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鄉村記憶」泰安市>寧陽縣華豐鎮

華豐鎮位於寧陽縣境東部,北隔汶河與岱嶽區相望,南與曲阜、泗水接壤,東臨東莊鄉,西連磁窯鎮。面積118.8平方公里,轄62個行政村,總人口9.3萬人。

華豐鎮因其臨近華豐煤礦而得名。春秋時期東部為郕城故地。明、清時期,南部為古城社,北部屬泰安縣。抗日戰爭前屬第九區,北部屬泰安縣第七區。1946年屬泰寧縣磁窯區,1956年,復歸寧陽縣仍屬磁窯區,1957年8月劃歸新泰縣,1958年9月屬新泰縣華豐公社,1959年12月復歸寧陽縣。1961年4月華豐公社分成華豐、東莊兩處公社,1983年8月屬華豐區,1985年11月撤區並鄉稱華豐鎮,2001年2月原靈山鄉併入華豐鎮。

華豐鎮已經發現的古遺址就有10多處。西磁窯、梧桐峪、沈家莊、小河西、北故城等九處古瓷窯址,說明華豐從唐代開始就是陶瓷手工業生產的中心地區之一。其中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磁窯古瓷窯址最為出名。西磁窯瓷窯址位於京滬鐵路以東,磁萊鐵路以北,有西磁窯、田家院、東磁窯等村落。華豐鎮地圖上標出重點位置,注作“古磁窯址”,建於唐代,為與今“磁窯”不產生誤解。華豐鎮宋代發展成為陶瓷手工業生產的中心地區之一,元代廢棄。址內瓷片俯拾皆是,不少古老院牆也為窯具壘砌。西磁窯村東南部瓷片堆積厚達2米以上。曾出土的窯具有匣體、支燒窯捧、墊板、墊餅、點支、三角支墊等,生產工具有模具、研磨器、碾槽、石臼等。生活用具以碗為主,其次是罐、盆等。還有各種釉彩人物像、佛像和虎、馬、狗、豬、龜、蛙等動物玩具,各種瓷器造型生動,工藝精湛。現被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代建築靈山寺位於寧陽縣城東45公里的靈山頂上,海拔172米,是目前寧陽縣僅存的一座佛教寺院。靈山寺曾名妙峰寺、壽峰寺。據清咸豐重修《寧陽縣誌?寺觀》記載:“金大定十一年(1170年),僧福善改稱壽峰寺。是時,僧徒日眾,乃造鐵索,設機汲水,以供日用,因而素有鐵索靈山寺之稱。” 該寺院是寧陽縣最早的佛教傳播地。面積雖然不大,但建築佈局嚴謹,各類建築左右對稱排列。寺院由三條石臺階盤旋入內,圍牆南北長65米,東西寬50米,由前、中、後三院落組成。前院內碑碣林立,石佛洞正對主盤路,存有元至治元年(1321)重修大雄正殿龜負碑和明清碑刻等。唐代刻佛經的兩座石塔今已無存。中院為大雄正殿院,有大雄正殿五間,面闊14米,進深9.5米,東、西廊房各三間,長9.8米,寬7米,有邊寬3米的四角亭式鐘樓、鼓樓,還有大門長3.4米、寬3.4米,另有配房三間。鐘樓兩柱上題聯“小樓曾建靈山寺,晨鐘常傳百姓家。”由鐘樓旁的兩個便門進入。通過大雄正殿兩側的便門進入後院,現存清康熙年間修建的二層樓房玉皇閣。下層拱形頂,上層灰瓦硬山頂、三開間,還有偏房三間和影壁等。除中院地面平坦外,前後院均有怪石高出地面,院內存有稀有樹種多株。靈山東側蒼松翠柏間為僧人墓區,今存多座石塔。該寺1994年4月被公佈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5月被山東省建設廳、文化廳公佈為山東省歷史優秀建築。

靈山以靈山寺出名,爵山卻以神爵棲於山上而有名。《資治通鑑》記載:“漢宣帝元康五年,有神爵棲於爵山之上,鳥大如鵬,金喉、白頸玄背,腹五彩斑斕,鳴聲震動九宵,飛翔時滿天流彩。”史官以為是祥瑞之兆,上表於朝廷。漢宣帝劉詢認為漢室中興之時到來了,於是下詔將改元,將元康五年(61年)改為神爵元年。神爵棲地的山被賜名為爵山。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以寧陽華豐鎮內的祥瑞之象而促使皇家改元的記載。


「鄉村記憶」泰安市>寧陽縣華豐鎮

靈山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