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晚唐最跋扈節度使,殺了三個宰相,還想廢皇帝,不是朱溫和李克用

景福二年(892年),在擊敗朝廷神策軍之後,李茂貞的勢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史稱“時茂貞有山南梁、洋、興、鳳、岐、隴、秦、涇、原等十五餘郡,甲兵雄盛,凌弱王室,頗有問鼎之志。”

勢力空前膨脹,李茂貞的“問鼎之志”就表現得更為囂張。昭宗乾寧元年(894年)正月,李茂貞以拜謝昭宗賜封的名義,親率大軍自鳳翔入朝,“大陳兵衛,獻妓女三十人”。謝恩是假,向朝廷炫耀兵威才是李茂貞真實的目的。在武力上已經被挫敗的唐昭宗這一次表現出的只能是認慫,他在內殿賜宴,盛款李茂貞。

李茂貞不僅兵威強大,而且在朝中有自己的代言人,即是當時的宰相崔昭緯。在杜讓能未死之前,崔昭緯就已經是鳳翔鎮的內應了。據《資治通鑑》記載,“崔昭緯陰結邠、岐,為之耳目,讓能朝發一言,二鎮夕必知之。”景福二年,朝廷與鳳翔的那場戰爭結束後,李茂貞之所以執意要殺死宰相杜讓能,崔昭緯在其中的挑唆佔了很大原因。《資治通鑑》“唐昭宗景福三年七月、九月條”中記載,“崔昭緯心害太尉、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杜讓能,密遺茂貞書曰:‘用兵非主上意,皆出於杜太尉耳。’”

晚唐最跋扈節度使,殺了三個宰相,還想廢皇帝,不是朱溫和李克用

唐昭宗

正是因為有崔昭緯背後挑唆,才會有李茂貞陳兵闕下,逼迫皇帝賜死杜讓能的事情。崔昭緯明面上是唐廷的宰相,實際是藩鎮的臥底,他與“李茂貞、王行瑜深相結,得天子過失,朝廷機事悉以告之”。唐昭宗及其朝廷,可以說已經被李茂貞完全監控了。

乾寧二年(895年)正月,河中節度使王重盈病逝,這位王重盈就是那個接納朱溫投降唐軍的王重榮之兄。王重盈死了,河中節度使的位子空了出來。河中軍方推出的留後是王重榮的繼子王珂,而此人同時又是王重盈哥哥王重簡的親兒子。但是,這個人事安排遭到了王重盈兩個兒子王珙和王瑤的反對,當時的王珙已經是保義節度使,而王瑤也是晉州刺史了。

河中鎮的三個王氏堂兄弟爭奪帥印,陷入膠著之中。王珙和王瑤找了宣武軍節度使朱全忠為盟友,而且對外宣稱王珂不是王氏親子。王珂則依靠其岳父、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與對手爭鋒。李克用上表朝廷,表示支持王珂,要求賜予王珂節鉞,任命他為河中節度使。

晚唐最跋扈節度使,殺了三個宰相,還想廢皇帝,不是朱溫和李克用

唐軍

王珙、王瑤兄弟轉而又向以李茂貞為首的關中藩鎮求助,贏得李茂貞等三帥的支持。李茂貞夥同王行瑜、韓建上書請加王珙為河中節度使,並要求將王珂遷到陝州。沒想到,似乎已經向李茂貞服軟的唐昭宗再度硬氣起來,拒絕了三帥所請。

很明顯,唐昭宗看出了河中帥位爭奪事件背後的藩鎮較量,河東李克用成為他心中可以援引的勢力,正因為如此,昭宗覺得在藩鎮爭奪之中,朝廷可能還會有機會。但是,李茂貞一夥兒覺得自己丟了面子,“不能得,恥之”,竟然各率精兵數千,殺進了長安城。

乾寧二年五月某日,李茂貞、王行瑜、韓建三人率軍進入長安。唐廷神策軍似乎早已被三鎮掌握,長安沒有任何抵抗,三藩軍隊就將都城控制住。不僅如此,李茂貞等人隨後奏稱“、北司互有朋黨,墮紊朝政。韋昭度討西川朱策,李谿作相,不合眾心,請誅之。”

晚唐最跋扈節度使,殺了三個宰相,還想廢皇帝,不是朱溫和李克用

李茂貞

李茂貞等人還想殺掉兩個宰相,韋昭度和李谿。唐昭宗的態度是拒絕的,先前他已經犧牲一個杜讓能了。但是,囂張跋扈的李茂貞等人並不給皇帝一個面子,“是日,行瑜等殺昭度、谿于都亭驛,又殺樞密使康尚弼及宦官數人。

李茂貞等藩帥擅殺執政大臣明顯帶有清除異己之意,根本沒有把昭宗這個皇帝放在眼裡,大唐天子的權威在藩鎮野蠻幹政面前喪失殆盡。隨後,李茂貞等又以“王珂、王珙嫡庶不分”為由脅迫唐昭宗收回詔命,重新任命王珙為河中節度使,罷王珂於同州;同時任命王行瑜之弟、匡國節度使王行約為陝州刺史,以控制撞關要塞,扼守關中大門,直接監控河中。

晚唐最跋扈節度使,殺了三個宰相,還想廢皇帝,不是朱溫和李克用

、《畫江湖》裡的李克用

幾次交鋒,雖然都已勝利,但是李茂貞等人對唐昭宗依然不放心,他們甚至謀劃廢黜昭宗,.擁立吉王李保為帝,立一個完全聽命於己的新皇帝。如果李茂貞能擅行廢立,那麼唐廷就真的危矣了。

就在唐昭宗命懸一線之時,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起兵南下,李茂貞等三帥不得不暫時中止計劃,李茂貞、王行瑜各留兵二千人宿衛京師,三帥皆回鎮備戰。三鎮軍力雖然不弱,但還是打不過李克用的沙陀精銳騎兵。

晚唐最跋扈節度使,殺了三個宰相,還想廢皇帝,不是朱溫和李克用

唐軍

在李克用沙陀勁騎的打擊下,李茂貞的盟友韓建臣服,王行瑜被殺,宰相崔昭緯被罷,三鎮逼宮謀廢的計劃也隨之破產。李茂貞雖然沒有與李克用發生正面衝突,但不得不說,李氏兇猛的發展勢頭遭到暫時壓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