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0 看上去就是F18,卻是會耍陰招的“大黃蜂”,咆哮者到底強在哪?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面對理論上實力相當強悍的伊拉克軍隊美軍事實上最初還是有幾分忌憚的(畢竟1950年的慘敗還歷歷在目),為了最大程度的做到殺傷對方而減少自己的傷亡,美國人把伊拉克的領空當成了自家各種新型武器的演兵場。在進攻伊拉克的"沙漠風暴"行動開始前24個小時,美軍對伊拉克展開了可以說是史上最強的電子干擾行動,整個伊拉克的指揮機構、通信系統以及雷達探測系統幾乎陷入全面癱瘓。在空襲開始前數個小時,鋪天蓋地的美軍EC-130H、EF-111A以及著名的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又將伊拉克貌似強大的防空部隊(海灣戰爭前的伊拉克防空部隊是他們出錢讓法國人一手幫忙建立起來的)頓時全部失效。

看上去就是F18,卻是會耍陰招的“大黃蜂”,咆哮者到底強在哪?

我們今天在談起海灣戰爭的時候總會提到什麼"F-117夜鷹戰鬥機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了巴格達上空展開了第一輪攻擊",實際上如果沒有美軍在戰前展開了強烈電子干擾的話,F-117究竟能不能騙過伊拉克密密麻麻的雷達系統還是個未知數。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表現可謂給全世界上了一課,尤其是電子戰飛機給人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看上去就是F18,卻是會耍陰招的“大黃蜂”,咆哮者到底強在哪?

世界各國在發展電子戰飛機的時候,美國人同樣沒閒著。為了取代日益老化的EA-6B"徘徊者",波音公司開始在F/A-18"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的基礎之上加掛電子戰吊艙,使其變成一款專業的電子戰飛機。早在2001年,波音公司就在F/A-18的基礎之上加掛了ALQ-99電子作戰系統並且完成了二者的結合測試和一系列的技術驗證。到了2004年,波音開始生產第一架戰術編號為EA-1的EA-18G電子戰飛機,2007年EA-18G"咆哮者"進入了量產階段,並且在2009年正式加入美國海軍序列服役。

看上去就是F18,卻是會耍陰招的“大黃蜂”,咆哮者到底強在哪?

EA-18G"咆哮者"與原版的F/A-18"超級大黃蜂"在設計上有九成的相似之處,其中除了共用的機身之外,還包括雷神公司有名的AN/APG-79有源相控陣雷達以及武器系統。但最重要的改變在於"咆哮者"加掛了AN/ALQ-218接收器以及ALQ-99高低頻段戰術干擾艙(這款戰術干擾艙早在越南戰爭時就已經被美國人大規模使用,擁有10.8千瓦的最大輸出功率),這兩個最為重要的電子戰系統能夠對目前已知的所有空中和地面威脅提供檢測和干擾功能。

看上去就是F18,卻是會耍陰招的“大黃蜂”,咆哮者到底強在哪?

EA-18G"咆哮者"最多可以安裝5個ALQ-99電子戰吊艙,除此之外"咆哮者"相比於"徘徊者"最大的進步之處在於前者還可以使用INCANS干擾系統,這款干擾系統可以保證對敵方通信進行干擾的時候自己的通信頻道依舊能暢通無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架"咆哮者"就能為美國海軍一個艦載機中隊提供全程電子干擾保護,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組合甚至能夠起到類似於預警機的功用。

看上去就是F18,卻是會耍陰招的“大黃蜂”,咆哮者到底強在哪?

本質上來說,EA-18G"咆哮者"是一款會耍陰招的"超級大黃蜂"。而且我們不要簡簡單單的認為這款"咆哮者"只是單純的電子戰飛機,事實上該戰機是擁有絲毫不遜於F/A-18的空戰能力的,而且在視距外該戰機就可以通過電子干擾的方式擾亂敵方戰機的雷達以及通信系統,這一情況已經在美軍的多次模擬空戰中得到充分證明,"咆哮者"曾經不止一次的擊敗了美軍現役最為強大的F-22"猛禽"戰鬥機!迄今為止EA-18G電子戰飛機只在2011年利比亞戰爭中登上過實戰的舞臺,當時這款戰機成功對利比亞地面的雷達系統以及防空導彈系統進行了全面壓制,可謂大獲成功。未來更為先進且強大的電子戰飛機是世界各國空中武裝力量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好在目前我們也已經發展出殲-16D、轟-6G在內的多款專業電子戰戰機,而且在這一領域我國正在飛速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