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移風易俗過清明,全國各地文明祭掃蔚然成風

近年來,全國各地多措並舉深入推進移風易俗文明祭掃取得實效。隨著清明臨近,全國各地迎來清明祭掃高峰,如今,焚燒紙錢、燃放鞭炮等傳統的祭祀方式正逐漸被鮮花、祈福、音樂、朗讀等諸多綠色環保的方式取代,文明祭掃新風撲面而來。為保障祭掃有序進行,各地還紛紛推出便民保障措施,引導市民安全、文明、有序地進行祭掃。

移風易俗過清明·文明祭掃“選擇”多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每年清明期間,人們都要通過掃墓祭祖的方式,表達對先祖的哀思和悼念。

獻一束鮮花、植一棵綠樹、折一張祈福卡、系一根黃絲帶,在音樂聲中追思過往……現在,節儉低碳的綠色祭祀“選擇”越來越多,成為清明節祭祀主流。

移风易俗过清明,全国各地文明祭扫蔚然成风

用鮮花緬懷故人在泉州市漸成風尚。泉州晚報記者 陳靈 攝

近日,菊花、康乃馨、白百合、勿忘我等適用於祭掃的鮮花成為雲南昆明市民清明祭祀用品的“主角”。昆明金寶山藝術園林在今年第一個祭掃高峰期準備1萬枝鮮花,繼續開展“鮮花換紙錢”活動,舉辦“雅韻追思”音樂紀念會,發放黃絲帶,供市民寄託穿越時空的思念。南京市秦淮區社區公祭活動現場,每位居民依次領取一枝菊花,在祈福卡上寫下對親人的思念。在蘇州鳳凰公墓的墓園裡,不少墓碑旁的樹上繫著黃絲帶和心語卡。“母親,我們過得很好,你大可放心,我們想您。”一張心語卡寫滿了張先生對母親的思念。張先生說,以鮮花、心語卡等代替焚燒紙錢,追思逝去的親人,減少了安全隱患,也美化了環境,每個掃墓客都應該主動響應這樣的文明祭掃。24日上午,蘇州鳳凰公墓的鳳凰廣場上的便民服務點人頭攢動。在這裡,掃墓客可以領取免費的鮮花、黃絲帶和心語卡。截至12點左右,已經送出4000多枝菊花。

移風易俗過清明·廣泛宣傳“形式”多

為大力營造“文明低碳祭掃、節地生態安葬、綠色文明清明”的良好氛圍,各地紛紛出“奇招”開展文明祭祀宣傳活動,推廣綠色環保、生態祭祀、文明祭祀理念。

許多城市設立鮮花免費兌換點,鼓勵市民採用鮮花、卡片、絲帶等代替燒紙錢的文明祭祀方式。還有的城市做“活”宣傳形式,採用宣講、文藝演出,公益動畫片的形式讓文明祭祀深入人心。

移风易俗过清明,全国各地文明祭扫蔚然成风

四川成都首次推出以清明節為主題的公益動畫。圖據四川文明網

蘭州天橋公墓區內,“杜絕焚燒汙染源,配合大氣汙染治理”等內容的宣傳條幅隨處可見。墓區的廣播也不間斷地進行文明、低碳、綠色祭掃宣傳。海南各市縣採用現場諮詢講座、文藝演出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宣傳活動進社區、企業、學校和家庭,擴大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四川成都首次推出以清明節為主題的公益動畫,引導市民群眾慎終追遠、文明祭祀,樹立綠色環保祭掃新風尚,共同維護生態環境。3月25日,秦皇島海港經濟開發區萬科社區結合工作實際,印發百餘份《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組織志願者向社區居民和過往群眾發放《文明祭祀倡議書》,號召大家自覺摒棄陋習,用鮮花祭祀、植樹祭祀、網上祭祀等方式祭奠緬懷親人,做文明祭祀的踐行者。

移風易俗過清明·便民保障“舉措”多

及時發佈高峰預警,開通祭掃公交專線,臨時增設停車場……清明祭掃期間,針對人流量較大,出行難等問題各地紛紛制定應對措施疏導交通,引導祭掃有序進行。

同時,不少城市還從祭掃人群的實際需求出發,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確保祭掃文明安全有序,讓市民在文明祭祀的同時,更加便捷、舒心。

移风易俗过清明,全国各地文明祭扫蔚然成风

廈門薛嶺公墓啟用自助服務終端。海西晨報記者 唐光峰 攝

揚州市為疏導祭掃高峰人流,清明期間,各殯葬服務單位將通過廣播電臺、官方網站、短信平臺、微信公眾號等發佈祭掃高峰預警、文明祭掃注意事項等便民信息。預計祭掃人流量較大的地區應加派人員,增設服務諮詢點和臨時救助點,免費提供開水、雨傘等便民服務,方便祭掃群眾辦理相關業務。蘭州市殯儀館設立醫療救助點,配備應急車輛,為突發疾病群眾做好救治;協調公安交警清明期間保證華林路車輛交通暢通,協調公安民警保證館內治安穩定,保證館內車輛和群眾出行順暢;為祭掃群眾提供一個“安全、文明、祥和”的殯儀服務環境。蘇州向祭掃的市民提供免費租借輪椅車、雨傘、簡易藥箱以及免費提供飲用水和一次性水杯等,還有免費的油漆和毛筆供應出借。廈門市殯儀服務中心會同湖裡公交公司,計劃開通市區至中華永久墓園的祭掃公交專線,同安殯葬管理所計劃開通免費清明公交專線,以方便市民出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清明期間,廈門市部分陵園向前來祭掃的市民推出智能化自助終端。市民可以通過自助服務終端進行墓園全景瀏覽,墓型展示、自助繳納管理費用等操作,方便市民瞭解殯儀服務中心及陵墓園的信息。

移風易俗過清明·紮實推進“成效”多

在清明節慎終追遠、祭奠先人,已是中華民族綿延2500多年的文化傳統。通過多年來對文明祭掃、綠色殯葬的廣泛宣傳,如今,越來越多的市民已自覺選擇節儉低碳的綠色祭祀。

移风易俗过清明,全国各地文明祭扫蔚然成风

鮮花寄哀思。海南日報阮琛 攝

昆明市連續11年實現了群眾祭掃活動安全、文明、和諧、有序的目標。以鮮花代替焚香燒紙、燃放鞭炮的祭掃成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行為,錯開高峰、乘坐公交祭掃成為廣大市民的首選方式。“來,買一個50元的花籃!”來自蘭州城關區雁灘的肖女士一家在華林山馬路邊一攤點上買了一個鮮花籃。肖女士說,“現在持鮮花掃墓已蔚然成風,這樣不但乾淨衛生,更主要的是環保、文明。”通往市殯儀館的路上有多個出售鮮花的攤點,出售鮮花的攤主毛女士說,她在華林山附近從事祭祀用品銷售30多年了,近幾年市民時興用鮮花祭祀,生意也比以往要好,當日一上午便賣出了十多個鮮花籃。在蘇州,不僅是祭品更加環保、文明,人們的祭掃行為也更加文明。墓區裡,不少祭掃者帶來了塑料袋,祭掃過後,他們將祭品帶走,還主動將廢棄的花環等裝進塑料袋,放到墓區指定地點。

清明節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如今,“文明低碳祭掃、節地生態安葬、綠色文明清明”的良好氛圍已逐漸濃郁,從以前的“政府推動”到現在“自覺踐行”,文明祭掃在全國各地已蔚然成風。

監製:王金鳳

總監:肖吉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