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光明地產三季度淨利5.7億同比減半 淨負債率達238%多元轉型遇阻


光明地產三季度淨利5.7億同比減半 淨負債率達238%多元轉型遇阻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江楚雅

“含著金湯勺出生”的光明地產(600708.SH)背倚母公司光明集團,是公司核心發展業務之一,然而在迅猛擴張的規模化之路上,業績卻並不如意。

據光明地產2019年三季度報告,前九月營業收入約85.23億元,同比下降9%,其中地產主業營收佔比超85%;淨利潤約5.73億元,同比下滑43%。

從光明地產的負債情況來看,自2018年提出500億目標並加大投資力度後,2018年其淨負債率水平快速上升至194%,2019年前三季度其淨負債率高達238%,相比年初提升了44個百分點,此外若將永續債作為負債計算,其淨負債率將高達302%。

克爾瑞認為,在政策的加碼下,光明地產依賴融資發債而非銷售回款的運營模式將受到更多考驗。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5月17日的年度股東會上,光明地產董事長、總裁沈宏澤曾向股東暢想公司的“1+7+5+X”的發展前景,並表示要把其他業務板塊做起來。不過,從實際效果來看,去年光明地產營收204.94億元,其中非房地產開發業務佔比不足4.5%,沈宏澤口中的“戰略轉型升級”仍有待真正實現。

加速拿地去化率僅為37%

2015年,海博股份與光明食品集團旗下農房集團、農房置業進行重組,由此誕生了新的平臺光明地產。公司重組時曾承諾,2015年至2017年合計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潤不低於35.13億元。2016年、2017年,光明地產歸母淨利潤分別大幅增長98.15%、92.55%,在實現目標後的2018年,公司歸母淨利潤掉頭向下,同比下降27.17%。

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前9月光明地產實現營業收入85.23億元,同比下降9.3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73億元,同比下降43.34%。

光明地產方面回應稱,公司淨利潤下降,主要是受銷售產品結構變化等因素影響,公司本身運營狀況良好,無重大經營問題。

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2018年,其ROE(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6.8%、12.1%、20.1%、12.9%,波動明顯;淨利潤分別為5.1億元、10.1億元、19.5億元、14.2億元。期間淨利潤雖有大幅增長,也完成了當初承諾的“2015年至2017年合計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潤不低於35.13億元”的目標,但2018年光明地產淨利潤下滑明顯,今年三季度更是近乎腰斬。

淨利潤持續下跌並沒有阻礙光明地產在追求規模上的野心。根據三季度報告,今年前9月,光明地產新增房地產儲備面積166.9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7.8%。在第三季度,光明地產新增房地產儲備面積44.0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38.4%。比增長938.44%。

但從累積來看,2015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的累積新增土儲建面為667萬平米,但同期累積合約銷售建面則高達945萬平米。可見光明地產雖近年來積極補充土儲,但整體的持有土地儲備仍有減少。

在高槓杆運轉的擴張模式下,光明地產所開發項目的去化並不不樂觀。

早在2018年年中,光明地產的土地儲備去化週期長達5.82年,而此前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進入土地儲備貨值TOP100的房企,平均去化週期為3.9年。

今年7月,光明地產進駐成都的首個項目“光明蓉府”迎來開盤活動,推出218套住宅,由於只有1人排隊報名,售樓處最終取消搖號選房過程,直接進入順銷狀態。據四川中原地產研究院數據顯示,光明蓉府開盤均價為18588-21099元/平方米,認購80套,去化率僅為37%,遠低於成都市場當週53%的整體去化率。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光明地產常態。2015年至2018年間,光明地產年度簽約銷售金額分別為126.66億元、189.33億元、236.52億元及244.59億元,相對於權益拿地總額的翻倍增長,光明地產2018年銷售金額的增幅僅3.37%。2019年1-9月,光明地產簽約金額為181.55億元,同比也僅增長4.56%。

在這樣一種緩慢的去化基調下,光明地產去年提出的“三年實現500億”目標恐難以實現。

依靠融資發債緩解債務壓力

從光明地產的負債情況來看,自2018年提出500億目標並加大投資力度後,2018年其淨負債率水平快速上升至194%,2019年前三季度其淨負債率高達238%,相比年初提升了44個百分點,此外若將永續債作為負債計算,其淨負債率將高達302%。

從現金流來看,自2018年開始,光明地產的現金流主要依靠融資發債來支撐規模需要,而並非依靠銷售回款,近兩年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均為負值。2018年,光明地產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28.8億元;今年前三季度,該指標已達-23.9億元,逼近去年全年的額度。2019年前三季度,光明地產的籌資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58.19億元,並在5年內首次出現無法覆蓋經營及投資活動需要,缺口達到了21.57億元。

截止2019年9月底,光明地產持有現金81.06億元,較年初下滑了22%,而其所需要面對的不僅是項目後期的投入開發,還有1年內140多億的短期有息負債。

光明地產只好依靠發債“止血”。2019年10月24日,據上海清算所信息披露,光明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擬發行2019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據,本期基礎發行規模3億元,發行金額上限6億元,期限為3+N(3),將於2019年10月28-29日發行。

克爾瑞認為,有著國企背書的光明地產,在融資上有著相比民營房企更多的優勢,如發債成本較低且融資渠道多元,上半年就發行了ABS、CMBS、永續債、中期票據、超短融等等。但在融資政策的不斷加碼下,過度依靠融資發債,或為企業的運營帶來更多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光明地產後續投資壓力仍較大。截至2019年6月末,該公司在建及擬建項目尚需投資326.92億元,後續資金需求量較大。

多元化轉型成效不佳

今年5月17日的年度股東會上,光明地產董事長、總裁沈宏澤曾向暢想公司的“1+7+5+X”的發展前景。其中,“1”是指房地產業務;“7”是指多元創新轉型,包括城市更新建設、租賃房建設、物流園區打造、殷實農場建設等。

從實際成效來看,截至今年中期,其房地產開發業務所產生的營收,佔總營收的比重為89.41%,該數值與上年末的95.51%相比,已有所降低。

此外,光明地產正在通過關聯交易,為自身的業務轉型做鋪墊。11月13日,光明地產發佈公告稱,公司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協議收購光明食品集團、上海崇明農場有限供公司所持有的上海東平小鎮農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平小鎮”)70%股權,總成交價為7000萬元。收購完成後,東平小鎮農場將納入光明地產的合併報表範圍。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1月,東平小鎮農場尚未產生營收,營業利潤為-68.25萬元,利潤總額為-68.25萬元,淨利潤為-68.25萬元。根據交易條款,光明地產要在合同生效次日起5個工作日內,將7000萬元款項一次性付清。

儘管如此,光明地產還是強調以房地產為“底板”,房地產領域仍是其主要發力點。2019年前三季度,光明地產簽約金額為181.55億元,同比增長4.56%;新開工面積為366.9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0.85%;竣工面積為86.1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0.07%。

克爾瑞認為,政策的加碼下,光明地產依賴融資發債而非銷售回款的運營模式將受到更多考驗。

但對於目前地產主業營收佔比仍超85%的光明地產而言,多元轉型不僅漫長且無法解決“近渴”,業績與負債的雙重壓力仍是其現階段的主要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