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女人的幸福,從來都是自己給的

歐文曾說:“人類一切努力的目的在於獲得幸福。”

確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渴望幸福,尤其是女人。可在民國時代,一個女人要想獲得幸福,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正是講述了一批民國女子的勇於追求幸福生活的事蹟,是她們讓靈魂的香氣歷久彌新。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女人的幸福,從來都是自己給的

由於時代的侷限,她們在面對愛情,面對婚姻時,她們中有些人果斷決絕,勇於離開錯誤的婚姻,有些人則逆來順受,最終落得香消玉殞的下場。

這正如書中所言“把幸福建立在男人是否能愛你一輩子上,是件難度太高的事,而且很有可能是件破釜沉舟毫無退路的事。”

試問天底下哪個女子不想得到男人專心致志的愛呢?但世間世事沉浮,能如願的並沒有幾人。在民國,想讓一個男人從一而終,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畢竟,那時候並沒有嚴格執行一夫一妻制。

這本書講到民國三大才女共侍一夫的故事,她們分別是王明華,福芝芳和孟小冬,她們共同的丈夫就是著名的京劇藝術家梅蘭芳。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女人的幸福,從來都是自己給的

一.三女共侍一夫,同夫不同命

1. 王明華

王明華是梅蘭芳的第一任妻子,她與梅蘭芳一樣,出生於京劇世家。

在1910年,16歲的梅蘭芳正處於變聲期,他伯父擔心他變聲之後會影響戲路,於是出於為他沖喜的目的,做主讓他娶王明華。

婚後的王明華身兼數職,不僅持家有道,還擔任丈夫梅蘭芳的“造型師”和“經紀人”,可以說,梅蘭芳的事業蒸蒸日上少不了她的功勞。

那時候的她,兒女雙全,婚姻美滿,並協助丈夫的事業突飛猛進,可謂是人生贏家。

但天有不測之風雲,她為了避免生育拖累輔助不了丈夫事業,毅然做了絕育手術,可偏偏蕁麻疹奪去她一雙兒女的生命,在這個重視後代的家庭裡,儘管她才華橫溢,終究逃不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命運,她的家庭地位也因此急促下降。

就如書中所言“誰也不會對她不好,因為犯不著,誰也不會太在意她,因為沒必要。”

試想下,她一下子成了一個無關緊要的人,還能有多少幸福呢?彷彿她之前所有的輝煌,都如夢一般煙消雲散。

你對他傾盡所有的真心,換來的只有傷心。曾經以為從此白首不分離,誰知沒有兒女後身如浮萍。

當女人為了婚姻,捨棄了自己,最後的結果只能自己收拾殘局了。

2. 福芝芳

梅蘭芳家族不能沒有後代,就讓他再娶。

他有個戲迷叫做“梅黨”,有一次,“梅黨”的要人馮六爺相中了一個女子,斷言她長得不錯,唱得不錯,還能生孩子。而這些優點正是梅家所需要的。

因此,梅蘭芳就和這女子結緣,而這女子,正是福芝芳。

福芝芳是旗人,比梅蘭芳小十一歲,但她唱京劇頗受好評,甚至被戲稱“天橋梅蘭芳”。

新婚伊始,福芝芳卻受到不少挑戰,比如說如何提高自己的藝術品位,並像王明華一樣,把丈夫的事業打理得井井有條,還要和王明華相處融洽等。還好在福母的指導下,她交上滿意的答卷。

福芝芳一方面不停地提升自身文化素質,成為梅蘭芳的賢內助,另一方面,她至始至終對王明華都是有情有義的。

王明華在天津去世時,因膝下無兒子女為她送終,福芝芳就讓自己的孩子葆琪、葆琛、葆珍為她戴孝送葬,並修建了三座墳墓,留給這段婚姻中和諧的三個人,讓她不至於孤單。福芝芳的這份大度,是絕大多數女子都望塵莫及的。

王明華對福芝芳來說不過是個可憐人,是爭不走,搶不掉梅蘭芳的一個人。可是當另一個女子出現在梅蘭芳身邊的時候,福芝芳就開始竭盡全力捍衛自己的婚姻。

其實,要是男人忠貞不二,又何須女人爭風吃醋呢?活在婚姻中的女人,從來沒有一個是容易的,幸福也從來不是靠不爭不搶得來的。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女人的幸福,從來都是自己給的

3. 孟小冬

孟小冬同樣出身為京劇世家,她和梅蘭芳結緣是在一場戲中。

在當時,北平政要王克敏五十大壽時,就有人提議他們合演《游龍戲鳳》,他們中一個是須生之皇,一個是旦角之王,王皇同場,珠聯璧合。

就這樣,有了梅黨的撮合,他們的感情延續到了戲外。孟小冬更是被愛情衝昏頭腦,儘管她知道梅蘭芳已有二妻,婚後也不是住在梅宅,她仍然選擇飛蛾撲火。《北洋畫報》言:“小冬聽從記者意見,決定嫁,新郎不是闊佬,也不是督軍省長之類,而是梅蘭芳。”

這不禁讓人惋惜,美麗又年少出名的孟小冬,不知有多少達官貴人拜倒在她石榴裙底下,而她卻偏偏選擇了不懂得珍惜她的梅蘭芳。

他們的婚姻並不長久,孟小冬也在這場婚姻裡受盡委屈。當稻草積多了,也有壓死駱駝的時候。神仙眷侶也抵不過現實中的冷暖,孟小冬和梅蘭芳的愛情也走到了盡頭。

曾經有多深愛,那麼結束就有多無奈。

就在梅蘭芳伯母的喪禮上,福芝芳千方百計阻止孟小冬進梅宅戴孝,並從心底裡否認她是梅家的人,而在一旁的梅蘭芳卻無動於衷,這讓孟小冬的憤怒情緒上升到極點。孟小冬在《大公報》頭版連刊三天的分手聲明,毅然與梅蘭芳脫離家庭關係,從此兩人分道揚鑣。

這三個女人都因戲與梅蘭芳結緣,她們有共同的丈夫,命運自然也有所交集,福芝芳尚且能與梅蘭芳原配王明華友好相處,卻容不下孟小冬的存在,由此發生一系列糾紛。

有人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福芝芳這麼為難孟小冬實屬不該;也有人說,婚姻從來就是自私的,容不下第三個人的存在,福芝芳只不過是在正當捍衛自己的婚姻。

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不管怎麼說,女人對待婚姻的態度,決定她們的一生是否幸福。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女人的幸福,從來都是自己給的

二.面對婚姻轉折,三個女人表現出三種不同態度

1. 王明華逆來順受

梅蘭芳作為家族裡兼祧兩房的獨子,不能無後。無奈下,做了絕育手術的王明華只能同意他再娶,在這一刻,能深深體會到她的無奈。

儘管她之前的幸福正被福芝芳一點點地掠奪,但她並沒有反抗,而是表現出識大體的樣子。

梅蘭芳和福芝芳新婚之夜,她通情達理地讓梅蘭芳趕緊過去,別讓福芝芳等著。

福芝芳生下第一個孩子後,打算給王明華當兒子,王明華道謝後,吩咐福芝芳好好呵護這根獨苗,並把家中雜事交給她料理。言外之意就是,她拒絕了福芝芳的好意,並讓出自己的家中大權。

她是如此地顧全大局,乃至她染上肺結核,想到的也不是能得到丈夫梅蘭芳及他人的照顧,而是害怕會傳染給丈夫和他人。於是選擇到天津獨自養病,最終落得香消玉殞的下場。

她這樣的逆來順受,不禁讓人替她感到悲哀。

她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放在一個不愛自己的丈夫身上,到死想著的都是對方,可對方呢?有時候,一味的付出不一定會得到回報。

她是如此地不懂得愛自己,她愛丈夫超過了愛自己,註定了自己的婚姻不會幸福。

有人說:只有懂得愛自己的人,才會更懂得愛他人。

確實,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別人又怎麼會愛她呢。畢竟愛自己,才是一生浪漫的開始。

2. 福芝芳捍守婚姻

福芝芳不僅與王明華姐妹相稱,還得到梅蘭芳的愛情和梅黨的認可,這可謂很幸福了,但孟小冬的出現,打破她原本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

她之前對王明華的有情有義,在孟小冬面前卻變成嫉妒和憤恨,為了捍衛她的幸福婚姻,她必須要不顧一切地與孟小冬爭寵,甚至想除掉這眼中釘。

在梅蘭芳要去美國演出時,她不惜以墮胎的方式與孟小冬爭奪與他同行的機會,在兩難的境地下,梅蘭芳只好獨自前行。

兩人的爭奪還蔓延到梅蘭芳伯母的喪禮上,孟小冬想進梅宅披麻戴孝,卻被懷胎已足月的福芝芳極力阻止,當梅蘭芳請求福芝芳讓小冬進來磕個頭時,福芝芳竟放狠話:“這個門,她就是不能進,不然,我拿兩個孩子,還有肚裡一個,和她拼了。”

重視兒女的梅蘭芳,聽到這句話後又怎能不乖乖順從呢,對孟小冬也只能愛莫能助了。

因此,在這場婚姻保衛戰裡,福芝芳取得勝利,成功逼走孟小冬。

有人說福芝芳狠,但女人不狠,地位不穩。她是在捍衛自己的婚姻,是在為了自己的幸福努力。嫁給梅蘭芳這樣的丈夫,如果不努力捍衛婚姻,很可能自己的幸福就要被別人搶走了,又何來幸福可言?

3. 孟小冬敢愛敢恨

孟小冬作為當時難得的新女性,她敢愛,也敢恨。

在她遇到愛情時,她可以不顧一切地嫁給梅蘭芳,但當她發現梅蘭芳並沒有那麼愛她時,她照樣可以抽身離去,在大公報上宣稱自己年幼無知,名分的事情被梅蘭芳糊弄過去,根本沒有保障,於是與他脫離家庭關係。

如此敢愛敢恨、果敢堅毅的女子,實在讓人敬佩。

與其在一段不適合自己的婚姻裡行走,還不如一個人過得精彩。愛的時候可以不顧一切,但是如果連一點點愛都沒有了,那就先顧好自己吧。

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之前是她選擇了三女共伺一夫,那時候以為有情飲水飽,可以無所顧忌。當她意識到愛情不在的時候,果斷離開。

孟小冬的勇氣,會給她的人生加上幸福的籌碼。

婚姻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卻很少會一帆風順。王明華在婚姻裡遭遇被替代時,選擇逆來順受,註定會受盡委屈;福芝芳雖然處處為難孟小冬,但她只不過是在婚變面前做出反抗,從而鞏固自己地位,不至於落得被替代的下場;而孟小冬敢愛敢恨,在不愛她的人面前表現得果斷決絕,最終也能和對的人相逢。

婚姻是人生大事,我們對待婚姻的不同態度,決定我們的一生幸福的程度。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女人的幸福,從來都是自己給的

三.女人要想獲得幸福的三個建議

1. 七分愛人,三分愛自己

《婚姻保衛戰》裡著名情感專家塗磊曾說過“愛人七分足矣,剩下三分愛自己。"

深以為然。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誰也不能依附誰存在,也只有自己才不會背叛自己。當我們愛得太滿時,勢必會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成全愛人的利益,而這結局往往是帶著悲劇色彩的。

王明華曾認為,毫無保留的愛必然帶來無邊的幸福,正是這錯誤的想法把她推向深淵。

她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做絕育手術,只因為害怕自己被生育拖累,不能輔佐丈夫的事業,殊不知,在那個重視後代的年代,兒女雙亡再加上她絕育,把她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毀於一旦,她立刻成為一個可有可無的人。

假如她當初懂得愛自己,給自己留條後路,想必她的人生會過得更幸福,可惜已經太晚了。

愛人真的不能太滿,留三分愛自己,才能讓自己熠熠生輝,即使在婚變面前也能處於不敗之地。

因為,懂得幸福真諦的人,都懂得先去愛自己。

2. 時刻保持自我成長

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無論何時我們都要保持自我成長,才能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遇見更優秀的自己。

福芝芳在嫁入有聲望的梅家時,她並沒有貪圖享樂,相反更努力地充實自己。她知道自己文化欠缺,就聘請家庭老師,整整花了四年時間讀書識字,從最初只會識讀簡單書信,到可以陪丈夫編排新戲、鑑賞繪畫等,從而讓自己有了脫胎換骨般的改變,贏得丈夫的愛戴。

同樣地,孟小冬也不忘自我成長,她在經歷失敗的婚姻後,把所有心思都放在戲劇上,決心要拜餘叔巖為師,成為京劇第一女鬚生,事業從此蒸蒸日上。

董卿曾說過:“生命的意義在於開拓而不是固守,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該失去前進的勇氣。”

的確,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不管一個人處於高峰還是低峰,總有峰迴路轉的時候,為了不被命運無情拋棄,必須時刻保持自我成長。

當你足夠好,才會遇見想要的幸福。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女人的幸福,從來都是自己給的

3. 勇於離開錯誤婚姻

現在都流行這麼一句話“結婚要慢,離婚要快。”

勇於離開一段錯誤的婚姻,才有可能和對的人相逢。

在婚姻裡受盡委屈的孟小冬,毅然選擇與梅蘭芳離婚,離婚後的她選擇絕食,甚至想歸隱佛門。黑社會老大杜月笙對她的境遇心疼不已,一方面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一方面輔佐她的藝術生涯,讓她的藝術之路大放光彩。

之後經過數十年的相處,兩人的愛情種子終於發芽,四十三歲的孟小冬,嫁給了把她寵上天的六十三歲的杜月笙。

真正的愛情也許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如果孟小冬一直耗在梅蘭芳身上,怎麼會遇到對她一心一意的杜月笙呢?

當停留在錯誤的婚姻時,只會把自己對生活的熱情消磨殆盡。勇於離開錯誤的婚姻,其實也是一種重生。

本書作者李筱懿在《先謀生,再謀愛》裡提到“唯有自己活得精彩,不再患得患失,不再討誰歡喜,不再畏首畏尾害怕困難,亦不再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方可成為一個讓人尊重的獨立女人,外表柔軟,內心硬氣地生活。 "

同樣地,在婚姻生活裡,女人不再依靠婚姻來改變命運,而是讓自己活得精彩,這樣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生很長,我們女人要想幸福,就要懂得愛人先愛己,要有顏值更要懂得升值。

女人們,永遠記住了:有人疼,我們可以坐擁天下;沒人疼,我們依然活得自由自在。希望全天下的女人都能夠獲得想要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