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家有没有觉着给孩子报补习班,学习成绩没多大变化?

用户80386603752


我现在是一名公办学校老师,以前在一个全国连锁的机构做了近八年,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说句实话,报补习班后孩子学习成绩没有多大变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大量存在的,既然在这个行业呆了这么多年,我也不刻意抹黑,客观说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作为辅导班老师,一定是想孩子成绩提高的,不管什么老师,没有哪个老师希望自己教的学生成绩越考越差,因为只有考好了才能间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是确实孩子上完补习班后,能否大幅度提高,因素很多,老师的授课水平,孩子的听课意愿,考试时状态和心态等都可能对孩子成绩有所影响,有时候老师恨不得替学生去考试,

其次,不管是送到辅导班,还是在校学习,父母一定不要做甩手掌柜,一定是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的,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沟通交流,我记得以前有个报课的家长直接说,老师,我知道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我们先学一学期看看,如果孩子成绩有起色,我们就继续,对于这种家长,我们是很感激的,因为太多的家长都希望的是孩子上两次课,成绩就突飞猛涨,我负责任地说,很难

第三,什么样的孩子适合报补习班,我觉得至少具备三个条件,一孩子学习确实有明确需求,可以是补差也可以是培优,二孩子自己有补课意愿,三是家长愿意全力配合,见过很多家长图省事,图自己心安把孩子送到补习班,也有的跟风,孩子一点都不配合,浪费钱又浪费时间

最后补充一点,目前机构里老师良莠不齐,就是同一家机构,有的老师五六年经验,有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所以家长如果真得要给孩子报课,不要太看重品牌,而是主要看老师,小机构也可能有很牛的老师,大机构也有菜鸟,交钱钱最好确认老师,见一下面,不要听营销人员说的多好,毕竟课不是他自己亲自上的


梅子老师数学屋


1.真正需要选择补课时再去补习班。

我看周围有些家长,假期到了,就给孩子送补习班,也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去,也不管孩子是否需要补课就送进去了,目的是所求一种心里上的满足,认为别人家孩子都去了,咱孩子也不能落人后头啊!盲目跟风的心里却难为了孩子,因为孩子根本不想去受罪,有这种心里的尤其是小学生,假期孩子想的只是玩耍,根本不想从学校解脱再去辅导班受束缚,带着这样的心里进了辅导班成绩也不会提高啊。况且小学知识也没有那么难,无需假期补课,除非特殊情况。


2.孩子真正想学了,有了良好的学习态度才报辅导班。

我儿子今年马上高二了,他觉得自己数学不好,我就给他报了数学班,在选择辅导学校前都是听试听课,又四处打听的知名度的,有多名学生有学习进步的例子才选择这个学校的,因为选错学校不单是浪费钱的事,孩子的学习时间也浪费不起啊!

现在社会上的辅导班太多了,良莠不齐,辨别好坏,真的挺难。孩子想学习了,去学习自然就有个认真的态度,确实是成绩需要,再选择个口碑好的辅导学校,孩子成绩自然会提高,我不知道题主说感觉孩子成绩提高不大,是否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3.即使报了辅导班,也不要完全放手。

社会上的辅导班都是以盈利为目的,谁也不会花钱买吆喝,而且师资水平也没说好坏,老师的素质更是难以估计。所以孩子报名进了辅导班,家长也不要就听之信之,任凭辅导班怎么办都行,就大撒手了,其实这是很不可取的。我们做家长的必须要监督起来,如果时间允许的话班里的孩子家长最好是轮流去班里跟着听课,有家长坐阵的课堂老师绝不敢含糊,如果没有的话可能就另当别论了。


除了课堂上跟踪,课下也同样如此,看看老师留了什么作业,孩子的学习效果怎么样,有问题及时解决,这样的话孩子成绩才可能提高!


丁香花TT


我觉得有变化,我儿子今年中考。一模时,在全区的排名是139名。因为我们区一摸的题和北京西城的题是一样的,所以儿子当时的成绩,在西城的排名是一千六百名左右。如果按全市排名,估计也得在五六千名左右,这时我给儿子报了1对1。二模时儿子在全区的排名变成了19名了。我以为是偶然。中考时,我想孩子的排名在全区50名就可以了。没想到的是,儿子中考考了561分。全区排名12名。全北京市排名600名左右。补习还是有用的。


宝钢超人


你说这个话让人觉得你好像跟辅导班有仇似的,好像眼红人家赚了钱,在黑人家。比如我的儿子在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数学不怎么样,到了六下,我帮他找了一个辅导班,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以后考上了重点初中,我以为他的数学成绩很优秀,所以到了初一上半年没有去辅导班了,结果一个学期下来成绩一落千丈,每次考试都在70多分,于是我有点慌了,到了七下的时候,我再找到原来的老师那里补数学,在七下没有一次考试,低于95分的。你说,难道辅导班没有起作用吗?当然,辅导班能够提高孩子成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孺子可教。


YDR8888


那科弱补那科,花费精力和财力越大的成绩越差

  • 这是普通现象
  • 木桶定理讲,一只木桶盛水量由最短的竖板决定,因此叫补短板!
  • 同样弱科分值低,感觉上升空间很大,实际上这很难!
  • 最终情况是,家长急于提高弱科,花钱花精力补弱科
  • 经过好长时间,发现,补,涨分不多!不补,就向下掉!
  • 核心是要针对问题,学会弱科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 实际是,学生的强科反而花费时间少,投入钱财少!
  • 与木桶理论相对的还有长梯理论
  • 长梯理论强调发挥优势,能到达最高点是由最长的那根决定!
  • 姚明有身高优势,打蓝球有优势,你让他苦练翻腾,永远成不了体操运动员!
  • 不要过于强调综合成绩高低,让孩子干和学自已感兴趣,有优势的事,大学和工作主要是专业和能力!

初中、高中,在孩子长身体,长交际的重要阶段,开夜车,天天泡在课本中值吗?

  • 身体是一切本钱,在最要阶段耗费了,将是一生缺憾,永远补不回来!
  • 中国应试教育,靠的是对己知问题反复强化,创新力极差,高分低能现象普通!
  • 考试猛如虎,实操如病猫!
  • 另一个现象是,这种应试全是单人操练,不需要配合,没有集体意识!
  • 最终造成自私、自利式个人英雄!
  • 尺有所长必有所短,考试成绩特别突出,必然缺点更突出!
  • 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射击等只要是单人或双人式竞技,我们项项顶尖
  • 蓝球、排球、足球,人数越多越差劲!
  • 缺乏大局观,情商极底,自私自利,有什么需追捧!
  • 因此,教育部反复强调素质教育,严禁状元秀,以一流学科教育为主!

天佑中华紫气东来


我是做补习班的,跟你简单汇报一下,首先你要知道你家孩子哪一块薄弱,要有针对性补课,课型不一样,产生的效果差距大多了,最差的就是班课,人太多没有用的,孩子没机会和老师沟通,所以班课成绩没有提高,一般提升成绩概率在百分之三十!其次就是一对三,这类课型性价比高,学生和老师有机会沟通,老师也会有精力关注到孩子,这类孩子提高成绩的概率在百分之五十,最后就是一对一,这类孩子拔尖和补差的比较多,老师会为孩子专门的学案,这类孩子成绩提高是百分之七十五!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孩子真是三六九等,所以孩子出现这种学习问题,一定要先找一下自己孩子学习的问题,再针对性的补!态度问题?还是学习方法问题?还是其他社会因素?例如早恋,游戏!等等补习班老师也不是神,也是人,也需要把知识传递给他,他再学会灵活运用!


风哥带你玩电脑


现在很多家长都觉得把孩子送到补习班去,只要孩子在补习班里成绩就能提高,其实并不是这个样子。

因为补习班的课程其实和学校的课程是一样的,无非是学校交的是2+2=4,而补习班交的是1+2+1=4。其实本质上没有很大的区别,只要学生在学校里把基础知识搞懂了,并且适当的进行一些拔高,就不用去上补习班的课程了。但是很多上补习班的学生其实是本身基础就不好的,那么就好,比如2+2都没有搞懂,再把它变得更复杂一点,变成1+2+1,两位数的加法我都没有搞懂,现在要去学三位数,即使你当时把这个题目给记熟了,但是你的基础不好,一样不会要成绩有提高的。

而且家长把孩子放在补习班去之后,就觉得自己一劳永逸,其实孩子的学习好和家长也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家长能不能够辅导孩子以及给孩子提供怎样的一个辅导质量都直接决定了孩子能不能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一些好的学习成绩。比如说,我在辅导孩子之前,我都会把他的教科书拿来翻一翻看一看,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对他进行辅导。并且会告诉他好的学习方法,这些好的学习方法呢,我也拍了相关的视频,如果有需要的家长可以去学一下,看看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进步,如果你们有不懂的可以关注我留言跟我讨论哦。


鹿眼看大世


以在多个辅导机构兼职经验,来说说这其中的原因。

只有公办教育学校是政府贴钱办教育,才真正贯彻实施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个人素质,促进个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公办教育不仅要进行“智育”,还要同时进行“德育”,”美育”和“体育”。而社会上教育辅导机构都是以赚钱为目的,通过各种手段以提高孩子的考试成绩,以满足家长们对孩子成绩上的需求。这种教育根本就没有承担五育的责任和义务,连“智育”都算不上,仅仅培训孩子如何应付考试而已。

目前,教育部门严禁一线教师在各种辅导机构任职,辅导机构教师队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即便偶有优秀教师任职,但也受辅导机构的限制。假如孩子通过培训成绩提高一步到位,作为家长否还会在下个学期继续让孩子补习。辅导机构作为营业单位,收入很大程度靠营销。作为辅导机构并非一定要提高孩子的成绩,而是通过一定的手段让孩子的成绩提高在一定的范围内,甚至不允许提高,这样可以有效的留住“回头客”,以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即便家长质疑,也会推托孩子不够认真和努力)

这种现象不仅在文化课补习班,也出现在艺术方面的培训班中。很多舞蹈、音乐或乐器培训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基础的,但是很多辅导机构“照单全收”。通过一些列讨好方法让孩子学一些皮毛功夫,让孩子误以为自己适合学习艺术,让家长误以为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有天赋,加大并持续进行投资,从而促进辅导机构的营业利润持续增长。

所以,建议家长尽量少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条件,自己可以在业余时间利用书籍或网络公开的教学视频自学,然后再讲给孩子。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由家长亲自辅导孩子,即保证了教育质量,也加强了亲子关系,而且还节省了金钱和精力,何乐而不为?


小邓教师


给孩子报了补习班,但学习成绩并没有多大变化,这是大多数家长的困惑。

是补习班不好吗?是孩子没有学好的潜力吗?

其实我认为,是选择很重要!

选择对的时机

现在对于报补习班,很多家长都是跟风而为,“班上的孩子都报了,左邻右舍的孩子都在上”成了家长给孩子报班的理由,孩子的需求孩子的意愿反而被抛在了脑后。

孩子才是补习班上学习的主体,他需要的时候再报,他需要什么报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

上个暑假,女儿班上的家长都在群里张罗着集体给孩子们组个语文的补习班,都说现在语文很重要,上一届中考学校,有几个孩子成绩本来都很好的,可就是语文就差了几分没能上A,非常可惜。又说现在孩子班上的语文老师太年青,怕没经验,耽误孩子们的成绩。结果没想到家长群里混进来了一位同学,她看到家长们的评论,实在忍不住说出了她的想法。

  • 现在的语文老师非常好,他上课会拓展性的讲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点,教学不死板,形式多样,给孩子们的作业负担也不大,同学们都非常喜欢。

  • 她自己喜欢语文,主动学习,上课认真跟着老师走,从来没有上过培训班,每次考试次次拿A。

  • 现在他们的学习负担已经很大了,天天写作业都得到半夜,再要多加个培训班,几个小时的补习班时间会耽误他们的正常课业,而且补习班还得有作业,他们的作业得写到几点呀? 

看完孩子自己的心声就会明白,补习班对他们来说有时是很大的负担。时机不恰当,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难以得到回报。

选择对的班

社会上各式各样的补习班,让人眼花缭乱,怎么选?是不是别家孩子上着有效果的班,就是好的,就会有利于自己家的孩子呢?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一定要针对性更强,目标够明确和够适宜。

如果孩子基础薄弱,班上成绩中下水平,就不适宜去上帮助牛娃拔高的精英班。孩子在那种班上会跟不上节奏,会更加丧失信心,即便这个班上的其他孩子都学的颇有成效,那都跟你家孩子无关。

如果孩子在校完全可以跟着老师的节奏走,成绩也不差,在给他报个普通补习班,就完全没有意义。这样的孩子需要挑战更大难度,拓展更多知识视野,或者超前学习。

各个补习班,因师资情况、内容设定、教学方法的不同,侧重点、优势都各有不同,家长在帮助孩子报班的时候,要多做了解,要充分分析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真正适合自己孩子的。

学习习惯、方法的培养很重要

补习班大多只能做到知识的补充、加强,然而真正能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是,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这更需要孩子自己的摸索、家长的帮助,如果这个属于孩子自己的学习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仅通过课外补习,孩子成绩很难有质的飞跃。家长要帮助孩子不断总结、强化,找到最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这个方法不能通用,别人家孩子的方法不见得就能被自己的孩子应用得体,所以这个,只能自己来。

补习班不应是大众选项,应该是绝对的私人定制。依孩子的需求、现状、前景,需综合考虑,贵的、学的人多的,都不见得是好的,适合孩子自己的才是对的!


元宝爸爸聊育儿


自从学校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之后,大多数孩子已经从辅导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补习班里面撤离出来,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认为学校的客户饮食服务非常有效,但是如果要讨论客户延时和普通的补习班之间对于孩子学习成绩有多大影响的时候,我想客观一点讲。辅导班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

对于大多数家长之所以感觉到补习班没有作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于作用视而不见,比如说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得到了提升,但是在家长的心目中,他会觉得是自己的孩子聪明,就好像学校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影响,哪怕一个孩子在学校里面,因为某一个老师的教育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但实际上家长还会觉得,孩子自己的努力也有时会觉得是自己的基因好,所以孩子才学习好。

这种自信掩盖了家长对于补习班的一个客观认识,也就是说他们认同孩子上补习班是浪费钱,其实对于比较客观的家长来讲,上补习班只是为了提升成绩,至于提升成绩多少,大多数家长心中都没有定论,他们只是希望能够最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毫不客气的说,对于那些坚信补习班对于孩子没有任何作用的家长来讲,如果孩子不上补习班,想必成绩下降的肯定更厉害。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