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電視劇中的李雲龍為何念念不忘日本軍隊的92式步兵炮?

花落♡KicaZ莫相離


九二步兵炮是日軍專門為中國戰場量身打造的步兵支援火炮,深得中日兩軍官兵的喜愛。九二步兵炮操作方便,工藝簡單,我軍第一門自制炮“蓋亮號”就是仿製的日軍九二步兵炮。

同中國一樣,近代日軍建設主要以歐洲為師。一戰時,日軍派了觀戰團到歐洲,也引進了鋼盔、輕機槍和步兵炮等裝備,但由於缺乏實戰檢驗,很多武器的設計有點想當然。

日軍最初的步兵炮並不是九二式,而是仿製的法國mle1916型37mm步兵炮,取名“大正十一年式步兵炮”。十一年式步兵炮是小口徑的直射炮,當時日軍的假想敵是俄國,他們認為在西伯利亞戰場地勢平坦、開闊,適宜直射跑發揮作用,所以沒有大規模裝備曲射的迫擊炮,因為迫擊炮精度太低,日軍心疼炮彈。

九一八是日軍現代化裝備的第一次大演練,在實戰中,日軍發現坦克、鋼盔很有作用,但也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其中就有十一年式步兵炮。

在基礎設施基本為零的情況下,將歐洲火炮在中國戰場的轉移是非常痛苦的。後來中國軍隊購買的德國大口徑榴彈炮是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

日軍在東北雖然沒和正規軍打幾場像樣的仗,但一直在打游擊戰。步兵炮雖然輕,但也是炮。機動性是游擊戰的精髓,所以日軍帶著步兵炮行軍非常吃力,尤其是游擊隊躲進山裡時。

十一年式步兵炮勉強能山,但口徑太小,而且只能直射。游擊隊可以躲在工事或是石頭掩體後面發射迫擊炮,但日軍卻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針對中國缺少公路,南方水網密佈等特點,日軍設計了九二式步兵炮。兩百斤多一點的重量,兩個士兵推著就能走,非常適宜在複雜地形中作戰。九二炮的最大特點是既能平射,又能曲射。因為有炮架,曲射時準確性比迫擊炮要高出不少。

九二炮配發部隊後,立刻得到了日軍營連一級官兵的好評,基本上參與了日軍在中國的所有戰鬥。由於日本輕重機槍設計均有嚴重缺陷,步兵在衝鋒時嚴重依賴九二步兵炮。

中國方面,國軍可以實現迫擊炮的批量生產,而且迫擊炮射速比九二炮高出兩三倍,對於繳獲的九二炮並不特別重視,但九二炮在敵後游擊戰中卻屢建奇功。

九二炮口徑不大隻有70mm,但對付一般的碉堡、炮樓足夠了。炮高也只有半米,很好隱藏,拉到敵人碉堡外面幾百米的距離,有時都不用瞄準,一炮解決問題。

九二步兵炮可以說是集成了平射步兵炮和曲射迫擊炮的優點,對於缺少重武器的八路軍來說,絕對是戰場神器。所以我軍的自制的第一款炮就是以日軍九二式步兵炮為模板,由冀魯豫軍區第一兵工廠製作完成。為紀念主持生產的技師蓋亮,取名“蓋亮號”步兵炮。

九二步兵炮伴隨著我軍從三大戰役一直打到抗美援朝,算得上是功勳火炮了,因為我軍裝備不斷升級,九二步兵炮才逐步退役。


史料不輯


抗戰時,日軍的九二步兵炮和擲彈筒絕對都是我軍非常羨慕的裝備!

我軍缺少壓制火力,經常被日軍的炮火炸的戰線崩潰!而日軍最常用的兩種進行火力壓制的武器,就是九二步兵炮和擲彈筒。

首先,我們說說日軍的擲彈筒。

日軍的火力一直很猛!日軍的一個15人的加強分隊,就有一個兩人攜帶的擲彈筒一門,和一挺輕機槍。遠超我軍班組的火力。每個54人的日軍步兵小隊,都有一個擲彈筒分隊,包括三個擲彈筒。

擲彈筒適合日軍兩人操作,攜帶方便(只有2.6公斤,比日軍三八式步槍還輕),射擊速度快(射速30發/分),殺傷半徑5米左右。但是,也有射程近(二三百米),精度較差,耗費彈藥量較大的缺點。但是,85%的命中率,足夠對付我軍的集團衝鋒了。

日軍又兩種擲彈筒:大正十年擲彈筒和八九式擲彈筒。

大正十年擲彈筒口徑50毫米,重量2.6公斤,射程為175米。但是,射程近,不超過200米。射擊精度也不行,所以,要消耗更多的彈藥才能達到目標效果。

後來,日軍又裝備了“八九式擲彈筒”,有效射程達到500米,最大射程更是達到了700米。一個彈藥袋裝彈八發也不過3.6斤,加上擲彈筒整個作戰系統一共不到7公斤!

我軍機槍陣地,經常受到日軍擲彈筒的“照顧”。我軍初期根本不知道防炮,機槍陣地剛開火,就會被日軍擲彈筒點明。我軍見了日軍擲彈筒也是心癢難耐。這種武器也被八路軍大量仿製。1941年,八路軍已經能夠仿製日軍擲彈筒。而且,仿製的擲彈筒射程增加到900米。僅八路軍總部各廠就生產擲彈簡2500具、炮彈198020發!

而九二步兵炮相對於擲彈筒來說,火力更猛!

抗戰時,擲彈筒還能我軍自己仿製,而九二步兵炮,就只能靠搶戰利品了。

日軍的一個181人的中隊:1-2門九二式步兵炮。

日軍的1100人的大隊:2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一個55人的炮小隊)。

日軍加強大隊:會裝備4門九二步兵炮(一個122人的炮中隊)!

日軍3800人的聯隊:6門九二步兵炮!

日軍的九二步兵炮,全重只有200多公斤,畜力或人力都可以拖曳前進。也是因為運輸方便,九二步兵炮方便裝備到日軍的各個步兵中隊。而且,九二步兵炮的全高只有62釐米,拆除護盾後只有50釐米,可以很容易被隱藏!很多時候,我軍被打以後,還不知道日軍將九二步炮藏在哪裡。而且,射程也遠,達到2788米!這可比擲彈筒遠多了。

九二步炮不僅能曲射,還能當加農炮直射,對付我軍土木結構的工事。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就使用日軍的九二步兵炮,實行“大炮上刺刀”戰術,近距離攻擊國軍工事。

九二步兵炮堪稱神器!

由於九二步兵炮很輕,可以拆解成10各部分,一個九二式步兵十幾人人的炮班組就能攜帶20發炮彈(4個彈藥箱,每箱5發),深入山地作戰。極好的隱蔽性,加上較低的彈道,不易被發現。

再加上射界寬闊,曲射和平射樣樣精通。使用3.8公斤榴彈時,殺傷半徑達到了22米!跟80mm級別迫擊炮的高爆彈的威力差不多。

我們再來看日軍的整個火力網:遠有步兵炮,可以攻擊我軍土木工事和重機槍陣地;進有輕重機槍和擲彈筒,可以壓制我軍步兵衝鋒;日本步兵手中的38大蓋也準的要命。。。。還有飛機和坦克。。。以我軍的準備和訓練情況,要消滅一支日軍,真的不容易!

迴歸正題。九二步炮作為華北日軍“最牛的”重火力武器,李雲龍這樣的“土八路”當然會念念不忘了。而且,李雲龍肯定沒少吃日軍九二步兵炮的虧。所以,更是對九二步兵炮念念不忘。

後來,他跟老戰友說自己手下繳獲兩門九二步兵炮,那是在顯擺獨立團的實力!

等到解放戰爭時,美國的大口徑火炮又讓李雲龍開了眼。李雲龍此時說起九二步炮的事,也是在感慨武器裝備進步太快了。同時,說這件事,也是在鼓勵身邊的士兵:不要怕敵人武器先進,早晚我軍也會有的。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個人認為,基於機動環境惡劣的亞洲大部分戰場,和使用軍隊低機械化的背景來看,易於生產的九二式步兵炮無疑是一款用途廣泛的優秀的支援火力。

抗戰時期,當時對於八路軍來說,具有較遠射程的炮,也只是油桶炮,其說是炮,也就是加大的二踢腳,根本談不上是炮。對於匱乏的八路軍而言,任何一型武器都可以說是如獲至寶。

但92式步兵炮為什麼能讓李雲龍這麼鍾愛呢?

最主要的還是便捷:一個九二式步兵炮班組10人,攜帶一個基數20發(4個彈藥箱,每箱5發),就可以人力揹負火炮上山入林。


密集陣




抗戰時期,國民黨軍正規部隊都只能配中正式步槍,雜牌軍也是以漢陽造等為主,李雲龍的部隊就更不用說了,只能拿著大刀長矛和標槍,甚至農村幹農活的鐵叉,做飯的菜刀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別說是步兵炮了,就是繳獲幾支三八大蓋都不得了,因為自己沒有嘛,自己也生產不出來,就只能惦記別人的,這很正常。

另一個原因就是在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日軍的囚籠政策確實給敵後抗日根據地造成了很大麻煩,要打破囚籠就只能攻打炮樓,這時候92式步兵炮就很管用。事實上,火炮口徑越大,發射炮彈的威力才更大,打炮樓效果才更好,只是李雲龍還沒見過美軍的155毫米榴彈炮,所以可能覺得92式步兵炮可能就是全世界最大最好的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