺策。從三國前期到後期,賈詡都活躍在不同的場合。賈詡在董卓死後,獻計於其舊部李傕、郭汜,助其反攻長安。後成為張繡的謀士,張繡曾用他的計策兩次擊敗曹操。 官渡之戰時,賈詡力主與袁紹決戰。曹操與關中聯軍相持渭南時,賈詡獻離間計,瓦解馬超、韓遂,使得曹操一舉平定關中。在曹操繼承人的確定上,賈詡以袁紹、劉表為例,暗示曹操不可廢長立幼,從而暗助了曹丕成為世子。賈詡其實是深謀遠慮之人,其才能不在任何謀士之下,可惜早年為董卓謀,後為李傕、郭汜謀,再後為張繡謀,所以,最終投奔曹操之後的賈詡一生小心謹慎,雖然成為赤壁之戰唯一獻計之謀士,但其光輝已被遮掩。後來,曹丕曹植之爭,賈詡雖然支持曹丕,但不參與其中,而且也令後代不與政治掛勾,不參與權貴鬥爭,閉門自守,最終位列三公,諡曰肅侯,實為不易。《唐會要》尊其為魏晉八君子之首。賈詡精通兵法,著有《鈔孫子兵法》一卷,併為《吳起兵法》校注。

閒語戲說曹魏九謀士

賈詡

鬼才——郭嘉

才策謀略,世之奇士。“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 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郭嘉是曹操早期的智囊團的核心人物,其人有超凡的戰略眼光,並且觀察能力特別的強。因此郭嘉對於作戰目標的選擇和作戰計劃經常會提出特別重要的建議,在曹操擊垮呂布和袁紹等幾個實力比較強大的對手之中,郭嘉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獻計軟禁劉備,但曹操未採納,致使劉備成為曹操心腹大患。下邳擒呂布,解決後顧之憂。十勝十敗論,為官渡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遺計定遼東,使曹操不費一兵一卒兼領遼東(史書未載定遼東之策為郭嘉所出)。郭嘉英年早逝,最終缺席赤壁之戰,否則赤壁之戰鹿死誰手也未可知。諡曰貞侯。

閒語戲說曹魏九謀士

郭嘉

曹魏謀主——荀攸

荀彧之侄,被稱為曹操的“謀主”。荀攸有著超人的智慧和謀略,不僅表現在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中,也表現在安身立業、處理人際關係等方面。他在朝二十餘年,能夠從容自如地處理政治漩渦中上下左右的複雜關係,在極其殘酷的人事傾軋中,始終地位穩定,立於不破之地。荀攸在何進掌權時期任黃門侍郎,在董卓進京時曾因密謀刺殺董卓而入獄,後棄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許都之後,荀攸成為曹操的軍師。 荀攸擅長靈活多變的克敵戰術和軍事策略,曹操征伐呂布時荀攸勸阻了曹操退兵,並獻奇計水淹下邳城,活捉呂布。官渡之戰荀攸獻計聲東擊西,斬殺顏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燒袁紹糧草,同時力主曹操接納許攸,畫策烏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間,荀攸力排眾議,主張曹操消滅袁紹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為陵樹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調,計謀百出,深受曹操稱讚。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吳路上去世。荀攸一生畫奇策十二,惟鍾繇知道,但是鍾繇在後來未整理完就去世了,所以後世才不知道。正始年間追諡為敬侯。

閒語戲說曹魏九謀士

荀攸

文武兼資——程昱

從曹操於兗州,封壽張令。有謀,能斷大事。之膽,過於賁、育。性剛戾,與人多迕。曹操徵徐州時,程昱與荀彧留守後方,阻呂布、陳宮大軍,保住三城,因功受封為東平相,屯於範縣。程昱常為曹操出謀獻策,于徐州用計迫降關羽;曹操徵河北,程昱推薦關羽羽以敵顏良,又於倉亭獻十面埋伏之計,大勝袁紹;後與劉備戰,程昱計挾親賺徐庶,使徐庶來投;從南征,程昱諫曹操以防火攻,又識黃蓋糧船之偽,免大寨遭創,曹操亦因此逃逸得及。漢獻帝定都許縣後,以程昱為尚書,後又為東中郎將,領濟陰太守,都督兗州事宜。討袁譚、袁尚後,拜為奮武將軍,封安國亭侯。後文帝踐阼,程昱為衛尉,進封安鄉侯。黃初元年逝世,壽八十,曹丕亦為之流涕,追贈車騎將軍,諡曰肅侯。

閒語戲說曹魏九謀士

程昱

冢虎——司馬懿

開言崇聖典,用武若通神。三國英雄士,四朝經濟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善用兵,變化若神,所向無前。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也是他把曹家三代基業變成自己的,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曹操稱魏王后,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與陳群等同列“四友”,是曹丕智囊團的主要人物。曹丕代漢後,司馬懿節節高升,開始掌握重權。曹睿繼位後,司馬懿坐鎮宛城,督荊豫二州軍事,主持荊州對吳攻戰,後接替曹真總管對蜀防禦工作,數次成功防禦諸葛亮北伐。曹芳繼位後,司馬懿、曹爽共同輔政。司馬懿受曹爽排擠,後發動政變誅殺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國大權。司馬懿病逝後,魏國政權仍由其兒子把持,多年後導致晉朝代魏的發生。司馬懿被後代追封為宣皇帝。

閒語戲說曹魏九謀士

司馬懿

預言家——劉曄

年少知名,人稱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舉足輕重的謀士,他屢獻妙計,對天下形勢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劉曄歷仕數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劉曄一生在曹操時代擔任過司空倉曹掾,主簿,行軍長史兼領軍,在曹丕時代但任散騎常侍,侍中等職務,雖然職務不算太高但是一直是歷代魏主的心腹,參與重大事情的謀劃決策,“而授曄以心腹之任;每有疑事,輒以函問曄,至一夜數十至耳。”始終是魏主的重要參謀。劉曄在曹魏的幾度預言如孟達必反覆、劉備必因關羽之死徵吳等都證明了劉曄獨到、敏銳而準確的判斷,但其正確的主張大多沒有被最終採納,不免有些令人嘆息。故其前半生是慷慨激昂,而後半生卻小心翼翼。諡景侯。

閒語戲說曹魏九謀士

劉曄

勸進者——董昭

董昭建議曹操將漢獻帝遷往許昌,從此成為曹操的謀士,深受曹操信賴。曹操徵烏桓時在董昭的建議下開鑿平虜、泉州二渠入海通運,解決了運糧問題。建議恢復古封建制,為曹操自立魏王創造制度。並且是曹操晉丞相,晉魏王勸進的發起人。曹丕繼魏王位後,董昭任將作大匠。曹丕稱帝后,升任大鴻臚。此後先後擔任侍中、太常、光祿大夫、太僕等重要職位。魏明帝曹叡即位後轉任衛尉。太和六年(232年)升任司徒。青龍四年(236年)卒,時年八十一,諡曰定候。

閒語戲說曹魏九謀士

蔣濟

歷仕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朝。蔣濟謀略出眾、直言敢諫,深受曹操等人器重,文帝曹丕稱他“兼資文武,志節慷慨”,明帝曹叡則讚揚他為“骨鯁之臣”。蔣濟憑藉著才幹膽識及四位主君的器重,在曹魏立國數十年間,每逢重大事務,都有蔣濟的身影。胸懷懷韜略又擅長審時度勢,為曹魏政權可謂奉獻一生心血。魏曹芳時期,為遏制曹爽之勢,蔣濟聽從司馬懿建議,配合後者發動“高平陵之變”,這個無心之失最終給曹魏政權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高平陵之變晉封都鄉侯,同年卒(一說為蔣濟覺得失信於曹爽,不久後自責憂憤而死),諡曰景侯。

閒語戲說曹魏九謀士

蔣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