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汉初三杰,为什么说韩信贡献最大?

如史如画


刘邦曾经说过:“运筹帷幄,我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供给军饷,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这句话是说明刘邦善于纳谏,而且他有三位一流人才,所以才成功取得了天下。项羽只有一个范增,但项羽猜忌他,不肯听他的,所以才导致灭亡。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和韩信,这三位对于刘邦的成功都是非常重要的。张良是一位杰出谋臣,给刘邦出计谋。在楚怀王与项羽和刘邦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之时,刘邦采纳张良的计谋,一路上顺利的进入关中,灭亡了秦国。鸿门宴之时,又劝刘邦示弱,并疏通项羽的叔父项伯,使刘邦顺利脱身。在之后的楚汉战争时,为刘邦出谋划策,使刘邦最后胜利。


萧何在刘邦进入咸阳后,进入秦丞相府,得到了秦国记载的,关于天下大量图书档案,从此之后,刘邦集团就掌握了全国各地的山川险要、各郡县的人口多少,就这一件事就堪称大功一件。项羽把刘邦分封到汉中,以为那里非常险恶穷困,以为刘邦会困死在那里,殊不知巴蜀之地就是秦国的大粮仓,而且秦朝末年,巴蜀没有遭到战火的洗礼,实际上项羽把好的地盘分给刘邦了。楚汉相争时萧何镇守关中,源源不断的给刘邦输送兵马、粮草和军饷,是汉军胜利的基础,而且韩信也是萧何举荐给刘邦的,所以萧何也是功不可没的。


韩信是刘邦的大将军,善于指挥作战,被称为兵仙。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后,指挥汉军打败了大量的敌人,打下了大半个天下。最后在垓下之战时,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全歼项羽的十万楚军精锐,使项羽自刎而死。项羽之死就代表了刘邦的最终胜利。

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从这句话的角度来说,韩信的功劳确实是最大的,因为军事上的胜利才是最终的胜利,如果军事上打不过敌人,成王败寇,那么其他的一切都将是白费辛苦。韩信对刘邦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韩信的贡献确实是最大,功高震主。



扬杨刘


在楚汉战争期间,张良跟萧何虽然算大才,但他们的军事水平并不出众。生在乱世,刘邦需要的不仅仅是战略指挥家和后勤部长,更加需要的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将领,来帮他扫荡海内。不可否认,韩信正是这样一位出众的军事天才。


在韩信加入汉营之前,刘邦的名气并不太大。因为刘邦的志向和势力都太小了,明明第一个杀入关中,还被项羽贬入蜀中,受尽了各个诸侯的凌辱。

然后,夏侯婴发现了韩信,从此韩信的事业扶摇直上,刘邦的事业也迅速发展起来。韩信先是帮刘邦分析了一波天下形势,然后鼓励刘邦,告诉他有办法战胜项羽。

接着,韩信亲自操刀,帮刘邦把关中这个重要的根据地拿下。刘邦也很聪明,为义帝发丧,聚集了五十六万大军杀入了彭城,虽然彭城之战他失败了,但是刘邦的名气从未减过。韩信也很争气,顺势把魏国,代国,赵国,燕国和齐国都拿下了,最后终于把项羽灭掉。



所以,韩信的加入决定了刘邦的胜利,楚汉形势因为韩信而扭转。


如史如画


韩信是武将,在乱世的时候,武将带来的打击才是最为致命的。更何况项羽是韩信经过垓下之战打败的。

之所以说韩信的功劳大,就是因为大汉三分之二的国土都是韩信打下来的。若是没有韩信,就没有刘邦的天下。

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如下:

在灭秦之后,刘邦被项羽封为了汉中王。这时候刘邦只能待在汉中,想要争霸天下,在汉中也是不大可能的。

正是在汉中的时候,萧何发现了韩信这个军事奇才,然后萧何把韩信推荐给了刘邦。

刘邦让韩信当了大将军。

为了证实自己的军事才能,韩信带领刘邦打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战。这一战韩信一战成名,打败了章邯,带领刘邦出了汉中,占领了关中。

到达关中之后,刘邦才真正的和项羽有了争霸天下的可能。

刘邦有称帝的野心,项羽肯定是要灭刘邦的。

项羽带领的楚军,和刘邦一直对峙在荥阳这个地方,他们对峙的这个时间长达两年之久。

正是在项羽和刘邦对峙的时候,韩信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他先后拿下了魏国,代国,赵国,燕国和齐国。

直到这个时候,项羽和刘邦还是相持难下。

也就是说项羽和刘邦,到底最后谁能够胜利,完全掌握在了韩信的手里。韩信帮助项羽,项羽就会赢。

韩信帮助刘邦,刘邦就会赢。

我们都知道,韩信是刘邦的人,是刘邦封了他为大将军,他才有了今天的地位的。

他要帮助刘邦打项羽,最后才有了垓下之战,刘邦把项羽给击败了。项羽被击败之后,逃走到乌江,然后自刎在乌江的。

你看整个过程,是不是韩信的功劳最大呀。

当然了萧何和张良的功劳也不小,但是,他们的功劳仅仅是表现在支持韩信上。就如同萧何,他是供应粮草的,管理的是后勤,他这个职务肯定是没有办法和韩信的大将军相提并论的。

张良是给刘邦筹谋划策,要怎么打仗的,比如说他告诉刘邦,若是想要击败项羽,就要联合韩信,彭越和英布。

最后刘邦就是按照这个计策,打败了项羽。

相对比韩信,张良和萧何的功劳,当然要低的多了。毕竟韩信是站在前线冲锋陷阵的将军,他建立的功业,才是最为直观的。

因此,他的功劳也是最大的。


史学达人


问题:汉初三杰,为什么说韩信贡献最大?

谁说的?而且他说韩信贡献最大就是最大?

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

韩信何德何能贡献最大,正如刘邦所言。

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

而三人之中,要说贡献最大的,当属萧何。

  • 韩信是萧何举荐。

韩信早年投入项羽麾下,受不到重用。纵有多多益善之才,也未见得对项羽有什么贡献。

等投入刘邦麾下,同样被刘邦轻视。好在萧何月下追韩信,又要求刘邦虚心拜韩信为大将,韩信这才有机会施展抱负。

不然,韩信还是那个壮志难酬、忍辱负重的潦倒青年。

  • 韩信是萧何设计杀害的。

世人常诟病“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可萧何何错之有?

天下大定,韩信却不安分。

项羽未死前,韩信就狼子野心显露无疑,接着战事吃紧,要挟刘邦自立为齐王。

萧何身为汉帝臣子,为汉帝除掉韩信这样的隐患无可厚非。

侧面讲,萧何此举为汉初稳定做出了贡献。

  • 刘邦的“猎人猎犬”理论有道理。

天下初定,刘邦封赏,萧何为首功,食邑万户。

有将士不服,刘邦告诉他们,打猎的时候,猎人带着猎犬。追踪野兽的是猎犬,追杀野兽也是猎犬。而放出猎犬的是猎人,你们说猎人和猎犬哪个更厉害一些呢?

众将士纷纷不语。


桃桃是爱历史的女孩子


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经典之战:

一、暗渡陈仓(出陈仓定三秦之战)

楚汉之争时,项羽倚仗兵力强大,违背谁先入关中谁为王的约定,封先入关中的刘邦为汉王,自封为西楚霸王。刘邦听从谋臣张良的计策,从关中回汉中时,烧毁栈道,表明自己不再进关中。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将军,他命士兵修复栈道,装作从栈道出击进军关中,实际上却和刘邦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守将不备,占领陈仓。进而攻入咸阳,占领关中。

二、京索之战,

三、安邑之战,

四、井陉之战(背水一战)

公元前204年爆发的井陉之战,是楚汉战争中汉大将韩信指挥的,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一带对赵军的一次出奇制胜的进攻作战。在这次战役中,韩信以不到3万的劣势兵力,背水列阵,奇袭赵营,一举歼灭号称20万的赵军,阵斩赵军主将陈余,活捉赵王歇,灭亡了项羽分封的赵国,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态势。

五、潍水之战

潍水之战是楚汉时期重要的一场转折性战役,此战汉大将军韩信不但消灭了齐楚仅余的一只有生力量,斩段西楚之右臂,并且占领三齐之地,实现迂回到西楚后方并对其战略包围的有利局势。可以说此战扭转了楚汉之间的根本局势,使楚汉之争逐渐明朗化,形成一面倒的局势。项羽再无能力灭汉,已经到了完全被动的防御状态;而刘邦则进入全面战略大反攻的时刻。

六、垓下之战

齐王韩信亲率大军从齐地南下,占领楚都彭城和今天苏北、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兵锋直指楚军侧背,自东向西夹击项羽;梁王彭越率军数万从梁地出发,先南下后西进,于刘邦本部军共同逼楚军后退;汉将刘贾率军数万会同九江王英布,自淮北出发,从西南方发动对楚地的进攻,先克寿春,再攻下城父并将此城军民全部屠尽;而镇守南线的楚将大司马周殷却在此时叛楚,先屠灭六县,再与英布、刘贾会师,随后北上合击项羽;同时,得到关中兵丁补充的刘邦则率本部军二十多万出固陵东进;汉军五路大军、合计近七十万之众,形成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合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率十万楚军向垓下后撤。汉五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五路大军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基本完成了对10万楚军的合围。刘邦立刻任命韩信为联军统帅,指挥大军作战。韩信命刘贾、英布军自南将楚军外围出路全部封闭,命彭越军自北封闭通路,韩信亲率自军主力三十万与刘邦本部军二十万合成一股,向困守垓下的十万楚军发起进攻,展开决战!



名留青史


韩信在楚汉争霸的四年战争中,稳居C位!

一、夺取关中,韩信首功!

诸葛亮《隆中对》的核心战略是据守荆益二州,所以派遣五虎将之首关羽镇守!同理,刘邦问鼎天下的关键战略就是:据守关中,厚积薄发。所以,韩信最重要的战略贡献就是夺取关中!

陈胜吴广起义燃起了灭秦的怒火,楚国余威尚存,虽然已经被灭国,但仍然凭借两湖鱼米之乡的富庶,位居六国之首!所以楚南公才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彼时,刘邦和项羽兄弟相称,共同向楚怀王称臣,为天下诸侯之首。楚怀王分兵两路:项羽北上救援齐国、刘邦西进灭秦,并昭告天下诸侯:先入关中者为王!

客观地说,应该是楚怀王更喜欢圆滑的刘邦,而厌恶骄扬跋扈的项羽,所以楚怀王的战略部署有暗中助刘邦一臂之力的嫌疑,而对于项羽却并不公平。

因为秦国的40万主力部队,正在由章邯率领,进攻赵国。所以项羽的部队就类似于“集结号”,在正面战场牵制秦国精锐,无异于为刘邦攻秦作嫁衣裳!

应该说楚怀王还是有政治智慧的,早已看透项羽的狼子野心,一旦项羽先破秦入咸阳,就会立刻变成脱缰野马,失去控制,怀王的王位形同虚设。所以,楚怀王应该是有意为之,把破秦之功送给刘邦!

果然,由于项羽牵制了秦军40万主力,刘邦和张良略施财帛小计,收买函谷关守将,就突破函谷关,进入咸阳!刘邦本身就是好酒、好色之人,初入咸阳难以自拔,经张良、樊哙劝诫,马上以江山为重,整肃军纪,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深得关中父老民心所向!

而等到项羽击败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杀回咸阳时候,刘邦已经在咸阳舒舒服服地爽了一段日子,并已经成为关中人心目中的救世主和大英雄!

恍然大悟的项羽怒不可遏,与范增定计,约刘邦赴鸿门之宴,欲除之而后快!怎料刘邦占据天时(楚怀王有言在先,先入咸阳的刘邦确实应该是关中之王,杀之不义)、地利(刘邦在关中邀买人心,是无冕之王,杀之不智)、人和(项羽的叔叔项梁是叛徒,给刘邦通风报信,还破坏项庄舞剑)。所以,项羽奇迹般地放走了刘邦,遗恨千年!

鸿门宴后,项羽入咸阳秦,天下诸侯不敢仰视,膝进而行!项羽踢开,然后杀掉楚怀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天下诸侯,成为“王中之王”!

先入咸阳的刘邦没有被封为关中王,而是被封为“汉中王”,王巴蜀、汉中之地。秦朝降将章邯、董翳、司马欣被项羽分别封为:雍王、翟王、塞王,这是“三秦”的由来。项羽分封三秦为的就是防范刘邦再进入函谷关!

不能成为关中王的刘邦很不开心,却又碍于项羽的强大实力,只得悻悻就封!

经过张良劝说,刘邦豁然开朗:虽然巴蜀乃穷山恶水之地,但是占据地利天险,是极佳的“易守难攻”战略要塞!刘邦听取了张良的计谋,为了麻痹项羽,故意烧毁了巴蜀通往关中的栈道,以示永不东进的诚意,这是“火烧栈道”!

在巴蜀期间,刘邦郁郁不得志,恰逢项羽帐下“执戟朗”韩信怀才不遇,投奔刘邦,经夏侯婴、萧何力挺,登坛拜将,成为汉军最高统帅,一人之下,几十万人之上!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率兵远袭,趁项羽伐齐,关中空虚之际,杀了一个回马枪,击败章邯,还定三秦,并且捎带手端了项羽的老巢“彭城”。

因此,刘邦还定关中,韩信首功!

正是有了关中之地的民心和源源不断的物资,刘邦才得以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奠定夺取天下的战略基础和资源储备!

二、韩信灭诸侯,尽扫诸侯余部!

刘邦还定三秦后还没来得及舒服几天,就被项羽三万铁骑又杀了个回马枪,五十六万诸侯溃不成军,刘邦抛妻弃子,差点沦为项羽的阶下囚!

此时,作壁上观的六国诸侯纷纷倒戈,再次投靠项羽,刘邦如丧家之犬,困守荥阳,心灰意冷!

张良为刘邦定下“下邑之谋”,收复项羽手下的彭越、英布,与韩信形成侧翼包抄,后翼滋扰,搞的项羽前无去路,后有追兵!

刘邦得天下的战略格局就是:刘邦正面强攻、韩信、英布两翼包抄合围,彭越敌后骚扰!

这其中,韩信的使命最为重要,很遗憾,没有看到韩信与项羽两军对峙的单挑,所以永远无法判断项羽和韩信谁更厉害。因为韩信的战略任务是替刘邦的正面进攻扫清战场,消灭彭城制造后投靠项羽的诸侯势力!

韩信当得起一代兵仙,先后灭掉赵、魏、齐、楚、代等诸侯国,为刘邦定鼎中原扫清障碍去,得以集结优势兵力合围项羽楚军,最终以六十万大军的压倒优势击溃十万楚军,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逼得霸王项羽自刎乌江!

三、韩信是兵权谋一代宗师!

自古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项羽是兵形势的高手,擅长远袭、突击,巨鹿之战、彭城之战都是经典战例,而韩信则是兵权谋的一代宗师,用兵如水,不与项羽力敌,而是智取,有如太极,四两拨千斤。而且韩信曾经是项羽的手下,参与过楚军重要军事会议,对于项羽用兵了如指掌,所以,韩信在楚军的经历为汉军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战斗经验,是汉军取胜的智囊!


乌兰大侠


韩信是武将,在乱世的时候,武将带来的打击才是最为致命的。更何况项羽是韩信经过垓下之战打败的。

之所以说韩信的功劳大,就是因为大汉三分之二的国土都是韩信打下来的。若是没有韩信,就没有刘邦的天下。

在灭秦之后,刘邦被项羽封为了汉中王。这时候刘邦只能待在汉中,想要争霸天下,在汉中也是不大可能的。

正是在汉中的时候,萧何发现了韩信这个军事奇才,然后萧何把韩信推荐给了刘邦。

刘邦让韩信当了大将军。

为了证实自己的军事才能,韩信带领刘邦打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战。这一战韩信一战成名,打败了章邯,带领刘邦出了汉中,占领了关中。

到达关中之后,刘邦才真正地和项羽有了争霸天下的可能。

刘邦有称帝的野心,项羽肯定是要灭刘邦的。

项羽带领的楚军,和刘邦一直对峙在荥阳这个地方,他们对峙的这个时间长达两年之久。

正是在项羽和刘邦对峙的时候,韩信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他先后拿下了魏国,代国,赵国,燕国和齐国。

直到这个时候,项羽和刘邦还是相持难下。

也就是说项羽和刘邦,到底最后谁能够胜利,完全掌握在了韩信的手里。韩信帮助项羽,项羽就会赢。

韩信帮助刘邦,刘邦就会赢。

我们都知道,韩信是刘邦的人,是刘邦封了他为大将军,他才有了今天的地位的。

他要帮助刘邦打项羽,最后才有了垓下之战,刘邦把项羽给击败了。项羽被击败之后,逃走到乌江,然后自刎在乌江的。

你看整个过程,是不是韩信的功劳最大呀。

当然了萧何和张良的功劳也不小,但是,他们的功劳仅仅是表现在支持韩信上。就如同萧何,他是供应粮草的,管理的是后勤,他这个职务肯定是没有办法和韩信的大将军相提并论的。

张良是给刘邦筹谋划策,要怎么打仗的,比如说他告诉刘邦,若是想要击败项羽,就要联合韩信,彭越和英布。

最后刘邦就是按照这个计策,打败了项羽。

相对比韩信,张良和萧何的功劳,当然要低得多了。毕竟韩信是站在前线冲锋陷阵的将军,他建立的功业,才是最为直观的。

因此,他的功劳也是最大的。


钝拙缘己G


争抢天下的舞台是战场,战场上打赢才是夺取天下的关键,其他的计谋什么的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楚汉争霸的三年基本上的战都是韩信打下来的,各诸侯国基本为韩信所灭,包括最后的项羽。来看看韩信的战绩:

第一暗度陈仓:韩信暗度陈仓攻灭三秦,打败了章邯,章邯是什么人,一代名将,靠骊山80万刑徒扭转局势剿灭各地起义军,差点恢复秦朝统治,最后被项羽的一招破釜沉舟打败。这样的对手韩信都能轻松打败。击败三秦夺取关中,为刘邦争霸天下奠定了基础,以后三年的楚汉战争,关中的粮食和兵员得以源源不断的补给刘邦。

第二彭城之战:刘邦率领各诸侯国60万大军趁项羽深陷齐国泥潭的时候占领彭城,结果被项羽率2万大军偷袭,被打的落荒而逃,也是韩信及时聚拢溃兵抵挡住了项羽的攻势,双方陷入僵持。

第三灭魏 代 赵 燕 齐:彭城之战后原本投降刘邦的诸侯国都投降了项羽,魏国就是其一,在楚汉僵持阶段,韩信率侧翼开始一一击败各个投降项羽的诸侯,先后灭掉了魏国 代国 赵国 燕国和齐国。大半诸侯都为韩信所灭。

第四垓下之战:刘邦被项羽围了三年,签下了合约,结果刘邦毁约偷袭项羽,很快刘邦又被项羽围了,形势危及,韩信的加入扭转了局势,才有了后面的十面埋伏,霸王别姬。

可以这么说刘邦的天下基本就是韩信打下来的,没有韩信刘邦只会困于蜀国,在当时除了韩信和项羽,没人是章邯的对手,刘邦被三秦死死锁在蜀国。有了韩信才有了三年赢得楚汉之争,夺取天下。韩信的功劳不可谓不大呀。



猫记观史


“汉初三杰”分别是萧何,张良,韩信。这里面张良最受刘邦信任,一直带着身边出谋划策,萧何留守后方,负责兵员与粮草,韩信作为大将军,在外领兵打仗。

三人都非常重要,似乎是缺一不可,但为什么说韩信贡献最大呢?

萧何

萧何作为刘邦集团的后勤总长,史称“萧相国”,攻克咸阳后他接受了秦朝丞相府,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楚汉之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萧何死后,萧何的丞相位子给了曹参,曹参照搬萧何的法规,不做任何变动,史称“萧规曹随”。

萧何在常年在后方留守,刘邦还是不放心,后来萧何被迫自污才消除刘邦的疑心。


张良

张良的先辈都是韩国的国相,也就是说张良是六国贵族的遗少,后来辅助刘邦,鸿门宴上劝刘邦装可伶,保存实力,不和项羽硬拼。并且疏通项羽的叔叔项伯,让刘邦可以顺利脱身。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刘邦赢得楚汉战争。汉朝建立后,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帮助吕后请出“商山四皓”,稳定刘盈的太子地位,等刘邦死后登基,就是后来的汉惠帝。

张良晚年不恋权位,远离朝堂,得以善终。


韩信

韩信最初在项羽帐下,多次献计得不到项羽的采纳,所以离开项羽投靠刘邦,但还是没有得到重用,只做了一个治粟都尉——粮官,于是韩信又逃亡了。萧何知道韩信是帅才,所以就去追韩信了,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追回韩信后,刘邦问萧何:“那么多的人逃亡,你不去追,为什么偏偏追一个韩信呢?”

萧何回答说:“大王如果只想做一个汉中王,那么就不用韩信,如果要统一天下,非韩信不可”。让刘邦拜韩信做大将军,统领兵马作战。刘邦对萧何还是非常信任的。最后登坛拜将,让韩信做了大将军。

韩信领兵之后,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平生无败绩,被后世奉为“兵仙”,“神帅”。垓下之战,韩信布下“十面埋伏”之计,让项羽上天无门,入地无路,最后被逼自杀。终于帮刘邦消灭了最大的敌人,让汉朝能够统一天下。


韩信领兵作战能力强于刘邦


我们对比刘邦本人领兵作战的成绩,就会发现,没有韩信,刘邦真的打不赢项羽。彭城之战,刘邦统领诸侯联军56万人马,最后被项羽3万人杀的人仰马翻。损失数十万人马,刘邦只带了数十骑逃出。后来的荥阳之战,刘邦又被项羽围困,让纪信假冒自己才得以逃脱,结果纪信被项羽放火烧死。

所以有人说,项羽领兵七八载,一生英雄无敌,大小七十余战,都胜利了,只是最后垓下之战败给了韩信,就丢了性命。而刘邦在楚汉战争中碰到项羽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可以说,没有韩信,纵然萧何输送再多的兵员与粮草,都无济于事,都会让刘邦败光的。而且刘邦每次将兵马败光后,就用兵符去夺韩信的兵马,夺走韩信的百战之兵,让韩信再招新兵整训作战。著名的“背水一战”就是韩信的精兵被刘邦夺走后,临时招募的新兵经验不足。最后不得不“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战胜赵军的。

同样,没有韩信,张良再有奇谋,在战场上也施展不开。刘邦一直带着张良在身边还总是打败仗就是最好的证明,张良的计谋都是让刘邦能够脱身而已,鸿门宴如此,荥阳之战也是如此。张良擅长“败战计”,胜战计张良就没有施展过,最后一计也是被戚夫人和如意逼的不行了。在吕后的压迫下献了一计——请出“商山四皓”辅助太子刘盈,稳住了刘盈的位子。

如果这样来说,我们似乎还看不出韩信与萧何,张良贡献大小,毕竟那属于分工不同,虽然萧何说过“刘邦做汉王,可以不需要韩信,但是夺取天下,非韩信不可”。

韩信功劳最大,无人可用取代统帅地位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韩信,张良,萧何是否可以被取代,就是说谁可以被取代,而谁不能被取代呢?

萧何死后曹参做的丞相,一成不变,不是曹参不想变,而是天下初定,百姓需要安定,萧何制定的百姓休养生息政策,曹参懒得变了。其实这些曹参都懂呀,而且萧何拿到了秦朝丞相府,御史府的图书,户籍资料,只要不是笨蛋,都可以做的不错的。所以说,萧何可以被曹参取代,曹参之后还有王陵,这些人虽然比萧何名气小,但是在丞相位子上,也做的中规中矩。并不比萧何差多少的。

而张良可不可以被取代呢?张良一直带在刘邦身边,帮助刘邦出谋划策,当然,从鸿门宴开始,更多的时候是出谋划策帮助刘邦逃命。而刘邦在“白登之围”被匈奴单于冒顿围困的时候,靠的是陈平的计策,收买了单于阏氏才逃掉的,又是逃脱呀。如果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那么刘邦的江山简直是靠“逃”出来的呀。

这里我们看到,没有张良,刘邦身边还是有其他的谋士可以帮助刘邦逃命的, 其实逃命的技术含量不是太高。有点水平的谋士都可以帮助君主实现的,如果逃都逃不掉,还能献出好的计策帮助君主战胜敌人吗?

这样看来,萧何,张良都有备胎供刘邦使用(萧何的备胎是曹参,王陵,张良的备胎是张平)。那么刘邦帐下有没有其他将领可以取代韩信来领兵呢?

刘邦帐下出名的将领除了韩信之外,就是周勃,樊哙,夏侯婴等人了,这些人都是将才,跟帅才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的。可以说,刘邦手下,除了韩信,无一人是项羽的敌手,刘邦自己带着诸将更是被项羽凑的屁滚尿流。前面我们就讲过,项羽区区3万兵马就将刘邦带领的56万兵马杀的尸横遍野。杀了十多万,击溃数十万,刘邦只带着数十骑逃脱。那个狼狈样说多狼狈就有多狼狈。这领兵作战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相差了好几个档次的。

所以说,没有韩信,刘邦是没有办法战胜项羽的,没有韩信,刘邦估计只能像其后世子孙刘备一样困守一隅,做个汉中王,或者蜀王喽。

这一点,也像现代企业中的核心竞争力,当一个企业里面有多个杰出人才,但你是不是拥有核心竞争力,不可被取代呢?如果你的位子可以被其他人轻松取代,那么你在老板眼中的地位也就一般了,动则呵斥这是少不了的,薪水也是一般般吧。如果你的有核心竞争力不能被取代,那么高薪是必须的喽。


各位读者,请问你在团队里面有核心竞争力吗?


只可惜,韩信虽然无法被取代。但是功劳太大,赏无可赏。最后还落的个“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良臣亡”的结局,被吕后棒杀,让后人唏嘘不已。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不足之处欢迎斧正


萧子北


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

要说这三人谁的贡献最大真的很难说清楚,这三个人少了谁都不行。

韩信作为军事主帅,帮助刘邦冲锋陷阵,确实可以说如果没有韩信的话,刘邦和项羽最后鹿死谁手很难说清。而张良呢?作为刘邦集团的第一智囊,可以说没有张良的话,刘邦也很难进入关中,更难夺权天下。而萧何就是刘邦的大管家。

但是要说这三个人谁的贡献最大,不做过多的评论。从军事上来说最佩服韩信,从计谋上来说最佩服张良。

但是如果从管理,或者综合方面来说,还是萧何。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要有一群男人来支持,刘邦的背后就有一群这样的男人。而这一群男人中,综合来说还是萧何。可以说没有萧何,刘邦即使有韩信,张良也很难成功。

项羽的军事才能不必韩信差,手底下还有龙且等人,军师方面也有范增。但是为什么项羽失败呢?就是因为缺少了一个像萧何这样的大管家。

刘邦为什么能够屡败屡战,打一次输一次,但是为什么还能马上站起来,就是因为萧何。有萧何在刘邦的背后源源不断的给他粮食,给他兵源。而项羽呢?打一次赢一次,但是实力还在减小,

为什么?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项羽一败就玩完了,为什么?因为他背后没有萧何这样的人给他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兵源。

刘邦出去只管打仗,攻城略地,后面的就全部交给萧何了,而项羽呢?攻城略地之后根本没有人来给他管理,所以看看项羽一走,都开始反叛。

刘邦一开始进入咸阳的时候都在贪图享乐,只有萧何一个人去找秦国的户籍,律令,图书,全国所有的山川险要,郡县图,这些都在刘邦后来建立大汉的时候立下了大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说攻取天下,张良韩信确实是不可或缺的人才,但是这三个人中可以说只有萧何一人可以来帮助刘邦管理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