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农村娶媳妇,结婚后就成了“贫民户”,高额彩礼为何降不下来?

“儿子娶媳妇,爹娘脱层皮”

农村大部分都不算富裕,家里年轻人都是在外打拼,父母也是省吃俭用为了让自己的孩子额能够顺顺利利成家。

说成家是容易,但是彩礼钱就成了一大问题。虽然说各个地区的彩礼钱有高有低,但是在农村大部分地区起码都要10万起步的,还不算办婚礼、买房的钱,买车就更加艰难了。

农村娶媳妇,结婚后就成了“贫民户”,高额彩礼为何降不下来?

农村娶媳妇,结婚后就成了“贫民户”

就算咬着牙娶了媳妇,婚礼房子都办了,等这些结束之后,家里几乎就没了积蓄。一家人都得咬紧牙关艰难度日,一夜变成“贫困户”。孩子都不敢马上生,现在培养一个孩子多贵啊?

有关部门也看到了这些情况,各地纷纷推出了“限高令”。

比如:山西某农村的政策规定,结婚彩礼不得超过1万,宾客朋友礼金不能多于300元,婚礼宴席在15桌之内。还有各个地区不同的限制政策。

但是效果并没有特别好,这是为什么呢?

农村娶媳妇,结婚后就成了“贫民户”,高额彩礼为何降不下来?

农村天价彩礼为何降不下来?

男女比例不均,农村小伙娶妻难

农村娶媳妇,结婚后就成了“贫民户”,高额彩礼为何降不下来?

根据调查发现,农村的未婚男女比例失衡严重,男性面临着娶妻难的情况。这就不是彩礼钱能不能出的起的问题了。适龄的未婚女性自然是提亲的人踏破了门槛,

农村的一位大爷表示:“现在农村的女孩可金贵了,以前找对象男方有房就可以,现在还要车。如今,缺胳膊少腿有点残疾的女孩都不愁嫁。男孩儿就算家庭条件好,人长得矬点或丑点就很难找到对象。村里一个研究生小伙,家里条件是不算好,新年回来相亲了十几个,都没成。”

女多男少,自然就会挑选各方面条件好的对象,彩礼方面越炒越高也是常见的。

农村娶媳妇,结婚后就成了“贫民户”,高额彩礼为何降不下来?

农村习俗打不破,攀比成为常态

彩礼风俗是一直以来流传下来的,特别是在农村已经是根深蒂固。

每个村落的彩礼金额还各不相同,几乎是一个村一个价,每年都会有所调整,但是几乎就是这个村的彩礼标准了。

谁家高了低了都要受到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村里的姑娘嫁的好,对方条件好,就会被认为嫁的好,会被当做标准来衡量自己女儿。

一般来说,收了多少彩礼,村里的长辈都会出面做个见证,所以多少金额也是众所周知,彩礼钱越多,父母的就越有面子。

农村娶媳妇,结婚后就成了“贫民户”,高额彩礼为何降不下来?

父母担心女儿受委屈,想要嫁的好

虽然是女儿也是父母含辛茹苦抚养成人,当然是希望女儿能够嫁个有钱的,免得以后受委屈。彩礼钱越高,家里条件越好,女儿以后的日子也会过得更好一些,不会那么辛苦。

碰到个穷小子,女儿再喜欢,也要把彩礼钱收够了。这是为什么?

农村娶媳妇,结婚后就成了“贫民户”,高额彩礼为何降不下来?

老王家有一个女儿,二十出头,自己在外面谈恋爱,男方条件不好,老王要死10万礼金不松口。后面,死拼硬凑,终于是结了婚。但是女儿一直心里记恨,很少回来看老王,每个月打些生活费就没了。

没过两年,女儿感情就出现了问题,女婿心浮气躁做生意屡屡失败,还对妻子家暴。老王一生气就去把女儿接了回来,给了女儿一张15万的卡,让女儿过不下去就离婚,用这些钱做点生意,也能生活得不错。这15万就是当初的彩礼钱还有老王每个月省吃俭用留的。

农村娶媳妇,结婚后就成了“贫民户”,高额彩礼为何降不下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哪有父母不希望女儿过得好的?所以,做父母的都想为自己的孩子留个后路,即使嫁人了,也要继续保护着。

即使有着这样那样的因素,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现代女性大部分都是比较独立的,父母们也可以适当听听孩子的心声。

毕竟一下子出了那么多钱,结婚后也是要一起过日子的,要如何稳定生活下去?各退一步,彩礼能收,金额可以适当下调一些,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才是最终的目的。

对于高价彩礼,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图片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