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盧志文:不能用管理公辦教育的方式管理民辦教育

盧志文:不能用管理公辦教育的方式管理民辦教育

“走向多元化”和“增加選擇性”是現實的迫切需要

改革開放 30 年(本文為作者舊作),中國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幾乎都是以“選擇性”的增加來體現的,無論是產品還是服務。可是,劃片招生、電腦派位、取消擇校、嚴管學籍……中國教育的“強制性”、“威權化”、“行政化”趨向愈發嚴重,這和人性的選擇性需求也是相背離的。

一方面我們禁止老百姓的孩子在社區間擇校,另一方面,一些“有條件”的家庭,卻早已在國際間為自己的孩子擇校了。

公辦學校均衡辦學,減少擇校,民辦學校放開發展,滿足擇校,這才是正路!

讓家長削足適履地去遷就學校,而不是用多元化的優質服務去滿足家長。於是,教育的諸多問題皆應運而生,效率不高、服務不優、發展緩慢,供應不足……這是計劃經濟的老毛病。

哪裡壟斷,哪裡的服務和產品就價高質次,就滿意度低,就難發展,就供應緊張;哪裡開放,哪裡的服務和產品就價廉物美,就滿意度高,就快速發展,就供應充足。

在經濟和文化領域,那些發展最疲弱的行業,率先開放之後,不僅沒有被淘汰出局,反而會迅速提升品質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行業。“抱著的孩子長不大”,“溫室裡沒有參天大樹”,“不放心永遠不省心”,“不撒手才棘手”,其實道理並不複雜。

因此,教育“走向多元化”和“增加選擇性”,是中國現實的迫切需要。中國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是否在這個方向上,和在這個方向上走多遠,成為衡量中國教育進步的一個重要指標。

“發展教育必須堅持兩條腿走路”

增加教育投入,“依靠財政撥款”和“吸引社會資金多元進入”,要兩者兼顧。

一條腿走路不行。財政投入,只能實現穩定保底;社會投入,才會帶來騰飛繁榮。國家經濟發展,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大幅增加,很多人認為有這一條就夠了。

但即便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教育經費撥付比例和數額遠高於我們,公共教育經費還顯捉襟見肘,不敷使用。加大財政投入保障的同時更要大力吸引社會資金多元進入,教育才有希望。

“加大投入促發展”和“深化體制改革促發展”,要兩者兼顧。

體制、機制是最大的生產力。不在體制、機制上改革完善,很多資金投入會如泥牛入海。制度的黑洞用資金是填不滿的。必須承認作為計劃經濟條件下事業單位的學校,資金使用效率非常低下,本來就很有限的教育經費加上極低的使用效率,帶來了“資金嚴重不足”和“資金嚴重浪費”並存的怪象。

中國 30 年持續發展,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其動力之源是“改革開放”。教育積弊較深,通過體制改革可釋放的發展能量巨大。

“辦好各級各類公辦學校”和“大力發展民辦教育”,要兩者兼顧。

前者是保障,後者是機遇。

底線+創造,是推進一切事業發展的鐵律。底線有保障,發展無止境。保底靠政府,繁榮靠市場。對於教育,公辦保均衡、促公平、守底線,民辦抓環境、求發展、促繁榮。一定要兩手抓兩手硬,堅持兩條腿走路。

“發展民辦教育需要全社會進一步提高認識”

保底靠政府,繁榮靠市場。義務教育保障公平之外,培育市場,深化改革,多元辦學,大力發展民辦教育是最有效的途徑。

民辦教育在中國教育邊緣行走的命運沒有改變。面對假民辦盛行,真民辦疲弱的現實,很多人產生模糊認識,認為民辦教育指望不上,可有可無,管理起來又麻煩,任其自生自滅,政府著力辦好公辦學校即可。這是極其錯誤的!

簡單化地用管理公辦學校的方式去管理民辦學校,必然越管麻煩越多。

雖然民辦教育應“解決政府教育發展經費不足問題”而生,但民辦教育絕不是“政府財力不足時的過渡性產物”,而是中國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由於體制的原因,在發展民辦教育的觀念和政策上,總體呈現“宏觀熱,微觀冷;高層熱,基層冷;外部熱,內部冷;口頭熱,行動冷”的現象,基層民辦學校的生存境況非常艱難。

走向“多元化”增加“選擇性”的社會發展大勢需要民辦學校;

激活公辦學校的辦學活力需要民營機制;

實現教育的“公平”與“效率”需要民辦教育!

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應該享受同等的國民待遇——

在民辦學校就讀的孩子,他們的家長同樣是納稅人,這些孩子應該享受政府“生均辦學成本”全額補償。

在民辦學校教書的老師,他們和公辦學校老師承擔著相同的社會責任,他們就應該享受與“公辦教師”完全相同的社會保障。

如果說發展民辦教育也有“底線”的話,那麼上述兩條就是“底線”。

盧志文:不能用管理公辦教育的方式管理民辦教育

“本土教育品牌的培育與成長非常緊迫”

按 WTO 規則,中國必須開放教育服務貿易。國外投資者將大舉進入,那時本土教育品牌更將不堪一擊。

不能再走過去有些行業“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老路,“迎外來和尚,殺自家方丈”。

從“行政辦學”到“資本辦學”,再到“教育家辦學”,需要我們變革體制。

公有制有多種實現形式,經濟領域已經有很好的實踐,發展思路完全可以借鑑。建立現代學校制度,是實現教育家辦學的根本出路。

過去“名校辦民校”的路子,走反了,導致假民辦盛行,前路彎彎,教訓深刻。

“名校民營”才是正路。將假民辦明晰產權,改造成真民辦。對那些主要靠收費過日子的公辦名校,都可以規範地轉制民營。這需要政策上的突破。至今,此路依然是被禁止的。

公辦名校,實際上是政府通過長期高強度財政投入和政策傾斜精心培育的產物,由於資源緊缺,成了納稅人為少數人提供的教育天堂。這本身已經有悖教育公平,再加上固有的體制障礙,名校也普遍染上了“名疾”——可稱之為 “類國企病”。

這部分學校放開,探索建立現代學校制度,注入活力,實現自主辦學,完成學校生命的覺醒,將省下大筆財政經費。這部分經費用於薄弱學校改造提升,讓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得益,實際上是一種“劫富濟貧”,既促進教育公平與均衡,也滿足高品質教育服務的社會需求。

至於公益性,政府可以通過購買教育服務的方式實現。效率更高,公平性更好。

過去“票子”、“面子”、“條子”、“卷子”攪合在一起的複雜交換,會變得簡明而清晰,權力尋租的空間亦將被大幅度壓縮。

這裡有一個悖論要克服——“因為怕轉制過程會帶來不穩定,所以才要禁止公辦學校轉制民營。事實上,恰恰因為宏觀政策的禁止,才導致轉制過程中的不穩定”。宏觀政策的禁止,事實上成了少數既得利益者告狀、鬧事的理由。而這部分躺在那裡混日子的人或既得利益者,恰恰是需要改革的對象。

“名校民營”,實踐中已經出現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突破,如果這種點上的突破,能放大實驗,最終變成面上的政策,則可釋放巨大的教育發展能量!

“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學校”

企業是經濟的細胞,企業活則經濟興;學校是教育的細胞,學校活則教育興。

教學圍繞“應試”,課堂圍繞“知識”,評價圍繞“分數”——當我們被三座大山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

我們應該換一個角度更深入地思考中國教育改革的出路——當你一直無法推開一扇門時,何妨拉一下試試!

我把學校分為兩種類型:“計劃經濟下事業單位的學校”和“市場條件下教育服務提供者的學校”。兩種類型,兩種質態,兩樣結果。

“計劃經濟下事業單位”的學校——

任務由上級下達,資金由財政撥給,績效由領導評價,命運由組織掌握。在這裡教育是“任務”。

“市場條件下教育服務提供者”的學校——

任務由需求確定,資金由社會供給,績效由上帝評價,命運由市場掌握。在這裡教育是“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分類方式並不是從辦學主體角度出發的——前者是公辦學校,後者是民辦學校,而是從學校運行質態來進行分類的。

就像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之後的企業,“國資的”還是“民資的”並不重要。學校也是這樣。建立現代學校制度,無論公辦、民辦,學校都可以成為“市場條件下的教育服務提供者”。

當學校真正擁有辦學自主權,以教育服務提供者的身份成為市場主體,教育家辦學才成為可能,教育創新進步、百花齊放、繁榮發展的局面就會到來。

政府通過購買教育服務,體現教育的公益性,比自己直接舉辦學校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務更好。

教育公平可以更好地實現!


作者 | 盧志文,溫州翔宇教育集團總校長

來源丨轉自中國民辦教育共同體,文章來源《溫州教育》

責編丨蒲公英教育智庫 · 新校長傳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