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從甘肅女生到北大高巖!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尋找悲劇源頭

近日,在眾人圍觀之下,甘肅一位花季少女跳樓自殺身亡。

消防員撕心裂肺的哭,圍觀群眾冷漠的看,同時說著惡毒的話。

場景之悲催,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評價。

看6月26日的北京日報的新聞,慶陽市教育局黨委進行專題會議,

決定將“甘肅慶陽女孩跳樓事件”中涉案老師吳永厚調出教育系統、取消其教師資格。

而跳樓是否與遭受老師猥褻有關,還在調查當中。

萬一都是悲劇

從小到大,老師都是正面的形象。

如果誰說老師不好,那這個人可能有問題。

自小也聽說過一些無良老師騷擾女生的傳說:

藉故借書給女生,然後夾紙條寫情書;

在漂亮女生作文本上寫“你的眼睛真好看”。

當然也有更恐怖的傳說,比如某女生因為老師而懷孕.

而這類的故事,家長們都是偷著說,

不允許小孩子聽,更不會告訴女孩,

遇到這樣的壞老師該怎麼辦。

大家都覺得不幸只是萬一,

老師都是好的,自家孩子都是安全的。

而正是這一個個萬一,

演變成一個又一個家庭的悲劇。

無數花季少女隕落,留下唏噓和謎團。

今年春天,在爆出北大教授瀋陽和女生高巖的自殺的新聞有關之後,

著名學者李銀河解讀了受害女生的心理狀況,

講解國外關於“性騷擾”的定義。

李銀河強力推薦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說這本書寫的相當好,

值得讀者認真閱讀。

而這本書的作者,在寫書之後不久自殺,

書中的故事,是以她自己為原型,

一個13歲就被老師強暴的女生。

李銀河評價說,從社會學角度來看,

這部小說涉及了兒童性侵和家庭暴力兩大社會問題。

從純文學角度看,

林奕含令人肅然起敬,她是一位傑出的小說家,

屬於“老天賞飯”的類型。

從甘肅女生到北大高巖!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尋找悲劇源頭

細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書中人物不多,

有國文補習班教師李國華,

房思琪,房思琪的閨蜜劉怡婷,

飽受家庭暴力的伊紋姐姐,

道貌岸然的暴力男一維,

還有同樣被老師騙上床的小女生郭曉齊。

這本書讀起來很慢,像讀散文,像讀古文,

每一個句號都蘊含著作者的感情。

整本書裡,看到的都是精靈般的絕望。

思琪有個朋友,是一位漂亮的姐姐,

伊紋,一個和思琪一樣有文學夢的女孩。

讀完全書,會覺得伊紋其實就是長大後的房思琪,

伊紋是房思琪幻想的女人,溫柔,漂亮,卻得不到真愛。

在暴力中幻想愛情,然後讓愛情破滅。

從伊紋姐姐寫給思琪的信中就能看出這樣的想象。

伊紋姐姐在信中說,

寫實主義裡,愛上一個人,因為他可愛,一個人死了,因為他該死,討厭的角色作者就在閣樓放一把火讓他摔死——但現實不是這樣的,人生不是這樣的。

我從來都是從書上得知世界的慘痛、懺傷,而二手的壞情緒在現實生活中襲擊我的時候,我來不及翻書寫一篇論文回擊它,我總是半個身體卡在書中間,不確定是要縮回裡面,還是乾脆掙脫出來。

讀這段話,通篇看到的都是矛盾的心情。

一個文學出色的少女,一個對生活無望的少女。

從13歲遭受老師欺侮那年開始,

她越長大,痛苦也就越深,

而這樣的痛苦,沒有人能夠分享,

沒有人能感同身受的安慰她。

而讀書,則也找不到答案,

把寫日記當成宣洩口,

而當閨蜜看到她日記裡的故事,

跟她差點決裂,認為她不應該那樣對待老師。

和自己媽媽談,媽媽認為小孩子還涉及不到性的問題。

周圍豎起了高高的圍牆,把她阻隔在合理世界的外面。

作者在書中關於房思琪的心理描寫,實際就是作者內心的痛苦寫照。

“她緩緩把眼神移開,沒有一點笑意。沒有笑,因為她心中充滿了對愛情恍惚的期待,這算不是不愛的愛,愛之中總有一種原宥世間的性質。自尊早已捨棄,如果再不為自己留情,她就真活不下去了。”

怡婷在思琪的日記裡讀到:

無論是哪一種愛,他最殘暴的愛,我最無知的愛,愛總有一種寬待愛以外的人的性質。

雖然我再也吃不下眼前的馬卡龍——少女的酥胸——我已經知道,聯想、象徵、隱喻,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東西。

李國華第一次撲向房思琪的時候,

他說這是老師對她的愛的一種方式。

而思琪出於自尊心,默默承受著心理和身體的痛苦。

也漸漸想象這大概就是愛情的樣子。

所以才有了後來在小旅館裡房思琪和李國華的對話。

她問他,胡蘭成和張愛玲。老師還要和誰比呢?魯迅與許廣平?沈從文和張兆和?阿伯拉和哀綠綺思?海德格爾和漢娜·阿倫特?

他總是笑笑,你漏了蔡元培和周峻。

思琪的聲音燙起來:“我不認為,確切說是我不希望,我不希望老師追求的是這個。是這個嗎?”李國華沒有回答。過了很久,思琪早已坐下地,以為李國華又睡著了。他才突然說:“我在愛情,是懷才不遇。”思琪心想,是嗎?

此刻作者的心中,已經知道自己並不是個傻小孩,她和李國華的關係也不是師生戀。在提這些名人愛情的時候,只是一種自我安慰,甚至是對上述名人的褻瀆。

自尊是愛自己,不是愛人渣

李國華只是用愛情這個詞來意淫,行齷齪之事。

自尊的房思琪最後的崩塌是她真的發現,自己不過是老師的玩物。

除了帶房思琪去小旅館,還有若干個郭曉奇被帶到李國華的小公寓,

供他凌辱。

一旦家長髮現,老師也死不承認,說是女生引誘他,

為自己的所謂才學貼金。

肆無忌憚的把女孩的自尊踐踏在地上。

郭曉奇沒死,睡遍校園裡的小男生以尋求心理慰藉,

到網上發帖罵李國華是人渣。

可她最終退學,和父母一起賣早餐,

在網上被人圍攻,說她才是一個壞女孩。

陷入老師魔掌的女孩的出路都擺在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書裡面。

活著身敗名裂,醒著無法入睡,或者乾脆去死。

很多不能理解少女自殺,覺得小題大做,有什麼大不了,不就是被老師睡了嗎?上床這種事情不是和吃飯喝水一樣平常嗎?

說這種話的人,肯定不是房思琪的父母,不是高巖的父母,因為這樣的事情,太多人都不能感同身受。

這些自殺的姑娘大多是聰明漂亮的好女孩,

自小教育溫良恭儉讓,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多次出現這幾個詞。

她認為師生關係是純潔的,愛情是神聖的,

自己是干預了老師的生活,成為了自己一直所不齒的人。

從聖潔少女到娼婦,這是她們內心信念的崩塌。

受不了自己,也受不了別人的評價。

在房思琪的語言中,能看到這樣信念崩塌的語言。

而那些受害少女,如果讀到這本書,

或許會覺得找到了知音,

也許會像“ME TOO”的團體一樣,勇敢的曬出自己,

我就是受害者,就是要向人渣老師宣戰!

從甘肅女生到北大高巖!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尋找悲劇源頭

善良不代表懦弱

從小教育孩子善良沒有錯,但是善良不等於懦弱。

在林語堂寫的小說《京華煙雲》裡,姚木蘭勇敢善良,嫉惡如仇,

敢以身涉險,去找色狼官員救孔立夫脫險。

莫愁悲催,遭遇凌辱,也終找到幸福。

在民國時代,社會沒有現在進步,

尚且人們能容忍各種女生的不公遭遇,

在現代社會,眾人多是出手相幫,

圍觀跳樓冷言冷語的人確實只是少數。

人們往往有這樣的慣性思維,

比如女孩在偏僻小路被暴徒強姦,似乎就特別值得同情。

而被壞蛋老師騙上了床,再說些詩情畫意的詞掩飾一下,

彷彿這個女生就是咎由自取,說不清楚誰勾引誰。

其實在壞人的群體中,是不分職業的。

當老師變成強姦犯的時候,就再也不是什麼老師,

而是和其他犯罪分子一樣,不會因為你有文化,

就顯得有多高貴。

所以受害者其實也一樣,並不是被有文化的老師侵犯,

就顯得你有多弱智。

都是被狗咬的感覺,去死的應該是狗,而不是你。

只有勇敢的活著,才能見到壞人被繩之以法的一天。

只有勇敢的活著,才有可能遇到真愛,才能掌控自己的幸福。

為人父母的,更該多關注下孩子的動向。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

姑娘從13歲就被惡魔老師盯上了,

一直到大學畢業,父母都沒有發現這個事,

可見是多麼的失職!那個郭曉齊的父母,

領著姑娘去和老師對峙,結果卻像自己做錯了事,

完全沒有一副擔當的樣子。

在教育孩子有擔當的同時,

父母更應該學會擔當。

教育姑娘勇敢,教育兒子對女人尊重,

多一分自律,就少一個萬一。

撰文 李豔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