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岳飛蒙冤,哪一位重臣以全家百餘口性命保他?

岳飛父子得罪下獄,朝中大臣們人人都怕獨斷專橫的秦檜,也就是韓世忠不管這一套,當面斥責秦檜,秦檜則用岳飛的罪“莫須有”三字來搪塞,韓世忠怒斥道:“‘莫須有’三字能服天下嗎?”事後有好友勸他別招惹秦檜,恐其報復。韓世忠卻說:“今吾為已而附和姦賊,死後豈不遭太祖鐵杖?”我現在為了保自己附和這樣的奸賊,難道死了之後就不怕太祖的鐵杖嗎?

岳飛蒙冤,哪一位重臣以全家百餘口性命保他?

韓世忠塑像

其實在朝堂之上,還有一位趙室宗親,一直在力保岳飛無罪,他甚至敢以自己全家百餘口的性命來做擔保。按說身為宗室,最忌諱結交將帥,但他竟然為了岳飛挺身而出,不僅是為國保忠良,更因為岳飛曾經救過他的命,而他也曾親眼看到岳飛是如何用兵如神!

這位宗親的名字叫趙士㒟(niǎo),字立之,是郇康孝王趙仲御第四子,一位好學之士。正是他在康王趙構建了大元帥府之後,請示了孟太后,請趙構承繼大統,當上了皇帝。

岳飛蒙冤,哪一位重臣以全家百餘口性命保他?

宋和金的紹興和議達成之後,金朝答應把河南之地歸還宋朝,當時任同知大宗正事(分管所有的宗室外族,就是那些所謂的皇親國戚)的趙士㒟奉命前往河南去修奉陵寢。

當他走到南鄧時,岳飛正在這裡駐軍,見過之後,岳飛提醒說:“金虜無信,君宜少駐。”意思是金人從來不講信用,還是先停一下,容他少做安排再走。

岳飛蒙冤,哪一位重臣以全家百餘口性命保他?

岳飛塑像

但趙士㒟因為王命在身,不敢耽擱,稍作休息就告辭出發。

沒走多遠,突然看到煙塵大作,喊殺聲四起,前面似有兩軍正在展開大戰。趙士㒟等人只能拔馬往回跑,正在倉皇失措之際,忽然看到了宋朝軍隊的旗幟,大喜過望,奔馬過來,才知道是岳飛親自帶人來了。

岳飛說:“原來請您先不要走,就是怕這個,眼前之敵不足為慮。我已經派出董先和牛皋將軍在前面作戰,為您掃清道路。但是又怕兵家勝敗無常,您是王室重臣,所以我還是來親自護送吧。”

岳飛蒙冤,哪一位重臣以全家百餘口性命保他?

趙士㒟當然感激不盡,於是與岳飛並轡而行。

走了數里之後,董先和牛皋派人送來捷書,前面的金兵已經肅清,請放心前行。

原來岳飛在趙士㒟出發前一日,就已經安排董先和牛皋提前行動了。

趙士㒟從河南迴去之後,被封為齊安郡王。後來看到岳飛被誣諂,群臣緘口,士㒟上朝力辨:“中原未靖,禍及忠義,是忘二聖不欲復中原也。臣以百口保飛無他。”

岳飛蒙冤,哪一位重臣以全家百餘口性命保他?

正是因為親眼看到岳飛的忠毅果敢,他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仗義執言。

說中了趙構的心病,他自然忌恨,秦檜當然更是惱怒,於是糾集了一些朝臣上書彈劾趙士㒟與岳飛交好,蹤跡詭秘,恐怕對皇上江山社稷不利。於是趙構就順水推舟,剝奪了趙士㒟的官職。就這他們仍然不肯罷休,中丞万俟卨落井下石,又連連上書抨擊,於是趙士㒟被擠出朝廷,謫居到建州。十二年之後,七十歲的他鬱郁而逝,被追封為循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