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三清谁是老大?有何依据?

飞翔的猫654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关于谁是老大,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玉清元始天尊(以中为尊),一种说是太清道德天尊(以左为尊)。

对不熟悉道教的同学来讲,认识三清应该是从《西游记》中。《西游记》车迟国中,车迟国抑佛崇道,孙悟空等人揭穿三个伪国师真相时,装作不认识三清殿供奉的“三清”,猪八戒就给孙悟空解释说“中间的乃是元始天尊,左边的是灵宝天尊,右边的是太上老君。”

猪八戒的解释跟现实排位基本一致,三清殿供奉三清圣像,玉清元始天尊居中,上清灵宝天尊居居元始天尊左位,太清道德天尊居元始天尊右位。

但关于三清中谁是老大,民间还是有一定争议的。

1,有人认为玉清元始天尊是老大,因为元始天尊全称是“玉清圣境无上开化首登盘古元始天尊”,也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大神,既然是开天辟地,那当然是前无古人。

2,有人认为太清道德天尊是老大,因为道德天尊的全称是“万教混元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简称“太上老君”,也就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而“三清”是道家体系的三位至尊,作为创始人的老子在“三清”中地位最高,也无可厚非。

关于太上老君地位最高,还有一种说法是早期道家思想不是以中为尊,而是以左为尊,越靠左地位越高,所以太清天尊第一,玉清元始天尊第二,上清灵宝天尊第三。

其实,所谓“三清”都是后人虚构出来的形象,谁的地位最高也是人说了算。

在唐朝以前,史料记载并没有“三清”之说,因为唐朝是李氏所建,李氏为了神化自己,便推崇道教,把道教世祖李聃(李耳,即老子)认定为自己的先祖,为其上尊号为“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到了北宋时期,宋真宗更是狂热推崇道教,进一步加尊号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而此时还没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出现。

武则天篡唐建周,同样搞起了君权神授那一套,李唐推崇道教,武则天便推崇佛教,打压道教,其中一个手段便是造出“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并让这两位至尊高于太上老君,这样就弱化了太上老君的地位,进而削弱大唐李氏的地位。

后来,武则天被迫退位,李唐恢复,但“三位天尊”的概念却被道教和世俗接受,并以“三清”形式固定下来。至于《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神魔小说中“三清”很早很早便出现三清也不奇怪,因为它们都成书于明朝,反映的是明朝当时的宗教文化情况。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三清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盘古)、上清灵宝天尊(通天教主)、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三清中谁是老大?若论地位,那必然元始天尊是老大;若论法力,那道德天尊应是老大。我们就从封神演义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三清的地位对比

宇宙初生之时,有一先天混元之元灵,无意中于西昆仑得到宇宙之初的造化神器,经过几世修行,元灵功德圆满。创始元灵利用神器之灵力,分别传授给四个徒弟一门修行的法门。老大是修玄清气的鸿钧老祖,老二是修玄灵气的混鲲祖师,老三是玄空气的女娲娘娘,老四是修玄明气的陆压道君。

鸿钧老祖收有三大弟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是鸿钧老祖的大弟子,掌管人教,住在33重天;灵宝天尊是老祖三弟子,掌管截教,住在34重天;元始天尊是老祖的二弟子,掌管阐教,住在35重天。

我们从三清所住的地方可以看出,元始天尊地位最高,住在35重天。而且在道教供奉三清的排位上也可看出,元始天尊坐在中间,是位高权重。再看元始天尊收徒无数,其中玉虚十二门人个个身份尊贵,可见元始天尊的地位位居三清之首。

三清的法力对比

元始天尊虽然地位最高,但法力并不是最强的,法力最强的应是太上老君。这从封神演义中四大高手与通天教主的斗法中便可看出,所说的四大高手分别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接引道人(如来)、准提道人(菩提)。

在元始天尊一探诛仙阵中,元始天尊在与通天教主的第一次斗法当中落入了下风。虽然是元始天尊过于大意,可结果是他为大意付出了代价,折损了千年道行,实际上是吃了一个大亏。此战中,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相比,通天教主稍微占优。

通天教主的掌心雷震动宝剑,将元始天尊的一朵金莲打落。但在太上老君一战诛仙阵之时,通天教主同样的招术却在太上老君面前起不到任何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太上老君的法力功底是要厚于元始天尊的,而且经验也比元始天尊丰富的多。

太上老君二战诛仙阵时,一气化三清,正当通天教主出神时,太上老君已打中通天教主二三扁拐。此战中太上老君占尽了优势,而通天教主中了二三拐后,即没吐血,也没落牛,或许是太上老君手下留情。总之,这一战中太上老君完胜。由此可见,太上老君的法力应在通天教主之上。

元始天尊再战诛仙阵时,走的还是诛仙门,显然这次是轻车熟路。剩下的太上老君、接引道人、准提道人都顺利过关,其中准提道人的法力应是最强的。准提不是我们说的重点,就不详说了。

三清的对比结果

太上老君在诛仙阵中,每战必胜,虽然没有将通天教主降服,但斗法中也是显出了他高超的法力的浑厚的功底。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的法力基本相当,元始天尊一败、二平、三胜,算是平分秋色。因此,三清中法力最强的是太上老君。

综上所述,三清中元始天尊的地位最高,太上老君的法力最高,我们通常所说的老大应该是元始天尊,老大不一定是要最强的。


野史也是史


道教三清一直被世人比较谁最厉害、谁是老大,但其实三清的地位和实力不能通过小说来确定谁才是老大,在这里我要扫盲一下了。

三清的名称分别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人气最旺的主神:太上老君

李耳作为太上老君的原型早在公元一千年前就出现了,但在那时他却不是道教的至高神,他的地位和名气直到东汉时,才逐渐跟道教尊神溶为一体,而这一切还要感谢五斗米道的张道陵。

张道陵创建了五斗米道,也叫天师道,他奉老子为教主,并在《老子想尔注》中,给了老子“太上老君”这个尊名,后来随着五斗米道的名声越来越响,太上老君这个名号也越传越远,认识的人就越来越多。

当然,除了老子外,当时还有许许多多的教派分别供奉不同的至高神,如张角开创的太平道,侍奉黄天和黄帝为主神。汉时的道教分两派,一派是老庄,即老子和庄子;一派时黄老,即黄帝和老子;而左慈、葛玄的金丹派则是以元始天尊为主神,他们认为太上老君只是太乙元君(道教原创的新神)的弟子。

后来随着太上老君名号越传越远,但神格确实日渐低迷:

  • 在五斗米道中,老子被视为“道”的化身,时天地万物最高的存在。

  • 到东晋葛洪的《神仙传》中,老子从先天神被降到后天神

  • 而到了陶弘景所著的《真灵位业图》中,太上老君的神格被降得更低。他把所有的神仙分为七阶,老子则被排在了第四阶,地位远远差与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甚至只能和左慈跟东方朔排列。

到唐朝时,李唐皇室为了找一个天子的身份,便认太上老君李耳为自己的始祖(因为都姓李),此时的太上老君被封为“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至此,太上老君的创始说法受到官方的宣传后得到了民间百姓的认可。

排行最高的主神: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的出现要晚于比太上老君,最早时叫元始大王,他来自葛洪的《枕中书》。葛洪对于五斗米道和正一道把太上老君奉为最高神很不爽,所以他决定搬出元始大王来压一压这两个教。


元始天尊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度人经》中:

“元始天尊说经之时,命召十方无极世界”

葛洪的孙子葛巢一听,觉得这个名字更霸气,于是就用了这个称号,后来在灵宝派壮大同时,元始天尊压制了太上老君成为了道教第一神。

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中也将元始天尊排在神谱首位。但到了唐朝后,因朝廷强烈推崇老子为至高神,所以导致元始天尊的地位下降,百姓们对老子的崇拜高于元始天尊。

势力最强的主神:灵宝天尊

灵宝天尊最初是叫太上大道君,与元始天尊出现一样晚,上清派将其列为神谱等二阶,地位仅次于元始天尊。宋朝之后,从教派到民间都称其为灵宝天尊,只是他在民间的存在感比较弱,也是三清中知名度最低的,对于他的背景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都有出现过,唯独灵宝天尊没有出场。在民间的知名度排位中分为两种:

  • 民间知名度排位: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

  • 道教三清殿排位:元始天尊在中,灵宝天尊居左,太上老君在右。排位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

这两种的排序差异还要追溯到三清概念的形成,陶弘景在《真灵位业图》中首次提到“玉清、上清、太清”这几个称号,并且他在三清的定位中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太上老君。

在南北朝和唐朝时,上清派迅速发展,虽然民间对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的认知度较高,但后来三清的解释权被上清派给垄断了,所以三清的排位也就这样被定了下来。

至于三清的实际地位高低并不是按照三清殿的座次来定位的,而每个教派都只承认自己侍奉的主神为最高神。

  • 正一道(天师道)以老子为最高神

  • 灵宝派(葛家道)以元始天尊为最高神

  • 上清派以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金阙帝君为最高神

历史的发展产生不同的教派,而教派之间会互相的打压来保持自家才是最正宗,比如“一气化三清”的说法,天师道认为三清是老子所化,老子就是道、道就是老子;而上清派则认为三清是由元始天尊所化;还有一些则认为三清是由大罗天所生,大罗天指的是三清之上还有更高神存在,即鸿钧老祖,《封神演义》中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的师父就是鸿钧老祖。

因此,总的来说,每个教派对自家的主神肯定都认为是最高神,实力也是最强的,三清在民间版本不一样,实力地位也不一样,从教派方面来说,并没有谁的实力最强,也没有确定谁的地位更高,有的只是民间的传播和认知度。


大国布衣


三清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玄元皇帝(太上老君)。道家认为“三生万物”、“三合为一”,故三清就是他们所信奉的“道”,代表万物法则。

他们三位都是道家所信奉的至神,也是道家教徒所崇尚的最高信仰,那如果要分个座次,谁才是老大哥呢?

太上老君

道教将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作教派的创始人。

但在赵国以及秦汉时期,“道”还只是一家学说,和“儒”,“法”,“兵”等等都是一种思想学说,还没有演变为教派,老子在那时也只是被认作思想的创始人,还没有提升到“神”的境界。



东汉时期,道家教派如雨后春笋一般陡然出现、发展,他们尊老子为道教之祖,是信奉的最高神。

“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

这一时期,老子成为了“道”的化身,是道教学说中最高的存在,即最高神。

据传老子活了101岁,在古代可谓高寿,又因为那时统治者对于道教的仪仗,对他多有加封。唐朝时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而且在当时道教的上清派认为元始天尊地位应高于太上老君;到了宋元时期,他们的思想已经基本统一,一致奉太上老君为最高地位。

元始天尊

混沌未开,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

在这里,元始天尊被认为是混沌时就存在的神灵,不受天地束缚。



东晋时期,道教有一人,名叫葛洪。他认为道教至高之神应该是元始天尊,而非太上老君。

洪以为老子若是天之精神,当无世不出。俯尊就卑,委逸就劳。背清澄而入臭浊,弃天官而受人爵也。夫有天地则有道术,道术之士,何时暂乏。是以伏羲以来,至于三代,显名道术,世世有之,何必常是一老子也。皆由晚学之徒,好奇尚异,苛欲推崇老子,故有此说。

他极力打压老子至高地位,推崇元始天尊。因为他这一想法的提出,导致了他这一派“灵宝派”大加宣扬,又因为这一派支的壮大,元始天尊的风头一时间盖过太上老君。

灵宝天尊

灵宝天尊,初称“太上玉成大道君”,是不是名字很接近“太上老君”了。



道教上清派一度将他定义为上清境的最高神,地位要高于太上老君。

虽然在道教内部,灵宝天尊的名号非常大,但是在民间却很少有人提及。而且就算是民间道教的巅峰小说《西游记》中,也丝毫不见灵宝天尊的身影,给人一种可有可无的感觉。

所以不论是道教官方还是民间,虽然中间会有一些起伏,但丝毫影响不了太上老君是“三清”老大的地位。

比较有意思的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三清”画像一直是元始天尊居中,给人一种他才是“三清”之首的感觉。



原来,在南北朝时期,有一道教居士叫陶弘景,他深受晋朝葛洪思想的影响,也一直认为元始天尊为“三清”之首。

他在编写的《真灵位业图》中首次以“三清”代表这三位至神,并以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的顺序排列。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一种规范。

可惜的是现如今被一致认为“三清”之首的太上老君只能屈居左手。


历史红尘


道教里有三清:上清灵宝天尊居左,玉清原始天尊居中,(原也可作元)太清道德天尊居右。一气化三清,三清排排坐,同源一体,代表过去现在未来,各有分工不同,本不分大小,但世间凡人硬以分个大小出来。依儒家思想,官本位,及传统习惯,是居中为尊为大,左次之,右再次之。但依道教之理,道以右为尊为大。故以儒家论,玉清原始天尊最大,以道教本家论是太清道德天尊最大。哈哈,我们的道路是靠右行驶。我国是儒道佛同在,又已杂糅,互相包容渗透,很多已分不清谁是谁了,道教是我国原始教,土生土长的,崇老子太上老君为始祖。在每个道观里,都供奉着三位至尊神,就是三清: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原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就是老子李耳的化身。

道教信仰主要源于原始社会的鬼神崇拜,奉老子的《道德经》为经典,老子自然就成了始祖。真正创立道教的是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张道陵,魏伯阳,葛洪等人,五代时期有陈抟,宋元时有王重阳,丘处机等,到元明之际,就有大家熟知的张三丰。

老子的《道德经》我有所推崇,多含辨证的哲理思想,劝人无为向善勿作恶。而道教里的其它就不是那么看好和尊崇了。




树德汉硕


三清中谁是老大,谁的法力最高?

三清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中谁是老大?若论地位,那必然元始天尊是老大;若论法力,那道德天尊应是老大。我们就从封神演义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三清的地位对比

鸿钧老祖收有三大弟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是鸿钧老祖的大弟子,掌管人教,住在33重天;灵宝天尊是老祖三弟子,掌管截教,住在34重天;元始天尊是老祖的二弟子,掌管阐教,住在35重天。

我们从三清所住的地方可以看出,元始天尊地位最高,住在35重天。而且在道教供奉三清的排位上也可看出,元始天尊坐在中间,是位高权重。再看元始天尊收徒无数,其中玉虚十二门人个个身份尊贵,可见元始天尊的地位位居三清之首。

三清的法力对比

元始天尊虽然地位最高,但法力并不是最强的,法力最强的应是太上老君。这从封神演义中四大高手与通天教主的斗法中便可看出,所说的四大高手分别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接引道人、准提道人。

在元始天尊一探诛仙阵中,元始天尊在与通天教主的第一次斗法当中落入了下风。

通天教主的掌心雷震动宝剑,将元始天尊的一朵金莲打落。但在太上老君一战诛仙阵之时,通天教主同样的招术却在太上老君面前起不到任何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太上老君的法力功底是要厚于元始天尊的,而且经验也比元始天尊丰富的多。

太上老君二战诛仙阵时,一气化三清,正当通天教主出神时,太上老君已打中通天教主二三扁拐。此战中太上老君占尽了优势,而通天教主中了二三拐后,即没吐血,也没落牛,或许是太上老君手下留情。总之,这一战中太上老君完胜。由此可见,太上老君的法力应在通天教主之上。

元始天尊再战诛仙阵时,走的还是诛仙门,显然这次是轻车熟路。剩下的太上老君、接引道人、准提道人都顺利过关。

三清的对比结果

太上老君在诛仙阵中,每战必胜,虽然没有将通天教主降服,但斗法中也是显出了他高超的法力的浑厚的功底。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的法力基本相当,元始天尊一败、二平、三胜,算是平分秋色。因此,三清中法力最强的是太上老君。

综上所述,三清中元始天尊的地位最高,太上老君的法力最高,这也符合道教的排名。


小马谈古今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这篇稿子来自于老包杂谈。

何谓三清?三清有两种基本含义:

一、天界的最高三重境界,即为玉清、上清、太清;

二、道教神话体系中处于最高端的三清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尊、太清道德天尊。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

三清之下有四御,四御中的大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玉皇大帝。《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听命于玉帝的说法是不符合道教理论的。既然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那么他就必然和三清有着扯不开的关联。

《封神演义》第七十七回《老子一气化三清》一章是对三清来历最直观最传神的一种描写。

通天教主因阐教咄咄逼人违背当初共立《封神榜》的盟誓,命令截教第一大弟子多宝道人在界牌关下设下诛仙大阵,并且亲自坐镇誓要给阐教门人一个教训。

因为此阵乃通天教主自创,为开辟鸿蒙以来杀气最重的阵法,阵中又有通天教主诛仙、戮仙、陷仙、绝仙四把宝剑,所以阐教一般门人根本无法破解。无奈之下元始天尊只好派遣燃灯道人及手下一干弟子亲自出山,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又请大师兄老子以及西方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三位圣人助阵。

要注意的是,《封神演义》中老子的地位一直是高于元始天尊的。

作为大师兄,老子对通天教主违规操作的行为很是不满,你当初明明答应了要共立《封神榜》的,白藕绿叶红莲花,三教原来是一家,可现在你小子竟然为了那么点破事儿逆天行事坏了圣人的操守。你要是悔过便罢,如若不知悔改看我不打你三百扁拐,再不悔改就直接揪你去见师尊,那时候可别怪我无情。

老子一来便显出无比宏大的圣人气象,通天教主一听大师兄到了心中着实有些忐忑,能当大师兄实力自然不是盖的。但是通天心贼嘴不烂,和元始天尊叫过板之后紧接着就挑战老子。

通天从陷仙门里进去,老子紧随其后催动青牛依八卦兑地方位进了阵中。又将太极图抖开,化作一座金桥,他便从桥上徐徐前进,从容潇洒之态让通天看了甚是恼火。他摘了陷仙剑直取老子,老子轻轻挡过,手中扁拐专往通天脸上招呼。

打脸这一招也够损的,亏老子能想出来。正斗处截教诸多门人都各施道术造出种种厉害幻象,只是老子头顶有玲珑宝塔,所以不能伤他分毫。你截教些许手段也敢在玄门正宗面前卖弄。老子有意显弄玄都紫府的高明道术,把青牛一提溜跳出了战圈,接着将头顶鱼尾冠往上一推,只见顶上飞出三道清气,化作三清。老子变化之后又与通天开战。

先前是老子一对多,现在变成了通天一对四。从正东来了上清道人,正南方来了玉清道人,正北方来了太清道人,老子和三清从四面夹击通天教主,打得他毫无还手之力,唯有招架之功。自打三清一出来通天就很纳闷,只知道鸿钧开天一道传三友,为何还会出现三个如此厉害的角色,竟然闻所未闻。通天的幼小心灵在此刻严重受挫。

他没听过很正常,要是听过鬼都出来了,三清和老子原本就是一人,三清是虚像,老子是实体。尽管三清为虚像照样道法高深,因为他们的根在老子身上,老子有多厉害他们就有多厉害。也就是说这一仗是四个老子打一个通天,你不输才怪。这也正是老子道术的高明之处。就连截教的长耳定光仙最后也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那为什么在道教体系中元始天尊和灵宝道尊反而居于太上老君之上呢?从道教的历史演变来看,道教最早崇拜的万神之尊就是太上老君,而元始天尊和灵宝道尊则是后来才出现的。从人物来看,老子是历史上实实在在存在过的,而元始天尊和灵宝道尊则完全是虚构出来的哲学化的人物。可以说,这一发展变化正好符合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哲学理论和“老子一气化三清”的小说情节。

如果将三清纵向排列,你就会发现这样的排列和《易经》中的卦爻一模一样,不管是哪一种卦,它都必须从最底部开始一直向上发展,“一”就是处于最底端支持上层变化的础石。这也正如《道德经》所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

版权申明:本文系山海经解密小七独家邀约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


山海经解密小七


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乃道教诸天界中最高者;也是道教对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合称。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道教开天辟地之神,为上古盘古氏尊谓,称玉清元始天尊,也称原始天王。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所以说,如果要排第一的话,元始天尊排第一


奇门遁甲占卜师


三清里到底谁是老大,那要看,是指实际的道教信仰和民间传说,还是以《封神演义》一书为主的小说和神话传说。

在实际的道教信仰和民间传说中,道教三圣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道尊(通天教主),自然是元始天尊为大了,而且,所有的神像,也是元始天尊居中,这也体现了他最大最高的地位。

而在以《封神演义》一书为主的小说和神话传说中,肯定是大师兄太上老君最大了啊,因为,他是鸿钧老祖的大徒弟,另外两个,是二徒弟和三徒弟。


董江波


三清谁是老大?

这个问题看怎么说,三清宫塑像来说,玉清坐中,上清坐左,太清坐右,如果按人间排次来说,中为大,左为中,右为小,那就是玉清是老大,但我们要按道教顺序排次,就的从右开始,那么太清就是老大。

大家都知道三清的来历是一气化三清,才有了三清,那有是怎么化出来的呢?可能说法不一样。

自盘古被鸿均老祖点化,赐于开山大斧,盘古开天劈地,也不知劈了几万年,分开了天地,从而也累死了盘古,鸿均道祖屈指算出,天地分开,盘古可造自然,鸿均来到盘古尸首前面,口念仙决,忽吹一口气,听起来是吹了一口气,而这口气比十几级大风还要大,吃向了盘古尸体,忽然间盘古体毛飞向了大地山川,变成了花草树木,万种植物,仅接着鲜血直喷,变成了江河湖海,浑身肌肉飞向了天空,落到了大地山野,瞬间变成了飞禽走兽,只留下一堆白骨,在看自滑,猛然间飞向了空半,有慢慢的落了下来,变成了三个人,就是我们说的太清,玉清,上清,三人跪拜鸿均老祖,鸿均老祖收三人为徒弟,传法力,授道,让太清掌管人界,玉清掌管天界,上清掌管魔界。这就是传说中的一气化三清。而《封神演义》万卜中说到,老子一气化三清,其实是老子用的障眼法,就是摆了这个阵,来迷惑通天教主的,就是为了帮姜子牙打胜仗而矣。而真正一气化三清的就是鸿均老祖,最后就指定了封神榜封神,才有了正规的天宫,仙界,神界。各路神仙,各守其职。

简单说说太清,太清掌管人间,因为人间是最不好管的,天界魔界比较好管,神仙,各路魔,妖,怪,犯了事,就用法术除去或收了,而人犯了事总不会用法术去铲除吧,所以人间不好管,太请为了管好人间之事,自己只有投胎到人间,去了解人间苦乐,投胎到了一个从小父母双亡,是一个孤女,吃百家饭长大的,是一个黄花闺女,那么黄花闺女不结婚有怎么能怀孕生孩子呢,是这样的,这个姑娘在河边洗衣服,总觉得口渴,就喝水吧,可越喝越渴,看着河水在流,自己喝了怎么更渴,河中漂来一枚粟子,姑娘抓起粟子就马上吃了,才解渴了,洗完衣服回家了,可坏事了,不几日就感觉身体不适,看先生后才知道自己怀孕了,古时候也只能生了,可一怀就怀了八十一年才分娩,生下了孩子,可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小老头,都八十一了,不老才怪呢,因为老,有是自己的儿子,就叫老儿子吧,在以前儿和子是一个意思,就改叫《老子》,大名叫栗耳,是因为耳朵就像一枚粟子,

老子出世了,为了拯救人间,老子勤学苦练,给人们写出了《道德经》教人们怎样生活,也传播了很多文化,礼节,收了不少的徒弟,传承道德,传到了汉朝时,汉皇帝特别喜爱《道德经》,让全国人民就读,也给老子改名\\李耳,而在这时也出了一位追逐《道德经》的一位修行者,他创立了《天师教》,后改为《道教》,他就是以《道德经》而创立《道教》的第一人,张天陵,张天陵创立《道教》后,在全国传教讲道,历经九百多年,死后上天宫,封为天师。

那么三清谁最大,在道义上讲,其实是一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