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關羽傲氣十足,不服馬超,嫌棄黃忠太老,為何獨獨青睞趙雲一人?

梁盛鋒


無論在《三國演義》還是在《三國志》中,關羽都被描述為一個傲慢的人,陳壽評價:“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認為關羽因為自己的短處敗亡是理所當然的 。《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中描述:關羽聽說漢中王封的五虎將分別為關、張、趙、馬、黃後,大怒說:“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併,可也。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他看不起黃忠,但認為趙雲與自己並封五虎將沒有什麼不妥,因為“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疏不間親,這應該是青睞趙雲的第一個原因。


由於陳壽在作《三國志·蜀書》部分時已經有了趙雲傳,但是寫的內容比較少,南朝宋著名史學家裴松之在為趙雲傳補註時,補充記載了趙雲本傳所留下的空白,稱其為《雲別傳》。《雲別傳》寫了趙雲以下幾個特點,我認為這幾個特點也應該是關羽青睞趙雲的原因:

一是謹慎。建安六年,趙雲跟隨劉備到達荊州,在博望坡一戰中,劉備用火計擊敗夏侯惇,趙雲也在這場戰役中生擒夏侯蘭。夏侯蘭和趙雲從小同鄉,趙雲勸說劉備免除了夏侯蘭的死罪,而且告訴劉備夏侯蘭擅長法律,讓他當了軍中的執法官。但是趙雲自己卻總是和夏侯蘭保持一定的距離,並沒有太過親密。

二是忠於職守,講義氣。建安十三年,曹操率軍南征。當陽一戰劉備兵敗,被曹操追趕到長坂,拋下妻子兒女向南逃去。當時,有人告訴劉備趙雲已經往北走投奔曹操,而劉備拿著手戟指著那個人說,“子龍是絕對不會丟棄我走的。”話音剛落不久,趙雲就回來了。而趙雲的手裡,抱著劉備丟棄的兒子阿斗,趙雲的身旁,是劉備丟棄的老婆甘夫人。

三是識大局,有見識。建安十八年,劉備從葭萌關出發攻打劉璋,找諸葛亮援助。諸葛亮率領趙雲和張飛從三峽逆流而上,一路往西,平定沿途的郡縣。攻下江州以後,諸葛亮兵分三路,自己擊破張裔攻下德陽。張飛攻下巴西。趙雲平定江陽、鍵為,和諸葛亮一起合圍成都。攻克成都後,趙雲被封為翊軍將軍。當時有人提議把成都和城外無主的土地全部賞賜給各個將領。趙雲駁斥說,“當年霍去病因為匈奴沒有消滅,堅持不娶妻子。今天的國賊,已經不止是匈奴那麼簡單了,我們不能因為平定成都,就沾沾自喜,尋求安定。等到天下全部平定的時候,每個人回到自己的家鄉,安心種地,那才是最合適的。現在益州人民剛剛從戰火中解脫出來,我們應該把土地房屋歸還給當地百姓,讓他們安居樂業。然後再從中徵收賦稅,也可以得到他們的歡心。”

四是一身是膽好本領。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率領諸軍進軍漢中,漢中大決戰爆發,劉備集團大獲全勝。夏侯淵兵敗被黃忠殺死。於是曹操親自來到漢中,期間運米從北山而下,有數千萬囊。黃忠認為應該奪取這些米,趙雲派自己的一部分士兵跟隨黃忠搶米。黃忠過了預定的期限沒有回來,趙雲率領數十人出去尋找黃忠。正好魏國的大軍出動,趙雲遇到先鋒軍,剛剛與其交戰,後方的大軍已經趕來,形勢萬分危急。於是趙雲向前猛烈衝擊魏軍,然後邊打邊退,魏國的軍隊剛被衝散,很快又集結起來,趙雲陷入了敵軍的包圍圈,奮力作戰衝回軍營,發現將領張著被困,於是又率領軍馬去營救張著。魏軍追到營寨,這個時候江陽長張翼準備關閉營門固守,趙雲卻大開營門,偃旗息鼓。魏軍懷疑趙雲埋伏有伏兵,就率軍撤去,剎那間,營寨內擂鼓震天,萬箭齊發,魏軍大驚,自己的軍隊互相蹂躪踐踏,掉到漢水裡淹死的人不計其數。 第二天,劉備前來觀看趙雲作戰的地點,感慨說,“子龍一身都是膽也。”於是一起作樂歡飲到天黑,軍營內的將士們,都管趙雲叫作“虎威將軍。”

我覺得,不論是誰,面對一個這樣的人不會不青眼有加吧,即使像關羽這麼驕傲的人應該也不會例外。

另外,現在常說的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陳壽最早作《三國志》時,將五人並列合為一傳,但還並未提出五虎上將的概念,而後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將,並在文學作品、歷史書籍、個人作品集都有不同程度的記錄,在民間更是以藝術的形式被廣為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五人的人物順序也出現各種版本的改變。清乾隆皇帝主持修訂的《四庫全書》也將五虎收錄,也算是對五人的肯定吧。


野讀記


關羽不服馬超、黃忠,為啥獨獨青睞趙雲?



關羽曾經對馬超、黃忠說過一些話,屬於消極牢騷情緒。對馬超,主要是聽了葭菛關張飛夜戰馬超,馬超武力被傳得神乎其神,關羽雖然已過五十六,但自信仍然可以比試一下,就在給劉備報告時,委託關平把這事提提,但荊州、益州相隔千里,比武是面對面的,劉備當時剛平定益州,還在覬覦漢中,諸事纏身、千頭萬緒、關羽又肩負荊州重任,這怎麼安排?諸葛亮知道關羽心思,專門給關羽一封回信,把關羽大大吹捧一番,關羽看了心中得意,把回信傳示部下,就再不提這事情了。



對於老黃忠,關羽是交過手的,戰長沙收服黃忠,就是關羽功勞。馬超比武風波兩年後,劉備稱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馬超左將軍、張飛右將軍、黃忠為後將軍,這四方將軍中,關羽前將軍最高,但職級是同級別。關羽當費詩面發了些牢騷,覺得黃忠是憑年齡大,才與自己平級。



但實際是: 關羽遠在荊州,不太瞭解黃忠平定益州、奪取漢中的功勞,特別是定軍山斬夏侯淵,對曹軍的震懾非常大。據三國志記載,在提拔黃忠時,諸葛亮已經預見,關羽可能不舒服,提醒過劉備,劉備說這事自己會處理好,堅持把黃忠升為後將軍。說明劉備可能對費詩作過交代,關羽剛表示不接受印綬,就被費詩一頓狠批,關羽聽了批評,居然乖乖完成了提職儀式。



這一次,關羽沒再提馬超職位,因馬超原來就是一方諸侯,說明關羽政治覺悟還是有的。至於沒說趙雲,是因為:歷史上,劉備稱漢中王后,分封四方將軍只有四位,沒有趙雲。演義中說,益州平定,趙雲封鎮遠將軍,稱漢中王時,關張趙馬黃為五虎上將,這五虎將歷史上不存在,五虎將是陳壽先生的傑作。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趙雲跟隨劉備,在建安五年(200)就是關羽剛從曹操那裡回來的路上,要比黃忠、馬超早很多,與關羽共事時間很長,相互比較瞭解,趙雲的功勞,特別像長坂坡救阿斗、甘夫人,博望坡、赤壁之戰、保劉備東吳結親、截江奪阿斗、取桂陽等,這些關羽都是很清楚的,演義中,關羽還曾稱趙雲“四弟”,充滿關愛。因此,即使劉備真的封趙雲五虎將,關羽也不會多說啥。(623)


流譽後


讀故事,需要品;讀三國的故事,更需要品。不仔細品,是感覺不到其中味道的。

關公本事大,脾氣自然也會大。但史料中並沒有關羽不服馬超、嫌棄黃忠太老的事,這些都是演義中的橋段。

羅老先生,為何這麼安排,無中生有呢?這絕對不是隨意為之,其中大有深意。

演義第七十三回《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郡》,就有很精彩的描寫。

劉備佔有漢中之後,就自立為漢中王。老曹當然很不高興,就準備進攻荊州。劉備很是緊張,向諸葛孔明問計。

諸葛亮輕搖羽扇,淡定地說:“我早就料到了,只要讓雲長先進攻樊城,使敵軍膽寒,曹操自然就退兵了。”劉備也好糊弄,就信以為真,派遣司馬費詩去荊州通知雲長,出兵襄樊。

還不等費司馬喘口氣,關公就問,漢中王封了他個啥爵位。

費詩就說是五虎將之首,等到關公知道了五虎將是誰時,就不開心了。

關公說:“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我相併,可也。黃忠何等人,敢與我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

這段話,很有意思,值得仔細品味。看懂了這段話,也就差不多看懂了三國;看不懂這句話,看多少遍三國也無益。

在之前,關公聽說張飛沒打過馬超,心中不服氣,就想比劃比劃,被諸葛亮一頂高帽給擺平了。在聽說馬超也被封為五虎將時,心中也比較能夠接受。為何單單對老黃忠如此不屑一顧呢?

要搞清楚這些,還得去查閱歷史真實的史料。

豹眼一向認為,襄樊之戰是關羽主動發起的,並不是曹操準備進攻荊州,得到諸葛亮的妙計,去嚇唬曹軍而採取的權宜之計,這是問題的要害。

曹操很有可能是身體出現了狀況,才於219年五月從漢中主動撤軍,而關羽進攻襄樊,是在當年七月份,前後也就二個月不到的時間。不管劉備是否自立為王,不可能是曹操隨即發起進攻荊州的戰役。

第一,羅貫中把襄樊之戰的發動責任推給曹操,是想掩蓋一個事實:關羽沒有主動發起戰役,關羽與劉備依然情同手足,不存在任何分歧。

第二,關羽失荊州也是不得已的事,曹操勢力太強大,又太壞,勾結孫吳一起對付關公,關羽就招架不住了。

第三,把關羽的失敗,輕描淡寫地歸結為關公剛愎自用的性格,“虎女焉得嫁犬子?”

之所以費盡心思如此安排,羅貫中就是想掩蓋關羽與劉備徹底決裂的事實,以此來維護他一直倡導的桃園結義、劉備仁德之君、關羽忠義的形象。

這是羅貫中設計的一個圈套,為劉備在擦脂抹粉。

豹眼看來,關羽是忠義的典範,但他是忠於漢室的,絕不是忠於劉備;對劉備的情感那是義,是兄弟之情。在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后,關公已經清楚地認識到劉備與曹操一樣,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漢賊。於是,與之徹底決裂,分道揚鑣。兄弟情義再深,在大忠面前,都微不足道。

指望跟隨大哥劉備匡扶漢室、誅殺漢賊,是沒有指望了。繼續下去,那就是助紂為虐,必須要自己單獨行動啦。這是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根本原因。

羅貫中老先生也清楚,對於劉備自稱漢中王,關公是窩了一肚子的火,不好直接點明,也不好裝聾作啞。於是,安排費詩出面,讓關公發洩一下。

不能讓關羽直接對劉備發洩,也就不好跟張飛發洩;馬超本來還是討伐曹賊的,人品不說,起碼道義上不好挑他的毛病;子龍那就更不用說了,槓槓的漢室忠臣。沒辦法,羅先生只好安排關羽,拿老黃忠來撒氣啦。

黃忠是老了點,本事也不很大,戰績也不輝煌。定軍山斬殺夏侯淵是有些僥倖,既不是他的謀略,也不是一對一單挑。但作為勤勤懇懇的老模範,關羽不至於如此小氣,看黃忠不順眼。

史料並沒有這些記載,羅貫中是想委屈一下黃忠,藉此讓關羽發洩一下不滿罷了。

清楚了這一點,就很明白關羽為何對趙雲青眼有加啦。

趙雲兩救幼主,漢水之戰中,“子龍一身是膽也。”這讓關羽肯定趙雲,挑不出毛病。

最讓關羽青睞的還是趙雲匡扶漢室的志向,關羽被殺後,劉備以替關公報仇的名義攻伐孫吳。趙雲多次力諫,明確指出漢賊是曹魏,孫吳是盟友,不可以置曹賊於不顧而先攻擊孫吳。為此惹怒了劉備,但謙謙君子,毫不改變自己的主見。

可見,趙雲的信仰與志向,與關羽是絕對一致的,這就是關公對趙雲青睞的根本原因。

演義寫得好,羅貫中也就把讀者的視線成功地轉移到了關羽的性格上,掩蓋了歷史真相。

不仔細品味,是品不出此中味道的。


豹眼看歷史


因為趙雲合乎關羽的胃口。

我們在平時的生活當中也是,如果第一眼看這個人感覺不錯,那麼後面他所做的所有事情,你都會感覺挺好的。

而如果你第一眼看這個人就感覺非常不好,那麼後面不管那個人做什麼事情,都會給你一種不好的感覺。

想想我們腦海當中的關羽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勇武而且非常講義氣。這就是關羽給我們的形象。


《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中描述:

關羽聽說漢中王封的五虎將分別為關、張、趙、馬、黃後,大怒說:“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併,可也。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他看不起黃忠,但認為趙雲與自己並封五虎將沒有什麼不妥,因為“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

因為關於把趙雲當做是自己的親弟弟,所以對於趙雲當然非常看好。

我們再來看看趙雲的忠義。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部隊藍軍這一戰劉備兵敗,被曹操一直追殺,於是乎劉備只能丟下妻子兒女繼續逃跑,當時就有人告訴了劉備,說趙雲已經向北去了,要去投奔曹操。


而劉備就立刻拿著手機指著那個人說:子龍是絕不會棄我而走的。話音剛落沒多久,趙雲就回來了,手裡抱著的是就被的兒子阿斗,身旁是劉備的老婆,甘夫人。

而且我們都知道歷史上評價趙子龍說他一身都是膽,想來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合乎關羽的胃口吧。


趙雲虎威將軍,可不是白叫的。


不單只是關羽,任何人面對這樣一個忠義雙全的人都會非常佩服吧。趙雲這麼厲害,還能夠這樣中意,也難怪關羽這樣的人物也對趙雲非常青睞。


替鯨照顧海


關羽向來傲氣十足,善待下屬,卻對士大夫很是傲慢,這點不論是演義還是三國志裡,都有這樣的記載。在劉備自立漢中王時,封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為五虎將。關羽得到消息,的確說了下面這一段話,表達了他對這件事的看法。

雲長問曰:“漢中王封我何爵?”詩曰:“五虎大將之首。 ”雲長問:“那五虎將?”詩曰:“關、張、趙、馬、黃是也。”雲長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併,可也。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遂不肯受印。



對於馬超,關羽說了他出生世代名家,他與自己同等地位,關羽倒是能接受。所謂的不服,更多的來自《三國志·關羽傳》中記錄的一段話:


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鬚髯,故亮謂之髯。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

關羽在馬超降劉備時,因為馬超不是自己舊友,特意寫信問諸葛亮,詢問馬超的才幹可以與誰相比?諸葛亮知道關羽好強,便回信說:“馬超文武兼備,可於張飛並駕齊驅,卻比不上你美髯公的出類拔萃。”

關羽看到這封回信時很高興,特意在宴請賓客的時候,拿出來給大家傳看。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從馬超新降蜀國,關羽對他就很在意。可能是馬超的名聲在外,並不輸入他,又又出生於武官世家,的確給關羽造成心理壓力,讓他想一爭高下。他這種不服氣,更像是一種競爭,比誰是劉備旗下的第一武將?



關羽對於老將黃忠,就不那麼客氣,明白無誤的說他老邁,不足以與他同列。以致於對劉備封官這個結果,心中很憤怒,不肯受官印。

這一點諸葛亮早就猜到了,在《三國志·黃忠傳》中,特意與劉備交流了這一個問題:

是歲,先主為漢中王,欲用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自當解之。”遂與羽等齊位,賜爵關內侯。

諸葛亮對劉備說:黃忠的名望,向來比不上關羽和馬超。如今把他們官位並列,馬超和張飛在漢中看到了黃忠建功,不會反對。但關羽在荊州,會以名望來設想黃忠,把他二人並列,心中肯定會不高興。

這裡足以看出關羽的性格,只是一名勇將而已,並不懂得平衡底下各種勢力。他對黃忠的嫌棄,不僅是對年齡的歧視,更是對黃忠漢中之戰功勞的漠視。有一種我才是天下第一的感覺,你黃忠不配與我為伍。


關羽對於趙雲的評價倒是挺好,二人相交多年,現在官位相當,關羽倒是能欣然接受。對於提主所問的為什麼關羽會對趙雲青睞有加?我認為有如下原因:

一、兩人相識於身份低微之時,都是一起在劉備麾下打拼,感情真摯,關羽視趙雲為兄弟。

趙雲與關羽認識時,劉備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平原相,而關羽在劉備麾下做弓手,那時趙雲還在公孫瓚手下辦事。

正是因為大傢什麼都沒有,因為興趣相投才聚在一起,這種感情特別真摯,關羽和趙雲雖然沒有結拜,但是他也把趙雲視為自己的兄弟。



二、趙雲武藝高強,也有不輸關羽的勇猛,多次建功,關羽有目共睹。

趙雲與關羽在新野一起拒敵;在長坂坡救下主母與幼主;接應在東吳的諸葛亮;華容道上攔截曹操;送劉備去東吳成親;這些戰事,關羽都親眼目睹,趙雲上位,與他並列,理所當然。

而且趙雲也是一員猛將,有萬夫不擋之勇,與關羽旗鼓相當。任何時候,有能力的人都會得到其他人的承認和尊重,關羽對趙雲的青睞,也正是如此。



三、趙雲與關羽是兒女親家,大家是一榮俱榮,趙雲身份越高,關羽臉上也有光。

據野史記載,關羽曾經為自己的兒子關平,親自到趙雲家裡面提親,後來關平娶了趙雲的女兒趙氏,生了一個兒子關樾。

在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趙氏帶著自己的兒子避到了鄉下,才逃過一劫。後來一直隱姓埋名,直到晉亡才以關家後人的身份在世生活。

後來,蜀國亡國時,龐德的兒子龐會殺了關羽在成都這一脈,關公血脈就只剩下關樾這一支傳下來了。

趙雲與關羽是兒女親家,趙雲上位,與自己地位相當,關羽只會高興,而不會嫉妒他。


昊陽閒看歷史


這問題要從個人經濟,以及個人性格,人物之間的關係來說:

先說,馬超,馬超人家也是二代,馬超家裡條件不錯,在劉備集團發展起來的時候,馬超來投奔的,馬超和張飛打的你死我活,誰都不服氣誰,張飛兄弟是誰?那是關羽關二爺,你覺以一個那麼重義氣的關羽來說,你和我兄弟打架,然後來投奔我大哥,你覺得我會對你好嗎?這一點很重要!關羽重義氣!!!還有,劉關張是集團股東,馬超是打工仔,CEO 都算不上!還是叛變過來的,拋妻棄子,家裡人都被曹操殺完了,你一個人跑出來了?不義氣!還有哪個股東會高看打工仔???對於背叛,關二哥那是最討厭的!




再說黃忠,黃忠功夫不錯,老頭子很厲害,關羽功夫也不錯,強強相對,那是競爭對手,況且,你一個打工的,能力比我一個股東能力還強,性情比我還橫,誰都瞧不起!那能行嗎??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哈哈,再就是,黃忠也是背叛過來的降獎。關羽用刀衝在最前線,勇猛!可黃忠呢?拿著弓箭在背後瞄準射擊偷襲,這性格不對頭,當兵都知道,騎兵,步兵最討厭炮兵了!這是歷史問題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越南戰爭的一些電影!


再來看看關於為什麼那麼喜歡趙雲呢?

首先,趙雲和劉備認識的早,很早就和劉關張一起打拼,都變成兄弟了!一個人跟著你從創業到事業有成你是不是也把人家當兄弟?

其次,趙雲是劉備的保鏢,保護劉備安全,長坂坡又救了關羽的侄子,劉蟬,你說,對於關羽來說,趙雲保護我大哥,是我大哥的保鏢,你說我能不喜歡嗎!對於關羽那麼重感情的人來說,你對我兄弟好,那咱們就是兄弟。



再次,趙雲低調,不爭不搶,只保護劉備,打仗也很厲害。趙雲那是劉備的人,劉備超級喜歡趙雲,關羽愛屋及烏吧,關羽把趙雲當兄弟看!

對於一個滿身傲氣的人來說,別和我對著幹,你幹不過我!別比我驕傲,因為我是最驕傲的那一個!趙雲低調,謙虛,所以,關羽看不上其他兩個人,唯獨對趙雲另眼相待!


指玉彈曉



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關羽“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羽剛而自矜”。也就是說,關羽這個人,對待身份地位卑微的士卒是非常和善的,但對上層的士大夫則非常的傲慢。而且他的性格剛烈,自傲自負,喜歡自命清高,喜歡孤芳自賞。

作為普通人來說,關羽的這種性格,是可以接受的,沒有什麼大礙;但是!作為一員將領,作為鎮守邊關的一方帥才,更需要的是謹慎處之,理性分析。關羽擁有如此性格,可以說是他一生中最致命的短板。最後兵敗被斬,身首異處,也算是自食其果。

陳壽一語中的,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不光是對外人,甚至對自己人,關羽同樣秉持了他“傲上而不忍下”的人生準則,自己人受他看輕的,也不在少數。諸葛亮初出茅廬那會,關羽也沒少給諸葛亮臉色看。

除了諸葛亮之外,還有題中所說的馬超、黃忠兩人。同樣也受到過關羽的冷眼……

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與諸葛亮書,問超人才可誰比類。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鬚髯,亮謂之髯。羽醒書大悅,示之賓客。——參考,《三國志·關羽傳》

關羽遠在荊州,聽說馬超來降,馬上就來詢問諸葛亮。諸葛亮瞭解關羽的為人,爭強好勝,只好在信中多加恭維關羽,說馬超只能與張飛爭先,比不上你美髯公。關羽拿到信,就開始驕傲了,非常高興的,將書信傳示賓客。足見其虛榮心之強……

是歲,先主為漢中王,欲用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自當解之”——參考,《三國志·黃忠傳》

劉備身為漢中王,只是封了一個官職,封黃忠為後將軍。這種事,還需要去跟關羽解釋,可見關羽將“剛而自矜”詮釋到了極點。

先主為漢中王,遣詩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為伍!”不肯受拜。——參考,《三國志·費詩傳》

劉備特別安排了一位能言善變的秘書,去給關羽解釋封官黃忠的原因。果然!當關羽聽說黃中與自己同一級別之後,轉而大怒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為伍!”最後費詩百般歸勸,好說歹說才給關羽說通。


但是!關羽雖然傲氣,雖然自負,雖然喜歡看輕士大夫,但是!有一個人,關羽從來沒有對他表現出不滿,就是常山趙子龍。

關羽為什麼獨獨青睞趙子龍呢?

第一:趙子龍投靠劉備,是在劉備最落魄的時候,他與劉備有患難之交,親如兄弟,曾經同床而臥,抵足而眠。二者之間的關係,與關羽不相上下,趙子龍不需要看關羽的臉色。

第二:劉關張趙從居無定所,到坐擁荊、益二州,趙子龍可謂是一個戰壕出來的生死兄弟。

第三:趙雲的官職,非常特別,他的毫無例外,全都是劉備的首創官職。比如牙門將軍、留營司馬、翊軍將軍。趙雲的官職究竟有多大,恐怕只有劉備自己才清楚了。

第四:趙子龍兩扶幼主,從平荊州,西下益州等功績,關羽都非常清楚的。


愛尚文史


關羽,字雲長,並與劉備、張飛結成兄弟,感情好到連睡覺也要睡在一起。 劉備集團最原始成員之一,除了大哥劉備,誰都不服!關羽的著名戰績,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等,可謂戰績頗豐,因武藝超群,忠義過人,後世稱為“武聖”!


關羽傲氣過人,視天下英雄如草芥,關於馬超和黃忠,馬超出身公卿世家,關羽傲於士大夫,何況馬超曾對張飛說“吾家累世公卿,豈識山野匹夫?”,黃忠也是後期加入劉備集團,特別是在漢中戰役中斬殺夏侯淵,因此地位大增,和關羽平等,關羽為此還拒絕封印。

關於趙雲,早期追隨劉備,一起東征西討,立下不少功勞。另外子龍忠肝義膽,戰亂中失散還召回兵馬出處尋找劉備等人,更是在長坂坡之戰中血染戰袍扶幼子,可見忠心。在關於看來,趙雲追隨大哥多年,而且武藝高強,為人謙卑,關於是比較認可趙雲的!


熱健文化


一是,趙雲講義氣。關羽傲氣十足,義氣為先。他一生追隨劉備,曹操對其甚好也難動其心。趙雲也是如此,跟定一個人就跟到底。馬超,黃忠是降將,不管怎麼樣,在義氣忠心上比不了趙雲。


二是,趙雲資歷老。早在劉備還沒成事,顛沛流離的時候加入。其他人頗有點撿現成。而且還是高官厚祿。

三是,趙雲私交好。趙雲一直作為劉備的侍衛統領來用,一直保護劉備的家眷。很自然和關羽私交好一些。


四是,趙雲夠低調。做人非常低調,不愛爭名奪利。相反,馬超還是比較高調的,名頭很大。這個容易引起關羽的不滿。

五是,趙雲有能力。趙雲的武力肯定沒問題,不然跟著劉備顛沛流離早就被幹掉了。至於統兵作戰,街亭失去後,能夠全身而退,足以證明其能力。退兵比進攻要難。


Lucky


無論從《三國演義》的描寫,還是《三國志》的記載來看,都沒有表明關羽對於趙雲的青睞。

如果從《三國演義》的角度來看,關羽和趙雲之間的交集並不多,書中也沒有任何描述關羽趙雲二人私交的文字,二人的關係僅僅是同為劉備效力的武將而已。也就是說,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和趙雲,是以劉備為媒介才建立聯繫的,仔細想想這也正常,畢竟趙雲並不是劉備最初創業集團的成員,關羽和他的關係自然不是很親近;同時二人也不經常在一起作戰,因此不存在什麼過命的交情。



在小說中,關羽真正瞧得上眼的武將,只有他的三弟張飛。關羽作為一個傲慢且無比自信的名將,在初出茅廬之際居然敢不把名將華雄放在眼中,甚至對於呂布,關羽也沒有過多的肯定,但對於張飛,關羽可謂是不吝溢美之詞。在《三國演義》第【25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一章中,關羽斬殺顏良之後曹操稱讚關羽“神人也”,一向自負的關羽居然回答道:

“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這句話固然有自謙的意思在裡頭,但更是包含了關羽對於他三弟張飛的認可。當然,關羽此言非虛,在當陽長坂,張飛憑藉一己之力喝退曹軍,震死夏侯傑,可見其勇猛無雙。

若從《三國志》的角度來看,關羽更不會對趙雲有所青睞。除了因為二人的交集不多之外,在正史上,二人的地位相差非常懸殊。劉備在自稱漢中王后,封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此四人便是蜀漢政權地位最高的幾位武將,而對於趙雲,則僅僅封為翊軍將軍,這個封號實際上是一種雜號,並不掌握實際的軍權,可以說,趙雲的地位與關張馬黃相比,是要差一個檔次的。在這種情況下,以關公自負的性格,是不可能對趙子龍有所青睞的。

如果說關羽為什麼沒有在言語上或者行動上表現出對趙雲的不服,那很大可能性是因為趙雲的地位太低,他不屑於去關注趙雲。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