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知道不能吼孩子但控制不住?掌握“60秒法則”,告別吼叫式育娃

前兩天我去姐姐家裡拿資料,順便留下來吃了午餐。

姐姐的孩子林林五歲了,正在上幼兒園,午餐大家就坐在一起圍著吃。

姐姐幫孩子盛好飯,讓孩子自己拿碗和筷子吃。

因為人多,所以飯桌上略顯擁擠,姐姐就幫孩子把菜都夾在碗裡。

"我不想吃這個。"林林想把菜夾走。

"青菜對身體好的,必須吃了,不能夾!"姐姐有點生氣,用筷子阻止林林。

林林看著碗裡堆成小山的青菜,頓時黑臉,把筷子直接扔在了地上。

"你這孩子是不是欠揍,好好說話你不聽,耍脾氣給誰看呢?"姐姐對著孩子怒吼道,抓起孩子的手打了幾下。

林林就像被電著了一樣,猛地起身跑回房間裡猛地關上了門。

我忙安撫姐姐:"小孩子鬧脾氣,越吼他越不聽話。"

姐姐嘆了口氣:"他鬧脾氣的次數多了去了,我實在是忍不住了,遲早給他氣出病來。"

我看著姐姐,彷彿看到了生活中很多家長的影子:在飯桌上斥責孩子別哭鬧、在地鐵上大聲吼孩子,這些都是屢見不鮮了。

但這麼做真的是正確的嗎?其實很多家長也知道這並不是一個好的辦法,但他們並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怒氣,只想用最快速也最方便的方法——吼叫。

但這個方法的效果還要取決於孩子。一般情況下,小一點的孩子還可能被震懾住,但大一點的孩子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但我要說,只要60秒,你就可以心平氣和地和孩子好好說話。這是什麼黑魔法?不!這只是我送給所有家長的一個教育孩子的好辦法。

知道不能吼孩子但控制不住?掌握“60秒法則”,告別吼叫式育娃

|為什麼吼叫那麼難改掉?

1.缺乏情緒管理

這個其實很容易理解,有了寶寶的家長們很容易情緒化,因為寶寶真的越難越難管了!

生活中,我們總會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即使這並不是我們的本意,但總會有那麼一個時刻,我們會爆發。

但這樣長此以往,不僅對孩子,對父母的身心也有極大的影響,真正的理性育兒,實際上要做到"去情緒管理"。

這在父母與孩子的對話中十分需要的一種管理,在現實生活中,父母總會因為一些事情而發生情緒的易怒和吼叫。

但這也會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因此,學會理性育兒,還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這需要父母掌握幾個法則:少說話、接納對方的情緒、就事論事,拒絕說教、讓孩子參與管教過程、用有條件的肯定表示反對、多看積極面。

知道不能吼孩子但控制不住?掌握“60秒法則”,告別吼叫式育娃

2.傳統教育方法的影響

這其實在孩子的教育中佔很大緣由。父母因為從小接受的教育中,很大一部分就有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的"吼叫式教育",自然就會運用到孩子身上。

雖然傳統方法流傳了這麼多年,必然有其優勢,但是在這一方面,吼叫育兒並不是一個最好的方式。

現在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已經很發達,各種研究和實驗表明,對著孩子吼叫斥責時,等於是將自己放在了孩子的對立面,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有家長總抱怨:"對孩子說了這麼多,一句話都沒聽進去。"其實,在吼罵的環境下的說教,孩子是根本聽不進去的,在家長的否定下,孩子只會更堅持自己的想法。

3.吼叫有時候很有效

這是不可否認的,除了父母們有時候無法控制情緒外,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通常都是家長的一聲怒吼,孩子就一秒變"乖"。

簡單方便,根本不用學,輕輕鬆鬆"制服"孩子。

但是,吼孩子真的有效?真的能讓孩子聽話?

其實不然,看似孩子立馬乖乖聽話,卻只是暫時的有效。

孩子在被吼時,會變得很緊張和恐懼。

知道不能吼孩子但控制不住?掌握“60秒法則”,告別吼叫式育娃

一緊張,他的大腦會自動轉入逃生機制,他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逃過父母的吼罵,根本沒有心思去想為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到底錯在哪裡。

所以當孩子在你發火的時候,雖然表面上變成了"小白兔",但這只是暫時的,不能根本上真正改變孩子的想法,甚至會助長孩子"大灰狼"心理。

長期下去,孩子反而會失去對事物的獨立判斷,養成看爸爸媽媽的"臉色"行事的習慣。

他們判定"某件事能不能做"的依據僅僅是"父母是否生氣",而不是這個行為本身的對錯。

這樣就模糊了孩子的是非觀,無法分清是非對錯。

|學習"60秒法則",告別吼叫育兒

60秒之前,孩子又一次犯錯哭鬧;

60秒之內,聽不到哭鬧;

60秒之後,媽媽平息怒火,孩子乖乖聽話;

這可能嗎?

當然,只要你仔細閱讀以下60秒法則:

  • 總則

在孩子第N次犯錯時,你首先要關注的不是孩子犯了什麼"滔天大罪",而是自己應該如何回應。

  • 期待值

你平息怒氣,同時孩子也認清自己的錯誤,認真反省,而你也能好好地告訴孩子自己的想法。

知道不能吼孩子但控制不住?掌握“60秒法則”,告別吼叫式育娃

  • 做法

只需要下面六步:

(1)0-15秒:快速反應

如果孩子和別人扭打起來,馬上去把他們拉開,而不是大聲呵斥:"快停下來!"

如果孩子在用手碰熱水壺,立刻將熱水壺拿開,而不是罵孩子:"不是和你說了熱水不要碰嗎!"

在孩子的錯誤行為危機到他的安全時,不要急著發脾氣,而要儘量快速反應,馬上採取行動干涉孩子行為,立足於"安全第一"的原則。

快速反應的另一個目的是: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你或者你要同他討論的問題上來。

(2)10-20秒:保持冷靜

深呼吸告訴自己"我不生氣我不生氣"往往只是給自己的一個心理安慰,給自己安排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只會讓心情更糟糕。

孩子們也會比你想的敏感,他們能察覺到你隱藏的怒火。

所以,你要做到的只是控制和處理自己的怒氣。發作沒關係,關鍵是發作的方式。

如果要發洩,可以大喊"啊——",但不要說:"你真是笨!"

知道不能吼孩子但控制不住?掌握“60秒法則”,告別吼叫式育娃

(3)20-30秒:情勢評估

在幾分鐘內想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對你來說十分重要。

只考慮事情本身,而不要去想孩子過去做過些什麼或者將來會有什麼影響,這樣做只能讓怒火越燒越高。

除了冷靜地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你還要弄清楚"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4)30-40秒:對孩子說什麼

"跟你說了不要再牆上畫畫!"

"我數到三,馬上去睡覺!"

類似這樣的話,無論家長說多少次,結果也不過是讓孩子覺得他被迫做了什麼,而無法讓他真正對自己的行為有正確的認識。

解釋緣由的時候,你的語言要儘量簡潔——孩子越小,你就要說得越簡單。

你要蹲下來,平視孩子的眼睛。孩子除了需要了解自己做錯了什麼,他還得知道怎樣做是對的。

"不在牆上畫畫是因為我們要愛護公共設施。"

"人到點就要睡覺,不然明天就會沒有精神。"

知道不能吼孩子但控制不住?掌握“60秒法則”,告別吼叫式育娃

(5)40-50秒:需要給孩子留個教訓嗎?

有的父母認為處罰對管孩子非常重要,但專家們卻不同意。

認為處罰只有在你所有的解釋和說服都不管用的情況下才需要,而這種情況其實很少見。

通常,你只要把孩子的畫筆拿走,同時告訴他:"筆是用來畫在紙上的"就能達到目的了。

只有某些特殊的情況你需要給孩子一點小小的處罰,比如孩子故意犯錯,並且對你明確的制止毫不理會。

而最有效的處罰就是讓孩子嚐到他的不聽話的行為的直接後果——比如他打了小夥伴,那麼他就不能再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了。

(6)50-60秒:把規則貫徹到底

兒童教育和心理專家們那裡流傳著做父母的8字箴言:"始終如一,說到做到"。

別看孩子小,他們的思維方式可是很有邏輯性的。他們會認為:"如果爸爸媽媽沒有說到做到,那他們的話也就可以不聽了。"

所以,在規範孩子行為方面,你的規則可以很少,但一定要堅持貫徹到底。

噹噹!60秒已過,你學到了嗎?

我是小A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