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我的壮美黄河行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万2443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九曲黄河自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发源,呈"几"字形由西向东分别流经青、川、甘、宁、蒙、陕、晋、豫、鲁9省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她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段为黄土高原,每年携十六亿吨泥沙奔流不息,其中十二亿吨汇入大海,留下四亿吨在黄河下游冲积成平原。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新石器时代的蓝田文明、半坡文明出现在黄河支流渭河,龙山文明出现在山东半岛;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时间延绵3000多年,"七大古都"中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建在黄河流域或近邻地区。

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党对黄河治理重视已久,1946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即成立了冀鲁豫黄河故道管理委员会;1949年初,我解放区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新中国建立后,黄河水利委员会为水利部派出机构,行使所在流域内的水行政主管职责。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出京巡视,就在徐州、兰考、开封、郑州、新乡等地对黄河进行考察,回京前他嘱咐河南省领导:“你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我的壮美黄河行


青海省

黄河自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境巴颜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河谷和约古宗列盆地为发源地,先由西向东流入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再折向西流入青海省,又北折而后东流,在民和县官亭入甘肃省,此河段正好绕了一个很大的S形大弯。黄河在青海境内自上而下流经曲玛莱、贵德、尖扎、民和等十六县,流程1455多公里。

曲麻莱

位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北部,长江北源发源于曲麻莱县麻多乡,素有“江河源头第一县”的美称。它是我国南北两大水系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之一,县城境内山峦叠障,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

我的壮美黄河行


尖扎红土山

尖扎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发祥地,是青海省继塔尔寺、青海湖之后的重要旅游景区。地质以红色砂砾构成的“丹霞”景色而著称。

是中国赛艇、皮划艇高原水上训练基地,也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民族射箭运动之乡”。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坎布拉

国家森林公园是丹霞地貌、森林植被、宗教文化、电站大坝、峡谷库区及藏族风情的大集合。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李家峡水电站

位于森林公园风景区最北端,是青海境内继龙羊峡水电站之后在黄河上游兴建的又一座大型水电工程,坝高175米,总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59亿千瓦时。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贵德

青海的巴颜喀拉山就是黄河的源头,涓涓溪流一路走来,逐渐汇聚壮大,而贵德的河床又是岩石构造,因此境内全长76公里黄河清澈无比。在这里人们以“天下黄河贵德清”为傲,谁还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甘肃省

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甘肃段干流全长913公里,占干流河道总长度的16.7%。除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还有36条黄河支流。该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

黄河母亲

雕像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滨河路,是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雕塑作品中最漂亮的一尊。由“母亲”和“男婴”分别象征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

我的壮美黄河行


黄河风情线

兰州市核心景区,东起城关区雁滩,西至西固区西,全长百余里,是目前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路。以中山桥为中轴,以黄河两岸风光为依托,依山就势,巧夺天工的滨河风景区,人称“兰州外滩”。

我的壮美黄河行


中山桥

位于兰州城关区,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中山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建桥材料全部从德国海运到天津再转运至兰州。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施工负责人为天津人刘永起。施工人员以德商聘来的69名洋工华匠为主。历时3年建成。造价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铁桥的建成,是僻居西部的兰州当年在积贫积弱的中国完成的一件惊世伟业。

我的壮美黄河行


永靖黄河三峡

永靖地处黄河上游,黄河流经县域107公里,形成了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黄河三峡风景区。(上为刘家峡,下为柴家峡)

永靖境内有大小6座水力发电站,其中刘家峡水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和建设的亚洲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黄河轮渡

从向阳码头坐轮渡到莲花渡口,经临夏到夏河。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夏河

为甘南州下辖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海拔在3000m-3800m之间,境内大夏河、洮河等均属黄河水系。

夏河有我国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有桑科草原、白石崖溶洞、达尔宗圣湖、大夏河森林自然风光等。


我的壮美黄河行

黄河石林

位于白银市景泰县,古石林群规模宏大,占地约10平方公里。 石林高度80-100米,最高处达200余米。景区内峡谷蜿蜒,峰林耸立,绝壁凌空,气势磅礴。石林景观与黄河曲流山水相依,静中有动。龙湾绿洲与坝滩戈壁,两种生态,对比强烈。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参观石林除需穿越黄河外,还有饮马沟至观景台山脚下的9公里土路。我们选择将景区全套交通工具一网打尽:水路乘羊皮筏子进,快艇出,土路坐驴(马)车,山路是卡丁车。这么刺激的安排激起同行友人的斗志,索性自己开车沿崎岖陡峭的小路上山了。说实话,200米高,也就一两米宽,我还是挺紧张的,你当年可是开坦克的呀!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这不是作战室里的大沙盘吗?

我的壮美黄河行


四川省

黄河九曲第一湾位于若尔盖县唐克乡,黄河在此横切径为300米,白河横切径为400米。在此段流程中,黄河西为甘肃,东为四川。黄河自甘肃一侧来,白河自黄河第一弯弯顶汇入,型如“S”型,故名九曲黄河。

“万涓成水汇大川,千转百回出险滩。滔滔长流济斯民,力发黄河第一湾。”

我的壮美黄河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地处黄河上游地区,是我国五大自治区之一。区内贺兰山绵亘于西北部,六盘山耸立于黄土高原。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海拔1100~1200多米,地势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黄河自中卫入境,向东北斜贯于平原之上,河势顺地势经石嘴山出境,在黄河两岸和清水河流域形成了丰富的湿地资源。

银川“小天安门”

“小天安门”原是银川古城六大城门之一的南薰门,早在西夏就已存在,又称为南门楼。关于南薰门是否为“山寨版天安门”,人们争论不休,当地有学者认为南薰门建成早于北京天安门,从时间上来说也是天安门山寨了南薰门,但南薰门始建哪朝哪代没有史料记载。

我的壮美黄河行


中卫沙坡头

沙坡头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处,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兼江南景色之秀美。有中国最大的天然滑沙场,有横跨黄河的悬索桥和"天下黄河第一溜索",有黄河文化代表古老水车,有黄河上最古老的运输工具羊皮筏子,还有沙漠中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骑骆驼穿越腾格里沙漠或乘坐越野车沙海冲浪,玩法多多。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中卫黄河大转弯

这样的转弯还有陕西延川、山西老牛湾和山西石楼,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当地自然条件给它们都冠上“第一”,其实,黄河这样大度、包融、开阔,足以摄人心魄,第几又何仿。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内蒙古自治区

黄河干流河道分为上、中、下游和11个河段。河源至内蒙古托克托县的河口镇为上游,其中下河沿至河口镇河道长990公里,区间流域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是宽浅的平原型冲积河流。本河段开始由南向北,至三盛公逐渐折向东流,到河口镇则又转向南流,构成了著名的"黄河河套"。

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黄河上游流经的重要灌溉农业区。

我的壮美黄河行


陕西省

简称“陕”或“秦”,位于西北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境内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二级河流渭河,三级河流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陕西是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

陕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九个大一统王朝,有五个建都西安(咸阳),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神木-府谷高速公路碛塄黄河大桥

我的壮美黄河行


韩城

司马迁祠位于芝川镇东南的山岗上,东临黄河,西枕梁山,芝水萦回墓前,开势之雄,景物之胜,为韩城诸名胜之冠。

1937年9月,八路军总部及其下辖115师、120师、129师三个师约3万余人,在朱德总指挥率领下,取道韩城,从芝川渡口东渡黄河前往山西,北上开展抗日斗争。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秦晋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西临陕西省宜川县,东濒山西省吉县,为陕西省和山西省共有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两个景区隔河相望,景区外有公路桥连接两岸,开车5分钟即可跨越两省。在陕西这边和山西那边观赏的是同一个瀑布,区别是角度不同。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山西省

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古长城,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山西共有大小河流1000余条,海河水系向东流,有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81条;黄河水系向西向南流,有汾河、沁河、涑水河等142条,流域面积9713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2%。黄河沿山西境界流程968公里,汾河是山西境内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94公里。


临汾

壶口瀑布是黄河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号称"黄河奇观"。以壶口瀑布为中心的风景区,集黄河峡谷、黄土高原、古塬村寨为一体,展现了黄河流域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滚滚黄河水至此,5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两大著名奇景"旱地行船"和"水里冒烟",更是罕见。

瀑布宽达3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与中越边界的德天瀑布、贵州省黄果树瀑布同为中国三大瀑布。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临县碛口

1948年,为了便于指挥即将到来的战略大决战,3月23号上午,毛主席率领中央纵队从陕西吴堡县川口渡口,登船渡过滔滔黄河,来到山西临县。之后途径兴县、岢岚、神池、代县、繁峙、五台山,于5月26日到达西柏坡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与先期到达的中央工委合并。这就是革命史有名的“东渡黄河”。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碛口古镇

碛口位于临县城南50公里处,依吕梁山,襟黄河水,与陕西吴堡县隔河相望,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西湾村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里的明清古建筑群和黄土高原相映成趣。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碛口是山西临县的一个黄河渡口,古时候因黄河下游凶险,上游来往的船只多在此停泊转旱路。明清至民国年间,碛口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和晋商发祥地之一,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美誉。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穿越历史隧道

我的壮美黄河行


刘志丹将军殉难处

位于柳林县三交镇党家寨。

刘志丹(1903--1936年),陕西省保安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任军长,开辟了陕北革命根据地。 1936年3月23日,刘志丹将军率红二十六军东征抗日到山西,遭国民党军队阻击,在三交镇战斗中不幸牺牲,时年33岁。

我的壮美黄河行


吕梁石楼黄河湾

黄河在晋陕谷段,总体流向为由北向南,自辛关黄河大桥以南6公里处,徒然向东,转了一道弯曲度几呈“句号”的大圆弯,有专家认为这是弯曲度意义上的“黄河第一湾”。

我的壮美黄河行


河南省

古称中原、豫州、中州,简称“豫”,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

河南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黄河横贯中部,境内干流711公里,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5。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 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为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区。河南有老子、庄子、杜甫、岳飞等众多历史名人。

我的壮美黄河行


河南黄河大事记首推花园口决堤,它是中国抗战史上与长沙文夕大火、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

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政府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郑州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黄泛区长达400余公里,流经豫、皖、苏3省44个县3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方,给这一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三门峡

西连陕西,北隔黄河与山西呼应,是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黄河中游这一段形成了"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三门峡即由此得名。

三门峡市是1957年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兴建而崛起的新兴城市,也是沿黄城市中距黄河最近的一座城市。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截流石

水利枢纽建设时,要先将河流截流,通常由人工浇筑混凝土四面体做截流材料。三门峡的建设者们就地取材,做工程基础时便将开挖的石块凿成为四面体,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黄河小浪底水利风景区

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是以小浪底工程为依托,以山、水、林、草为特色的大型生态园林。工程文化区小浪底大坝剖面模型、巨型轮胎展示、65吨大型自卸车、14.5米高的钢模台布,让人们回想到当年小浪底鏖战情形。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我的壮美黄河行


郑州黄河大桥两座

截至2012年,郑州建有黄河大桥10座。

1906年,清朝光绪三十二年建设的中国第一桥、平汉铁路郑州黄河大桥为中国铁路大桥之母,是建国前中国最长的大桥(已废弃,现为黄河大桥历史遗址保护地)。

建国后设计建造九座现代化的铁路和高速铁路、公路和高速公路黄河大桥南北纵跨母亲河,有如九龙飞渡,九州通衢。

我的壮美黄河行


江苏省

简称“苏”,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受到近1593次泛滥威胁,决口一千多次,黄河因此26次大改道,最近的一次是在1855年(清咸丰帝5年)。那次大改道之前,黄河下游流经河南﹑山东﹑江苏之后入黄海。1855年黄河在今河南兰考铜瓦朋决口,到光绪元年(1875年)形成现在由山东利津入渤海的河道,于是便在江苏留下了一段黄河故道。

徐州黄楼公园

徐州地处沂、沭、泗诸水下游,由于黄河故道河床高出地面,犹如一条巨大的水袋,千百年来悬吊在徐州人民头顶。宋知州苏轼、明总理河道潘季训都在此留下治水保城的业绩和佳话。

坐落于故黄河南岸大堤上的黄楼为北宋苏轼始建,镇水铁牛原铸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 牌楼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三(1818年),这些都是徐州人民希冀根治水患和饱受水患的见证。


我的壮美黄河行


宿迁乾隆行宫

原名为"敕建安澜龙王庙",位于千年古镇皂河。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历代皇帝均复修扩建,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驻跸于此,是全国乾隆行宫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唯一留存于世、且最具代表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

“安澜龙王庙”的名字,以及"河清""海晏"牌楼和状如皇伞的御碑亭等等,行宫处处留有皇家治水的雄心。


我的壮美黄河行


山东省

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有儒家思想创立人孔子、孟子,墨家思想创始人墨子、和姜太公、齐桓公、管仲、孙膑等一大批志士名人。

自河南郑州桃花峪以下黄河河段长786千米,流域面积仅2.3万平方千米,为黄河下游。由于泥沙量大,黄河每年平均净造陆地25至30平方公里,河段长期淤积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再无较大支流汇入。

济南

百里黄河风景区

我的壮美黄河行


东营

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也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黄河入海口位于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境内。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而成。

我的壮美黄河行


垦利

黄河入海口有中国最完整、最广阔、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有著名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人们誉为鸟类的天堂。

黄河在垦利县境内109公里,年径流量300亿立方米,正常年份,黄河每年携沙造陆3万亩左右,人们称之为中国唯一能"生长土地"的地方。垦利区现有土地面积313万亩,人均占有土地15.3亩,是山东省平均水平的5倍多,也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土地后备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我的壮美黄河行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一泻千里,百转千回,气势磅礴,平静如镜,这条中华儿女的母亲河原来这么美!母亲为我们滋养了大片沃土,儿女们建桥筑路为她献上最美的配饰。

黄河母亲,感谢你的哺育,祝你永远美丽。

(2006年-2017年旅行照片汇集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