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说明朝的“成化犁庭”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场壮举?

仇满灭满史前巨炮


相信很多人对“犁庭扫穴”这个概念并不是很清楚,而“成化犁庭”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场壮举,更是让人觉得惊讶。其主要是因为还是许多人看过清朝编写的《明史》,导致对汪直和朱见深有着很大的误解。

比如说起明宪宗,大家都会联想到恋母情结、畸形恋、朝政败坏、太监当道、后宫干政等等,这就让很多人认为明朝宪宗皇帝是一个昏君。

然而事实上,明朝真正的历史并不是清朝抹黑的那样,成化犁庭的壮举的两位主角恰恰就是明宪宗朱见深和大太监汪直成绩。

对于这个从小历经波折且不受待见的孩子,在长大成为皇帝以后其性格却变得更加加强势。当时广西瑶族叛乱,南漳乱匪刘通、蒙古毛里孩入寇、建州女真犯边,蒙古小王子进犯等等周边的军事战争,朱见深不但没有任何的退缩,反而与他们打得不亦乐乎。

这里就谈谈建州女真作乱的始末。

建中女贞的祖先猛哥帖木儿的死后,建州左卫由他弟弟凡察掌管,猛哥帖木儿有个儿子叫董山,董山三个儿子:妥罗、妥义谟、锡宝齐篇古。

凡察是董山的叔叔,猛哥帖木儿死后两人一直争夺建州左卫的首领,为了安抚他们,明朝又设立了建州右卫,由董山统领,两人同为都督通知,从此建州女真分为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三个部,这就是建州三卫的由来。

但因辽东是个贫瘠之地,耗尽精力也没有东西产出,即便是开设了互市,还是穷得一塌糊涂,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只有去抢,去哪里抢?

北面有个比女真更强悍的蒙古,西面比建州女真还能打,在打不过这几面的情况下,只有去南面的大明抢劫了,在他们看来土木堡之变后的大明军事软弱,抢明朝百姓更为稳妥。

于是见建州女真纠结的其他部族先后掠杀大明周边百姓数万,抢夺的财产更是不计其数。

犁庭扫穴

在成化二年和成化三年中,建州女真每一年都要侵犯大明边境掠夺一番,甚至有时候一个月就要入侵两次。朱见深这样的鹰派皇帝看到后不能忍,于是就下诏“捣其巢穴,绝其种类”。

这8个字的意思其实就是格杀勿论,由此可见朱见深对于国家军事上的态度是非常的强硬,这也已经是用除后患的态度了。

于是明宪宗下令派靖伯赵辅领兵五万分三路进军,同时又下令朝鲜出兵协助。此后,也就一个月的围剿,明军斩杀了敌军630多人,俘虏240多人,李满柱和他的儿子被朝鲜军队斩杀,董山因被捕途中叛逃被杀。

从这一仗斩获的人数来看似乎战果并不大,但事实上其效果是非常的大的。后来的满清入关前,皇太极手里掌握的兵力也才十二三万,而这可是努尔哈赤用了10年的努力,慢慢发展才有的人数。

宁远之战时袁崇焕坚持抵抗了三天,还动用了红衣大炮,最后的战果也不过是杀了对方269人,但当时已被称为大捷,而深入建州作战,斩获的人数达900多人,可以肯定的是建州其他部落的损失更是远超这个数字,这对当时的建州女真来说更是空前的劫难,也是这一次的失败,建州女真10年都不敢再次侵犯大明边境。

汪直进剿

10年后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建州女真,在休养生息后,又想通过掠夺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他们就联合海西女真不断入侵辽东,在与辽东巡抚陈钺对战中小胜,这也让他们自我膨胀起来。而朱见深听到后就直接派了一个太监,叫汪直。

汪直与朱见深一样,也是一个强硬之人,他与朱见深同时鹰派类型的人物,所以朱见深就先让他去辽东考察当时的形势,汪直在一番考察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10年前没把建州女真打怕,这次必须狠狠的打,直接打到他们的老窝,让他们再也不敢侵犯大明。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成化15年10月,朱见深再次下令由汪直监督,抚宁侯朱永为总兵,统帅大军进军建州。而这次远征实际上的汪直才是实际上的统帅,到12月时汪直上传捷报,其内容为:

“建州贼巢在万山中,山林高峻,道路险狭。臣等分为五路,出抚顺关,半月抵其境。贼据险迎敌,官军四面夹攻,且发轻骑焚其巢穴。贼大败,擒斩六百九十五级,俘获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余寨,获牛马千余,盔甲军器无算。”引用《宪宗实录》

此战大捷后担任总兵官的朱永原位抚宁侯,后被封为保国公,汪直加俸三十六石,由此总督12团营,成为第1个掌握禁军的内臣。对于这样的嘉奖,也正说明朱见深对汪直的看重,说明他并非是干扰内政的坏太监。

所以为什么会说,成化犁庭是一次壮举?

就是因为通过两次对建州女真的清剿,才让他们从此不敢对大明边境有任何的异心,而这两次的战斗,也让边境的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朝廷也可以安下心来对付蒙古边境的军事冲突。

事实上明朝的真实历史被清朝抹黑篡改后,很多人已经都见不到明朝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很多人了解明朝都是通过清朝的历史记载,而这些都是被删改过的。

(汪直想象图)

历史上的汪直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坏,而是一个一战打到建州老巢的拥有军事大作为的狠人,他的这一次出击其实跟当时蓝玉深入北元蒙古有着同样赫赫的战功。

但却没想到,清朝把他黑得体无完肤,这只是因为他把人家的老巢给端了而已。


大国布衣


明朝的“成化犁庭”就是一步臭棋,别没事就给明朝戴高帽子。

  首先说明,本人不粉清,也不粉明,单就明宪宗朱见深“成化犁庭”这件事,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来,朱见深就是一臭棋篓子。

  朱见深上台前什么情况?

  他老子明英宗朱祁镇玩儿闹出的“土木堡之变”,差点让明朝灭国。明朝中央级别大佬文官武将死掉一大堆,即使在于谦手上守住了明朝江山,但是明朝也元气大伤了一把。

  不得不说,朱见深还是有点能耐的。

  朱见深上台后,政治还算清明,治理还算有效,起码十来二十年,明朝又逐渐恢复了元气。南面平定刘通起义,北面痛击靖难之役建州女真犯边,一时间,那个威武的明朝好似重生了。

  不过,把针对女真的“犁庭扫穴”说成伟大壮举——这事真不靠谱。咱也不是那种虚伪道德君子,喊着说什么种族灭绝不人道之类的,朱见深要真能灭掉女真的话,咱还真要喊声“英雄”。关键是,明朝真想那么干,也没那能耐。

  “成化犁庭”看是雷声大,实际却是雨点小。成化三年9月,明朝发动5万大军,分三路进军辽东,当然也不忘另外喊上朝鲜仆从军。

  这么宏大的军事行动,最后的战果是什么?

  第一,杀了和抓捕了三五个部落头目。第二,斩杀加擒获1700多人。第三,解放了女真人的奴隶1000来人。第四,毁掉了百十个寨子。——要知道努尔哈赤的“六世祖”董山,那可是杀掠了明朝10多万的边民啊!说好的“犁庭”呢?说好的“扫穴”呢?

  事实上,“成化犁庭”并没有给女真带来什么伤筋动骨,恰恰把女真社会从渔猎的奴隶制,引导向了农耕商业的君主集权制的道路。明朝给女真部落酋长封官加爵,硬生生培养出一堆女真贵族家族。明朝嘴上竭嘶底里喊着“毁其巢穴,绝其种类”,实际上是一边打压,一边还要开放“马市贸易”、“朝贡贸易”,一步步把建州女真养肥。

  知道明朝为什么要出兵女真吗?

  不是朱见深这皇帝铁血风格,是董山太欺负人。明朝和女真的朝贡贸易,美其名曰女真向明朝朝贡,实际上是女真酋长董山要什么,明朝就得满足。不给?那就就反叛、扰边——其实,明朝要锁死女真的发展很简单,断绝贸易,经济封锁就能搞定。

  一直想不明白明朝为什么不断绝贸易,反正,女真一直靠着马市和朝贡,在吸食明朝身上的血。

  在最开始,董山的先祖是在黑龙江那块混的,跟野人女真抢地盘,被野人女真欺负的不行行。就是在成化前,董山带领建州女真南迁。就是在成化时,董山带领部落在东北南部站稳脚跟。虽然董山死了,但是他的后代继承了权力。

  “成化犁庭”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建州女真认清了明朝已经“外强中干”,也让女真看清怎么忽悠明朝最合算——假装称臣,暗地里靠着马市贸易和朝贡发财。

  明朝估计是想靠着贸易和朝贡的利益,挑拨女真各部落的争斗,可惜明朝失算了。山海关之外,女真各部落争斗,明朝这是在养蛊。

  这不,到了努尔哈赤25岁的时候,努尔哈赤在部落斗争中成为蛊王。这个蛊王,却是对明朝这个主子反眼不认,摆明了要反噬。


尔朱少帅


起因:游牧民族扰边



“成化犁庭”发生在明宪宗朱见深在位的第三年。由于土木堡之变,明朝损失了二十万精锐,不仅京城三大营被缩编,明朝对九边重镇的防御力量也遭到弱化。女真部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当时由明成祖设立的建州三卫进行管控。但是由于朝廷放松了对辽西平原的管控,导致蒙古部落日渐渗透,京师至辽东重镇一线只有狭长的锦州防线进行保障和联系。

当时的建州女真部落首领名为爱新觉罗•董山,也就是努尔哈赤的五世祖,时任建州右卫都督同知,也就是说名义上,爱新觉罗氏也是明朝的臣子。但是明朝对游牧民族部落实施经济控制,对边境贸易有意无意地调整规模,草原部落时不时会处于缺衣少食的困境。作为部落首领,董山是个很有想法的人,毕竟部落要恰饭的嘛,首领需要为部落的男女老少整一口饭吃,既然朝廷不给,那就抢吧。于是1466年,董山为刚继任皇位的朱见深送上一份大礼——入侵三道关,伏歼明都指挥使邓佐。后,又连续侵入连山关,开原、抚顺,铁岭、宁远、广宁等地,基本把辽东都抢了一圈,史料记载,董山部杀掠边民多达10万余人。



此时大明朝还没日薄西山,依旧倚仗“仁宣之治”的余威,尽管在与鞑靼人的交战中受创,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这只骆驼还没失掉它应有的水分和血气。朱见深二度被废太子,年纪轻轻便亲历国家危亡、父皇被俘被被囚,人间冷暖自知。一个小小的女真部落首领,区区建州卫都督同知,也敢犯我大明朝?天子守国门的脸面何在!

过程:兵分三路,朝鲜夹击



在廷议中,主战的汪直占据上风,明宪宗甚至将主和派下狱,足见其开战的决心。朱家子孙,很好地继承了朱元璋敢作敢为的脾性,所谓“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发扬的淋漓尽致。

1467年9月,明宪宗下令明军打秋风,手令“捣其巢穴,绝其种类”,由靖虏将军赵辅率军五万,分兵三路:左路出浑河、柴河越石门、土木河至分水岭;右路由鸦鹘关、喜昌口过凤凰城黑松林,摩天岭至泼猪江;主力自抚顺经薄刀山、粘鱼岭过五岭渡苏子河至古城,同时邀朝鲜出兵侧应。这个作战计划几乎就是萨尔浒之战的模板。只不过此时的明军战斗力还十分可观,尚未统一的女真部落毫无招架之力。



结果:绝其种类

此战毫无悬念,5万大军连同朝鲜兵势如破竹,很快直抵董山部落老巢。一个月的围剿形同屠杀,女真人的鲜血和尸体浸透了白山黑水,明军斩首600余人(有说1700余人),俘虏240多人,董山本人也被生擒,后在逃脱过程中被杀。要知道,当时整个建州三卫也就六千兵力,一下被杀近三分之一,史载“焚荡殆尽,部落残破”,建州部落几乎被灭种。

评价:种族灭绝,边境安定



成化犁庭是明王朝为稳定辽东局面,解决边患而跨境发动的大规模战争。此战意图明显,就是要毕其功于一役,通过打击一个女真部落,震慑整个辽东,直至萨尔浒战役之前,明朝都没有面临来自东北的巨大威胁,可以专心解决北面的蒙古侵扰。


春秋正义


“成化犁庭”是明朝成化年间对东北建州女真的一次军事打击,我们平时看战争史时,经常会遇到一个成语叫“犁庭扫穴”,意思就是彻底摧毁敌军,还有一个表达意思就是“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而“成化犁庭”就是当年对建州女真的一次较为彻底的打击。

虽然很多人对“成化犁庭”并不了解,但这次军事行动对于经历过土木堡之变的大明王朝来说至关重要,说是一次壮举并不为过。

公元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北伐,但土木堡之变后,明军损失惨重,虽然在于谦的主持下,明朝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但经此一役,明朝丧失了对北方蒙古诸部及东北女真人的威慑力,他们都在伺机而动,准备随时侵犯大明边境。

英宗驾崩后,太子朱见深即位,改年号成化,是为明宪宗,朱见深虽然也有为人诟病的地方,但纵观他的一生,还是难得一见的有为之君,他即位后平反于谦等人的冤狱,恢复代宗帝号,多次减免灾区赋税,尤其是几次对外用兵,极大的震慑北方蒙古人及东北女真人,有效的维护了边疆的稳定。而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和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的两次出兵东北,就是众多对外用兵中最具成效的两次。

在介绍对女真用兵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背景。

当时东北地区是女真人生存的地方,而生活在辽东地区的则为建州女真,永乐年间,朱棣在那里设立建州卫,建州卫首领由女真人自己出任,后来为了缓和建州女真内部的矛盾,朝廷又从建州卫中分出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自此,建州女真便分成建州三卫,对于建州三卫,大明朝廷可以说是非常照顾了,不仅帮助他们开发辽东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还开设马市,给予建州三卫经济援助,在大明朝的帮助扶持下,建州三卫的实力得到极大的加强,然而对于大明朝的厚恩,建州三卫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

正统时,建州卫指挥董山,煽诱北虏入寇,杀掠不绝。景泰中,巡抚王,遣使招谕。稍归所掠。复款关

自正统年间,建州三卫便时常联合蒙古人入侵大明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尤其是建州左卫首领爱新觉罗董山,更是时常率兵南侵,造成大明边民大量死伤,面对董山的侵略,朝廷一开始是还是以招抚笼络为主的。

给赐时,又自行要请素蟒衣、玉带、金帽之类,不一而足。朝廷皆给之

董山要什么,朝廷就给什么,可是朝廷越是如此,董山的野心越大,朝廷对董山的放纵最后只能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女直侵寇,依然不止”。

面对董山的愈发放肆,朝廷不再选择纵容,而是决定扫荡犁庭,彻底解决这一祸患,成化三年,明宪宗下诏出兵建州女真,要求明军“毁其巢穴,绝其种类”。

可以说,明宪宗的要求就是要彻底灭绝建州女真一族,为此明军分兵三路迅速出击,直扑建州三卫驻地,同时明宪宗令朝鲜出兵予以配合,力图两面夹击达到“绝其种类”的目的,对于这个要求,朝鲜自然很乐意效劳,毕竟一来明朝是自己的宗主国,二来朝廷与建州女真本就有土地之争。经过一个月的围剿,明军斩首建州女真一千七百余人,俘获无数,董山亦死于此次围剿,此役过后,建州女真元气大伤,但明军依旧没有彻底消灭建州女真,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董山死后,建州女真群龙无首不得已而投降大明并决定继续向大明朝廷进贡,于是朝廷这才决定撤军。

但十年之后,建州女真死灰复燃,他们再次与朝廷决裂,于是在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明宪宗决定再次出兵痛击建州女真,这一次带队围剿建州女真的便是著名大太监,西厂都督汪直(也就是谋电影里雨化田的原型),汪直此人在史书中是声名狼藉,但此次出兵围剿建州女真却显示出了他的统兵能力非常之高,明军十月出兵,此时正是东北天寒地冻之时,但只用了两个月,汪直便取得大胜,在给朝廷的奏报中,汪直如此说道:

建州贼巢在万山中,山林高峻,道路险狭。臣等分为五路,出抚顺关,半月抵其境。贼据险迎敌,官军四面夹攻,且发轻骑焚其巢穴。贼大败,擒斩六百九十五级,俘获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余寨,获牛马千余,盔甲军器无算

可以说此次出兵,是一次典型的长途奔袭战,当时东北正值大雪时节,本来建州女真隐没于白山黑水之中难以找寻,但汪直却只用了半个月便寻到他们的行踪予以痛击,这其中汪直统领的西厂功不可没,正是由于他们对情报的成功搜集才能令明军精准的定位到建州女真的老巢。

经过成化年间的这两次打击,建州女真彻底没落,在此后的百余年间,建州女真一直都不再威胁大明东北边境,然而世事无常,一百年后,董山的五世孙努尔哈赤再次起兵反叛朝廷,而这一次腐朽的大明王朝已然没有了当年的实力,努尔哈赤敲响了大明王朝灭亡的丧钟。


咸鱼闲聊


引言:

1619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大洋彼岸的美洲陷入血腥屠杀和人口迁移的浪潮中,一批又一批的黑奴被关押在潮湿阴冷的船舱里,伴随着洋流的涌动,进行着肮脏到令人厌恶的地下贸易。与此同时,古老的东方政权慢慢地发生着颤动,这一年大明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决定庞大帝国衰落的决定性战役—萨尔浒之战,就爆发在寒冷坚硬的辽东大地上。这一年是明朝万历皇帝在位的四十七年,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的第三年,象征着帝国气运的颓废节点,以至于民间流行起“明亡于天启,实亡于万历”的说法。对于萨尔浒战役我们不做过多赘述,自此后金政权趋于稳定繁荣,最终借着山海关的便利,涌入风华燃尽的紫禁城。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明朝于成化年间对建州女真一次毁灭性质的反攻战,它就是引起明史学家深度重视的“成化犁庭”。和萨尔浒战役引起的嗟叹和惋惜截然不同,成化犁庭对于当时的明朝是宣扬国威的象征,具有杀鸡儆猴般的威慑力。


东汉王朝的班固,曾奋笔疾书地在《汉书.匈奴传下》里写下荡气回肠的一句:“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龙庭是匈奴祭祀天地神灵的祭坛,更是军政一体的大本营,发号施令的单于所在的政权中心。班固所书,正是犁庭扫穴这句成语典故的由来,用来比喻扫清敌人的巢穴,做一次全面式的针对性扫荡。

一、成化犁庭的背景

在讲述缘由之前,我们先来聊一聊明朝的作战对象,深受农耕文明熏陶影响的建州女真,这支容易引起认知混淆的“金人后裔”。

谈及建州女真有没有金国女真人的血统,答案不言而喻,在遭到南宋王朝和蒙古帝国的夹击后,存在百余年的金国宣告灭亡,女真人受到前所未有的屠杀。

地广人稀的东北大地,逐渐迎来西伯利亚的原始部落民族,通古斯人、胡里改人、汉人、少部分存留的女真人多民族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民族。女真族名存实亡,所谓的建州女真、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只不过是顶着女真族的名号。

彼时的建州女真,最接近明朝的边境,加上农耕条件还算不错,农耕程度高,相对于其他部落的渔猎文明,建州女真只强不弱。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管理建州女真,明帝国采取类似于三权分立的方式,将建州女真分为三部分,封各自首领一个朝廷官职,希望能够分化建州女真内部,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建州三卫。

或许是实力带来的底气,建州女真开始表达对明朝设立的朝贡制度体系的不满,嚷嚷着要求提高入贡的关东货物和朝见使者的数量。继而,建州女真频繁侵扰边境,掠夺边民的粮食财物,就连附属国地位的朝鲜都不放过。

尤其是在遭到明朝官方明确拒绝后,建州女真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索性撕破脸皮,光明正大地劫掠钱粮,这一行为无疑是在挑战明帝国的权威。

二、帝国态度的前后差别

一封封加急奏折送到时任明帝国第八位皇帝的朱见深手里,考虑到建州女真的猖獗,明宪宗朱见深决定召开一次紧急军事会议,用来处理对建州女真的回应态度。无论是哪朝哪代,每当遇到棘手的军事问题时,朝堂势必要分成两派,一派故作沉思状地主张理智对待,一派情绪激动地力陈边境侵扰的利害。

望着主和派和主战派的争论不休,明宪宗朱见深不得不权衡利弊,仔细掂量掂量,确保建州女真的祸患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安抚还是剿灭?

主和派举例的澶渊之盟,辽宋结好,百年相安无事,主战派则指出明英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严重挫伤了大明帝国的威严和震慑力。

考虑到游牧民族以狩猎为生,盐、布匹诸如此类的必需品匮乏,朝廷对朝贡的货物数量又有明显限制,部分朝臣倾向于安抚,给予建州女真一些优惠。

最终明宪宗朱见深还是选择了前者,给建州女真一点颜色看看,这也可以看出明宪宗对边境侵扰问题持主战态度。

三、明清两代的渊源

明宪宗的一记重击,巧合的是,闹事最厉害的是建州卫首领李满住和建州右卫首领董山,这两个人是清朝皇室的祖先,董山就是后金政权的建立者努尔哈赤的五世祖。

1467年,在数万明军浩浩荡荡出动的同时,明宪宗下令要求朝鲜出兵,联合夹击建州三卫的女真兵。这一年的九月份,李满住及古纳哈父子双双被擒,由于李满住之前叛降不定,时而归降时而反叛,故此明军和朝鲜军队毫不犹豫地将其斩杀。短短一个月的围剿,明军战果颇丰,剿灭六百三十多名女真兵,俘虏二百四十名女真族民,建州右卫首领董山则在朝贡回来的途中,被明军设计斩杀在住所里。

经过这场斩首行动,建州女真元气受损,暂时消停了十多年。好景不长的是,等到建州女真稍微恢复点元气后,再次以朝贡限制的理由侵扰边境,猖獗程度较往前更高。

四、成化犁庭,正式出征

要不要继续发动战争?这是件需要衡量的事情,为此明宪宗决定派出亲信汪直,专程跑到辽东调查一番。

时任兵部侍郎的马文升素来和汪直嫌隙不小,在此之前,汪直心腹辽东巡抚陈钺误杀女真贡使,致使辽东兵事有增无减,从而马文升向京城递交的奏折,多半涉及陈钺。

心怀不满的汪直趁此机会,大力宣扬建州女真的祸患,弹劾主张安抚的马文升,表示辽东边事的起因是马文升禁止边境贸易。

尽管马文升极力否认辩解,还是被押进锦衣卫审讯的诏狱,此后数年颠沛流离,直至六年后才被重新启用。当然,汪直的奏章也坚定了明宪宗朱见深的决心,自土木堡之变后,也该扬一扬大明的国威了,明朝决定对扰境的建州女真下达诛杀令。战令诏书引人注目的只有八个字:“捣其巢穴,绝其种类”,这无疑是对建州女真的再一次重大反击。

1479年,寒冬腊月的时候,朝廷捷报频传,虽然建州女真借着险峻地势据守不动,但明军最终凭着以众敌寡的实力,顺利攻破女真营寨,俘虏斩杀近两千余人。

五、总结

这次大捷加上十三年前的斩首行动,在历史上被称作成化犁庭,这是明朝军事史上的一次光辉战绩,彻底对建州女真军事集团进行了一记沉重打击。

从军事战果来看,成化犁庭的确算不上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时的建州女真还未成型,远远达不到清初八旗兵的实力。

许多人喜欢将成化犁庭看作证明明朝比清朝实力强大的证据,明朝灭亡源于内忧外患,清军有趁人之危之嫌。这虽然这有夸大臆想的成分,但建州女真消停了近百年,的确是个不争的事实。

就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的战绩比较,它或许不值得大书特书,可它带来的边境安定和立威效果却是尤为明显。

漫长复杂的战争史里,这场战争也许不够惨烈,不够浩大,不够知名,但它达到了用最小的代价换最大的回报,这更是明宪宗朱见深的亮点之一。


夏目历史君


明朝的史书明显被清朝篡改过,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成了无赖儿郎。被黑的最惨的,当属明宪宗朱见深。这个不是没有缘由的,因为当时朱见深差点让女真人灭族。女真人就是后来的满族,他们得了天下后,记仇着呢,把朱见深编排成了一个昏君。

(明宪宗也算是明君)

“犁庭”这个词,出自《汉书.匈奴传》,是说汉军攻灭匈奴,摧毁了他们的祭祖圣地龙庭,在这里指代匈奴统治者的军政中心,彻底扫荡了他们的巢穴。《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

朱见深当时给在辽东前线的总兵官下发的诏命是:捣其巢穴,绝其种类。这道命令,等于是一道种族屠杀令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朱见深如此痛恨,一定要灭其种类呢?

明朝经过土木堡之变后,国力开始衰落,对于边疆的控制力度开始减弱。这时,东北地区的女真不落开始不断地挑衅。

原本建州女真在黑龙江一带过着渔猎生活,总是被东海女真打压,只好南迁到现在的朝鲜边界。他们也聪明,懂得抱明朝的大腿,派出使节出使明朝。朱棣认可了这个部落的归附,就把他们就地安置。可是朝鲜人认为是明朝政府故意设置在边界阻碍朝鲜北进,所以当时的朝鲜也派出军队攻打建州女真。建州女真打不过朝鲜就向明朝求救。明朝就让这些人住在了现在的辽宁、吉林交界一带。这片土地是明朝在东北地区的鱼米之乡,耕种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所以,明朝对于建州女真其实是有着再造之恩的。

(建州女真投奔明朝前后)

明朝边地官兵也存在大国沙文主义,抢夺女真贡品的事件也屡有发生。在女真人势力尚未恢复元气的时候,女真人谨小慎微,仰人鼻息。过了数十年后,明朝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国力衰弱,而此时建州女真部出现了知道很有计谋的首领爱新觉罗.董山,这位正是努尔哈赤的五世祖,当时任建州右卫都督同知,建州女真的战斗力达到了空前的强大,屡次侵犯明朝。

朱见深刚当上皇帝的第二年,也就是1466年,董山就开始侵犯明朝领土,明朝总兵郑宏战败。1467年,建州女真侵入了今天新宾苇子峪镇三道关,明都指挥史邓佐在双岭中女真人的埋伏战死。后来,董山连续侵入连山关,开原、抚顺,铁岭、宁远、广宁等地。董山侵入明朝边境,无非就是掠夺财务。史料记载,董山率众杀掠边民多达10万。

在这种情况下,刚刚当上皇帝的朱见深再也坐不住了,决定对东北实施打击报复。原本朝廷出兵都是大事,要朝廷公议,自然会有主战主和两派。不过,当朝廷派汪直巡查过后,认为其反复无常,野蛮凶暴不知恩德,明朝就此坚定了出兵剿灭建州女真的决心,并且称呼其为建奴。


(犁庭扫穴的明军)

1467年9月份,朱见深下令进剿建州女真,命令写很有特点,“捣其巢穴,绝其种类”。“绝其种类”四个字基本就算是种族屠杀令了。当时,朝鲜还是明朝的藩国,朱见深决定两路夹击,急令朝鲜出兵。这样很快就将建州女真打败,董山被杀。史料记载,明军此战斩首1700多人,其余都流放外地,建州老营被付之一炬,部众尸横遍野。建州女真几乎遭遇灭顶之灾,人口濒临零点。

一般战斗中,会有很多情况收割不到首级,首级数与真实损失数的比例会有1:8左右,因此,建州女真的损失数应在万人左右。这对于建州女真的打击是致命的。直到一百多年后,努尔哈赤时,建州女真才逐渐恢复元气。而此时的所谓元气,也远远没有达到董山时的势力。

(久必成祸的建州女真)

明朝此次出兵东北,如雷霆重击,在建州女真刚刚兴起事就立刻施加军事打击,使得东北地区长期不能形成独立的分离势力,确保了明朝东北边境地区的长治久安。后来,万历年间,建州女真再次恢复时,明朝依然有几次时机扑灭他们,不过明朝东北地区的主政军官李成梁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手段,却在不经意间一手养大了示弱藏拙的建州女真部落。李成梁去世仅仅三个月后,建州女真即发布“七大恨”,誓师讨明。


而知而行的历史


成华犁庭指的是明宪宗时期,明朝发动的三次针对建州女真入侵的反击行动。建州女真是清朝统治者的先祖,在明朝成化年间,建州女真经常南下掠夺人口,强迫明朝边境百姓成为他们的奴隶。当时建州女真的人口还比较少,兵力还不足以威胁到强大的明朝。明朝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出兵攻打建州女真,后来由于建州女真过于蛮横,明朝被迫发动了对建州女真的扫荡。

明宪宗下的命令是:扫荡他们的巢穴,将他们斩尽杀绝。当时建州女真还处于部落状态,女真人主要依靠着打猎为生,身体都非常的强壮。明宪宗力排众议派遣数万军队对女真发动了第一次扫荡,女真部落遭到巨大损失,明朝军队斩杀数百人,摧毁了大量女真部落的营寨,救回了被掠走的边民一千多人。

很多人看到这个战绩,会认为明朝军队的战绩非常一般,实际上在努尔哈赤起兵初期,女真的军队一直都很少,女真内部的战争往往是以几十人的械斗为主。因此明朝杀死数百名女真人,已经对女真部落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后来明朝边境军官再次扫荡建州女真,将女真部落打的十几年不敢入侵明朝。到了明宪宗统治晚期,建州女真再次兴风作浪,这次明朝的大太监汪直力排众议,亲自前往辽东调遣军队讨伐建州女真。

汪直继续实行明宪宗的策略,俘虏斩首了建州女真一千多人,因为明朝计算斩首的规定严格,建州女真实际损失人数要远大于一千人。汪直扫荡建州女真之后,建州女真几乎被灭族,过了一百多年才恢复过来元气。成华犁庭三次征战都以胜利告终,虽然杀敌的人数不多,但是这三次征战打垮了建州女真,为明朝赢得了一百多年的安定,其历史意义非常大。不过由于建州女真的后人建立了清朝,汪直和明宪宗都被清朝“黑化”,成华犁庭的很多史实都已经无法找寻。


军武小咖


犁庭就是用牛拉着犁,把地翻一遍的意思。成化犁庭,说的是明宪宗朱见深,对建州女真的一次重大打击,差点就把建州女真灭族。

努尔哈赤的五世祖名叫董山,当时建州右卫同知。董山很有计谋,此时建州女神部落的战斗力已形成规模,屡屡侵犯明朝边境。朱见深刚登基,董山就来侵犯明朝领土。当时手边的总兵战败,董山连续入侵抚顺,铁岭、宁远等地,这一次董山掠杀边境军民高达10万人。

年轻气盛的朱见深坐不住了,他决定给董山点颜色看看,要给予强力反击。这一次朱见深派出。亲信太监汪直督战,同时还命令,藩属国朝鲜协同作战。

早在明成祖时期,明朝就已经开始对东北进行管理,但不是直接管理。同时明朝的朝贡交易制度十分不友好,对于少数民族的朝贡次数和朝贡数量都有严格要求。这有限的资源交换,并不能满足女真的日常生活,他们也就屡次侵犯明朝边境抢夺物资。

朱见深下达的作战命令,明确提出“捣其巢穴,掘其种类”的目标。可见朱见深是铁了心,要将女真铲除。在两路大军的夹击下,董山很快就兵败被杀。据记载,明朝军队斩首1700多人,其余都流放外地。女真部落老巢建州老营,也被一把火烧光。建州女真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人口濒临几乎灭绝的状态。

这一战,让建州女真很久都没缓过来,直到董山的五世孙努尔哈赤崛起后,才逐渐在对明朝的战争中占据上风。


老虫


明朝的史书明显被清朝篡改过,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成了无赖儿郎。被黑的最惨的,当属明宪宗朱见深。这个不是没有缘由的,因为当时朱见深差点让女真人灭族。女真人就是后来的满族,他们得了天下后,记仇着呢,把朱见深编排成了一个昏君。“犁庭”这个词,出自《汉书.匈奴传》,是说汉军攻灭匈奴,摧毁了他们的祭祖圣地龙庭,在这里指代匈奴统治者的军政中心,彻底扫荡了他们的巢穴。《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


在朱见深当上皇帝的第二年(1466年),建州女真部族的首领爱新觉罗·董山,即努尔哈赤的五世祖侵犯明朝林土,明朝总兵郑宏战败。1467年,建州女真入侵今日新宾苇子峪镇三道关,明都指挥史邓佐在双岭战死。此后,建州女真连续入侵连山关,开原、抚顺,铁岭、宁远、广宁等地,董山率众杀掠边民多达10万人数。


面对建州女真的屡屡犯边,朱见深也是如此,丝毫不虚,正面硬刚,还下了格杀令,在朱见深登基后第二年,建州女真年年犯境,在成化三年从一月到三月,连续两次侵犯边境,明朝指挥使邓佐在交战中中伏阵亡,而带领建州女真屡屡犯边的是努尔哈赤的五世祖董山,史书中记载:“董山纠毛怜、海西诸夷,盗边无虚月”。


这种毁灭性的打击,真的就好像对一片长满花草的庭院,用牛拉着犁翻过很多遍一样,彻底把花草清理得干干净净,要很久才能长出新芽,所以当时人们把这次事件称之为“成化犁庭”。在这场战役以后,明廷面对女真扰边的情况采取了夷狄相攻、分而治之的战略。这就是后话了。


水墨鄂州


成化年间,在明朝的东北部发生了一场成化犁庭事件,成化指的是发生在明朝成化年间,此时的皇帝是明朝的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 犁庭则是形容这次战况的惨烈,就像整个土地被犁过一样彻底!这场明军发起的战争中,清朝祖先建州女真几乎被剿灭。



明朝的史书明显被清朝篡改过,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成了无赖儿郎。被黑的最惨的,当属明宪宗朱见深。这个不是没有缘由的,因为当时朱见深差点让女真人灭族。女真人就是后来的满族,他们得了天下后,记仇着呢,把朱见深编排成了一个昏君。“犁庭”这个词,出自《汉书.匈奴传》,是说汉军攻灭匈奴,摧毁了他们的祭祖圣地龙庭,在这里指代匈奴统治者的军政中心,彻底扫荡了他们的巢穴。《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

成化犁庭发生在明宪宗朱见深在位的第三年。由于土木堡之变,明朝损失了二十万精锐,不仅京城三大营被缩编,明朝对九边重镇的防御力量也遭到弱化。女真部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当时由明成祖设立的建州三卫进行管控。但是由于朝廷放松了对辽西平原的管控,导致蒙古部落日渐渗透,京师至辽东重镇一线只有狭长的锦州防线进行保障和联系。

当时的建州女真部落首领名为爱新觉罗•董山,也就是努尔哈赤的五世祖,时任建州右卫都督同知,也就是说名义上,爱新觉罗氏也是明朝的臣子。但是明朝对游牧民族部落实施经济控制,对边境贸易有意无意地调整规模,草原部落时不时会处于缺衣少食的困境。作为部落首领,董山是个很有想法的人,毕竟部落要恰饭的嘛,首领需要为部落的男女老少整一口饭吃,既然朝廷不给,那就抢吧。于是1466年,董山为刚继任皇位的朱见深送上一份大礼——入侵三道关,伏歼明都指挥使邓佐。后,又连续侵入连山关,开原、抚顺,铁岭、宁远、广宁等地,基本把辽东都抢了一圈,史料记载,董山部杀掠边民多达10万余人。


董山要什么,朝廷就给什么,可是朝廷越是如此,董山的野心越大,朝廷对董山的放纵最后只能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女直侵寇,依然不止”。面对董山的愈发放肆,朝廷不再选择纵容,而是决定扫荡犁庭,彻底解决这一祸患,成化三年(1467年),明宪宗下诏出兵建州女真,要求明军“毁其巢穴,绝其种类”。可以说,明宪宗的要求就是要彻底灭绝建州女真一族,为此明军分兵三路迅速出击,直扑建州三卫驻地。同时,明宪宗令朝鲜出兵予以配合,力图两面夹击达到“绝其种类”的目的。对于这个要求,朝鲜自然很乐意效劳,毕竟一来明朝是自己的宗主国,二来朝廷与建州女真本就有土地之争。

在明军的进攻下,女真差点被灭族,“一夷而见逃,剖其心而碎其脑,粉其骨而涂其膏,强壮就戮,老稚尽俘,若土崩而火灭,犹瓦解而冰消,空其藏而猪其宅,杜其穴而空其巢,旬日之内,虏境以之萧条。”
经过一个月的围剿,明军斩首六百三十余人,俘虏二百四十余人,李满柱(后来建州女真改称“满洲”,就是从他的名字而来,即“李满住的建州女真部”之意)和他的儿子被朝鲜军队斩杀。 另外一个首领董山(建州右卫首领,努尔哈赤的五世祖,也即曾祖父的爷爷)也被明军设计抓获,在押送途中董山试图逃脱被杀。 在这场史称成化之役的战争中,建州女真人蒙受了灭顶之灾,左卫的建州老营被付之一炬,部众尸横遍野。右卫也遭受到重大损失。 铁腕无情的朱见深就这样除掉了满清最重要的两个祖先。后来满清统一中国后,开始编修明史,因此明宪宗朱见深和汪直在《明史》里面被黑的一塌糊涂也就不足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