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万万没想到!应县木塔竟还藏着这样一封情书!

屹立千年的应县木塔,

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构建筑。

在1000多年前的辽代,

相当于如今东方明珠的地位。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

这木塔竟然还藏着梁思成的一封情书!

万万没想到!应县木塔竟还藏着这样一封情书!

梁思成和林徽因,

在外人眼里是郎才女貌的伉俪。

一个旷世才子,一个绝代佳人,

更令人赞叹的是二人

为中国建筑学的研究创下的筚路蓝缕之功。

万万没想到!应县木塔竟还藏着这样一封情书!

1932年的梁思成与林徽因

图源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从 1930 年到 1945 年,

二人足迹遍及中华大地15 个省,

200 多个县,考察 200 多处古建筑。

河北赵州石桥、山西应县木塔、

五台山佛光寺…

很多古建通过他们的考察,

得到了全国的认识而得到保护。

万万没想到!应县木塔竟还藏着这样一封情书!

林徽因梁思成二人在天坛祈年殿屋顶合影

然而由于身体、家庭等各方面原因,

1933年梁思成前往山西应县,

考察中国最古老、最高大的木塔时,

林徽因遗憾未能同行。

尽管相隔两地,

二人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互诉衷肠,

分享着应县木塔之旅所带来的喜悦与幸福:

万万没想到!应县木塔竟还藏着这样一封情书!

1933年10月7日,

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第5期,

一篇题为《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

(外通讯一~四)》的文章,

生动记录了二人彼时彼刻,

一在北平家中、一在山西应县木塔下的特殊心境。

万万没想到!应县木塔竟还藏着这样一封情书!

梁思成手绘图

林徽因很有意思,

她在《文艺副刊》用略带埋怨的口吻,

描述了梁思成对应县木塔朝思暮想的情景。

万万没想到!应县木塔竟还藏着这样一封情书!

为了看一眼木塔的照片,

梁思成想了一个奇招,

写了一封信《探投山西应县最高等照相馆》,

竟然弄到了一张应县木塔的照片。

所以林徽因只能哭笑不得地写到

我只得笑着说阿弥陀佛,

他所倾心的幸而不是电影明星。”

万万没想到!应县木塔竟还藏着这样一封情书!

而那边正在木塔里里外外忙碌测绘的梁思成,

在工作之余给未能亲临现场的林徽因,

寄来了一封封家信,

对于这对深爱中国古建筑的学者夫妻而言,

毋宁是一封封来自木塔下的情书。

万万没想到!应县木塔竟还藏着这样一封情书!

梁思成首先为林徽因描绘了

身临其境瞻仰木塔的感受,

接下来的日子,

又陆续来信报告工作的进程。

万万没想到!应县木塔竟还藏着这样一封情书!

万万没想到!应县木塔竟还藏着这样一封情书!

山西应县木塔测稿之一

图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测绘工作中发生的险情,

梁思成也以诙谐的口吻加以描述:

万万没想到!应县木塔竟还藏着这样一封情书!

万万没想到!应县木塔竟还藏着这样一封情书!

山西应县木塔测稿之二

图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有趣的是,

更为惊心动魄的画面,

梁思成并没有向妻子报告,

可能是怕引起太大的担心。

梁思成的徒弟莫宗江,

在几十年后回顾往事依旧记忆犹新:

万万没想到!应县木塔竟还藏着这样一封情书!

万万没想到!应县木塔竟还藏着这样一封情书!

梁思成拍摄塔刹,左下角为莫宗江

林徽因若是在信中读到这一幕,

估计真要“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

把冒着生命危险工作的经历藏在心里,

梁思成选择用一段云淡风轻的情节,

结束了木塔情书系列:

万万没想到!应县木塔竟还藏着这样一封情书!

林徽因显然也对梁思成这段

犹如电影蒙太奇一般的结尾深感满意,

这一生一次的特殊合作,

借用梁思成的话应该也是一次

“愉快得不愿忘记那一刹那

人生稀有的幸福时刻”。

万万没想到!应县木塔竟还藏着这样一封情书!

梁思成说,

一般人都觉得文章是自己的好,

老婆是别人的好,

而我毫不掩饰地承认

" 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

因为我的老婆是林徽因。

不知道老乡们对自己的爱人

有没有什么平日里想说又说不出口的话?

在留言区写下来,

说不定对方会看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